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玻璃纤维桩修复后牙残冠残根的应用体会

李学玉;张玉新;田玉岭

关键词:玻璃纤维桩, 残冠残根, 根折, 载荷
摘要:目的 观察纤维桩修复后牙残冠残根的疗效.方法 对62例80颗后牙残冠残根,采用北京实德隆公司生产的POPO纤维桩和美国PUIPDENT公司生产的Embrace自酸蚀树脂水门汀粘结,形成纤维桩树脂核,恢复基牙外形并行全冠修复.结果 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80颗牙中有2例分别于修复后10个月和1年2个月时出现纤维桩的松动、脱落,无根折、桩折现象发生.结论 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技术是一种快捷、稳固和符合牙体生理的有效修复方法,且不易造成根管壁折裂.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钙化结节的超声分型探讨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钙化结节的分型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研究了271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声像图,将钙化结节分为4型:①微钙化型;②内部粗大钙化型;③环形或周边粗大钙化型;④假性钙化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 271例患者中钙化结节122个,其中微钙化型结节57个(恶性48个,良性9个),内部粗大钙化型结节17个(恶性7个,良性10个),环形或周边粗大钙化型结节16个(恶性1个,良性15个),32个假性钙化结节均为良性病变,甲状腺不同类型钙化结节的良恶性具有明显差异.微钙化型结节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65.75%及96.05%.结论 甲状腺钙化结节的超声分型有助于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作者:彭梅;张学珍;王圣应;尹正银;张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三林社区妇女对乳腺癌的KAP调查与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三林社区妇女对乳腺癌的相关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为社区乳腺癌防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以三林社区妇女病普查人群为对象,采用分组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按年龄分层,9个以上易感因素的人群呈正态分布,农村组和居民组在乳腺肿瘤防治知晓及态度情况较好的分别为24.75%和36.79%,在易感因素分析中农村组有工作压力的人群仅占13.89%,而居民组却达到了54.69%.结论 40~50岁的女性人群为乳腺癌高危的人群,相对危险因素较集中,应是干预的重点人群.提高人群的乳腺癌防治意识,限制多方位易感因素的诱发,改变其高危行为是有效控制乳腺癌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任光为;宋徽江;施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情景教学在社区急救培训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提高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效果.方法 在社区急救培训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情景教学在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情景教学应用于社区急救培训可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保证岗位培训效果.

    作者:肖波;赵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移植肾的99Tcm-DTPA肾动态监测

    目的 探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在肾移植术后监测中的图像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 28例肾移植患者进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同时测定移植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膀胱放射性计数与肾脏放射性计数比值(B/K值),定性和定量分析肾移植术后的影像特征.结果 12例肾移植术后肾血流灌注及功能良好,GFR值为(51.5±6.3)ml/min,B/K均3.6例急性排斥反应肾血流灌注受损程度重于功能相,GFR值为(33.4±5.7)ml/min,B/K均<1.7例慢性排斥反应肾血流灌注和功能相均同时受损,GFR值为(27.5±2.1)ml/min,B/K均<1.1例超急性排斥反应表现为放射性空白区.2例肾小管坏死肾血流灌注损伤轻于功能相.所有影像表现与临床或病理结果相吻合.结论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可快速且定量评价移植肾的血流和功能,早期初步鉴别排斥反应的类别且具有无创、简单、重复性强的特点.

    作者:李纬明;陈维安;陈连周;李春亿;张祥松;梁宏;胡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皮胆囊、腹腔置管引流和灌洗治疗SAP的体会

    目的 探讨经皮胆囊、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3月-2008年9月共有24例SAP患者运用经皮胆囊、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腹腔灌洗技术行非手术综合治疗.结果 24例SAP患者行此方法治疗,9例发生并发症,2例死亡,余均治愈,治愈者平均住院42 d.结论 运用经皮胆囊、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腹腔灌洗技术治疗SAP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张文祥;朱宽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眼压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高眼压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78例78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在高眼压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随访3月~2年,观察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视力改善明显,矫正视力≤0.05者8眼(10.26%),0.06~0.2者19眼(24.36%),0.3~0.6者36眼(46.15%),0.8~1.0者15眼(19.23%).术后1周眼压控制正常.结论 在高眼压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红;林振德;卞烂焰;刘林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玻璃纤维桩修复后牙残冠残根的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纤维桩修复后牙残冠残根的疗效.方法 对62例80颗后牙残冠残根,采用北京实德隆公司生产的POPO纤维桩和美国PUIPDENT公司生产的Embrace自酸蚀树脂水门汀粘结,形成纤维桩树脂核,恢复基牙外形并行全冠修复.结果 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80颗牙中有2例分别于修复后10个月和1年2个月时出现纤维桩的松动、脱落,无根折、桩折现象发生.结论 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技术是一种快捷、稳固和符合牙体生理的有效修复方法,且不易造成根管壁折裂.

    作者:李学玉;张玉新;田玉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氯米帕明合并利培酮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增效作用.方法 将50例强迫症随机分为两组,氯米帕明与利培酮组及单独使用氯米帕明组,均治疗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G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合并利培酮组有24例完成试验,氯米帕明组有25例完成试验.治疗8周后,两组Y-BOCS平均总分有明显下降,合并利培酮组优于氯米帕明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HAMD的评分均显著下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利培酮对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有增效作用.

