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9~2010年《浙江医学》载文信息分析

骆华伟;田云鹏;徐波;王思远;杨丽

关键词:浙江省, 医学学术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 中文数据库, 科学技术信息, 统计源期刊, 收录, 化学文摘, 核心期刊, 医学会, 研究所, 1979年, 美国, 遴选
摘要:<浙江医学>是由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自1979年开始创刊,现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等收录,并于2008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白藜芦醇通过激活静息信号调节蛋白途径抑制自噬减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在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与自噬的关系和相关通路.方法 将32只Spragur-Dawley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C组)、白藜芦醇组(R组)、白藜芦醇+尼克酰胺组(RN组)和尼克酰胺组(N组).记录大鼠离体心脏在Langendorff灌流系统灌流稳定30min后即刻、再灌注30min及再灌注2h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并比较4组小鼠心肌梗死面积率.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及电镜观察自噬体来比较4组小鼠自噬表达水平.结果 再灌注2h后R组血流动力学数据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梗死面积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自噬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C组,而这些作用在复合应用尼克酰胺后均被抑制.结论 白藜芦醇可通过激活静息信号调节蛋白途径抑制自噬的发生,从而减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杨礼;周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教育管理在支气管哮喘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教育管理在哮喘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及家属在老年性哮喘教育管理中的地位.方法 哮喘教育管理模式由哮喘之家、哮喘病房及哮喘专业门诊组成;以参加过哮喘教育管理的患者为教育组(60例),同期呼吸科就诊但未接受过哮喘教育管理的门诊患者为对照组(60例).所有入选患者每季度作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教育组医疗费用[(8 306±999)元/年]明显低于对照组[(10 876±1 702)元/年],经过2年哮喘教育管理,教育组患者病情都能够达到部分或完全控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肺功能均得到改善,教育组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率[(73.4±11.1)%]明显好于对照组[(55.7±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哮喘教育管理,大部分哮喘患者能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同时能降低医疗费用,明显改善肺功能.

    作者:季巧英;贾闪闪;赵兰艳;方双燕;舒彩敏;翁玉英;石正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在老年人I~II期压疮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压疮也称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

    作者:吴玲燕;陈伟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膝部手术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目的 评估全膝关节置换术及髌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后持续静脉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及对患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I~II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40例,单侧髌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持续静脉镇痛组(A组)和连续股神经阻滞组(B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静吸复合全身麻醉.A组静脉给予负荷量3ml,配方为每150ml混合液中含芬太尼针1.2mg +氯诺昔康针40mg,维持2ml/h,自控每次0.5ml,锁定时间为20min.B组通过导管注入0.15%盐酸左布比卡因5ml为冲击量,以4ml/h维持,锁定时间为1h,配方总量为300ml,两组患者镇痛持续3d.记录VAS疼痛评分,开始下床活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B组患者在术后1、6、24、48及72h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或0.01),B组患者术后的下地次数和行走距离均大于A组(P<0.05或0.01),B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1).结论 0.15%盐酸左布比卡因用于连续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能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膝部手术后理想的镇痛方法,对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有效.

    作者:沈文生;任志伟;邵瑾;朱晓沔;李丹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关于胎儿电子监护新指标的解读

    1 概述胎儿监护系指采用各种监测手段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的评估.近年来,随着胎儿监测手段的不断提高,对改善围生儿结局、减少围生儿并发症和死亡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珂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对再次心血管不良事件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对再次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数据库、医文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使用RevMan 4.2软件对已公开发表的有关氯吡格雷单用和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且再次心血管不良事件或再次住院患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临床研究文献,包括51 191例患者,其中氯吡格雷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PPI+Clopidogrel组)有18 618例,单用氯吡格雷治疗(Clopidogrel alone组)有32 57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lopidogrel +PPI组再次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Clopidogrel alone组(OR=1.55,95%CI:1.47~1.64,P<0.01).敏感性分析显示该研究结果稳定性较好.结论 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可增加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再次入院的风险.临床医生应谨慎选择联合用药,从而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俊;戴一扬;张召才;张彩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系统性康复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系统性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均在术后早期开始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对照组术后未进行早期系统性康复训练.于术前、术后第8周和术后第12周对患者进行Harri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第8周和第12周时,观察组的Harris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积极的早期系统性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早日康复.

