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学生学习风格对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的影响

李蕾;黄静;冯新恒;韩江莉;辛丽红;郭雨龙;曹轲;高炜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学习风格, 八年制医学生, 内科学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学习风格的医学生接受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的差异.方法 采用Felder学习风格问卷实名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48名八年制见习医学生的学习风格,在内科学见习教学中,结合目前考核标准评价不同学习风格学生接受案例教学法的效果.结果 学生具备反思型、感悟型、视觉型和综合型学习风格的居多,学生的学习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和内科专业理论三个方面的见习考核中,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择信息加工维度下具有明显学习偏向的学生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具备明显活跃型学习风格的学生的见习成绩优于具有明显反思型学习风格的学生.结论 学习风格测试为分析学生学习风格提供了客观依据,为促进教学改革,探索更高效、更科学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全新医学职业素质教育与考核模式探析

    当今社会对医学职业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开展医学职业素质教育与考核,培养出品学兼优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应当着重研究的一项课题.因此,应该对职业素质做出明确的界定,分析影响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开展相应的教学和多种形式的考核,以培养具有全新医学职业素质的医学人才.

    作者:曹德品;樊立华;赵光;杨琳丽;杨立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用三维动画技术构建牙体动态教学模型

    目的 构建三维立体数字化牙体模型,用于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方法 以现有教具模型为基础,选取其中具有典型形态的牙齿,拍摄六视图,再应用3D Max和Z Brush等三维设计软件,构建三维立体数字化牙体模型,并制作交互式学习动态视频.结果 完成了上颌中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以及下颌第一磨牙数字模型的开发,形成可观看和自主操作的多媒体牙体教具.结论 该方法成本较低,易于开展,获得的三维立体数字化牙体模型各角度表面解剖标志清晰,适用于口腔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作者:邢田;侯爱兵;范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学教育标准视域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通过解读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明晰基于医学教育标准的医学人文素质内涵和培养目标,提出以培育职业态度与人文精神为轴心建立医学人文核心课程;以人文素质培养目标为红线,使人文教育贯穿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以资源共享协同培养为导向,重视医学人文教育资源整合;以医学人文基本内涵为参照,重视医学生人文学科内在需求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改革路径.

    作者:廖沐榕;牛玉敬;邢方敏;黎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用临床模拟教学系统实施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黑龙江省全科医师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通过培训前后的技能考试结果,评价临床模拟技能教学对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养的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黑龙江省全科医师的基本情况并对其培训前后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临床模拟教学系统培训的学员的技能考核成绩显著提高,比较培训前后的成绩,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01,P<0.05),18项技能考试前后成绩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临床模拟技能中心对全科医师进行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全科医师的临床技能操作水平和诊疗能力.

    作者:韩冰;王鹏鹏;李剑锋;仰曙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抛锚式教学对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处置能力培养的研究

    目的 评价以护理技能实训基地为载体的抛锚式教学对学生临床处置能力的培养效果.方法 选择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护理专业24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抛锚式教学训练学生的临床处置能力.训练前后教师和学生采用修订的量表分别评定学生的临床处置能力.结果 训练前,对学生临床处置能力的评分:学生自评总分为(68.59士14.52)分,教师对其评价总分为(62.71士8.02)分;训练后,学生自评总分为(80.38士11.39)分,教师对其评价总分为(110.36士6.59)分.训练前后学生自评和教师对其评价的总分及量表中各条目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护理技能实训基地为载体的抛锚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临床处置能力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玲芝;孙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等医学教育特殊规律及其特性探析

    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医学教育既具有高等教育普遍的客观规律,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本文主要从以下5个角度揭示了高等医学教育特殊规律及其特性:(1)高等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2)高等医学教育具有5大基本特点;(3)高等医学教育是由3个教育阶段组成的连贯性教育过程;(4)高等医学教育人才成长过程经历4个重要环节;(5)高等医学教育与附属医院具有密不可分的隶属关系.

    作者:陈传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与临床医学生的人文教育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是循证医学的核心与灵魂之一.本文阐述了临床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简况,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在临床医学生人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对临床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影响.强调指出,对临床医学生的人文教育需要使学生了解循证医学指南的变化,跟上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融合对循证医学人文精神不断加深的认识,以指导临床实践,这对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黎惠琴;王艳;郑国庆;王良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上海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教学现状与需求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改革实施现状,分析学生需求.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上海市4所高等医学院校的122名2011年入学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进行相关调查.结果 88.5%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设置公共基础课;80.3%的被调查者对网络化的教学模式表示认可;47.5%的被调查者认为医院没有提供足够的机会让住院医师参与临床科研和学术活动.对毕业后择业情况的调查显示:39.3%的被调查者的就业去向是三级医院;22.1%的被调查者选择二级医院;28.7%的被调查者选择继续深造或从事非医疗行业;9.9%的被调查者选择一级或社区医院.对于导师指导方式,64.7%的被调查者认为集体指导方式有待完善,84.4%的被调查者更倾向选择传统单一导师的指导方式.结论 公共基础课程可以采用网络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单一导师指导仍然是目前更可取的导师指导模式,应加强对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作者:吴静;李觉;王光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提高医学生法律素质的必要性与路径

