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围手术期护理

焦旸

关键词:下肢静脉, 血栓, 护理, 手术, 介入
摘要:目的 探讨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60例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采取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获得了一期康复.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及康复指导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治疗的良好恢复至关重要.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CT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头颅CT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分析86例新生儿HIE的头颅CT特点和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86例新生儿HIE头颅CT分度为轻度37例、中度31例、重度18例;临床分度轻度35例、中度32例、重度19例.结论 在评估新生儿HIE时,应根据头颅CT分度与临床分度综合分析,头颅CT表现特点和临床表现有相关性.新生儿窒息患儿应适时进行头颅CT检查.

    作者:陈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饮食调整及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对22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18例,临床好转2例,另外2例由于住院时间短,好转不明显.结论 在对本病有充分认识、及时诊断、合理治疗的同时,坚持综合护理.本病预后良好.

    作者:张翠英;张启月;刘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老年冠心病血浆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

    目的 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31例中青年人(对照组)和49例老年人(老年组),分别为冠心病亚组和健康老人亚组,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空腹血浆抵抗素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测量受试对象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结果 老年组血浆抵抗素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O.05),老年组中冠心病亚组血浆抵抗素与健康老人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抵抗素与年龄呈正相关(γ=O.31,P<0.01;γ=0.28,P<0.05),与体质指数呈正相关(γ=0.25,P<O.05),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γ=-0.31,P<0.05),但在各实验组中,抵抗素与体质指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空腹血浆抵抗素水平与年龄和体质指数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

    作者:曹娟;尹长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60例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采取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获得了一期康复.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及康复指导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治疗的良好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焦旸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人工气道的临床护理进展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直接插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临床常用的人工气道包括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均能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有利于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利于气道雾化及气道内给药等[1].本文就近年来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进展和临床护理经验作一综述.

    作者:王学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196例患者按住院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即入院时,实施首接负责制,病房护士从接诊患者及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每个环节都显示人性化理念,如工作流程人性化,创造温馨病房,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尊重生命等;出院时,帮助患者适应角色转换,回归家庭与社会;出院后,加强跟踪随访.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遵医行为提高(P<0.01).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作者:任启芳;施冠华;徐亚梅;史菲菲;金怀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清-腹腔积液白蛋白梯度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在腹水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7份不同性质的腹水进行有关项目的检验,同时采用传统腹水鉴另q法和SAAG鉴别法进行鉴别并比较.结果 漏出液的SAAG[(21.68±4.65)g/L]和渗出液的SAAG[(7.01±2.3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5,P<0.01).传统四项鉴别法(白细胞计数、腹水总蛋白、Rivaha试验、比重)中的各单项鉴别符合率分别为69.3%、85.3%、84.0%、84.O%,同时符合传统四项指标的总符合率为46.7%;而SAAG鉴别法的鉴别符合率为96.O%.结论 SAAG鉴别法的鉴别符合率明显高于传统腹水鉴别法;以SAAG法鉴别积液的性质更容易、更准确.

    作者:季广厚;卢金环;毛维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 5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口服胱氨酸、谷维素、21金维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甘草酸苷3片,3次/d,时间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时照组总有效率为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较好,副作用小.

    作者:李淑玲;王伟;马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优点、手术要点及适应症.方法 选择2006年3月-2007年8月非脱垂子宫行经阴道切除术(TV)27例,与同期指征相近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30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TVH组手术均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伤口疼痛程度均小于TAH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H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红雨;许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60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试验组在空腹血糖及健康行为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从而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素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下肢静脉返流性疾病的综合治疗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返流性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91例(104条下肢)经静脉造影明确诊断,分别施行:①浅静脉术式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与电凝术78条下肢.②交通静脉术式组在浅静脉术式基础上加定位交通静脉结扎切断破坏术26条下肢.③深静脉术式组在浅静脉或交通静脉术式基础上加股浅静脉戴戒术20条肢体.随访2~36月.结果 术后下肢肿胀无改善6条肢体,加重2条,均为股浅静脉戴戒术,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2例股淋巴漏,溃疡复发1例,其余病例均痊愈.结论 股浅静脉瓣膜戴戒术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术后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结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电凝术加定位交通静脉结扎术合理组合运用,效果满意.

