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岽;李卫;姚秀娟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肠道穿孔的定位及病因诊断价值,为教学提供动态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的2011年5月至2015年3月5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56例患者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穿孔10例,小肠感染炎性坏死穿孔7例,阑尾穿孔6例,外伤性肠穿孔3例,异物穿孔4例,术前CT正确诊断消化道穿孔符合率为100%,术前正确诊断穿孔原因和部位35例,符合率约为62.5%。穿孔部位估计错误5例,找不到穿孔部位8例。无腹腔游离积气患者因见到异物横穿胃肠壁及腹腔异物提示穿孔可能1例。结论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穿孔的定位及病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准确的判断腹腔游离气体的多少,能更早地确定胃肠道穿孔的部位,为外科手术提供临床动态信息,为教学积累丰富的经验。
作者:曲洪源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研究总结使用12导联与3导联分析动态心动图的优劣性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门诊和住院部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分别使用12导联动态心动图监测一遍,使用3导联动态心动图监测一遍。统计两种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使用12导联动态心动图ST段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3导联动态心动图(P<0.05),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分析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室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以及房性逸搏均显著高于3导联动态心动图(P<0.05),使用3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房性期前收缩显著高于使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P<0.05)。结论使用12导联动态心动图检出心率失常和冠心病ST段异常,临床效果显著,敏感性高,可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选择应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妈富隆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我院2013年6月至2015月4月期间收治的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妈富隆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补佳乐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富隆用于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娜;卫丽辉;董海琦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至2015年05月收治的67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诊治工作开展情况加以分析,进一步对其相关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和认识,提出有效的诊治对策。结果67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全部实施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后,其中有54例患者肢体瘫痪,所占百分比为80.60%,有11例患者死亡,其中有7例患者在发病后一天内死亡,剩下的4例患者是在发病三天内死亡,死亡率为16.41%,其余的2名患者自动出院,所占百分比为2.99%。结论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在临床诊治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血肿块大小开展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工作,进一步做好预后处理工作,提升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梅花·尼合买提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对不同牙体剩余量和石英纤维桩冠抗折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牙科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正畸治疗拔除的100颗牙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牙体剩余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牙齿的牙体冠部保留完整,实验组的牙体剩余量从1毫米至3毫米不等。所有牙齿都采用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修复材料为石英纤维桩。结果经比较,实验组牙体的平均荷载力为(975±50)牛顿,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80±27)牛顿,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体剩余量为2毫米时,采用石英纤维桩冠进行牙齿修复的抗折性能和牙体冠部全部保留的抗折能力没有显著差别,所以在使用石英纤维桩冠等非金属修复牙齿时,可以将2毫米作为桩箍的临界值。
作者:冯艳;姜日文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对肛肠病手术后的患者应用高乌甲素超前镇痛联合亚甲蓝的长效止痛剂,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选取自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共计400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调查与研究。其中200例患者应用高乌甲素联合亚甲蓝与利多卡因配比的镇痛方式,将其设定为A组,100例患者应用亚甲蓝与利多卡因配比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镇痛,将其设定为B组,另100例患者给予口服曲马多缓释片的镇痛方式,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在手术后6小时、24小时以及72小时分别对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6~72h的镇痛效果以及VAS评分方面,A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术后6小时的镇痛与VAS评分方面,A组与B组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肛肠患者手术后应用高乌甲素联合亚甲蓝与利多卡因配比的镇痛方式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中对其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冀平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提高中度脑动脉硬化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脑动脉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常规西药治疗3月以及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根据我省名老中医燕小霞主任医师多年经验研制院内制剂益肾化瘀健脑胶囊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是否有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均改善,且加用益肾化瘀健脑1号组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可以提高脑动脉硬化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邓鑫;燕小霞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进行研究探索。