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糖及代谢产物的临床检验

高宏;付杰;张睿;苗梅菊;李博

关键词:葡萄糖, 乳酸, 丙酮酸, 代谢产物, 检验
摘要:目的:讨论糖及代谢产物的临床检验。方法采集标本并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等方法进行检测。结论通过糖及代谢产物的临床检验得出的结果可以作为原发性糖尿病、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引起的颅内高压;脱水引起的高血糖;急慢性胰腺炎、肝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诊断依据。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术式护理效果的观察

    0 引言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非创伤性出血,临床上按出血部位分为内囊基底核区出血、桥脑出血和小脑出血三类。其中有80%发生在内囊一基底饮区,是高血压病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的一种常见病。现在,临床上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所采用的微创钻孔引流术主要有两种术式,一种是经颞部钻孔人路手术,另一种是经额中线旁钻孔入路手术。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临床资料的比较,进一步明确在术前、术后护理中,两种术式护理效果的差异。

    作者:侯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压疮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 VSD 材料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压疮的效果与护理的措施。方法对21例压疮患者使用 VSD 覆盖,并予负压持续吸引的治疗护理。结论 VSD 更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换药次数,节约人力物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罗碧华;廖月荣;李健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彩超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彩超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检查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A 组),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B 组),对比两组彩超检查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重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多项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其中的收缩压、舒张压、LVM、LVMI 等指标上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是临床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手段,为心衰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护理组长在综合性医院门诊导诊中的作用

    目的:保证门诊部各环节,各时间段医疗护理安全,提高门诊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改变排班模式,实行护理组长负责制。结果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门诊部护理质量,减少了门诊护患纠纷。结论护理组长在门诊导诊中充分发挥核心作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自身效能,提高门诊部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更有效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唐晓珍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谈谈消化道出血的诊疗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详尽研读分析,结合临床病征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结论通过一般治疗,补充血容量和止血等方式是目前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有效疗法,应加强真理的探究力度,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田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电针联用小剂量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联用小剂量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电针联用小剂量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并与单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进行对照。结果电针联用小剂量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总有效率为90.63%,显效率为81.25%。病人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结论电针联用小剂量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娄渊敏;李文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的非临床生物等效性分析

    目的:利用非临床生物,分析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对8条米格鲁猎兔犬随机交叉单剂量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线检测法对不同时刻的血浆中泮托拉唑浓度进行测定;采用双向单侧t 检验、方差分析等进行等效性分析。结果按照 AUC0-12的数据为基础对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计算,平均值结果为97.61±1.77%。AUC0-12的90%置信区间:受试制剂为参比制剂的96.5~100.8%;AUC0-∞及Cmax 的90%置信区间:受试制剂为参比制剂的91.2~107.2%。两种制剂的相似因子为99.98。结论两种制剂在 AUC0-12、AUC0-∞、Cmax、Tmax 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生物等效性检验合格。

    作者:郭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谈谈根尖周炎的诊疗

    目的:探讨根尖周炎的基本病理和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对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的研读和临床观测,总结出规律性系统性的诊疗方案。结论根尖周炎是较常见的牙周疾病,常有牙髓炎发展而来,通过科学的诊断和全面综合的治疗,根尖周炎能够达到理想的诊疗效果。

    作者:何伟林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急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子宫内膜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同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对子宫内膜炎采用联合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王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64层螺旋CT与256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64层螺旋 CT 与256层螺旋 CT 对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取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取64层螺旋 CT(A 组)与256层螺旋 CT(B 组)扫描,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两种均为100%;图像信号噪声比:A 组为56.35±16.11、B 组为56.29±14.22;图像对比度噪声比:A组为48.09±16.41、B组为47.93±14.15;有效剂量为:A组为5.77±0.82mSv、B组为4.85±1.58mSv;扫描时间:A 组为7.33±1.24s 和 B 组为3.26±1.41s。结论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256层螺旋 CT 与64排螺旋 CT 相比,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256层螺旋 CT 能够显著缩短扫描时间,从而可缩短患者的屏气时间,降低患者所接受的放射剂量及检查的危险性,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李艳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其与肺癌、结核球等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的23例确诊为肺炎假瘤的病例。结果患者病灶多位于肺边缘,且边缘光滑平整,仅4例不规则,1例呈毛刺状,呈边界不清状态。结论综合分析患者 X 线、CT 平片,可减少误诊率,影像学检查对肺炎性假瘤有诊断意义。

    作者:肖葵;丁玉娟;杜晨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急诊病人护患沟通技巧

    0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多,因护患沟通障碍而引起的纠纷占有较大比例。而急诊科则是纠纷发生率高的科室,因此急诊护士必须学会怎样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掌握沟通的技巧,以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急救工作是医院24 h对外开放服务,是医院面向社会展示形象的窗口急救患者病情复杂,预示凶险,且具有时间和病情不可确定性,也是医院易发生医疗纠纷之地。此加强管理,提高医护人员修养、构建和谐的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基础,是医患双方相互尊重、彼此信任。患者有病投医,是充分相信医护人员,医护人员能尽心竭力地为他们服务,减轻患者痛苦,使病痛的群众得到良好服务,绝是抱有感谢之情的。我觉得在急救工作中做到如下几方面才收。

    作者:陈友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血栓通注射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10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51例患者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1例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做对比性分析。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且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液粘稠度,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因其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赵淑慧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首次剖宫产术式选择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

    目的:分析首次剖宫产术式选择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为妇产科临床工作提供更加有利可靠的依据。方法抽取在我院采取二次妇产科手术的患者100例,根据其首次剖宫产术式分为改良新式剖宫产组39例,新式剖宫产组36例,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25例,对其二次妇产科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及盆腹腔粘连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组和新式剖宫产组患者的二次妇产科手术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短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三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无显著差异;盆腹腔粘连发生率改良新式剖宫产组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组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结论首次剖宫产术式的选择对二次妇产科手术有着显著的影响,与新式剖宫产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相比,改良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妇产手术的负面影响小,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桂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浅谈放射线对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断

    目的:探讨放射线对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措施。方法通过对放射线诊疗原理的研读和临床应用规则的探究,针对多位患者的病征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检查方案。结论放射线在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造影检查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治疗提供个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在诊断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对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多桂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手术室安全隐患与切口感染的关系

    手术室是临床高危科室之,它担负对病人进行手术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分析手术室存在的风险及安全隐患,探讨和分析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根本原因,探讨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患者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占医院外科感染的15%~40%由于手术切口的感染往往会给患者增加痛苦,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和医疗负担,对经手的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都存在压力和责任。对于手术切口的感染,其发生和发展与临床上的多种因素有关。针对手术室面临的风险,探讨和分析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积极提出预防措施,对预防并减少切口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是减少医疗纠纷的主要根源。

    作者:焦文菊;武家一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试验分析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并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为泮托拉唑并西沙比利治疗,对照组为泮托拉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缓解和胃镜检查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泮托拉唑并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闫智慧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早产的护理

    早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国内早产占分娩数的5%~15%。临床上各种早产诊断的方法、指标及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的目的都是明确诊断,抑制早产昨产,延长妊娠期限,发挥胎肺成熟药物的作用,完善胎儿成熟度,改变新生儿的结局,可以减少早产儿的发病率与病死率。

    作者:幸有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GE飞天6000数字X线机故障排除1例

    介绍了高压部分的电路,阐述了对故障分析的思路和故障排除的方法。

    作者:潘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黄芪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在临床中的应用。结论黄芪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对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物质代谢等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刘清尧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