    本文论述了加强医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现有医学生法律培养方式中的不足,籍此对医学院校加强医学生法律素质的方法进行了思考.同时指出:医学院应该将医学法律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医学生必须学会用法律武装自己,学会站在法律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作者:费孔军;徐芳芳;吉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专家参与医事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医事法律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有效解决,缓解日益加剧的医患冲突.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结构合理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学生接受的是单纯法学思维训练,且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医事法律人才培养一直无法达到既定目标.采用临床医学专家全程参与的方式,为医事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通过训练学生从医学角度去预防和解决医疗纠纷的技能,能够打破医学与法学之间的隔阂,从而走出目前医事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作者:蒋祎;李喜洲;蒲川;田尧;向彦;冯磊;刘云飞;郑小克;钱矛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麻醉医学生素质教育中安全理念的渗透

    医疗安全是临床麻醉工作永恒的主题.据统计,70% ~ 80%的医疗事故源于人为误差.在各类医疗投诉中,手术室所占比例位于高位,非技术性技能缺陷是医疗事故的根源.麻醉临床实践教学过程,必须坚持医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人本原则,强化安全意识,遵从安全法则,提高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作者:张锦英;金鑫;沈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概论整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概论整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便改进课程建设.方法 自行设计《临床医学概论教学评价调查表》,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德语班112名学生和18名授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多数学生认为临床医学概论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认为学习该课程存在一些困难.缺乏与整合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特色及方法的研究和教师团队的建设及合作有待加强,考评机制有待优化.结论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对全科医生的培养很有帮助,应当重视该课程教学特色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春艳;张津铭;罗爱林;赵明;谭飞;舒涛;刘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专业基于器官系统课程模式的教育改革探索

    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是当前医学院校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与发展趋势,介绍了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辽宁医学院的实践,提出了在临床医学教育中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的措施和建议.

    作者:刘学政;萧鸿;曲巍;王小飞;郭喜良;崔洪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武汉大学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早期接触临床是为临床医学专业设立的临床前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设课程,课程建设十分关键.武汉大学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建设包括教学手段改革和教学内容建设,实践表明,通过课程建设,该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制伦理和医德观念,增强沟通能力,提高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同时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赵芳;熊世熙;陈明;周斌;雷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08年~ 2012年《中华医学教育杂志》论文作者分析

    本文对2008年~2012年《中华医学教育杂志》刊出论文作者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指标有作者发文量、合作情况、高产作者、基金来源和分布、地区分布、机构分布、高产机构等.结果表明,该刊作者分布范围、合作率高,并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对刊物影响较大、造诣较深的活跃核心作者群,基金项目论文逐年提高,北京、广东和湖北地区医学教育研究领域力量雄厚,总体分布尚不均衡.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学生学习风格对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学习风格的医学生接受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的差异.方法 采用Felder学习风格问卷实名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48名八年制见习医学生的学习风格,在内科学见习教学中,结合目前考核标准评价不同学习风格学生接受案例教学法的效果.结果 学生具备反思型、感悟型、视觉型和综合型学习风格的居多,学生的学习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和内科专业理论三个方面的见习考核中,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择信息加工维度下具有明显学习偏向的学生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具备明显活跃型学习风格的学生的见习成绩优于具有明显反思型学习风格的学生.结论 学习风格测试为分析学生学习风格提供了客观依据,为促进教学改革,探索更高效、更科学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作者:李蕾;黄静;冯新恒;韩江莉;辛丽红;郭雨龙;曹轲;高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以医学专业认证为导向加强二级教学督导体系的研究

    实施医学专业认证,重在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完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规范医学教育管理,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二级教学督导是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二级督导制度保障系统、健全二级督导组织机构系统、强化二级督导目标任务系统、完善二级督导信息反馈系统,建立二级督导组、同行教师、学生信息员构成的督教、督管、督学三位一体的二级督导体系,形成检查—反馈—改进—检查的闭合循环的长效督导运行机制,实行全方位、实时、立体化、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推进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基础的医学教育,逐步实现转化式学习,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作者:贺圣文;赵仁宏;孙宏伟;吕世军;高鹏;秦骁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学门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分析与思考

    为了进一步优化研究生课程提供参考和依据,本研究对174份研究生成绩单中有关课程类别、学时、学分等信息进行分析,并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外语、专业外语、实践能力、科研方法和文体课程等类别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目前开设课程中实践能力、科研方法和文体课程较少,需要增加开设研究生实践能力及人文素养等课程.

    作者:屈水令;戴政;陈慕磊;刘开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公办与民办医学教育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比较研究

    目的 调查比较公办与民办本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对我国现行高等医学教育政策进行反思并为改进民办医学教育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比较分析公办和民办医学教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结果和校内各阶段学业成绩方面的差异.结果 作为整体,从医学院录取到本科教育各阶段学业成绩,直至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民办医学生显著差于公办医学生.结论 民办医学生培养质量显著低于公办医学生,应当考虑逐步缩小民办医学教育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对现有的民办医学院校加强监督与引导.

    作者:石云霞;毛广运;卢丽笋;林陈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在医学本科生危重症核心胜任力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医学模拟技术为医学教学提供了安全实践的机会,因此成为近10年来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发展的重要领域.急重症救治技能是医学本科生必须掌握的通科技能之一,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医学本科生的该技能培训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培养目标局限、教学内容片面、培训手段单一、缺乏有效整合等,使得培训效果不佳并隐含着诸多医疗隐患.对此,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在既往多年大量急重症救治培训基础上,开展了以高仿真医学模拟训练为主体的本科生危重症救治技能选修课,进行了整合“核心胜任力”教学目标的医学模拟训练的实践.

    作者:颜洪;鲁开智;黄河清;张倩;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