    作者:倪良宏;郭劲松;唐军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电切术后EGFR、VEGF及KDR表达的影响

    目的 为探讨子宫内膜电切术后辅以甲羟孕酮的临床疗效,从分子水平上阐述其机制.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的子宫内膜性疾病患者10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术后给予甲羟孕酮100mg,2次/d,连续3个月;对照组55例,术后不给甲羟孕酮.术后6个月随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情况.结果 电切术前所有患者子宫内膜EGFR、VEGF及其KDR的表达与手术后子宫内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后子宫内膜的EGFR、VEGF及KDR的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子宫内膜电切手术对子宫内膜EGFR、VEGF及其KDR的表达起下降调节作用,术后辅以甲羟孕酮可能有助于抑制复发.

    作者:王世进;李玉洁;申素芳;王艳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黄连素抗疲劳作用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黄连素在军事训练中的抗疲劳作用.方法 野外训练后第3天口服黄连素0.3 g,3次/d,观察学员发病状况.结果 对照组1124人,出现上呼吸道感染125人,腹泻149人,踝关节扭伤后肿胀56人,发热18人,腰腿痛256人,奔袭中脑病12人.治疗组1 125人,出现上呼吸道感染88人,腹泻12人,踝关节扭伤后肿胀52人,发热10人,腰腿痛126人,奔袭中脑病7人.结论 黄连素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发热、腰腿痛、奔袭中脑病有明显抗疲劳作用.

    作者:周家利;彭介年;蒲开春;马强;王洪飞;徐秀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人类呼吸道疾病的一种常见病原体.除引起呼吸道疾病外,MP感染尚可造成其他系统严重的并发症[1],如脑炎、心肌炎、肝炎、肾炎等.近年来关于MP感染的报道日益增多,年龄范围扩大,症状加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日趋严重的耐药性.为加深对MP感染的认识,现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谢怀珍;潘家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VAP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我院NICU发生VAP为42%,VAP发生的主要易感因素为胎龄,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及再插管情况等.VAP病菌以克雷伯杆茵为常见.结论 加强NICU的无菌操作,规范应用呼吸机,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控制VAP的发生、发展,提高NICU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刘光辉;胡传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亚低温疗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亚低温疗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把92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高热的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亚低温治疗组给予33~35℃的低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和药物降温治疗.10 d后评定2组患者的体温、心率等指标;1个月后根据死亡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的体温、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亦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P<0.05),预后较好.结论 亚低温疗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月辉;詹成;林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功能排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80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出现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非手术治疗5~21 d后全部治愈;如为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应及时手术治疗.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功能排空障碍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的,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采取非手术综合治疗.

    作者:汪临奇;郑京宁;汪荣龙;叶晨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切口超薄皮瓣法治疗腋臭180例体会

    腋臭是美容门诊的常见病,在我国发病率高达6.4%[1].目前用于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很多,但各有利弊.我科2000年4月-2007年6月采用小切口超薄皮瓣法治疗腋臭18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红;徐玲玲;胡海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老年人急性非农药中毒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非农药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06年12月≥60岁的急性非农药中毒病例89例和同期<60岁急性中毒病例761例;项目包括:中毒原因、毒物种类、接触途径、接触毒物时间、就疹时间、就诊时状态、转归等.结果 89例老年急性中毒男、女性别比为1:1.07,涉及的毒物主要是镇静催眠药中毒(38.2%)、一氧化碳中毒(36%)、心血管类药中毒(12.4%)、酒精中毒(9.0%)及其他类药物中毒(4.5%),住院率为 44.9%,死亡率为2.2%.结论 老年人急性非农药中毒主要致毒物质为药物和一氧化碳.

    作者:顾铭忠;徐维才;陆勇;傅长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脑出血患者早期外周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 观察脑出血患者早期外周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s count,BPC)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选择2004年4月-2006年7月发病6 h内收住我科的脑出血患者70例,依据有无血肿扩大分为非血肿扩大组和血肿扩大组.所有患者于发病6 h内完成外周BPC的检测,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脑出血患者外周BPC低于正常对照组(P<O.05),血肿扩大组的外周BPC低于非血肿扩大组(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早期外周BPC开始降低,其显著减少是血肿扩大的预测.

    作者:董少军;孙田田;吴承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全科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