    作者:龚剑秋;范顺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硬膜外复合全麻与全静脉麻醉对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炎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可发生于机体各部位的组织和器官,并同时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反应.其变化的实质是机体与致炎因子进行抗争的反映.

    作者:杨淑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压节律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对17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患者分为杓型组(73例)、非杓型组(72例)和反杓型组(34例),检测各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情况,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1)反杓型组及非杓型组的IMT、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1.17±0.18)mm、64.71%,(1.03±0.15)mm、64.38%]均高于杓型组[(0.93±0.19)mm、18.92%](均P<0.05).(2)反杓型组及非杓型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55.88%、36.99%)均高于杓型组(14.86%)(均P<0.05).(3)反杓型组IMT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非杓型组(均P<0.05).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加重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并增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中反杓型节律更加明显.

    作者:胡武明;郑良荣;曾春来;韦铁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009~2010年《浙江医学》载文信息分析

    <浙江医学>是由浙江省医学会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自1979年开始创刊,现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等收录,并于2008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作者:骆华伟;田云鹏;徐波;王思远;杨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剂量盐酸多沙普伦改善无痛人工流产非插管全麻中患者血气状态的研究

    目的 观察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术中的血气状态以及小剂量盐酸多沙普伦对其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40例在丙泊酚-芬太尼催眠镇痛术下行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待患者入睡即刻,观察组静脉注射盐酸多沙普伦0.4mg/kg(稀释至5ml),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在用药前及用药后3、8min 3个时点抽取患者的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同时观察并记录各时点患者的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相关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注射盐酸多沙普伦后3min Vt明显增加,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P<0.05);注药后8min两组R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Vt、PaO2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多沙普伦可以显著改善人工流产术中患者因丙泊酚、芬太尼催眠镇痛所导致呼吸抑制引起的血气状态改变.

    作者:孙利;陆雅萍;莫丹;黄冰;孙建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红外热成像系统对猪在体心脏冠脉灌注监测的作用

    目的 研究红外热成像系统在实验猪心脏直视手术中对冠状动脉灌注情况监测的应用.方法 建立红外热成像术中监测系统,分别在实验猪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主干阻断前、阻断后以及解除阻断3个阶段,应用红外热成像监测系统观察和记录心肌灌注情况,分析数据,评价监测效果.结果 与阻断前相比,左冠前降支在阻断后其支配区域心肌表面温度明显降低,而这一变化在阻断解除后则迅速消失,其支配区域心肌表面温度恢复阻断前水平.结论 红外热成像系统对于在体实验猪冠状动脉灌注情况的监测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其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监测价值值得研究.

    作者:骆文宗;李任远;徐建红;余册砚;葛建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钼靶X线与MRI结合对乳腺纤维腺脂肪瘤的诊断价值

    乳腺纤维腺脂肪瘤是正常乳腺组织异常排列组合而形成的一种少见的乳腺瘤样病变,非真性肿瘤[1].因该病少见,加之人们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极易误诊.国内文献多为临床病理学方面的研究,影像学方面的甚少,其中更难觅较详细的MRI诊断报道.现对我院采用钼靶X线(MG)与MRI相结合诊断的4例乳腺纤维腺脂肪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探讨MG与MRI相结合在诊断本病中的价值.

