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浏
目的 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后不同时间段行清官术治疗疤痕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4年3月-2016年12月马鞍山市十七冶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0例疤痕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根据清官距离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时间的不同分成3组,分别为栓塞术后24h内(A组)、24~48 h(B组)、48 ~72 h(C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对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血清3-HCG下降时间、子宫复旧时间等情况进行监测并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次栓塞成功,A、B、C三组清官术中出血量分别是(9.3±1.9)ml、(17.1±3.9)ml、(110.0±54.4)ml;住院天数分别是(7.0±2.4)d、(5.9±2.7)d、(11.1±2.1)d;血清β-HCG下降时间分别为(18.6±5.2)d、(19.0±3.3)d、(21.2±4.4)d;子宫复旧时间分别是(41.1±1.1)d、(41.1±1.1)d、(41.5±1.0)d;3组病例中,A、B组较C组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A、B组住院天数与C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血清β-HCG下降时间及子宫复旧时间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子宫疤痕处妊娠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能保留子宫的优势,子宫动脉栓塞术后24h内行清官术治疗疤痕妊娠是佳时机.
作者:沈婕红;朱玉胜;徐桂影;殷平平;叶国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上颌前牙单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与延期种植修复对患者植体周围软组织和主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杭州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单颗上颌前牙种植义齿修复患者61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即刻组患者33例给予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延期组28例给予延期种植修复.治疗后,采用红色美学评分(PES)评价植体周围软组织,测量牙槽骨垂直吸收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主观满意度(色泽、附着高度、义齿咀嚼功能、整体美观).并采用统计学软件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探讨上颌前牙单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与延期种植修复对患者植体周围软组织和主观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2组种植成功率均为100%.修复完成时,即刻组PES显著高于延期组PES(P <0.05);修复1年时2组PES均明显升高(P<0.05),即刻组PES显著高于延期组PES(P <0.05).修复1年时,即刻组垂直骨吸收距离显著低于延期组(P<0.05).修复1年时,即刻组附着高度、义齿咀嚼功能、整体美观评分均显著高于延期组(P<0.05).结论 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治疗单颗上颌前牙的成功率和PES与延期种植修复相当,但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可明显改善患者牙槽骨垂直吸收以及满意度.
作者:骆奇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212例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患者的病因构成、确诊方法,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FUO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且符合FUO诊断标准的212例病例,分别以性别和年龄分组,探讨FUO病因在性别和年龄中的分布.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算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2例FUO患者经相关检查或诊断性治疗终明确诊断171例,确诊率为80.66%,出院未确诊者41例(19.34%).病因分别为:感染性疾病98例(57.31%),其中结核病占25.51%(25/98);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CTD)27例(15.79%),其中成人斯蒂尔病占44.44%(12/27);肿瘤性疾病17例(9.94%),以淋巴瘤为主35.29%(6/17);其他疾病29例,以药物热多见41.38%(12/29),坏死性淋巴结炎占24.14%(7/29).CTD以女性多见,肿瘤性疾病以男性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疾病、其他疾病及未明确诊断疾病在不同性别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疾病在各年龄组中均为首要病因,以60岁以上年龄组多见;CTD以30 ~ 59岁年龄组多见,恶性肿瘤性疾病以60~86岁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21,P=0.025).结论 FUO病因复杂,感染性疾病为其主要病因诊断,结核杆菌感染占重要地位,结核病中肺外结核是重点、难点;CTD及肿瘤性疾病在FUO病因诊断中分别居第2、3位.大多数FUO患者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一般能够明确诊断.
作者:吴取梅;赵久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在高原地区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并终确诊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28 ~71岁,平均年龄(44.7±14.8)岁.合并COPD病史11例(50.0%),高原性心脏病10例(45.5%),2型糖尿病9例(40.9%),高血压病7例(31.8%).发热7例(31.8%),咳嗽、咳痰12例(54.5%),咯血8例(36.4%),胸痛8例(36.4%),盗汗7例(31.8%),消瘦10例(45.5%),纳差8例(36.4%),无症状(体检发现)9例(40.9%).22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22/22),CT穿刺共确诊20例,穿刺物病理阳性率90.90%(20/22),穿刺物抗酸染色阳性率为18.2%(4/2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0.625,P<0.05).本组共有5例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气胸发生率9.1%(2/22),吸氧休息后自行吸收.咯血发生率13.6%(3/22),无大咯血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对高原地区肺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格桑德吉;李伟;余小华;郇霞;江阿次仁;次仁卓嘎;姚彦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世界公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本文探讨BMI与高血糖的关系及其在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进行糖尿病筛查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3年1-6月期间住院以及门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29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并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餐后30、60及120 min血糖.采用梯形规则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用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评价BMI水平在糖尿病筛查中的价值.结果 ①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糖调节异常及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0.07%和19.93%.从正常糖耐量经糖调节异常到糖尿病状态,BMI进行性增加(P <0.001).②对糖耐量正常组分别以OGTT血糖下面积(area under the blood glucose curve,AUCg)为因变量,以年龄、BMI为自变量进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是影响AUCg的独立因素(P=0.027、0.015).③ROC分析提示,BMI≥24.95 kg/m2出现糖调节异常的可能性大,灵敏度为67.3%,特异度为62.2%.结论 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家族聚集性,BMI为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高血糖重要的预测因子,建议以BMI≥24.95 kg/m2为切点对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进行筛查.
