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霞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担负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2008年4月中旬开始启用层流净化手术室,其内走廊及16个手术间全部采用层流系统进行空气净化,其原理是将一切进入手术间的空气,包括新鲜空气及再循环的空气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由天花板匀速流下,污染空气由回风口过滤出手术间.手术间气压始终高于周围气压,使空气只能单向流动,保证了手术间空气的洁净度.通过3年多的运转,各项指标达到洁净手术室的要求,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医疗护理安全,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凤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预防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35例,分为糖尿病组61例和糖尿病合并DPN组74例.结果:两组患者文化程度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糖尿病合并DPN组患者小学或文盲43.75%高于糖尿病组的15.49%;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BMI、HDL-C、TC、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DPN组年龄、病程、LDL-C和TC/HDL-C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和病程与DPN的发生有相关性,OR值分别为1.09、0.37和2.13,其中文化程度为保护性因素,年龄和病程为危险因素.结论:DPN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病程有关,其中文化程度为保护性因素,年龄和病程为危险因素.
作者:黄正有;叶子思;卢建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心梗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收治不典型急性心梗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中,男48例,女14例,易误诊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结论:不典型心梗有上升及年轻化趋势,心电图及心肌酶学、肌钙蛋白的动态观察对不典型急性心梗诊断的重要意义,临床医生要提高对不典型心梗的警惕性.
作者:唐聚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急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护士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精心护理,产后出血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2009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发生产后出血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体如下.
作者:周晓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16例与醉酒相关案例的精神病司法鉴定.方法:受理各类刑事、民事案件151起,其中与醉酒相关的刑事案件16例,通过对其16例与醉酒相关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分析.结果:对其进行精神疾病和法学能力界定,结果为复杂性醉酒6.25%,普通醉酒62.5%,精神发育迟滞(轻-中度)、心境障碍(轻躁狂)和慢性酒精中毒(酒精依赖)者的普通醉酒均6.25%;完全责任能力占鉴定案例数75.0%,限定责任能力18.75%,无责任能力6.25%.结论:与醉酒相关案例的精神病司法鉴定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鉴定工作必须全面客观,不仅要从本专业领域出发,还要示踪法学发展前沿,将医学要件与法学要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提高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的质量大有裨益.
作者:李宁;胡忠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人口问题不是单一的行政指令或某几项政策措施就能应对的,它是一个系统应对的综合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根本和主体,说到底仍然是产生生育行为和选择生存方式的人.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计生问题,首先必须通过技术和管理规范人的生育和生存行为.而要规范人的生育和生存行为,又必须规范支配人的这一行为的意识和制度.这客观上就提出了计划生育宣传同生育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要求.
作者:李莉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查找不合理用药因素,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1560张儿科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60例中,男860例(55.1%),女700例(44.9%),抗菌药物涉及6类15个品种,其中静脉给药处方998例(63.97%),口服给药处方562例(36.03%),根据药物类别从高至低分别为:头孢菌素类608张(38.97%),大环内酯类523张(33.52%),青霉素类333张(21.35%),林可霉素类42张(2.69%),氨基糖苷类33张(2.12%),磺胺类21张(1.35%).156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单一使用1349张(86.47%),两种抗菌药物联合211张(14.53%),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联用648张(41.5%),其中1种抗菌药物与1种抗病毒药物联用570张,两种抗菌药物与1种抗病毒药物联用78张.不合理使用处方145张(9.3%).结论: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静脉用药过多、给药频率低等问题.
作者:龚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静滴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连续静脉输注组),每天用奥曲肽0.6mg溶于5%葡萄糖500ml中,采用微量输液泵以50μg/小时的速度静滴,12小时1次,连用7天;B组(间歇静脉输注组),用奥曲肽0.6mg溶于5%葡萄糖250ml中,1小时输注完毕,12小时1次,连用7天.结果:A组白细胞、血淀粉酶、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C-反应蛋白第3天和第7天明显低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奥曲肽连续静脉输注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优于间歇静脉输注法.
作者:章云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发现2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有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为主的肌酶升高情况,且与病情好转呈负相关性、报告如下.
作者:郭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适应证、手术方法、评估其安全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胆囊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继发出血、胆漏及胆道损伤等并发症.随访8~48个月,无胆总管残石及胆道狭窄.结论:胆囊大部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避免了大部分需中转开腹手术的LC患者行开腹手术.
