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曼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TCI对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开腹后1min(T3)、及拔管后1min(T4)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剧烈波动时的调控次数、术后24h VAS评分及术后24h镇痛药用量。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时刻MAP(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5)。B组T2~T5时刻的MAP、HR变化情况相比较A组T2~T5时刻有显著差异性(P<0.05),B组在术中血压、心率波动的调控次数、术后24h VAS评分及术后24h镇痛药用量均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的全麻手术,能有效减少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有利于血流动力学平稳,并且避免了瑞芬太尼导致的术后痛觉过敏现象发生。
作者:季称心;王占强;詹丽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对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增加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近几年来,有机磷农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农药的分布也日趋分散,中毒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发病突然,药物毒性强,人体吸收快,病情发展迅速,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抢救与治疗,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对待这种患者要采取及时的抢救措施是关键环节,加强患者的护理也很重要。
作者:徐淑芝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除了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外,实验组采用了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疾病知识、饭食、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指导,然后使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在情绪稳定、疾病知识、饮食依从性和药物常识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降低了慢性心力衰竭的复发率和再入院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暖凤;王玉华;钱英;王丽凤;刘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研究血常规室内质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分别用四川迈克及上海伯乐血细胞质控物进行室内质控检测。比较上述2种不同质控物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Hb、HCT、MCV、MCH、MCHC 2个月的变化情况。结果四川迈克及上海伯乐两种质控物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Hb、MCH 2个月均无显著变化,四川迈克的HCT、MCV、MCHC 2个月有显著性变化,而上海伯乐质控物HCT、MCV、MCHC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用以上两个厂家的质控物进行血常规室内质控检测时,个别指标的稳定性不同。
作者:姜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究血液标本采集不规范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情况,确定规范采集血液标本的意义!方法以前来我院体检的210例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对210例人员进行2次取样,第一次静脉采血均出现溶血现象,第二次采血取得合格血液标本,比较2次采集样本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溶血样本与正常样本的钾、氯、钠三种金属离子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γ-转肽酶、尿酸、磷、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在医院的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注意规范采集血液标本,保证生化检验的可靠。
作者:徐源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对2011年至2012年龙陵县辖区内57家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龙陵县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卫生质量状况,为管理者制定医疗机构控感管理错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辖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评价消毒卫生质量状况。结果2011至2012年监测样品共565份,合格509份,总合格率为90.09%,其中城区医疗机构监测309份、合格298份、合格率为96.44%,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监测256份、合格211份,合格率82.42%,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6.55、 P≤0.05),各监测项目中合格率由高到低分别为:使用中消毒液128份,合格128份,合格率100%;产包及穿刺包57份,合格57份,合格率100%;物体表面98份、合格96份、合格率97.96%;医护人员手191份,合格164份,合格率85.86%;空气91份,合格64份,合格率70.33%。结论监测的五类样品中,空气合格率较低。其次是医护人员的手,提示我县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作者:朱变仙;洪家奇;卢双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利用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的报警系统,对血液分析结果“阳性”标本进行人工镜检,并对不符合复检标准的“阴性”标本重新进行形态学检查,建立适合我院的血细胞组合复检规则。方法对3932份血液标本检测分析,然后,参考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制定的“41条”规则,通过计算出其真、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从而推断出适合我院的血细胞组合复检规则。结果阳性预测值为73.43%,阴性预测值为99.23%,假阳性率为6.52%,假阴性率为3.85%,复检率(阳性率)为20.67%假阴性率低于5%的情况下,无需增减复检规则。
作者:陈毅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讨论瘿病的中医内科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患有瘿病患者进行内科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中医治疗的方法进行总结。结论瘿病的治疗原则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主。这一基本原则贯穿瘿病治疗的始终。根据其有无血瘀、是否郁而化火、是否火盛阴伤等情况并用活血化瘀、清肝泄火、滋阴降火等消瘿散结之法。
作者:韩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16排CT在胰腺癌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3例胰腺癌患者的16排螺旋CT检查资料。结果本组CT诊断胰腺癌23例,其中胰头癌12例,胰体癌8例,胰尾癌3例。小胰腺癌11例,CT评价不能手术切除10例。结论胰腺癌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主要目的在于早期发现病变及术前可切除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启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护士绩效考核是卫生部医政司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的通知中,要求“各家医院应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在护士的绩效考核各家医院应根据护士工作量,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对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同时,忽视的薪酬分配应向临床一线护理工作量大,风险高,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1]。我科在护理部总体规划与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期望能给共同努力同仁提供微薄经验。
