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研究

任晓君

关键词:美宝湿润烧伤膏, 宫颈糜烂, 微波治疗术
摘要: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站门诊确诊宫颈糜烂患者1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96例,单纯采用微波治疗,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照组有效率为79.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阴道排液,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能提高治疗率,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微波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会厌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可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可在2~3 h内咽喉疼痛剧烈,吞咽困难,发声困难,会厌充血水肿阻塞声门,发生上呼吸道梗阻而突然窒息死亡。因此医护人员要有高度责任感严密观察呼吸情况,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如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加重,应立即行气管切开,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在治疗急性会厌炎的过程中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聂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西洛他唑对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缺血疗效观察

    观察糖尿病足患者使用西洛他唑8周后下肢动脉缺血状况。结果治疗8周后患肢血管内径、踝肱指数(ABI)及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口服西洛他唑100mg/日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足患肢动脉缺血状况。

    作者:陶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脱水剂对于急性脑干梗死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脱水剂对于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来我院诊治的急性脑干梗死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脱水剂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组20例中,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20例中,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结论在急性脑干梗死早期应用适量的脱水剂治疗,能够平稳的降低颅内压及减轻脑细胞的水肿程度,从而有效地减轻或控制病情的进展,减轻神经功能及脑细胞的损伤,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怀永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回顾和瞻望

    农村合作医疗虽然开展多年,也基本让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解决,但距离完全解决还有一定距离,目前我国农民参保率到2012年底已达98.90%,医药费报销比例在逐年增加,这是一个很好的进步,但农村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医疗设备差、人才缺乏等问题仍然存在。

    作者:陈素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用西医治疗,治疗组42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和保留灌肠,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7%,两组比较有较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应广泛应用。

    作者:王现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初探

    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中,硬件已不成问题,缺乏完善的医院内部审计软件是制约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一是医院内部审计系统的构成:数据库系统,审计人员信息系统,审计监控系统;二是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软件的特点:能和HIS系统对接,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再控制,能进行分析性监测,能完成审计抽样工作;三是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要求:对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对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上的要求,对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要求。

    作者:高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五官科收治的48例采用中医治疗的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访半年,并与与同时期采用激光治疗的48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中药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第一个疗程治愈8例,第二个疗程治愈26例,第三个疗程治愈9例,共计治愈43例,三个疗程后明显好转者4例,未愈1例,随访半年发现有2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经再次治疗后痊愈,未再复发;激光治疗组48例治愈38例,好转2例,未愈8例,随访半年后复发6例,经治疗后亦痊愈,两者对比发现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势,且费用低廉,应用容易,值得推广。

    作者:赵燕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浅谈蒙医基础护理内容及其特点

    蒙医护理学作为蒙医药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民族特色的护理学理论及学科体系。蒙医护理学是通过对老、弱、病、残、幼加以护理,从而达到促进健康、延年益寿、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医疗活动。本文就蒙医基础护理内容及其特点做了简单介绍和探讨。

    作者:包海蓝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鼻内镜下顽固性鼻出血的微创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98例老年顽固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出血点,并行数字纱布填塞结合双极电凝止血。结果92例找到明确出血点,6例未见明确出血点。一次治愈95例,3例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术后仍有少量出血,经控制血压后治愈。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检查可准确定位出血点,双极电凝配合填塞止血纱布能有效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作者:张萍;吴海英;鞠宏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25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疑似患者行团注、快速容积扫描,扫描获得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行多种技术图像重建。采用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方法,重点观察和评价下肢动脉病变的部位、狭窄程度、是否闭塞,以及重要分支血管的受累情况。结果原始横轴位图像对病变信息的存储为可靠;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方式所得图像有不同的显示特点;20例均很好的显示了下肢动脉全程及主要分支血管。结论256排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全面的显示下肢动脉的病变及解剖细节,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安全、快速、无创、准确的诊断手段。

    作者:张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浅议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俗话说病愈是靠“三分治,七分养”,可见护理对病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在这“七分养”之中,心理护理更是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

    作者:张月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临床路径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制定胃癌临床路径表单,将65例胃癌患者完全按胃癌临床路径实施治疗护理。结果按临床路径实施治疗护理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减少,而且其满意度明显增高。结论临床路径实施能够缩短住院天数,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规避医疗护理不良行为,增加医患沟通,避免医疗纠纷,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丽娜;沈桂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图像处理软件在二维放疗中的运用

    近年,肿瘤病人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对于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化疗和放疗,治疗手段也不断提高,恶性肿瘤病人的5年生存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放疗所占据的比重明显提高,放疗技术日新月异,随着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放射治疗设备不断开发、放射治疗的新技术的应用,放射肿瘤学取得了许多理论上和技术上的突破,已成为治疗和控制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放疗技术从以前二维放疗,到三维适形以及调强定向等,现在已经发展到动态调强以及旋转调强等,将来由于设备的进步,将会以四维技术为代表向着更精更高的方向发展。

    作者:冀泓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循证药学模式在我院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药学模式在我院中药学工作中的应用,及其推广的必要性、可行性。方法介绍循证药学在我院新药引进、中药评价及不良反应监测的作用,表明循证药学可指导并带动临床药学工作。结果循证药学的原则有利于临床药师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更好提高医疗质量。结论循证药学模式是未来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趋势。循证药学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利于临床合理用药,使用药有效性、安全性增加,并可以加强医院间的协作,能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值得推广。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

    胆汁反流性胃炎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常见于胃切除、胃肠吻合术后,总发病率约5%左右,其中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后的发病率为BillrothⅠ术式的2~3倍。正常生理条件下,机体存在十二指肠胃反流,而反流物不对胃粘膜造成伤害。但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由于胃-幽门-十二指肠运动障碍,十二指肠内容物(如胆汁酸、胆盐)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粘膜屏障,引起H+向上皮细胞内反渗,造成胃黏膜慢性炎症、糜烂甚至溃疡,继而引起上腹痛、呕吐胆汁、腹胀、体重减轻等一系列表现的综合征。胆汁反流性胃炎可分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和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前者为非手术胃发生在过量十二指肠液反流;后者为胃幽门手术或胆囊切除后发生的胃胆汁反流。长期胆汁反流可以导致食管炎、胃黏膜糜烂性、增生性、活动性炎症、胃溃疡、甚至促使发生胃癌的发生。本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产表现、诊断鉴别和药物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

    作者:仲高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脾破裂保守治疗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脾破裂保守治疗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66例行保守治疗的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有6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保守治疗成功率为92.4%,有5例患者因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体温升高、血压下降故行开腹脾切除手术治疗。结论首先要明确诊断,严格掌握脾破裂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守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丁荣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浅议张锡纯用水蛭经验

    水蛭首见于《本草》,其味咸腥,其性平,功擅破瘀,散结,通经利水,张锡纯谓其[1]“破瘀血而不伤新血”,在不损伤气分的同时,将瘀血悄无声息以消之。为治疗癥瘕之疾之要药[2],在其丰富的临床实践中,运用水蛭有独到之处,现总结其临床应用水蛭经验。

    作者:赵俊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60%~80%[1]。其症状与体征多不可逆,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导致足部溃疡、感染及坏疽的主要危险因素[2]。故应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为了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信;王晓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56例护理体会

    本文通过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与方法,得出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通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精心指导可保证患者顺利痊愈,避免重大并发症的发生。也有助于缩短住院周期,减少再次入院的几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鲁孝凤;陶玉珍;吴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糖尿病高血压的社区干预与治疗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在迅速增长,超过6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存在加重了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被称为双重危险因素(double risks)。所以作为社区要积极干预和治疗。

    作者:李晓燕;孙宪宝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