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MCP-1水平变化及其与AS的关系研究

王慧慧;闫晓光;于修楠;张海军;孙哲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肥胖,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目的 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的肥胖的T2DM患者(T2DM肥胖组,BMI≥28.0 kg/m2)30例,体型适中的T2DM患者(T2DM非肥胖组,18.5 kg/m2≤BMI< 24.0 kg/m2)30例,及正常体检者(NC组,18.5 kg/nm2≤BMI< 24.0 kg/m2)30例,检测各组受检者空腹血清MCP-1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及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结果 ①T2DM肥胖组、T2DM非肥胖组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NC组,T2DM肥胖组血清MCP-1水平高于T2DM非月巴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CP-1与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同醇(TC)、空腹血糖(FPG)、HOMA-IR、AIP成正相关(P<0.05),与HDL-C、ISI成负相关(P<0.05).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MCP-1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BMI、TC、FPG、AIP均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MCP-1是促进AS及IR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检测其水平变化及实施相应干预,可减轻患者IR及AS程度,有望为T2DM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提供全新的切入靶点.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药学服务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经我院临床确诊后进行住院治疗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病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单号)43例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试验组(双号)43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良反应发生以及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6.23±1.62) mmol/L]、餐后2h血糖[(8.34±2.43)mmol/L]、不良反应发生率(6.98%)均低于对照组[(9.56±2.64)mmol/L、(14.65 ±3.70) mmol/L、32.56%],试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95.35%)高于对照组(72.09%)(P<0.05).结论 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婷婷;巫俊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益气除痰方对肺癌化疗患者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目的 评价益气除痰方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DP方案化疗期间全细胞计数的影响和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3例NSCLC患者,将患者分为单纯两医治疗组(西医组,33例)与配合益气除痰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30例).比较两组化疗前后的全血细胞计数、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体重、不良症状积分.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第42天的全血细胞计数、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第21、42天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的咳嗽、咳痰、气促积分均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 益气除痰方配合化疗比单纯化疗的NSCLC患者全血.细胞计数变化更小,生活质量更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潘旭枫;黄学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合并原发性、继发性糖尿病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合并原发性、继发性糖尿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138例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糖尿病史和临床检查分为继发性糖尿病组39例、原发性糖尿病组53例和对照组46例(非糖尿病).结果 原发性糖尿病组、继发性糖尿病组、对照组中,男性间隙感染率分别为62.26%、64.10%、62.26%,明显高于女性的37.74%、35.90%、37.74%(P<0.05).原发性糖尿病组牙源性发病率(86.79%)明显高于继发性糖尿病组(66.67%)、对照组(67.39%)(P<0.05).继发性糖尿病组发热率为100.00%、累及多间隙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原发性糖尿病组(90.57%、41.51%)、对照组(58.70%、19.57%) (P<0.05).糖尿病患者脓肿引流液细菌学培养检出菌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时感染更严重,且继发性糖尿病比原发性糖尿病患者更严重,应高度重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继发性糖尿病患者.

    作者:吴贤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孕妇中医体质与优生优育的关系

    目的 调查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常住孕妇中医体质与优生优育的关系.方法 使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对2010年10月~2015年9月于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广州市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手册》的孕妇进行调查,依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追踪其孕产期情况及新生儿情况,分析孕期平和体质与偏颇体质对优生优育的影响.结果 本次调查有效对象共1892例,其中平和质573例,占30.29%,偏颇质1319例,占69.71%,偏颇体质前三位分别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高危妊娠、孕产期并发症及合并症、不良妊娠结局、早产、低出生体重、Apgar评分≤7分的平和质分别为142、80、11、24、25、8例,发生率分别为24.78%、13.96%、1.92%、4.19%、4.36%、1.40%,偏颇体质分别为437、249、57、94、91、61例,发生率分别为33.13%、18.88%、4.32%、7.13%、6.90%、4.62%,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和体质更利于优生优育.

    作者:汤凯萍;郑燕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甲钴胺片辅助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

    目的 探讨甲钴胺片辅助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98例,按照患者就诊ID号奇、偶数区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钴胺片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视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视力、视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Z=2.071,P=0.038;Z=2.171,P=0.030).结论 甲钴胺片辅助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明确,有效可行,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视力、视野受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辛娜;成洪波;刘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白血病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白血病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白血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遵医嘱行为、焦虑(SAS评分)及抑郁评分(SDS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行为.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遵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性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白血病患者的遵医率,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使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叶巧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6例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呼气高峰流量(PEFR)和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EOS)情况以及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PEFR水平高于治疗前,EOS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PEFR水平高于对照组,EO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少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工作的临床影像技术医师49名及护理人员16名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入组观察时间段内病例数均为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护理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比较两组的整体护理质量、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情况、两组放射科医师对护理满意情况以及两组干预后的造影剂泄露比例及重复扫描比例.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放射科医师对护理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造影剂泄露及重复扫描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整体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医师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降低造影剂泄露及重复扫描的比例,提高放射科工作效率.