作者:王文海;徐瑞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压,做好穿刺引流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大小便通畅,预防并发症.结果:完全恢复生活自理12例(17.6%),部分生活自理19例(27.9%),重度致残、完全需要帮助27例(39.7%),死亡10例(14.6%).结论:对实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姜艳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和地方各级领导对民生问题的关注,社区卫生工作已经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目前,由于老年人的不断增多,社会老龄化趋势明显,要求提供家庭医疗服务的越来越多.
作者:刘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收治胃癌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传统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功能锻炼、饮食、疼痛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和肛门通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干预组干预后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中生理、心理、社交领域及环境领域均高于常规组,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9.9%,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2.9%.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能力,使患者免疫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手术效果得到了保障,有效减少了胃癌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
作者:柯玉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近年来广泛将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下腹部以下手术,对于穿刺方法、局麻药的药量、浓度、注药速度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观察对比,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芳;赵晓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特点: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分析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方法:对161例住院及门诊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检测分析,进行讨论.结果:对161老年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多见,112(70%)其次是室性心律失常42(26%)、窦性心动过缓7例(6.0%)等.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电生理学的改变,心肌易感性和应激性增加.导致各类型的心律失常在老年患者中甚为常见.
作者:张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小儿口腔健康是一生健康的基石.如果没有健康的牙齿,可能引起孩子不能咀嚼较硬或较韧的含纤维食物,偏爱吃黏而软的食物,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儿童偏爱含糖食品导致牙病发病率增高.特别是龋齿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针对儿童牙病的特点及不良习惯,对580例牙病患儿开展了口腔健康教育,以提高儿童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与能力.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代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病毒性角膜炎属中医眼科中聚星障范畴,本病系因外感风邪,挟热化火,致黑睛生细小星翳伴异物感、涩痒、畏光、流泪的眼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为单纯性疱疹病毒引起.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富成;宫彩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为了解出生缺陷的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10.55%,出生缺陷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缺陷前5位是手足及四肢畸形,总唇裂、腹部消化系统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加强优生优育宣教咨询,重视婚前、孕前、孕期保健,提高产前诊断技术,降低出生缺陷率.
作者:陈忠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病历资料患者,女,26岁,因停经38+3周,上腹部阵发性隐痛3天,阴道流水1小时.患者入院前3天经常出现阵发性上腹部隐痛,尤以餐后为重,无发热、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现象,患者既往有胃痛史.入院后查体:血压110/70mmHg,体温37.2℃.一般状态良好,心肺未见异常,全腹无压痛;宫高30cm,腹围115cm,胎儿头位,跨耻征(+),腹心140次/分,有宫缩,骨盆测量未见异常,肛诊查,宫口开大2.0cm,羊水清S-3.辅助检查:彩超示BPD:9.8cm,羊水平段3.5cm,胎盘分级Ⅲ级,血常规正常,产前检查肝功、肾功、病毒、传染病指标无异常.临床诊断:①1胎0产,孕38周,枕前位,临产;②头盆不称;③慢性胃炎.入院后经常规术前准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段剖宫产术,切开腹膜见腹腔内有乳白色似牛奶状液体均匀散在肠管及腹腔间隙,肠管充血,部分肠管表面见有膜状物覆盖.清除腹腔内白色液体共约300ml,取20ml送检,以两块大纱垫分别置于子宫两侧,常规切开子宫下段行下段剖宫产术,术中顺利,取出一成熟女性正常婴儿,1分钟Apgar′s评分10分,常规缝合子宫,取出大纱垫,观察30分钟,再次清除腹腔内白色液体约200ml.此时请外科医生上台会诊,术中探查腹腔脏器,均未见明显异常.标本送检报告:外观乳白色液体,不凝固,镜下见许多脂肪球,比重1.020,pH 7.45,白细胞数3.1×10/L,以淋巴细胞为主,苏丹脂肪染色呈阳性反应.台上观察两小时,无明显液体出现,行腹腔引流,关腹,术毕.术后给予预防感染对症治疗.术后前两天共引流出乳白色液体约30ml,第3天无明显液体流出,拔管.术后7天,母婴无不适.切口Ⅰ期愈合,出院.随访半年无异常.
作者:孙万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伴有腹水的卵巢肿瘤的病理结果,分析伴有腹水的卵巢肿瘤超声误诊原因,从而提高超声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科检查伴有腹水的卵巢肿瘤手术后病理结果,找出误诊病例.结果:术前超声诊断伴有腹水的卵巢肿瘤25例,均考虑为恶性,术后病理结果23例为恶性,2例为良性,术前误诊2例.结论:超声诊断伴有腹水的卵巢肿瘤易诊断为恶性肿瘤,要注意良性肿瘤的可能.
作者:陈金山;唐永庆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