作者:王闻博;徐岩;陆小平;王秋丽;崔岚;刘悦;伍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胰高血糖素瘤(glucagonoma)是临床非常少见的一种胰腺内分泌肿瘤,而复发的胰高血糖素瘤更为罕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患者,该患者曾于2007年确诊为胰高血糖素瘤行第1次手术治疗,近期复发后再次手术治疗.现将该病例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同时总结诊治经验.
作者:王震侠;廖泉;赵建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应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其对血脂、斑块及缺血性卒中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就诊于邯郸市第一医院存在颈动脉斑块的高血压患者2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舒伐他汀低规剂量组(观察1组)和常规剂量组(观察2组),每组85例,均给予降压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口服与瑞舒伐他汀相同外观的安慰剂1片,观察1组口服瑞舒伐他汀5 mg/d,观察2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随访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脂、血压,颈部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atima-mediathickness,IMT)、斑块面积和Crouse斑块积分.比较治疗6个月后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1组、观察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治疗后T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MT、斑块面积、Crouse积分、易损斑块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2组各指标改善较观察1组明显(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能逆转和稳定斑块,减少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作者:闫洪娟;王俊伟;郭建华;侯博;王帅;姜琳娜;罗秋华;薛占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盐酸特拉唑嗪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湖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α-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在d-硫辛酸基础上予盐酸特拉唑嗪联合甲钴胺治疗.干预前后采血测定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神经活性指标、早期肾损伤指标,进行尿动力学分析,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P <0.05).干预后治疗组大尿流率、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大测压容量、血清活性氧(ROS)、丙二醛(MDA)、P物质(SP)、神经肽Y(NPY)、胱抑素C(CysC)、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特拉唑嗪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疗效确切,降低血清CysC、γ-GT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和神经活性指标,安全性高.
作者:叶发根;廖解志;周晓慧;沈建强;谢毓芳;陈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传统方法主要有髌骨下极切除后缝合和保留髌骨下极的内固定技术,但都存在诸多不足,本研究探讨采用带线锚钉结合Krackow-“8”字缝合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带线锚钉治疗10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23~ 75岁,平均(46.00±19.48)岁;9例闭合骨折,1例开放性骨折(Gustilo Ⅰ型).在骨折近端拧入2枚锚钉,锚线分别行“8”字缝合和Krackow缝合.术后膝关节伸直位铰链支具保护,鼓励患者术后第3天开始,在铰链支具保护下屈曲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第2周在铰链支具的保护下开始部分负重,第6周开始去除铰链支具完全负重.术后定期返院复查,拍摄X线片评估锚钉位置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7.90±2.28)个月.切口长度4~7 cm,平均(5.35±0.85)cm.术后3个月Bostman评分22 ~ 30分,平均(27.10±2.88)分,术后6个月Bostman评分23~30分,平均(28.30±2.21)分.术后6个月摄片提示髌骨骨折均骨性愈合.结论 带线锚钉结合Krackow-“8”字缝合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早期疗效良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无需二次取出的特点.