    作者:付忠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改良快速康复外科临床路径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快速康复外科临床路径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实现更完善的一个临床路径治疗模式.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我院的1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成为改良快速康复甲状腺外科组(治疗组)和传统快速康复甲状腺外科组(对照组),每组各75例.分析两组在术前焦虑、术前口干饥饿感、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呕吐误吸、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苏醒时间、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切口疼痛及咽痛、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主观感受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住院费用上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住院天数上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快速康复外科临床路径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更具应用价值,既能减轻患者痛苦,义能节省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志辉;严伟华;黄进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到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o%(P<0.01);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为(0.85±0.6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0.68)d (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上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消化内镜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翠禄;周国永;陈桥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提高血液科健康教育满意度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在血液科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5~6月收治的化疗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5月收治116例患者为对照组,6月收治11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1周后健康教育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25%,健康教育知识及格率为90.3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4.82%,健康教育知识及格率为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包括护士因素与患者因素,其中护理人员知识水平直接关系健康教育效果,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将护士与医生共同协作工作,提高护理知识层面、沟通技巧、健康宣教意识,对提高健康教育满意度效果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鸿彦;赵中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84例牙列缺损伴牙殆畸形患者.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直接使用修复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牙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9.05%(P<0.05);研究组患者牙齿整齐良好率为95.24%、后牙咬颌良好率为100.00%、前牙覆殆及覆盖良好率为95.2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76.19%、78.57% (P<0.05).结论 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牙合)畸形的效果较佳,患者牙恢复更好,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安英杰;张辉;齐晓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41例大体积脑转移瘤行SBRT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41例大体积脑转移瘤行SBRT治疗的护理.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大体积脑转移瘤行SBRT治疗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SBRT治疗,观察组患者在SBRT治疗过程当中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体积脑转移瘤患者行SBRT治疗的过程当中,予以综合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丁娟;张杨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与美丽同行,呵护乳腺癌患者的生命健康——访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诊疗中心副主任、乳腺内科主任孙涛教授

    “做一名服务患者的好医生”,是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诊疗中心副主任、乳腺内科主任孙涛教授重视的职业归属感.正是这样一种信念,支撑着她走过了职业生涯的第24年.24年来,她兢兢业业地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级及省级课题14项,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3项,还获得了多项辽宁省科技成果奖,部分成果已广泛用于临床,同时她还屡次荣获医院科技精英、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在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才、辽宁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耀的光环下,不变的是她那一颗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务工作者的心.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喉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脑电图追踪分析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检测作为早期发现喉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7年5月~2011年5月江门市中心医院74例首程放射治疗的喉癌患者于放疗前、放疗后3个月及1年的EEG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放疗后3个月EEG异常44例,追踪观察至结束(5年),放疗剂量与EEG异常和放射性脑损伤成正相关(r=0.478、0.417,P<0.05).结论 放射治疗后喉癌患者的EEG持续异常或进展与放射性脑损伤相关联,EEG的异常表现是以颞部为主的θ活动增多,表明放射治疗对喉癌患者的脑部损伤主要在颞叶,初步提示放射治疗后进行EEG动态测评有助于早期发现喉癌患者的放射性脑损伤.

    作者:谭凯儒;易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血糖控制水平、生活质量、满意度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控制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质量、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谢秀梅;金雪访;邓丽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球头型鼻泪管置入与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球头型鼻泪管置入术与鼻腔泪囊吻合术(DCR)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NDO)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7例ND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微创组(65例92眼)和常规组(102例119眼).微创组采用球头型鼻泪管置入术治疗,常规组采用DCR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9%,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球头型鼻泪管置入术与DCR治疗NDO的效果相当,而前者在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刘家艳;卢亚梅;周致炎;周元清;朱素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乳腺癌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按照是否行SLNB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SLNB,对照组采用ALND.根据临床病理结果评价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假阴性率,术后半年比较两组患侧和健侧上臂中点处的外周径(MP)、鹰嘴上15 cm处周径(c-15)的变化率,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QOL)评价其生活质量,并记录术后1年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3.18%,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92.00%,假阴性率为6.82%;观察组术后半年的MP减少率、C-15减少率及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1年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哨淋巴结活检可准确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从而指导乳腺癌根治术的进行,减轻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炎平;李一鹏;林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联合祛风化痰通络汤对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祛风化痰通络汤对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宜春市中医院收治的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祛风化痰通络汤.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中医疗效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淑云;陈丽;黄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在高血压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在高血压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行全身麻醉下腹部手术的60例高血压患者(ASA Ⅰ~Ⅱ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舒芬太尼+托烷司琼+生理盐水,B组采用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托烷司琼+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后4、8、24、48 h不同时段的VAS评分、镇静评级以及恶心呕吐评级,记录各时点的PCA有效/实际按压次数比值、动脉收缩压、心率以及镇痛药消耗量.结果 B组术后8、24、48 h的VAS评分、PCA有效/实际按压次数比值及动脉收缩压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4、8、24、48 h镇静程度达2级或以上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患者,术后采用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予以自控镇痛,能够明显减少舒芬太尼的剂量及不良反应,降低围术期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周克亭;郭能起;朱小兵;刘鉴;萧志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