作者:张海燕;魏维;陈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制定妇安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椿皮、黄柏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柏药材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6%(n=9) RSD=2.0%。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供本品质量控制。
作者:马东;谭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抑郁对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正在进行血液透析的168例患者进行调查问卷。采用相关分析。结果抑郁的四个维度: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阻滞、绝望感与幸福度的正性情感维度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维度显著负相关(*P<0.05)。
作者:詹秀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高强固位纤维在防治牙折裂方面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就诊治疗的牙折裂患者30例,患牙共44颗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牙采取高强固位纤维带环状包裹粘结结扎技术进行修复治疗,并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记录,观察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44例患牙在修复后3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68.18%(30例)、6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84.09%(37例)、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90.91%(40例)。结论高强固位纤维在防治牙折裂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操作简单易行,在临床上可以一次性完成,并且对正常的牙体组织破坏少,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胡敏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总结分析肝动脉介入治疗大肠癌多发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大肠癌多发肝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施行TAI(动脉灌注)12例,施行TAE(动脉栓塞)18例,栓塞剂为10mgMMC(丝裂霉素)+5~10ml超液态碘化油乳化剂,化疗方案为:第一天130mg/m2 L-OHP(草酸铂) CiAgtt(持续性动脉灌注),第2~6天0.5g/m25-Fu(5-氟尿嘧啶)CiAgtt、0.2g亚叶酸钙静脉滴注2小时,21天为1周期,介入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3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CR8例,PR10例,RR为60.00%,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未出现重度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肝动脉介入治疗大肠癌多发肝转移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的放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自2010年来我院采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放疗3个月后按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进行客观评价:完全缓解44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4例,有效率为93.5%;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约为75%、62%、47%;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1%(54例)、62.9%(39例)、46.8%(29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复发或(和)转移。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采取放疗不仅近期疗效显著,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能够作为治疗食管癌及预防其复发的重要方法推广应用。
作者:王鹏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小儿腹腔镜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择期小儿腹腔镜全麻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50例,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为阿托品组;观察组为盐酸戊乙奎醚,每组25例。观察患儿肌注前用药时(T1),肌注前用药后30min(T2),手术开始后1h(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后(T5),各时点的MAP、HR、SpO2和T值。观察患儿唾液分泌情况,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在T2,T3,T4,T5等时点HR及T均明显高于T1时点,P<0.05。观察组在T2,T3,T4,T5等时点HR及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T2,T3, T4,T5等时点,唾液分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前用药能有效地抑制口腔呼吸道腺体分泌,不明显增加心率、血压,同时可改善患者呼吸力学指标,是小儿腹腔镜斜疝手术术前用药的较好选择。
作者:李兴达 刊期: 2013年第15期
0引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 )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重要的病变之一,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能导致双眼不可逆性盲[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其患病率在逐年增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针对DR患者,我们对其健康知识需求进行调查,目的是通过调查,了解需求内容,掌握其影响因素和发病原因,针对健康知识需求,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和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前期护理干预,预防DR 发生和发展,提高DR 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有环;付海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报告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70岁以上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本组除一例术后10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余均好转痊愈出院。
作者:董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对患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取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在本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1年内对100名患儿家属进行调查,调查的方法与实施前一年的调查方法相同,将患者满意度调查的结果与实施前一年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提高到98%,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表扬和感谢明显增多。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的发展。
作者:胡慧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1临床资料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127例,年龄21岁~72岁,平均51岁;30岁以下6例,31岁~40岁14例,41岁~50岁41例,51岁~60岁58例,60岁~72岁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全身化疗和局部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徐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