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海驻岛官兵微量元素及其它指标的检测分析

樊龙中;何俐勇;周赤龙;李裕标;王萍;喻云梅;陈正;谭燮伦

关键词:南海驻岛官兵, 微量元素, 激素, 血细胞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南海驻岛礁官兵守礁前后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及微量元素变化对其它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守礁部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7-10月成建制守礁官兵158名,年龄在19~40岁之间,对照组为成建制的综合补给舰官兵104名,年龄在19~42岁之间.对以上人员进行微量元素及部分酶类、酯类、核酸代谢、血细胞分析、激素检测.结果 守礁部队微量元素在守礁后铜和镁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锌和钙明显上升(P<0.05),铁明显下降(P<0.05);红细胞、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体积、高密度胆固醇降低和睾酮、低密度胆固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守礁官兵铁的食物来源虽丰富,可能是维生素缺乏,铁的吸收、利用、转运受到影响,使平均红细胞体积降低,有小细胞贫血的危险;锌和锌/铜失调使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改变有显著差异,需防止高脂血症;锌的增高可能使睾酮合成上升,需防止粉刺和痤疮,特别是防止情绪激动的发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巯咪唑引起严重粒细胞缺乏1例报告

    甲巯咪唑是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ATD),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其不良反应如皮疹、皮肤瘙痒、嗅觉减退、血管炎、急性肝炎等不容忽视,特别是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但临床上该药导致严重粒细胞缺乏相对罕见.

    作者:孙士敏;范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上海市不同健康水平居民就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二)

    (接2010年第8卷第1期)2.2.3 不同健康居民选择医疗机构的类型 在选择医疗机构的类型中选择社区医院的比例各组有差异.

    作者:鲍勇;陶敏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NT-proBNP与心肌缺血关系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NT-proBNP与冠心病心肌缺血间的关系.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73例冠心病患者入院NT-proBNP浓度,对其中37例行择期PCI的患者再检测术前、术后24小时NT-proBNP浓度.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NT-proBNP浓度随着临床分型、冠脉受累支数、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择期PCI术后血NT-proBNP浓度降低,术前lg(NT-pmBNP)为(2.85±0.74)pg/ml,术后lg(NT-proBNP)为(2.64±0.77)pg/ml(P<0.01).结论 NT-proBNP与冠心病心肌缺血间存在密切的关系,NT-proBNP是冠心病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一个有效标志物.

    作者:林茂欢;王景峰;刘香梅;黄至斌;谢双伦;周淑娴;聂如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硬膜外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E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剖宫产术中循环系统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60例ASA Ⅰ~Ⅱ级患者,均分为两组.Ⅰ组30例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Ⅱ组30例为腰-硬联合麻醉组.术中监测NIBP、HR、SPO2和术中镇痛效果及牵拉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BP均较麻醉前降低,但腰-硬联合组下降明显.Ⅱ组患者骶神经阻滞完善,术中未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Ⅰ组部分患者手术牵拉时诉疼痛,伴恶心、呕吐、鼓肠、腹肌紧张等内脏牵拉反应,P<0.01.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肌松完善,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作者:周胜岐;刘松;赵汝有;刘婷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时其预防作用,提高医护人员对CRAB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2008年7-12月14例CRAB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及感染原因,采取护理措施.结果 CRAB感染率在ICU中逐年上升,医院人员对院内感染认识不足是导致这次CRAB流行的主要原因.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预防CRAB的流行.结论 应根据CRAB流行的原因,选择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段缓;何先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46例胸腹联合伤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表现特征,总结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的经验,以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1998年-2008年经手术证实的46例胸腹联合伤病例资料,其中开放性损伤17例,闭合性损伤29例,分析不同原因的损伤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结果 46例患者中,治愈38例(82.60%),死亡8例(17.40%),主要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5例),胸腔包裹积液(4例),膈下感染(1例),腹腔脓肿(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胸腹联合伤病情重,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是减少病死率、提高救治效果的关键.