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100例来我院分娩的活产婴进行分析,将选取的例数进行检查和登记,其中与窒息有关的五种因素:产前高危因素、脏器损伤、低Apgar评分病因,这三种因素对诊断有重要的影响。将前两种种因素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各单项之间存在关系(P<0.05),但是没有完全平行。研究显示各项之间可以互补不能取代。结论当前对于新生儿窒息的诊断结果还存在较大的出入,因此相关的医护人员在加大诊断参考的时候,必须要大限度的降低错误诊断的出现几率,另外还必须将不同多项指标的综合诊断标准代替简单的A pgar评分。
作者:郭杨斌;尤苓;周传新 刊期: 2015年第46期
刘庆思教授,男,汉族,1938年9月生,广东省兴宁市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师、主任医师、主任导师、广东省名中医。自2012年8月跟师学习以来,对刘教授治疗骨折的经验进行学习和总结。现飨读者如下。
作者:曲崇正;刘庆思 刊期: 2015年第46期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生后如何进行治疗,如何降低其发病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社区工作者积极探索,众多心脑血管病患者及其家属十分企盼解决的问题。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对数量日趋增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如何有效开展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成为社区医务人员的一个重点工作。
作者:栗军旺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究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股骨近端骨折,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DHS内固定术,观察组采取PFN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结论利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比DHS内固定术的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尹爱民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居住地自然资源生态移民搬迁前后生活状况,分析影响生态移民生活质量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三个较典型的沿黄经济区,即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灵武市郝家桥以及青铜峡市广武生态移民安置点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搬迁前后住房类型、饮水类型、做饭燃料、厕所类型均有变化(P<0.05)。搬迁后太阳能、有线电视、网络安装率较搬迁前均有升高(P<0.01)。②搬迁后总土地、耕地、山地、旱地和草场亩数较搬迁前减少,水浇地亩数有所增加(P<0.05)。③搬迁前总收入的变动幅度大于总支出,搬迁后总收入的变动幅度小于总支出。结论移民搬迁后生活环境、收支结构、安置模式均发生较大变化,但后续产业发展不平衡、就业的挤出效应对移民的生活质量均产生直接的影响。
作者:汤榕;邹玉忠;许静怡;张闽剑;罗桥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实习护生在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护生护理行为中发生的7例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不安全因素并在之后的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预防对策。结论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生自身因素、带教老师因素,及环境因素等3方面。在临床工作中做好护生岗前培训,强化护生安全意识,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素质等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
作者:周道娟;白美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明确学生急性皮炎的发生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为有效防范隐翅虫皮炎暴发提供经验。方法采用一般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疾病的三间分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集中在10月24~31日天气湿热时期发病,患者共44例,在学生中聚集,男女生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校生和走读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座位离灯远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次皮炎集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结合临床诊断,符合隐翅虫皮炎流行规律。教室、寝室未安装纱窗及学生晚自习和晨读使用日光灯照明为遭到隐翅虫侵袭的主要因素。加强对隐翅虫的生活习性、毒液知识的了解是防范隐翅虫皮炎暴发的关键。
作者:李佑兴;涂中兴;刘文清;凌荣明;闵一斌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创伤性休克及时合理的急救护理手段,使创伤性休克患者取得良好的抢救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3月30例创伤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早发现,及时输液、输血、保暖,加强心理护理等护理程序的应用,抢救成功29例,死亡1例。结论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程序在创伤性休克的抢救中起着重要作用,及时合理的急救护理手段能取得良好抢救效果。
