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春莲;谢周华;裴洁;阮光靖
目的:分析检验科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以及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我院检验科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标本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了解预防效果。结果60例标本进行误差原因分析,采集原因比例为16.67%,标本检测原因比例为31.63%,患者原因比例13.3%,标本送检原因比例38.33%。2015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标本误差分析进行对比,仅出现2例。结论在分析检验科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误差率,提高检验准确率。
作者:马中杰 刊期: 2015年第63期
老年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构成比较复杂,同时还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慢性肾脏疾病基础上的急性肾衰竭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疾病类型,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使得该种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为为了探讨引起该种疾病的病因以及治理的效果,笔者进行详细的研究,现将该种疾病的临床分析情况以综述的形式进行阐述。
作者:韩雨梅;曾瑜;陈晓霞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针对老年中重症心力衰竭临床内科治疗效果予以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8.89%,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nP和lVef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变化明显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内科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能够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孟源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对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9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临床确诊,所有患儿均应用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81例阳性,阳性率84.4%;15例痰培养支原体阳性,阳性率为15.6%;4~8年龄段的血清学检测阳性率高于和<1、1~4以及8~12等年龄段(P<0.05)。结论临床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用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快速培养法进行检测,均能够取得显著临床价值。
作者:谢迎春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2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a组患者的服药剂量为6.25mg/d,B组患者的服药剂量为12.50mg/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大小、痛经程度、血清ca125水平及阳性率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组间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同时,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6.25mg/d的米非司酮和12.50mg/d的米非司酮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用药安全性上6.25mg/d的米非司酮略占优势。
作者:宋以茹;徐凤梅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糖尿病人护理中引入护理小组的作用。方法选择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使用了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然后对护理前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饮食习惯、血糖控制情况、日常活动能力等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护理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95.6±3.1)、饮食习惯(93.6±5.3)、血糖控制情况(85.7±4.7)、日常活动能力(87.9±2.5)等均好于护理前(60.5±4.2)、(51.5±6.5)、(45.8±4.1)、(59.7±4.5),并且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而且还能提高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护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其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董艳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治疗效果和术后护理。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和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对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惠香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分析清胃散与康复新液对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出现口腔溃疡副作用的疗效,对其规律进行探讨,为指导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诊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出现放射性口腔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分期将所有患者分为早中期、晚期两组,清胃散及康复新液后的疗效情况。结果早中期头颈部肿瘤患者服用清胃散后口腔溃疡痊愈(38.8%)、好转(44.9%)、无效(16.3%);服用康复新液后口腔溃疡痊愈(28.5%)、好转(36.8%)、无效(34.7%)。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服用清胃散后口腔溃疡痊愈(30.7%)、好转(46.7%)、无效(22.6%);服用康复新液后口腔溃疡痊愈(25.5%)、好转(38.7%)、无效(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中期及晚期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口腔溃疡的患者服用清胃散的疗效均优于康复新液。
作者:陈晓真;吴娇;周红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分析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随机抽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120例手术时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患者,按麻醉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使用和观察组等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来维持全身麻醉的效果,而研究组使用美托咪啶来维持全身麻醉的效果,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人均苏醒时间、不良反应例数、麻醉药用量等数据显著低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咪啶在用于临床辅助全身麻醉醉的效果明显,效果更好,安全性高,稳定性强,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蕾蕾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舒利迭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意义。方法6~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60例患儿均采用准纳器吸入舒利迭(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干粉剂)治疗后观察患儿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吸入治疗2月、6月、12月后发现患儿肺功能相关系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患儿气喘,咳嗽症状明显改善,所有患儿没有出现哮喘持续状态等严重不良时间。结论针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使用舒利迭治疗,可改善肺功能,可减少复发,从而可以成为治疗儿童哮喘的一种治疗方式。
作者:孜维地古丽·买买提;艾力克木·阿不都玩克;孙岩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门诊急诊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自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这段时期我院就诊的急诊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急诊症状改善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恢复的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门诊急诊中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大大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有效缓解了医患关系,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方家珍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分析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的方法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本地区2012年9月份至2014年12月份期间各医院收治的56例HiV感染与艾滋病患者,回顾性分析这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抗病毒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通过对患者给予抗病毒治疗后,56例患者中,仅出现2例死亡,死亡率为3.57%,54例患者能基本从事劳动,有效率为96.43%。结论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病毒的增长,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胜贺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X线诊断腰椎间盘病变的临床价值,提高基层医院医生关于X线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病变的认识。方法对78例我院经手术证实腰椎间盘病变患者的腰椎正侧位片及l3-4,l4-5,l5-s1椎间盘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ct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的直接征象:椎间盘后缘软组织呈对称性向后方膨隆,超出相邻椎体后缘,侧隐窝脂肪间隙变窄,相邻神经根及硬膜囊受压变形移位,有35例;椎间盘后缘软组织呈局限性突入椎管,相邻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移位,共有28例;腰椎间盘脱出者12例。X线平片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间接征象有: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椎体骨质增生,后下缘后翘及椎间隙内钙化,共有49例。结论 X线平片检查对诊断腰椎间盘突病变不如腰椎ct,但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通过平片检查可初步筛选出腰椎ct扫描或腰椎Mri检查的对象。
作者:黄庆瑶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评分高,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腔镜对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再给予优质护理,一方面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梅丽萍;赵慧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究分析外阴白斑和鳞癌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意义和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外阴白斑和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且设置2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研究对象均采用p53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法进行p53蛋白的检测,观察p53蛋白的表达与鳞癌和外阴白斑的关系。结果正常人群和各型良性病变以及不典型增生的p53蛋白表达与鳞癌患者的p53蛋白表达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53为肿瘤的恶性标志,其表达与外阴白斑和鳞癌的关系密切,因此,观察患者的p53蛋白能够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齐凤华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观察博利康尼联合酮替芬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来几年收治的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97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9例),给予对照组氨茶碱治疗,给予观察组博利康尼联合酮替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46/49),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博利康尼联合酮替芬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郑淑敏 刊期: 2015年第63期
0引言肺结核(pulmonary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也称痨病)是结核病中常见的种,它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当排菌病人咳簌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而得。临床表现为发热,消廋,乏力等全身症状与咳簌或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和痰中带血,严重者可有咯血的等呼吸系统表现,气急及并发症而危机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肺结核病呈上升趋势。结核病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的侵入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单因所致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高的疾病,也是成人主要的传染性杀手[1]。
作者:陈旭辉;杨洪玉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对脑梗塞携带胃管出院病人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梗塞携带胃管出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由延续护理小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主动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病人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呕吐/反流、腹胀/腹泻、鼻咽黏膜损伤、胃管堵塞、误吸、肺部感染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发生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管理,能使脑梗塞携带胃管出院病人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作者:徐龙华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将质量控制应用于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血液净化室中的1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0名护理人员实施质量控制培训,再对比质量控制前后的消毒检测合格率以及感染事件发生率。结果质量控制实施后的消毒监测合格率要明显高于质量控制实施前;质量控制实施后的感染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低于质量控制实施前。结论将质量控制应用于血液净化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血液净化护理的管理水平,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消毒监测的合格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高利群;高飞;王素霞 刊期: 2015年第63期
本文对高血压治疗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高血压治疗中血压与心律双重达标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治疗高血压的策略。
作者:赵军红 刊期: 2015年第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