    作者:何玉华;程飞;丁云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型脑外伤早期实施机械通气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重型脑外伤患者早期实施机械通气的价值.方法 将81例重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按常规进行内科治疗及相应的手术治疗;对照组38例先予鼻导管持续吸氧,出现呼衰时使用机械通气;观察组43例伤后或术后即刻实施机械通气;比较两组通气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等血气指标变化及伤后半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变化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通气效果更好,通气时间更短;GOS显示,观察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型脑外伤患者早期实施机械通气能更有效改善重型脑外伤患者的缺氧状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能改善生存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孙鸿礼;夏连贵;方晨光;倪军喜;田继文;贺崇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Ang-2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ng-2 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在8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根据CD34染色情况计算出食管鳞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的Ang-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食管黏膜(P<0.01).食管鳞癌中Ang-2 mRNA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食管鳞癌Ang-2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食管黏膜组织51例中,其癌组织中Ang-2 mRNA的表达水平与MVD呈正相关(r=0.94,P<0.01);同时,VEGF阳性表达者的MVD明显高于VEGF阴性表达者(P<0.01),即当VEGF过度表达时,Ang-2促进血管生成.食管鳞癌Ang-2 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29例中,其癌组织Ang-2 mRNA的表达水平与MVD呈负相关(r=-0.41,P<0.05),VEGF的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间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当VEGF相对缺乏时,Ang-2抑制血管生成.结论 Ang-2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与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相关.Ang-2对食管鳞癌血管生成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赵宝生;李汉臣;刘尚国;刘彦轩;秦秀广;齐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肺部粟粒样病变的影像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全数字化(DR)胸片表现为多发粟粒样病变不同疾病的影像特征及其病理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诊断明确、临床及影像资料齐全而肺内均可见多发粟粒样病变的病例.结果 37例中:肺结核8例、弥漫肺转移瘤6例、结缔组织病5例、肺感染4例、白血病肺浸润3例、尘肺3例、吸入性肺炎2例、肺小动脉壁钙化2例、肺水肿2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1例、恙虫病肺间质炎1例,大部分病变的形态、分布、演变过程及伴随征象有一定的特征性.结论 肺部出现粟粒样改变的病种繁多,掌握其各自的影像特点及病理机制对正确诊断非常重要.DR胸片及高分辨CT结合临床常可作出正确的诊断或缩小诊断范围.

    作者:张昌政;谢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腹子宫全切术后腹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经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腹胀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 将290例子宫全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45)和对照组(n=145),实验组术后心理护理、早期给予正确饮食、早期活动、腹部按摩、用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维生素B1200 mg双侧足三里穴位封闭;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待肛门排气后进食,术后给予哌替啶50 mg肌注镇痛.对两组患者术后的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早(P<0.01),术后腹胀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术后心理护理、早期给予正确饮食、早期活动、腹部按摩、有效镇痛、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封闭等是避免和减少腹胀及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经直肠穿刺治疗前列腺脓肿的价值

    目的 研究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治疗前列腺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12例直肠彩超引导下用18G PTC针经直肠穿刺前列腺脓肿,将针尖置于病灶的中心,在超声实时监视下抽尽脓液,用0.5%甲硝唑溶液反复冲洗至脓液清亮后,注入适量抗生素,末次穿刺1个月后复查经直肠彩超.结果 12例患者均穿刺成功,10例患者穿刺治疗一次,2例患者穿刺治疗两次.治愈率为100%.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治疗前列腺脓肿具有痛苦小,费用低,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治愈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前列腺脓肿的首选方法.

    作者:朱先存;左鲁生;王峰;黄远洋;欧广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细化介入病房管理促进介入学科发展

    目的 为了更好地促进介入放射学科的良性发展.方法 总结近十余年来蚌医附院介入科病房管理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思路.结果 分析总结出以下各项有效措施:注重人才培养,构建合理人才梯队;以人为本,患者至上,加强医惠交流;严抓病案质量管理;规范诊疗程序,制定应急预案;健全科室规章制度,按章办事;加强学科联系;积极宣传介入知识,扩大病源.结论 通过严格执行以上各项管理措施,在开展诸多新项目的同时,不仅创造良好经济效益,而且又保障了医疗安全,取得患者信任,扩大了社会效益,大大促进了介入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袁牧;谭玉林;张阳;杨陪陪;谢波;华元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脑膜癌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脑膜癌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39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9例患者以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规脑脊液检查以颅内压力增高、蛋白质增高、细胞数轻度增多、氯化物和葡萄糖降低为特点,所有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显示异常并查到肿瘤细胞;所有患者MRI和CT平扫均未见异常,15例患者行CT或MRI增强扫描仅3例(20%)显示脑膜异常强化,MRV扫描发现1例横窦闭塞.结论 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依据.