作者:李军;石志刚;付宇;韩兵;詹俊锋;荆珏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和制定合理的医疗保险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 389例乳腺癌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情况,所有患者的住院信息均来自医院HIS系统,对影响住院费用的相关因素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针对分析结果探讨有效的干预对策.结果 1 389例乳腺癌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31 425.8±357.3)元,住院费用构成主要包括药品费(42.4%)、手术费(24.8%)、治疗费(9.1%)和其他费用(16.5%)等方面.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付费方式、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是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及临床分期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影响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较多,分析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应联合对不合理增长的医疗费用进行干预,从而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马竟波;曾伟;李小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8月-2016年4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70例重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呼吸道功能,并统计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 、IgA、IgG和IgM水平均较前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IgA、IgG和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 、hs-CRP和IL-8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TNF-α、hs-CRP和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aO2、FVC、FEV1、FEV1%、FEV1/FV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PaO2、FVC 、FEV1、FEV 1%、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拘74.3%(P <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能显著改善重度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炎症、呼吸道功能,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鲍志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病例为基础”(case-based learning,CBL)的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临床实习生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成效.方法 该课题选取2016年4-5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2级临床本科专业实习生96位,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位,研究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授课模式,对比2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和理论考试评估教学效果.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理论知识成绩、综合能力成绩和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实习生在提高自身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资料查询效率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习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实习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胃肠外科的实际教学中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全方位的提升,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作者:赵军;赵海远;赵国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探讨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以及诊治方法,以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45例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转归.结果 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45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34 ~88岁,平均年龄(69.00±12.79)岁,其中内科患者36例,占80%,外科患者9例,占20%.临床表现为胸闷38例,气促20例,休克12例,咳嗽10例,呼吸困难10例,胸痛7例,心悸8例,咯血2例,晕厥1例,30例以上同时有2个以上上述症状.危险因素依次为下肢静脉血栓或下肢静脉曲张、心脑血管疾病、骨折或骨折手术、吸烟、卧床超过3d、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史.本组患者中,通过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39例,均为肺血栓栓塞症,心脏彩超确诊1例,通过手术取栓确诊1例,病情危重通过临床综合分析讨论诊断4例.D-二聚体阳性率达93%,心电图、心脏彩超、下肢静脉彩超及血气分析均有一定特异性改变.6例因抢救无效死亡,1例取栓术后昏迷不醒家属放弃治疗,其余进行了溶栓或抗凝治疗,临床症状都有了明显改善.结论 急性肺栓塞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溶栓与抗凝治疗可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支立敏;张玉杰;曹大龙;李运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终末期肝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代谢废物血清肌酐、尿素氮等迅速升高,水电解质失平衡,酸碱平衡紊乱为特点,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高,预后较差.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有限,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了解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对其有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传统的观点是内脏动脉血管扩张,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进一步激活,肾自动调节功能受损导致肾脏动脉灌注不足等血管舒张机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各种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4(TLR4)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激活,肝硬化合并腹水导致腹腔内压不断增高,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致血清胆红素和胆汁酸浓度增加,血皮质醇水平异常、内毒素导致相对肾上腺功能不全等非血管舒张机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非血管舒张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宇玫;周芳芳;罗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检查真菌性角膜炎及治疗转归的图像特点,探讨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和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在丽水市人民医院眼科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38例(38眼)患者在治疗前同时行角膜刮片、角膜真菌培养及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两性霉素B滴眼液及氟康唑抗真菌治疗,在治疗后7、14、21 d和停药后7d再次行角膜显微镜检查,观察局部菌丝密度及炎性细胞密度,以此判断治疗效果,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治愈后继续随访1个月以观察有无真菌复发.结果 共焦显微镜在34例患者中查找到菌丝,阳性率达到89.47%,真菌菌丝主要表现为高折光性的丝状物,有分支.显微镜下符合镰刀菌属特点(分支夹角多为90.)的有14例(41.18%);符合霉菌属特点(分支夹角一般为45.)的有10例(29.41%);符合酵母菌特点(表现为瘦长粒状)的有2例(5.88%).经治疗后31例治愈,治愈率为81.58%,7例好转,无恶化及复发患者,平均病程19 d.经治疗后共焦角膜显微镜可及时观察到病灶中菌丝及炎性细胞数量逐渐减少,治愈后完全消失.结论 共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菌种的初步鉴别及动态随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临床片用药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吴伯乐;胡夏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XC型趋化因子配体(CXC tchemokine ligand,CXCL)16和CXCL6的表达情况,探讨CXCL16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选择金华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2例作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62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CXCL16,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XCL16 mRNA和CXCL6 mRNA水平、淋巴细胞增殖、培养上清液中RANKL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清CXCL16水平(2.47±0.97)ng/ml高于对照组(1.87±0.64)ng/ml(t =4.375,P=0.009),实验组CXCL16 mRNA和CXCL6 mRNA相对表达量(0.063 ±0.004、0.047 ±0.008)均高于对照组(0.034±0.003、0.020±0.005)(t=5.274、6.252,P=0.003、P<0.001).在重组蛋白CXCL16作用下,实验组淋巴细胞增值率(169.23%±34.26%)和光密度值(0.038±0.002)均高于对照组(116.45%±23.54%、0.021±0.002)(t=6.847、6.035,均P<0.001),实验组淋巴细胞分泌RANKL水平(1.794±0.315)pmol/L高于对照组(0.957±0.264)pmol/L(t=5.264,P=0.002).实验组中CXCL16组淋巴细胞p-ERK1/2、p-Raf-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其他3组(P=0.013、0.017、0.008;0.011、0.012、0.001).实验组中CXCL16组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高于其他3组(P=0.021、0.018、0.009;均P<0.001).结论 CXCL16及其受体CXCL6可能参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其机制可能与CXCL16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有关.
