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敏;沈玉崇;胡丽璇;郑楚莲;陈春玲;谭淑芳
目的 调查了解本科护理学专业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问卷方式对30名本科护理学专业实习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科护理学专业实习生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对影响本科护理学专业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数据分析显示,性别、家庭收入、是否第一志愿录取以及是否备考研究生或公务员与本科护理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理学专业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达到全国常模水平,本科护理学专业实习生的部分个人资料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作者:梁敏;沈玉崇;胡丽璇;郑楚莲;陈春玲;谭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2012年成功立项国家“3+2”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本文从三年制“卓越医生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训基地五个方面论述了校院深度融合、共同培养助理全科医生的改革实践及取得的成效,为试点院校完成三年制“卓越医生教育”项目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案例.
作者:王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医学教育既具有高等教育普遍的客观规律,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本文主要从以下5个角度揭示了高等医学教育特殊规律及其特性:(1)高等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2)高等医学教育具有5大基本特点;(3)高等医学教育是由3个教育阶段组成的连贯性教育过程;(4)高等医学教育人才成长过程经历4个重要环节;(5)高等医学教育与附属医院具有密不可分的隶属关系.
作者:陈传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1世纪,美国的人口老龄化、健康差距、语言差异等困境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挑战.美国护理教育在遇到行业市场挑战的同时,面临护理教员老龄化、临床实习时间不足、师资短缺等问题,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亦不对等.为此,美国护理教育试图通过教育体系改革、促进学术进程中的无缝教育和培训来解决面临的困境.美国护理教育的改革实践给我国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启示.
作者:岑金;唐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测评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精神现状,为开展职业精神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改编的医学生职业精神评估表,由导师、带教教师和病人对82名实习期八年制医学生的职业精神进行评价.结果 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精神总体评价较好,在7个职业精神评价指标中,“尽职尽责”评分低,“荣誉感和正直”评分高;带教教师与导师评分仅在8个指标(共29个指标)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但与病人评分在6个指标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评分低于带教教师评分;不同年级医学生的职业精神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该强化医学生尽职尽责和沟通能力教育,教育医学生帮助同行改进不足、介入他人不专业操作、深入探究医学不确定问题,并增强情绪自控及沟通能力培养,且注意从病人对医生的职业行为期望方面着手实施.
作者:李亚平;梁莉;邓声莉;宋爽;熊瑶;陈翔;田勇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为了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通过文献检索,在分析借鉴的基础上建立了病区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23名护理专家进行3轮函询,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终确立了包含4项一级指标和20项二级指标的病区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希望评价指标体系的采用能促进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作者:欧阳霞;冯绮玲;陈小琼;许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是当前医学院校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与发展趋势,介绍了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辽宁医学院的实践,提出了在临床医学教育中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的措施和建议.
作者:刘学政;萧鸿;曲巍;王小飞;郭喜良;崔洪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疗安全是临床麻醉工作永恒的主题.据统计,70% ~ 80%的医疗事故源于人为误差.在各类医疗投诉中,手术室所占比例位于高位,非技术性技能缺陷是医疗事故的根源.麻醉临床实践教学过程,必须坚持医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人本原则,强化安全意识,遵从安全法则,提高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作者:张锦英;金鑫;沈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对国内部分院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分析表明,各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课程体系相似,仍普遍采用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课程设置较混乱、教学时数不均衡;实践课程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薄弱.本文提出,应当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改革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重构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顺序和学时分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与学生成绩评定,使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内在需求.
作者:徐宛玲;王建国;崔明辰;宋国华;王福青;高凤兰;张福华;张延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事法律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有效解决,缓解日益加剧的医患冲突.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结构合理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学生接受的是单纯法学思维训练,且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医事法律人才培养一直无法达到既定目标.采用临床医学专家全程参与的方式,为医事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通过训练学生从医学角度去预防和解决医疗纠纷的技能,能够打破医学与法学之间的隔阂,从而走出目前医事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作者:蒋祎;李喜洲;蒲川;田尧;向彦;冯磊;刘云飞;郑小克;钱矛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为了进一步优化研究生课程提供参考和依据,本研究对174份研究生成绩单中有关课程类别、学时、学分等信息进行分析,并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外语、专业外语、实践能力、科研方法和文体课程等类别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目前开设课程中实践能力、科研方法和文体课程较少,需要增加开设研究生实践能力及人文素养等课程.
作者:屈水令;戴政;陈慕磊;刘开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综述了美国高校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经验.首先,概述了专业化、组织化的教学发展中心的发展背景和状况并介绍教学发展中心的宗旨与服务内容;其后,从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和资金支持三个方面论述教学发展中心的运行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提出了建议:理念先行,树立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理念,顶层设计,构建教学发展中心运行的新机制,组织保障,促进教学发展中心的良好运行.