    作者:刘志辉;张东林;王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阿德福韦酯胶囊与苦参素胶囊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30例,对照组115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口服,连用48周.治疗组11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参素0.3 g,3次/d,口服,连用48周.观察两组病毒应答率、生化应答率、HBsAg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HBe转换率.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24周时病毒应答率,生化应答率、HBsAg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HBe转换率分别为59.1,50.4,1.7,27.8,24.3和75.7,72.2,7.8,49.6,41.7.48周时分别为74.8,66.1,2.6,33.9,27.8和87.8,80.0,11.3,60.0,49.6.结论 阿德福韦酯与苦参素胶囊联用能增强抗乙肝病毒的效力,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

    作者:周孝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与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36例先兆早产的孕妇,将盐酸利托君注射液10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从5滴/min开始,每10 min增加5滴/min,根据疗效调整滴速,大量不超过35滴/min,待宫缩消失后至少持续滴注12 h,再改用口服利托君片,同时根据孕妇出现的药物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用药后36例孕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慌、头晕等不适,但给予相应的护理后多能缓解,而官缩多能得到有效抑制,妊娠周期明显延长,其中28例孕妇延长至足月分娩.结论 盐酸利托君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宫缩抑制剂,治疗先兆早产效果确切,但因其有较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使用过程中离不开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及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张藐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伊布利特转复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静脉应用伊布利特注射液在转复房扑、房颤中所需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择心电图确诊为房扑、房颤且发作时间在90 d以内,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13例,予以静脉推注伊布利特.首剂1 mg,如无效30 min后再次应用1 mg或0.01 mg/kg.用药前心理护理、用药期间及用药后心电监测和护理.结果 13例患者中8例转复成功,转复期间加强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心理,可能有助于提高复律成功率.结论 伊布利特是一个起效快,对房扑、房颤患者转复率高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应用前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时严密心电监护,缓慢匀速推注可减少不良反应,其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朱艳华;徐静;张晶;于继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49例中药注射剂输液反应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 探讨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配置应对策略.方法 对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2004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发生的中药注射剂发生输液反应案例进行年龄、药物配置环境、药物剂量、输液速度等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50岁的患者中药注射荆输液反应发生率高于≤50岁组(χ2=16.486,P<0.01);医院配置中心(局部100级环境)配药的输液反应发生率低于治疗室配药(χ2=82.850,P<0.01);2例超规定用量发生输液反应,1例输液速度过快发生输液反应.结论 高龄患者、开放环境下配置药物、超剂量用药和榆注速度过快易导致中药注射剂输液反应,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陈婉玲;李宇清;杨肖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 从影响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角度,探讨厄贝沙坦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健康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每组8只.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药物组大鼠每日给予厄贝沙坦150 mg/kg体重灌胃,持续6周.6周后抽血测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肌酐(Scr);测定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处死SD大鼠,取其肾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CAM-1.结果 模型组与药物组的BG、HbA1c、BUN、Scr都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在模型组与药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UAER高于对照组,而药物组则低于模型组.药物组ICAM-1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组.结论 厄贝沙坦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CAM-1在肾脏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佃淳;刘利生;刘锦秀;胡怀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同麻醉方法在唇腭裂修复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的麻醉方法在唇腭裂修复手术中的应用,探讨唇腭裂修复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将108例不同时期的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手术,按麻醉方法分为氯胺酮静脉麻醉组(K组)52例和七氟醚吸入全麻组(S组)56例.K组,氯胺酮20μg/(kg·min)持续静脉泵注;S组,2~3 vol%七氟醚持续吸入,保留自主呼吸.现察比较麻醉期间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间HR比较,术前、术中、术后均有显著差异;同组内HR比较,K组术中明显高于术前,而S组无明显变化.两组间SPO2比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和术后无差别(P>0.05);而两组内术中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围术期喉痉挛、低氧、躁动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 七氟醚气管插管吸入麻醉是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赵汝有;刘松;周胜岐;王巧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保留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8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下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男性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85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自主神经组和不保留自主神经组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 45例保留自主神经组排尿障碍发生率为24.44%,勃起障碍发生率为33.33%,射精障碍发生率为35.56%;40例不保留组排尿障碍发生率为62.50%,勃起障碍发生率为65.00%,射精障碍发生率为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les术排尿障碍发生率为27.78%,勃起障碍发生率为38.89%,射精障碍发生率为33.33%;Dixon术排尿障碍发生率为22.22%,勃起障碍发生率为29.63%,射精障碍发生率为37.04%,两种手术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直肠癌患者术中保留自主神经能降低术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傅军;刘牧林;姜从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