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新液应用于肺结核治疗中的体会

木雪兰

关键词:肺结核, 康复新液/抗结核治疗, 协同作用
摘要:康复新液与西药短期化疗联合治疗63例肺结核,总有效率为91.5%,治疗2月未及疗程末痰菌转阴率均为96.8%,均优于单纯西药常规化疗(P<0.05),提示在服用抗结核药物的基础上加服康复新液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痰菌转阴率、减少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毒副反应,缩短疗程,提高患者依从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脑梗死的 CT 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 CT 诊断外伤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3年期间,我院诊治的56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颅脑 CT 平扫表现。结果外伤性脑梗死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15岁以下患者占53.57%;多发于外伤之后1周内,尤其是外伤后2d 内,2 d 内出现脑梗死的患者占60.71%;多发于基底节区,占73.21%。结论 CT 是外伤性脑梗死诊断的首选方法,可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可靠数据。

    作者:吴淑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如何增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避免护理纠纷

    目的:探讨如何增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避免护理纠纷。方法通过多次出现护理纠纷进行分析,找出护理问题现状以及针对问题采取有效增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的方法。结果护士通过有效的法律与服务意识的提高降低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现象。结论医院发生护理纠纷常出现会导致医院的效益,针对护士提高法律与服务意识能够明显制止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医院的美好声誉。

    作者:韦林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呼吸道疾病患儿152例过敏原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道疾病患儿的过敏原分布和特点,为呼吸道疾病患儿提供过敏原治疗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儿152例,按年龄分为三组,幼儿组(1~3岁)61例、幼童组(4~6岁)39例、儿童组(7~14)52例,进行各年龄组过敏原的分析。结果幼儿组以羊肉、牛奶、鱼、牛肉等食物过敏原为主;儿童组以户尘螨、点青霉、屋尘、狗毛皮屑、栎榆、梧桐、柳等吸入性过敏原为主。结论不同年龄组呼吸道疾病患儿对某些特异性过敏原的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特异性过敏原检测有助于临床合理寻找相应的过敏原并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7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儿经综合治疗后,心力衰竭均迅速得到控制,治愈22例(占81.5%)、好转5例(占18.5%);无死亡病例。结论小儿肺炎易并发心力衰竭,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病情重而复杂、发展迅速且病死率高,而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患儿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丽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谈谈 CT 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采取 CT 检查临床应用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和临床观测,结合 CT 的临床应用规则,制定出系统的诊断方案。结论 CT 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具有直观准确的显著作用,值得深入的探究和推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诊断。

    作者:宋玉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口服益玛欣黄体酮胶囊在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口服益玛欣黄体酮胶囊在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肌肉注射黄体酮针剂;观察组口服益玛欣黄体酮胶囊。观察两组之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之间的效果无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口服益玛欣治疗先兆流产临床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作者:林奕媛;孙成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烧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目的:探讨烧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患者生理指标的全面检测,总结出全面的系统性的诊疗方案。结论烧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严重的烧伤病症,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掌握科学的全面的诊疗措施尤为重要,必须深入的探究和实践,把危害降到低限度。

    作者:田枫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颅内感染的 CT 诊断

    目的:探讨颅内感染疾病的 CT 诊断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及临床病征监测,结合多年 CT 临床检查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全面系统的 CT 临床诊断方案。结论 CT 对颅内感染的诊断具有直观准确的显著作用,为治疗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值得深入的探究和推广,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诊断。

    作者:冯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冠心病猝死的中医诊疗

    目的:探讨冠心病猝死的中医诊疗措施。方法对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或特色治疗。结论本病当参照中医之厥证辨治。本病乃急危之候,当及时救治为要,醒神回厥是主要的治疗原则。

    作者:徐惠梅;张之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急诊护士急救护理思维的建立与应用

    急诊患者多为突发疾病及急危重症患者,就诊时多以一种或多种重症危象为首发临床表现,病因尚未明确,病情发展迅速,医护人员提供的是一种未知的高风险服务。因此,在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中,护士的急救护理思维应始终贯穿整个护理过程。其护理抢救行为决不是被动地执行医嘱,而是运用急救护理思维,根据患者情况及护理自身规律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快的速度、娴熟的技术,配合做好抢救护理工作。

    作者:韩萍;贾崇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新世纪肿瘤医院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0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护士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与修养建设。良好的护士素质既有助于提高护士自身形象,又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1],而在肿瘤医院工作的护士优为重要。

    作者:丁莲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护理

    目的:探讨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护理措施和实践方法。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的病征临床观测与护理实践,总结出系统的全面的护理方案。结论青霉素是常见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过敏反应对患者的健康危害较大,因此正确的使用和处理青霉素过敏至关重要。

    作者:铁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简析小儿腹泻的护理观察及体会

    目的:分析专业临床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腹泻患儿予以口腔护理、饮食护理、臀部皮肤护理及补液护理等一系列专业临床护理。结论治疗小儿腹泻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专业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适合在临床上广泛运用推广。

    作者:陈绍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对妇女生殖道感染的5284例调查分析

    0 引言为了加强妇女生殖保健,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措施,我站对2012年至2013年妇女病的普查普治资料进行分析,以制定干预方案,有效降低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华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早产的护理

    早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国内早产占分娩数的5%~15%。临床上各种早产诊断的方法、指标及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的目的都是明确诊断,抑制早产昨产,延长妊娠期限,发挥胎肺成熟药物的作用,完善胎儿成熟度,改变新生儿的结局,可以减少早产儿的发病率与病死率。

    作者:幸有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黄芪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在临床中的应用。结论黄芪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对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物质代谢等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刘清尧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的患者3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优质护理后患者的焦虑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胆囊联合阑尾切除术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海里其木?斯拉依;马玉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推拿对颈椎病的治疗

    目的:探讨推拿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和措施。方法通过推拿的治疗手法对患者进行临床实践,并进行全面的记录总结。结论推拿对颈椎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传统医学理论要深入的研究探索,使之更好的运用于现代医疗实践之中。

    作者:鲁康;王伟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精神病专科医院心内科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预控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81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精神病专科医院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6%,呼吸道感染占58%,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0.7%,其次为泌尿系占29.6%;危险因素为基础疾病、合并精神疾病、年龄、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使用、意识、心功能。结论适宜地控制精神疾病、积极治疗基础病、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操作、注意手卫生及无菌操作等,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韦玉华;赵梅秀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罗派欣(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重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2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4周后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2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恢复正常时间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要比普通干扰素效果更明显;有效率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较好恢复作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长忠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