    作者:童庆好;张颖;江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儿科护士流失原因探讨

    目的 针对儿科护士大量流失,使儿科护理工作质量下降、在岗护士人心不稳的现状,通过调查在岗及离岗护士,分析其原因,以求找到相对妥善的解决办法.方法 通过电话问卷及访谈调查的方式,调查从儿科调出的护士及在岗的护士各15人,平均年龄27.5岁.结果 在岗护士焦虑均分明显高于离岗护士焦虑的均分,主要为精神及心理压力大,自觉人力资源不足,工作负荷重,担心工作出现差错,焦虑紧张,失落感,心理失衡及担忧自身健康.结论 在岗儿科护士精神及心理压力大、工作负荷重、收入低、自身价值得不到认可是儿科护士流失的主要原因.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待遇,丰富业余生活,可有效扭转儿科护士的不正常流失.

    作者:董丽;董敏;高佩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奎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验证奎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的80例女性患者分为两组,奎硫平组(40例)及利培酮组(40例),疗程12周,使用BPRS、TESS评定相关临床症状.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奎硫平对女性患者的安全性较高,锥体外系反应、催乳素、月经失调及体重质量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较低,应用于女性患者相对安全.

    作者:张威;姚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社区护士的素质及能力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区护理的发展日益加速,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一定的规模.社区护理已成为社会卫生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是综合应用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和技术,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教育、计划生育等融于护理学中,并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为终目的,提供连续的、动态的、综合的护理专业服务[1],因此社区护理不同于医院的护理.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查及护理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 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57例治疗6个月以上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7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血液透析患者的透前血肌酐值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药物和睡眠质量总分上有相关性.结论 护士通过整体护理手段,应全面评估患者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从而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张平;杨少芳;邱玲;杨热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对胃癌手术患者开展舒适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对胃癌手术患者开展舒适护理的方法,观察其对提高患者主观满意度等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胃癌手术患者分为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54例实验组开展舒适护理.应用自制不舒适感问卷评估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统计脱管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的舒适主观满意度78.85%,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6.29%(P<0.01);对照组的脱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38%、11.54%,实验组分别为3.70%、1.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胃癌手术患者开展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主观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焦文芹;霍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确诊22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经肘静脉丸式注入超声造影剂SonoVue 2.4 ml,在反向脉冲序列成像的低机械指数下实时观察肝脏血管瘤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结果 2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在造影早期(动脉相或门脉相)发生周边环状强化或斑点状强化,并且缓慢向心性充填式增强,实质相肿瘤完全或大部分强化呈强回声,强度高于周围的肝实质;1例患者表现为动脉相快速整体增强,门脉相与实质相持续增强,其回声高于周边的肝组织;1例患者仅表现周边增强,中心始终不增强.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肝脏血管瘤时有特征性表现,是诊断肝脏血管瘤的又一种新方法,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

    作者:朱先存;左鲁生;黄远洋;王峰;张爱玲;南苏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髌骨袖套状撕脱骨折的治疗

    目的 探讨儿童髌骨袖套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的问题.方法 1993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17例髌骨下极袖套状撕脱骨折,8例为陈旧性,9例为新鲜骨折.均给予切开复位,股四头肌腱膜缝合术治疗.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4个月,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髌骨袖套骨折远折端多为软骨而骨质太少,故在x线片不易发现,容易漏诊.早期诊断、解剖对位、坚强内固定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于泓淼;于泓波;孙雅静;陈洪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主动脉瓣环扩大术在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环扩大术在主动脉瓣环过小的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03年6月-2008年6月治疗主动脉瓣环过小的主动脉瓣膜病32例;平均年龄(24.2±13.3)岁,平均体重(42.2±16.7)kg.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环直径平均(16.3±2.1)mm;13例采用Nicks方法,19例采用Manouguian方法进行主动脉根部成形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施行合并病变手术矫治.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主动脉跨瓣压差为(24.2±8.4)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早期心律失常6例,肺感染并呼吸功能不全1例,均治愈.术后随访3~68个月,无远期死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主动脉瓣环扩大术在主动脉辫环过小的主动脉辫置换术中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景伟;罗瑞芳;钟焕清;夏天;赖锋华;林秋伟;刘浪;钟汝核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48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对策和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48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Schatzker分型:Ⅳ型11例,Ⅴ型20例,Ⅵ型17例.术前均行X片、CT检查,必要时行膝关节MRI检查.所有病例均采用切开复位,植骨及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连续被动运动(Continous Passive Motion,CPM)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获得6个月~3年,平均22.8个月的随访.无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临床骨愈合时间平均为16.6周.膝关节屈曲110°~135°,1例出现轻度膝关节内翻.采用改良的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27例,良16例,可5例.优良率为89.6%.结论 对于由高能量导致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治疗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稳定的内固定,充分的植骨,同时术中尽可能减少对骨折血运的干扰,保护膝关节的附属结构,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将明显改善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孙炜;刘安庆;向香成;李美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性胰腺炎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56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AP组和正常对照组(NC)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指数(NR)、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结果 轻型胰腺炎组(MAP)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胰腺炎组(SAP)与MAP组和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PT、APTT和FIB值明显延长,可作为鉴别AP病情轻重及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培生;贲大刚;杨功安;褚亮;蒋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甘露醇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近年来,甘露醇临床应用的研究十分活跃,同时,甘露醇在治疗多种疾病中新用途的报道也日益增多.本文简要回顾近年来取得的成就,提出甘露醇临床应用中的一些误区及体会,着重介绍甘露醇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病应用中的一些新进展.

    作者:汪勇;刘云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两种体位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取半坐卧位、平卧位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关系.方法 将112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平卧位组和半坐卧位组各56例,观察两组通气后1 h、24 h、48 h、72 h的动脉血气分析、痰培养及VAP发生率.结果 半坐卧位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平卧位组(P<0.05),PaO2和PaO2/FiO2明显高于平卧位组(P<0.05;P<0.01).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取半坐卧位可有效降低VAP发生率,提高呼吸通气疗效.

    作者:吴邯;魏敏;王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