刘光秀;王吉天;夏继云;宋喜峰;王朝霞;蒋晓玲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月至2010年8月住院采用B超检查并经手术证实后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共127例,探讨分析其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127例患者中,B超检查诊断与终的手术结果对照显示符合108例,诊断符合率为85.8%.结论:B超检查在是腹腔闭合性损伤的首选的诊断方法.
作者:金林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本文就老年痴呆症的家庭早期干预进行论述,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爱老人,关爱我们的老年痴呆症患者.
作者:洪霞;林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对小儿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38例本院门诊及住院急性肾功能不全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采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38例小儿急性肾功能不全后,36例治愈出院,2例出院后持续常规治疗3个月,得以痊愈.结论:建议小儿急性肾功能不全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后应首选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的方法进行进一步治疗.
作者:魏秀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盆腔植物种经对男性术后性功能和排尿的影响.方法:依据进展程度,对47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完全保留神经者366例,保留一侧或部分神经者43例,非保留神经者61例.结果:完全保留神经者近期排尿障碍率1.64%.远期排尿障碍率为0.保留一侧或部分神经者近期排尿障碍率11.62%,远期排尿障碍率2.33%.非神经保留者近期排尿障碍率19.67%.远期排尿障碍率 6.56%..完全保留神经者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1.09%,射精功能障碍率3.28%.保留一侧或部分神经者勃起功能障碍率16.27%,射精功能障碍率37.21%.非神经保留者勃起功能障碍率39.34%.,射精功能障碍率50.82%.结论:保留植物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可保存患者术后的性功能和排尿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孙庆旭;严茂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的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 I~Ⅱ级患者156例,其中应用左旋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78例,为A组,应用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78例,为B组.观察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术后运动神经恢复时间及Bromage评分.结果:2组在术后运动神经恢复时间及Bromage评分方面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觉阻滞时间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均可安全用于妇科手术,但左旋布比卡因效果较好.
作者:谭熠;文华灵;杨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10年10月濮阳市中原油田第七社区第一医院8例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腹胆囊切除术是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6例,术后发现2例,7例行胆道重建修复手术.结论:胆管损伤常见于胆囊切除术.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肝外三管的辨认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根据损伤的时间及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胆管空肠Roux-en-Y内引流术是疗效肯定的胆道重建方法.
作者:杨洪信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急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目前仍然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来诊断消化道出血,本文试从临床实验分析104例临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对消化道出血的动脉DSA的诊断价值及经导管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顾永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125例胃溃疡患者手术治疗的资料,并分析结果.结果:单纯缝合修补86例,病灶局部切除缝合12例,胃大部切除27例.复查胃镜溃疡愈合112例,未愈1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无手术死亡,无肠痿和腹腔脓肿形成,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89%.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手术操作不当容易引起感染,在治疗中应给予重视.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崔学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提高早产儿胃管一次插入的成功率,减小早产儿粘膜损伤及防止水肿,更好地发挥鼻饲在早产儿喂养中的用,掌握科学的方法,拥有娴熟的技能是不可缺少的要件.
作者:丁晓青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炎的疗效,并了解高热、抽搐、呼衰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38例急性脑炎患者,用胞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高热、抽搐、呼衰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三大主症(高热、抽搐、呼衰)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34例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室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中治疗组不同程度后遗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胞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炎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罗最容;蒋定平;周新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会卫生服务的基础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分布为广范的医疗卫生组织,其承担着重要的医疗保障任务.社卫药房的管理工作也是整个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药房管理,也成为当下科学管理社卫单位的重要工作.本文就社卫的药房管理出发,阐述问题,探讨管理方法,以促进整个社区医疗卫生工作.
作者:邱慧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扁平疣是病毒所致的既难治愈也易复发的难症.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杀灭此病毒的特效药,故很难治愈.本研究是用新的疗法治愈本病.方法:根据西多福韦对多种病毒有很强抑制作用和咪喹莫特能增强多种免疫功能的特点,联合用于治疗扁平疣.结果:治疗扁平疣62例,治愈49例,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结论:降阶法是治疗扁平疣较好的方法.
作者:侯敏;侯润安;崔刚;吴桂香;王亚琴;梅兰;丁秀珍;陈湘红;侯震;蒋松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老年期抑郁症已成为成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本文就老年人抑郁症的病因和家庭护理进行探讨.
作者:金莹莹;林梅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IL-6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07年12月至2009年5月在长春市妇产医院住院患者中筛选出符合实验条件患者,测其血清中IL-6的含量,组间比较用X2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IL-6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且血清中IL-6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有增高趋势,呈正相关.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中IL-6的含量随着病情的加重呈升高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考虑IL-6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白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探讨体表良性肿物手术治疗后容易复发的原因,总结其手术治疗方法及技巧.
作者:陈文军;范玉琴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现代医学条件下,癌症仍然是困扰医学领域的重要难题.近年来,胃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体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死亡率趋向递增.现代卫生保健理念下,科学的分析与研究胃癌患者的病情,探究高效的治疗方案,是提高现代医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作者:周笑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评估利尿剂(氢氯噻嗪)与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接受依那普利10mg+氢氯噻嗪10mg,1次d,B组接受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1Omg,1次/d,治疗8周复查疗效.结果: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01).但A组血压降低效果较B组明显.结论:依那普利+氢氯噻嗪的降压效果优于缬沙坦+氢氯噻嗪.
作者:周建军;张久宁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将瘢痕组35例和对照组(非瘢痕组)35例临床表现进行对比,进行观察.结果:瘢痕组患者并发症的概率远高于对照组,瘢痕组围产儿早产和窒息的概率也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力提倡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能有效避免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降低母婴死亡率.
作者:王曙光;陈晓园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与心绞痛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比较该组患者的年铃、性别、梗死部位等对心绞痛的影响.结果:该组患者中AP的发生率为29.4%,患者的溶栓,梗死前心绞痛、高血压,心功能、ECG有无异常Q波与AP的发生率有关,P<0.05.结论:充分了解和正确分析AMI患者发生心绞痛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蔡志强;赵松青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各部位动脉瘤发生情况及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类型,探讨脑血管形态学类型与动脉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性抽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以各种原因就诊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出颅内动脉瘤患者175例,分析其各部位动脉瘤发生情况及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类型.结果:前交通动脉瘤男女发生率(男性25/49,女性24/49,u=0.143,P=0.44)无显著性差异,后交通动脉瘤(男性5/58,女性53/58,u=6.303,p<O.001)及多发动脉瘤(男性2/31,女性29/31,u=4849,p<0.001)男女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49例前交通动脉瘤中34例为左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其中33例为左侧优势型,仅3例为左右均衡型,15例为右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其中12例为右侧优势型,3例为均衡型.一侧优势型占87.76%,与正常国人一侧优势型和标准均衡型构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女性在后交通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前交通动脉瘤与一侧优势型供血成正相关,后交通动脉瘤与前循环优势型供血相关.
作者:周绍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