作者:郭一杰;谢阿娜;王维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2年,190个国家的16万学生选修了人工智能课程,全球掀起了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开发的热潮.MOOC是指具有精细设计的高质量的课程内容、短视频设计、大规模学习者参与讨论、具有强辐射性等特征的网络课程.MOOC的这些特点符合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要求,对目前医学院校进行的课程整合、讨论式教学很有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临床思维等能力.采用MOOC与传统授课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将会有效促进医学教育改革;而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的形式,将会促进我国不同地区医学教育的共同发展.
作者:俞赤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概论整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便改进课程建设.方法 自行设计《临床医学概论教学评价调查表》,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德语班112名学生和18名授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多数学生认为临床医学概论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认为学习该课程存在一些困难.缺乏与整合课程配套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特色及方法的研究和教师团队的建设及合作有待加强,考评机制有待优化.结论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对全科医生的培养很有帮助,应当重视该课程教学特色的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刘春艳;张津铭;罗爱林;赵明;谭飞;舒涛;刘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比较公办与民办本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对我国现行高等医学教育政策进行反思并为改进民办医学教育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比较分析公办和民办医学教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结果和校内各阶段学业成绩方面的差异.结果 作为整体,从医学院录取到本科教育各阶段学业成绩,直至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民办医学生显著差于公办医学生.结论 民办医学生培养质量显著低于公办医学生,应当考虑逐步缩小民办医学教育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对现有的民办医学院校加强监督与引导.
作者:石云霞;毛广运;卢丽笋;林陈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基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具有不同心理问题的医学生传授运动处方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掌握根据自身心理健康症状合理制定并实施运动处方的方法,形成“运动处方、心理健康、自我调适”的心理健康自我运动干预模式,为促进医学生身心健康探寻新途径.
作者:张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多次报考考生的背景特征及历次考试笔试成绩的变化情况,了解考生难以通过考试的原因,为完善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1年通过全国临床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的46 529名多次报考考生为研究对象,运用SAS软件,分析考生的背景特征及历次报考过程中背景特征的纵向变化;分析考生历次医学综合笔试,临床、基础成绩的变化趋势和增长幅度.结果 2011年通过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多次报考考生,少报考次数为2次,多报考次数为11次,50.0%的报考者在3次以上.随着报考次数的增多,高学历为本科以下、在职、有助理医师资格、西部考区、县及县以下单位的考生所占比例增大;特别是县以下医疗机构的考生中,已经获得助理医师资格的占比为78.2%,而且随着报考次数增多其占比增大.首次报考学历相同的考生,学历提升幅度越大,报考次数越少;提升了学历的考生报考次数平均不超过7次.报考次数在7次以内的考生,医学综合笔试、临床、基础成绩随着考试次数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逐渐减小,其笔试成绩的上升主要得益于临床医学成绩的提高.结论 提高自身医学学历可以将多考试次数减少到7次,是早日通过考试的有效途径.已经获得助理医师资格的县级以下考生在多次考试中的比例较高,国家应当为基层卫生工作者另行制订职称和职务评定体系,以减少无效的报考.
作者:张丽娜;张颖;康晓平;何佳;黄广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学模拟技术为医学教学提供了安全实践的机会,因此成为近10年来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发展的重要领域.急重症救治技能是医学本科生必须掌握的通科技能之一,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医学本科生的该技能培训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培养目标局限、教学内容片面、培训手段单一、缺乏有效整合等,使得培训效果不佳并隐含着诸多医疗隐患.对此,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在既往多年大量急重症救治培训基础上,开展了以高仿真医学模拟训练为主体的本科生危重症救治技能选修课,进行了整合“核心胜任力”教学目标的医学模拟训练的实践.
作者:颜洪;鲁开智;黄河清;张倩;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三维立体数字化牙体模型,用于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方法 以现有教具模型为基础,选取其中具有典型形态的牙齿,拍摄六视图,再应用3D Max和Z Brush等三维设计软件,构建三维立体数字化牙体模型,并制作交互式学习动态视频.结果 完成了上颌中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以及下颌第一磨牙数字模型的开发,形成可观看和自主操作的多媒体牙体教具.结论 该方法成本较低,易于开展,获得的三维立体数字化牙体模型各角度表面解剖标志清晰,适用于口腔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作者:邢田;侯爱兵;范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学习风格的医学生接受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的差异.方法 采用Felder学习风格问卷实名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48名八年制见习医学生的学习风格,在内科学见习教学中,结合目前考核标准评价不同学习风格学生接受案例教学法的效果.结果 学生具备反思型、感悟型、视觉型和综合型学习风格的居多,学生的学习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和内科专业理论三个方面的见习考核中,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择信息加工维度下具有明显学习偏向的学生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具备明显活跃型学习风格的学生的见习成绩优于具有明显反思型学习风格的学生.结论 学习风格测试为分析学生学习风格提供了客观依据,为促进教学改革,探索更高效、更科学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作者:李蕾;黄静;冯新恒;韩江莉;辛丽红;郭雨龙;曹轲;高炜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