    作者:汤丽珠;崔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入选33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100例,双支病变组78例,多支病变组160例.测定3组空腹血尿酸、血脂、血糖等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后分析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99.66±50.23)、(368.97±74.49)、(415.01±82.27)μmol/L,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高血压、血尿酸水平、TC、LDL-C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年龄、吸烟、空腹血糖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而TG、HDL-C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 >0.05).进一步采用偏相关分析,剔除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空腹血糖、TC、LDL-C对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后,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y=0.104+0.006x.结论 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尿酸水平有可能成为一项有价值的、能预测冠心病事件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王品晓;杨鹏麟;林加峰;季亢挺;李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乌司他丁预处理对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预处理对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8只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R组)和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组),每组16只.再灌注2h和4h末取肺组织制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红素加氧酶-1(HO-1) 的半定量和定位表达,新鲜肺组织测量湿/干比重,免疫印记法显示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组和U组大鼠再灌注2h和再灌注4h肺组织的湿/干比重与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再灌注2h、4h肺组织HO-1的表达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再灌注2h、4h肺组织HO-1的表达与C组和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降低肺湿/干比重.结论 乌司他丁预处理可以通过持续上调HO-1的表达而发挥肺保护作用,从而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作者:樊理华;卢向红;李军;连庆泉;丁友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甲状腺激素对糖化白蛋白作用的研究

    目的 评价甲状腺激素对糖化白蛋白(GA)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初发病患者作为甲亢组,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初发病患者作为甲减组,1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法检测GA、餐后2h血糖(2hBG),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统计分析TSH、FT4、FT3与GA的相互关系.结果 甲亢组GA水平[(10.4±1.82)%]较对照组[(12.0±1.13)%]低,甲减组GA水平[(14.6±3.01)%]较对照组[(12.0±1.13)%]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GA水平与TSH水平正相关(r=0.39,P<0.01);与FT3、FT4水平负相关(r =-0.512,P<0.01;r =-0.619,P<0.01).结论 甲状腺激素负调节GA水平;GA检测应考虑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作者:孙玲;袁兆林;张晓雪;沈波;吕时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儿童闭合性腹部外伤138例临床诊疗程序分析

    目前随着儿童意外伤害事件的日益增多,偏远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面对此类患儿如何进行合理的急救处理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儿童闭合性腹部外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诊疗程序及预后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黎明;陈君武;卢国军;李德方;付良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小儿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效果分析

    随着丙泊酚在小儿手术中应用的逐渐增多,实现丙泊酚靶控输注已完全可行[1-2].但在小儿手术施行骶管麻醉阻滞时,应用仍较为困难.本文旨在观察小儿术中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的安全性,以及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其术中镇静程度.

    作者:王充;毛楚华;董玉素;吴平蕾;胡战兵;邵亮;敖程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放射免疫测定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以125I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一硫氧还融合蛋白(MOG融合蛋白)介导的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作为测定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血清抗MOG抗体的新方法.方法 Na125I标记MOG融合蛋白,以MOG融合蛋白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将125I -MOG融合蛋白与小鼠血清标本结合,孵育后与兔抗鼠IgG结合,收集沉淀,用γ放射性检测仪测定抗MOG抗体水平.结果 成功制备纯度较高的125I-MOG融合蛋白,当实验条件为Na125I 投料量1mCi,MOG融合蛋白量60μg时,获得较好的标记率48.3631%,高的比放射性320 043.7 Bq/μg.应用新型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抗MOG抗体,MOG组血清抗MOG抗体水平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较为敏感的测定血清抗MOG抗体的放射免疫方法.

    作者:叶好好;厉向;夏君慧;张琦;张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瑞舒伐他汀对LDL受体基因缺陷小鼠MMP-2表达和粥样斑块形成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LDL受体基因缺陷(LDLR-/-)小鼠MMP-2的表达及动脉粥样斑块进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6只7周龄小鼠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12周后处死小鼠,观察主动脉大体标本,检测主动脉窦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H&E染色观察主动脉窦部切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检测血脂、oxLDL、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明胶酶谱法检测主动脉弓处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活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主动脉窦部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除HDL-C外,瑞舒伐他汀组其他各血脂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大体标本可见,瑞舒伐他汀组的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较对照组减少了约80%.主动脉窦切片H&E染色观察可见,瑞舒伐他汀组动脉粥样硬化面积较对照组减少了约74.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示,瑞舒伐他汀组MMP-2的表达较对照组减少了45.9%.Zymography法检测结果示,与对照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MMP-2表达减少了42.3%,MMP-9表达减少了35.3%.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够抑制LDLR-/-小鼠MMP-2、9的表达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这可能是瑞舒伐他汀能够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龙斌;史亚非;郭航远;许富康;孙爱静;池菊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