作者:周国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进一步对中西医疗法在肛瘘病症方面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择取过去24个月(2013.3至2015.3)在我肛肠科接受治疗的62例肛瘘病患进行对比研究,依照对每位病患所采取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A组(31例)与单纯西医手术治疗肛瘘的B组(31例)。对比观察AB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对肛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情况。结果 A、B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30/31)、67.7%(21/31),且A组患者仅1例患者发生管道闭塞,而B组共计9例患者发生术口发炎(5例)、感染(2例)、管道闭塞(2例)等不良症状,其不良症状发生率达29.0%。AB两组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情况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对于患者术后发炎、感染以及管道闭塞等症状的预防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重视。
作者:郝建国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糖尿病和高血压对老年人心血管病变发生率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当中选出195例,其中95例患者患有原发性糖尿病,作为A组;另外95例患者患有原发性高血压,作为B组。再从同一时间段内选出95例未患有原发性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作为对比组。分别调查三组研究对象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病几率,同时记录A组和B组患者不同病程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病几率。结果本次研究中,A组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为22.11%(21/95)、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为12.63%(12/95);B组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为18.95%(18/95)、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为11.58%(11/95);对比组冠心病患病率为13.68%(13/95)、心肌梗死的患病率为3.16%(3/95)。A组和B组患者两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同时,随着病程的不断增加,A组和B组的患病率也在不断提升,各病程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糖尿病和高血压对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且随着病程的增加,患者的患病率也会明显提升,需要医护人员重点注意。
作者:麦麦提江·麦麦提敏;肉孜托合提·吾斯曼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局部物理治疗在治疗睑缘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门诊睑缘炎患者50例92眼,患者均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局部物理治疗方案,疗程1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睑缘形态、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和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结果治疗后睑缘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睑缘形态、睑板腺分泌物性状和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等临床体征均改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值分别为1.39±0.610分和0.22±0.415分,睑板腺脂质排出难易度评分值分别为1.43±0.684和0.20±0.399,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局部物理治疗是睑缘炎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密密;洪宇波;其其格;金宝泉;乌云;胡础图;郭振山 刊期: 2015年第46期
液压上限报警、透析液浓度显示值偏低是NIPRO-NDF21血液透析滤过机少见故障,维修手册也没有列举,维修困难,根据机器工作原理及维修经验查找出故障原因并解除,在临床上NIPRO-NDF21血液透析滤过机虽然较少,但对NIPRO系列同类机器的维修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作者:王晓娜;曹凯;邹春毅 刊期: 2015年第46期
0引言例1:患者男,31岁,主因肝炎病史4年,腹胀、双下肢水肿3个月余于2014年8月5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体检发现患有乙肝,于我院查乙肝五项提示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乙肝病毒基因阳性,转氨酶高于正常,给予保肝降酶治疗,并给予拉米夫定口服抗病毒治疗,病情好转,转氨酶降至正常范围,乙肝病毒转阴,口服拉米夫定6个月后停药,后定期复查,病情稳定。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双下肢水肿,眼黄、尿黄,就诊于我院并住院治疗。查体:T37.0℃、P103次/分、R22次/分、Bp 133/68 mmHg,神清,精神可,皮肤粘膜重度黄染,心率103次/分,律齐,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饱满,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水肿。患者有大量饮酒史2年,每日约500克左右。入院后化验情况:乙肝五项定量: HBeAb 、HBcAb阳性;乙肝病毒基因定量:<500Copies/mL。肝功能:ALT 49 U/L,AST 90U/L,ALB 30.0g/L,TBIL 230.4 umol/L,DBIL 112.6 umol/L,ALP 284.0U/L,GGT 37 U/L;血凝四项:PT 18.1 S,APTT 59.1 S,TT16.4 S,PTA46.6%;血常规:WBC 6.99×109/L, Neu63.2%,RBC 3.16×1012/L,Hb115g/L, PLT 71×109/L。腹部彩超示符合慢性肝损害改变,胆囊内泥沙样结石,腹腔少量积液,脾大。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腹水。予以保肝降酶退黄及血浆间断应用支持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胆红素逐渐增高,凝血酶元活动度逐渐下降,腹水、双下肢水肿加重,考虑出现肝功能衰竭,于2015年1月2日化验肝功能:ALT 63.0U/L,AST 118.0 U/L,ALB 37.7g/L,TBIL 601.8 umol/L,DBIL 363.5 umol/L,ALP 240 U/L,GGT 22 U/L;血凝四项:PT 32 S,APTT 69.3 S,TT 15.2 S。PTA19.35%.于2015-1-13日晚出现睡眠差,躁动,头痛,给予吗啡缓释片60毫克口服后入睡,于2015年1月14日晨起8:00查房患者出现昏睡,呼之不应,扑翼样震颤不合作,考虑肝性脑病,予以氨基酸、精氨酸、门冬氨酸鸟氨酸静滴抗昏迷治疗,神志无好转,于10:00主任医师查房发现患者瞳孔如针尖样,考虑患者吗啡中毒,予以纳洛酮1支静注,静注纳洛酮后15分钟,出现躁动,仍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考虑纳洛酮拮抗阿片药物作用起效,再次给予纳洛酮1支静注,患者一直处于躁动状态,逐渐出现呼吸、心率下降,于14:00分患者突然出现心跳、呼吸停止,临床死亡。
作者:李文琳;于文英 刊期: 2015年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