作者:高骏;蒋雪生;盛翔;朱胜玲;赵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HIV合并结核感染患者体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对患者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收治的HIV/MTB双重感染及单纯结核患者136例,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56例HIV/MTB双重感染患者为HIV/MTB组,40例结核患者为MTB组,40例AIDS患者为HIV组.对3组患者进行标本采集,在MGIT管内开展相应的前处理后接种,采用绝对浓度法对培养阳性的菌株实施耐药性检测.统计患者体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对其耐药性进行评价比较,记录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均无结核病史.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HIV/MTB组患者成功分离出菌株38例,其检出阳性率为67.86%,共分离出菌株83株,部分病原菌分布与MTB组和HIV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TB组与HIV组患者成功分离出菌株22例、24例,其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6.41%、58.54%,共分离出菌株分别为39株、41株,2组患者均易感染革兰阴性菌,与HIV/MTB组不同,且革兰阳性菌对3组患者的感染能力较低.HIV/MTB组中有2例(3.57%)对RFP、INH、OFL、KAN均耐药,而MTB组和HIV组不存在.HIV/MTB组总初始耐药(包括耐INH、耐SM)与MTB组和HI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IV合并结核感染患者治疗时,应选择联合用药治疗,以针对革兰阴性致病菌为主,还应同时考虑真菌、病毒、耶氏肺孢子菌等病原体.
作者:张巍;崔中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他克莫司(FK506)与吗替麦考酚酯(MMF)分别联合激素治疗儿童激素依赖肾病综合征/频复发肾病综合征(SDNS/FRN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5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住的49例SDNS/FRNS患儿,FK506组有21例,28例MMF组患儿根据霉酚酸曲线下面积(MPA-AUC)分为低浓度组[MPA-AUC< 30 μg/(ml h)]和高浓度组[MPA-AUC≥30 μg/(ml·h)],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①激素用量:随访半年,各组激素用量均明显减少,同初始激素用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MMF高浓度组激素用量少,同低浓度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组间激素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②复发次数:随访半年,各组复发次数明显减少,除低浓度组外,其他各组同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MMF低浓度组平均反复次数多,同高浓度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年组间平均反复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FK506与MMF联合激素治疗SDNS/FRNS患儿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半年时MMF高浓度组治疗效果佳,MMF低浓度组治疗效果差.MMF低浓度组患儿如半年未出现频反复,完成1年随访,与其他组临床效果无差异.
作者:童科珍;毛建华;吴波英;傅海东;沈辉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t)的临床特点,探讨老年人MS合并MCI患者的高危代谢因素,降低MS合并MCI的发病率.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南京仙林及华侨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93例,分为MS合并MCI组(58例)、单纯MS组(79例)、单纯MCI组(103例)及对照组(253例).记录年龄、性别、吸烟及既往史,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计算体质指数(BMI);完成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的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MS合并MCI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MS合并MCI组SBP、FBG、TG、BMI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MS组FBG、TG、BMI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单纯MCI组SBP明显高于对照组,TG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肥胖(BMI≥28 kg/m2)(OR=3.685,95%CI 1.663~8.167)、高血压(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OR=2.669,95% CI 1.247~4.598)、高TG(≥1.7 mmol/L)(OR=5.920,95% CI3.064 ~ 11.438)是MS合并MC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人MCI受MS多种代谢异常影响,肥胖、高血压、高TG等因素与老年人MS合并MCI密切相关.
作者:张宁;贾坚;汤亚雨;丁海霞;叶晓曼;占伊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旨在为针对性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台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患者1 330例,治疗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122例为感染组,按照1∶1的比例随机选取1 330例患者中未发生医院感染的122例患者为未感染组,对2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比较.结果 感染组患者中,下呼吸道、泌尿系统及上呼吸道是医院感染常见的发生部位;122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14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分别有93株、40株和13株,分别占总数的63.70%、27.40%和8.90%;1 330例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122例,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9.17%,≥60岁年龄段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60岁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10 d、抗生素联合使用≥2种、抗生素使用过量、抗生素使用量不足及不符合抗生素使用指征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且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关系密切,提示我们应规范抗生素的使用,还应针对其好发部位、常见病原菌做好针对性的干预工作.
作者:黄玉萍;杨丽华;柯玲珍;刘素芝;倪红;张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