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
脑干CT扫描中Hypodepse暗带是一种常见的CT图像伪影,对中枢神经疾病的诊断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分别阐述了CT图像伪影产生的原因和Hypodepse暗带及其产生的原因,叙述了脑干CT扫描中Hypodepse暗带的处理方法,通过错层体位扫描可较为有效地降低Hypodepse暗带的出现率。
作者:李远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及重要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77例患者脊髓功能较手术前有不同程度恢复,3例无明显改善,2例瘫痪。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时要积极评估患者整体状况,依据损伤情况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争取早期手术,以及早恢复患者脊髓功能,增强术后效果。
作者:李绪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除碳酸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为使患者选择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法,积极控制疾病,减少或消除危险因素及防止并发症发生,必须重视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日趋延长,老年人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也不断增加,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也就越来越多[1]。护理人员进行专门细致的护理,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2]。单靠药物难以达到全面有效地控制血糖,而饮食控制在治疗手段中居于首位。为了使老年糖尿病患者得到正确合理的饮食,我科对4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状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钱绍媛;马玲;李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吴某,女,32岁,孕2产1孕39+6周、疤痕子宫入院。体检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结果无异常,因“疤痕子宫”要求剖宫产。于当天在“腰硬联合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2011年11月31日治愈出院,共住院5天。2012年3月14日来本院常规产后复查,诉恶露量少,暗红色,无味。B超提示:宫腔积液,宫腔分离,子宫下段切口愈合欠佳。带益母草膏回家服用一周。4月13日来院检查,诉:此二个半月以来,恶露一直未干净,多为咖啡色,时有鲜红色血,如月经样,量少。经本院抗感染治疗以及加强宫缩、生化汤、活血化瘀等对症处理,5天后干净。干净37天后,又出现阴道流血,持续11天左右,暗红色,此期间一直无腹痛症状。5~6月份带患者去上级医院就诊,用药:云南白药颗粒、益母草膏颗粒口服,中药饮片等治疗。仍不见好转,并开始有规律性阴道流血,每12天左右来一次,量不多,色暗红,时有点滴状鲜血,有时只需一个卫生巾即可。7月份去省城医院妇产科就诊,B超提示:宫腔积液,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憩室形成,大小约1.6×2.5cm,宫腔内可见1.1cm分离,至今。专家指导性意见:暂行保守治疗,用药半年,药名为:克龄蒙和坤宁颗粒。
作者:汪丽华;林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方法。方法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和有效地应用解毒剂及复能剂。结果2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抢救成功24例,成功率92.3%;死亡2例,死亡率7.7%。结论中间综合征应早期识别、早期建立人工气道与机械通气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香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蒙汉族冠心病患者冠脉分布的特点和血脂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对比和研究。方法对比我院此次收治的171例蒙古族和247例汉族患者,根据其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为试验组(冠心病)和对照组(正常组);对其分别进行血脂水平测定。对冠脉病变程度根据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情况进行记分,并分别得出终的平均分数。结果蒙汉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 >0.05),然而蒙汉两族之间的TC(总胆固醉)和TCr(TG)以及LDL(低密度脂血蛋白)与各自的正常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蒙汉族正常组及冠心病组血脂水平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蒙汉两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没有很大的差别,然而两族的TC和TCr以及LDL要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并且蒙族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要比汉族患者严重。
作者:李军;宝云龙;徐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颈椎病也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外伤、劳损、退行性变及风寒浸袭所致颈椎失稳,失稳的颈椎刺激,压迫其周围血管、神经、脊髓等敏感组织,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在颈椎病中,X片显示颈椎曲变变直、侧弯、椎体旋转、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韧带丐化等,在CT或磁共振片上显示,可有颈椎间盘突出,我在临床工作中探索用水针刀联合手法推拿治疗颈椎病,安全有效,病人易于接受,现将本人临床1200例颈椎病诊治介绍如下:
作者:郑新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1月收治52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都进行积极的病因治疗、控制钠盐摄入、利尿、扩血管等减轻心脏负荷措施。个体化治疗患者的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瓣膜性、糖尿病性)心脏病和各种(如肥厚型、扩张型、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结果按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1例,Ⅱ级14例,Ⅲ级7例。经过积极对症的治疗,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DHF临床特点是心脏大小无异常,但心肌肥厚,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及左室舒张期充盈减少,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有效延缓或阻止心室重塑,很好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树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影响护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内科收治的患者140例进行讨论分析,针对此组患者调查影响护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并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对策,此组患者在入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及问卷调查,6个月后再次进行随访调查,比较患者在宣教后的慢性病控制率以及行为改变。结果患者的慢性病控制率及行为改变情况明显优于入院时,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住院期间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可以明显的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丰富患者的疾病预防及保健知识,能够从行为方面的改变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0例进行研究,观察术后发生的相关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调查分析其中并发症中术后出血,占35%,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此组患者的并发症均得到控制,均在不同时间内出院。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要及时观察,采取早期发现、早期处理的原则,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付瑞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部门,属于高风险科室,患者病情急、危、重,人员流动性大,疾病谱广,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尤为重要。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胃内的PH值为6.4±0.5,对照组患者胃内的PH值为5.5±0.5。结论药物半托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占杰;白素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与哌替啶用于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100mg同时口服米非司酮75mg,12小时再追加75mg待出现规律宫缩后肌注哌替啶100mg,对照组单纯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100mg引产。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引产有效率总时间、产痛程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哌替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临床效果安全性显著增加,产痛程度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研究小儿肺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诊治的112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56例患儿针对其病因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将两组患儿疗效做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的疗效、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缓解肺炎患儿的病情,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早期免疫干预,探讨和分析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患者使用孟鲁司特钠等抗炎药物进行干预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喘息次数和呼吸道感染次数以及咳嗽天数、PEF值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出现比较高的喘息频率,对患者进行早期免疫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秀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颈性眩晕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治疗组(n=50);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服用西比灵5mg,每日一次,同时给予颈部牵引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创和;李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加快,糖尿病患者进一步增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之后的主要死亡原因,已是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老年人由于机体的老化,一些症状、体征、化验检查、治疗及护理与一般成年人糖尿病有所不同。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充分认识到老年糖尿病病人的自我护理需求,通过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
作者:张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胰腺癌患者49例进行分析讨论,为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以及化疗的相关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有效的术前准备后,手术成功率100%,术后经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显效率为61.2%,有效率为30.6%,无效率为8.2%。结论对于胰腺癌手术做好相关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使患者有效的通过化疗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期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间诊治的500例MG,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小儿期MG(≤14岁)、成年期MG(15~59岁)及老年期MG(≥60岁),采用χ2检验比较三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期MG在整个MG中只占7%,男性发病者较多见,以延髓支配肌肉首发者多见,合并胸腺瘤者多而合并其他自体免疫病者少,以延髓支配肌肉首发而误诊为脑血管病者多见,病死率高,但死于肌无力者。结论老年期MG与成年期、小儿期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及时掌握其特点将有助于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杨晓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耳聋的措施。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在对耳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将理论与自身的临床经验相结合。结论针刺治疗耳聋,有残余听力易获得效果,对暴聋的效果,一般较好,针灸治疗耳聋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张莹;林晓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