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新斗;许世玲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或岔气,是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主要因肢体超限度负重,姿势不正确,动作不协调,或突然用力等,随后出现腰痛,腰部强直,活动受限,改变体位疼痛加剧,甚至呼吸、咳嗽疼痛加重.运用针刺腰痛点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5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常新斗;许世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将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6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50例,女32例;年龄41~78岁,平均54岁;主要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31例,肝硬化并门脉高压26例,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5,消化系统肿瘤2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或黑便、发热、白细胞升高、出血后疼痛、休克症状、乏力等.经过治疗和护理,治愈49例,好转27例,死亡6例.
作者:王改勤;师恒伟;邹宵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肾动脉狭窄(RAS)是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常见病因之一.诊断RAS的检查方法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价廉、方便、无辐射、无造影剂肾毒性损害等优点,且实时反映血液动力学状况,被认为是RAS患者的首选工具[1].现对临床疑为肾性高血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贾春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各种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整理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措施的认识.结果:在手术室工作中护士要在自我意识、科室管理、规范操作等方面做好防护.结论:手术室护士在积极救治患者的同时也可以使自己的健康得到保证.
作者:张艳培;周源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比较炔诺酮与炔诺酮、戊酸二醇联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对76例青春期功血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单用孕激素治疗,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的临床资料、止血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炔诺酮组止血有效率90%,2例止血失败者改用雌孕激素联合止血有效;雌孕激素联合组止血有效率97%,失败1例,诊刮后止血.炔诺酮组完全止血时间长于雌孕激素联合组,停药后撤退性出血量也大于联合用药组.结论:单纯孕激素疗法与雌孕激素联合疗法在青春期功血的止血治疗方面均有效,联合用药组效果更优.
作者:邱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临床较少见外伤性脑梗死,多误诊为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等.2011年6月收治了1例外伤性脑梗死的患者,误诊为硬膜下血肿.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外伤后昏迷15分钟,醒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30分钟入院,来时左侧额顶有挫裂伤出血,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状,无肢体功能障碍及二便失禁,无抽搐及呼吸困难.
作者:孙德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重型精神患者的社区管理与防治.方法:按照社区精神病管理要求结合心理工娱疗法治疗.结果:管理的96例患者中85例病情稳定,5例轻度滋事.6例因发病住院治疗.结论:通过2年的管理有效率达88.5%,充分说明精神病社区管理的优势和重要性.
作者:翟加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评价双源CT定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双源CT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将双源CT判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例540冠脉节段,双源CT均获得满意的评价图像.双源CT判定轻度狭窄46个节段,中度狭窄28个节段,重度狭窄43个节段;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双源CT诊断冠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68%、95.46%和95.25%.结论: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双源CT在定量诊断冠脉狭窄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一项准确可靠的无创手段.
作者:耿云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指导对胎儿发育及孕妇健康的影响.方法:将368例产妇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4例,两组均建立孕期保健手册.对照组根据孕妇的饮食习惯与喜好进食,观察组根据不同孕期胎儿发育对营养需求特点,进行营养指导.结果:两组胎儿进行超声学检查,胎儿股骨长度、双顶径、头围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观察组胎儿增长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没有<2500g,也没有>4000g,观察组有6例新生儿体重<2000g,有32例2000~2500g,>4000g者9例.结论:孕期营养指导有利于促进优生优育,促进孕妇健康.
作者:尚清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评价沁阳市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对血脂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收治5~6岁学龄前儿童879名.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结果: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HDL-C血清浓度呈下降趋势(肥胖组血清HDL-C与超重、体重正常组相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TC、TG、LDL-C浓度呈现升高趋势(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相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血脂异常检出率增加,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和肥胖的学龄前儿童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以减少将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宗海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从全市餐饮业的餐具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物理消毒方法消毒的餐具随机抽取122件,采用化学消毒方法消毒的餐具随机抽取156件,进行两种消毒方法消毒效果比较.结果表明,理化指标(游离性余氯、烷基(苯)磺酸钠),物理消毒方法比化学消毒方法含量低(P<0.01),合格率高(P<0.01);细菌指标(大肠菌群),物理消毒方法比化学消毒方法消毒效果好(P<0.01),合格率高(P<0.01),两种消毒方法的餐具均未检出致病菌.建议有条件的餐饮业尽量采用物理消毒方法进行餐具消毒,更好地保证餐具消毒效果,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作者:张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常受到职业带来的各种威胁,特别是临床一线医疗护理人员处于高度的职业暴露危险中,稍有不慎就有被污染的可能.当前,我国仍然是乙肝、丙肝的高发国家,乙肝感染率高达60%,近年来由于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我市艾滋病也呈增长趋势.
作者:于立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长春地区近20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1992年~2011年长春地区孕产妇死亡监测上报和评审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2年~2011年长春地区活产数985660,死亡孕产妇298例,死亡率30.31/10万,孕产妇死亡率总体趋势是逐年下降的.产科出血102例(34.2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1例(17.11%).结论:孕产妇死亡以农民、文化低、经济条件差及自我保健意识低有关.
作者:刘凤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总结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处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对10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急救处理及护理.结果:100例热性惊厥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结论: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其起病急,发病率高,如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反复发作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惊厥发作时及时恰当的救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鲁侠;谢贵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交通机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汽车翻车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呈上升趋势,表现出伤情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而且事故一旦发生往往造成众多伤员集中入院,因此对医院而言,做好突发灾害事故的急诊救护尤为重要,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的成功至关重要,不仅为患者的进一步抢救赢得宝贵时间,而且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防止并发症,降低死亡率,2011年11月收治翻车事故患者18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闫鑫;李香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补体C3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比较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与健康对照组的hs-CRP、C3的水平变化.结果:hs-CRP、C3在AMI组的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SAP、UAP组(P<0.01);SAP组、UAP组和AMI组的hs-CR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MI组,UAP组的C3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SAP组的C3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hs-CRP、C3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作用,对病情的判断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黄翠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情况.方法:收治ACS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依诺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1次/12小时;波立维75mg,每天1次;肠溶阿司匹林150m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辛伐他汀20mg/日.两组分别在治疗后1周、2周、1个月和3个月时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hs-CRP水平分别为4.91±2.67mg/L和4.90±2.67mg/L,经过治疗1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至第2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从治疗1个月开始,观察组hs-CRP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减少冠状动脉事件发生.
作者:叶春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实施健康教育,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56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程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能较好地配合血液透析全过程.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使血液透析顺利完成,增强了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知识,提高了护士的素质,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作者:孙晓霞;徐伟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女性肥胖人群抵抗素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测定194例单纯性肥胖女性及200例非肥胖女性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肥胖组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腹围、空腹胰岛素和空腹血糖与抵抗素的关系密切.结论:肥胖女性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女性,抵抗素水平主要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体重指数及腹围有关.
作者:哈尼克孜·吐尔逊;马蓉;伊力多斯·阿里什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常见漏检项目及其原因,以提高健康体检质量,并寻找相应护理及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15000份单位体检者体检表,统计漏检项目人数和漏检率,对漏检原因进行调查,做出分类描述、结果15000份体检表中,检查项目不全3300份,漏检率22.00%.漏检的主要原因是体检者健康意识淡薄,只重视仪器检查,忽略手工查体,或是工作忙怕麻烦,个别体检者则担心隐私泄露,受检单位组织者以及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在管理上有缺陷.结论:体检者中漏检现象比较常见,医院体检中心需不断优化体检流程,加强体检者健康防病知识指导,对受检单位组织者进行必要检前培训,合理安排体检时间及人员,降低漏检率.
作者:刘敏希;魏少琳;林丽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