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八年制医学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胡伟军;孙鹏;周媛媛

关键词:医学教育, 八年制, 教学模式
摘要:八年制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就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医学前教育和教学模式等进行了探讨,并基于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以期为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留学生新教学模式中网络互动辅导的意义

    针对医学留学生教学中的难点,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课堂讲授,课后一对一结对见习,网络互动辅导”的新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医学留学生的整体教学质量.

    作者:龙香菊;王宇彤;阮二宝;王勇;冯向丽;高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从医学生的角度认识和探索生物化学双语教学

    对于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目前从教师角度研究的比较多,但是鲜有学生的观点.本文试图从一个医学生的角度,就如何建立和实施一套由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组成的双语 学习方案,进而达到扩大专业英语词汇量和拓宽专业知识面的学习效果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琦;解军;张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美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与美国较为完善的生物医学博士( Philosophy Doctor,PhD)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比较,我国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亟待完善和发展.本文以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免疫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为对照,从入学要求、课程设置、科学研究等方面,对中美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改革我国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何勇涛;罗长坤;黄国琼;贺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超声医学培训初探

    本文对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超声医学培训实践进行了探讨.在教学内容上,结合本专业特点以针对性肌骨系统影像训练为重点;在教学方法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并调动住院医师自学积极性,同时配合超声专科医师的指导.实践证明,近几年的住院医师临床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姜丽;丘卫红;窦祖林;王巧缘;卫小梅;胡昔权;兰月;温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非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临床重症监护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

    重症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临床教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非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培训工作与提高其综合技能密切相关.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结合本专业的研究内容及学科特点,将非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的培训重点放在加强基本技能、思维方式及人文修养等方面的训练上,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孙昀;耿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西方医学课程体系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影响

    本文采用文献复习、档案查阅的方法,分析了西方医学课程体系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影响.20世纪初,美国医学课程体系对我国早期的医学课程体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前苏联医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现行医学课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该模式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同一时期,欧美医学课程体系经过了以学科为基础、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及以问题为基础的三个发展阶段,对我国的医学课程体系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当今的医学教育体系趋向多元化,但是有一些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的医学课程改革有着启示作用.

    作者:冉志华;乔宇琪;陈芳源;邵莉;梁晓;郑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美国卫生政策教育及其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启示

    为了更好地参与医疗改革及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卫生保健,21世纪的医师应当具有一定的卫生政策知识,因此,医学院校的卫生政策教育对医学生今后的从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美国卫生政策教育的发展、美国卫生政策教育的现状,以及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启示;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有必要完善医学院校人文社科课程的设置;加强卫生政策教育领域的师资力量建设;探索卫生政策教育的教学方法与实施方法.

    作者:纪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学新生大学学习生活适应状况调查及其教育辅导

    为了解医学新生在大学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情况,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大学学生适应性问卷并结合辅导员深入辅导的实践工作,对北京大学2010级医学预科学生的大学适应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学生总体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状况良好,系列素质教育、辅导员深入辅导、朋辈教育是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渠道.

    作者:方爱珍;程化琴;赵优;佟巍;祝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关于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意义的再认识

    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建设,初衷是扩充临床教学资源;从医学教育的发展来看,其实际意义远大于此,已经成为医学教学改革的契机、实践教学与学生就业一体化的结点、医学院校学科建设的生力军,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

    作者:林雷;周健民;张海智;孔瑜瑜;卢欣杰;邵凯隽;叶慧;郑节霞;邓文海;林绍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目的 探索适合当前医学机能实验教学的新模式.方法 广州医学院依托学科优势,整合传统实验技术和现代生命科学新技术,探索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合理开发应用机能实验中心和临床技能实验中心的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将机能实验与临床实验进行结合.结果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改革,完善了学科融合,充实了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拓展实验教学空间,提高实验教师教学水平,架起了基础通向临床的桥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论 改革后的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模式对提高医学生的实验技能、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为高校实验室建设提供可参考的实例.

    作者:朱晓琴;雷水生;胡景鑫;王桂房;彭妙茹;何慧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改进教学督导机制 充分发挥督导作用

    本文论述了皖南医学院不断加强教学督导制度、督导队伍建设,改进督导机制,通过多样化的督导方式,进行教学全过程督导的情况.通过这些改进,学校实现了督导团队的专业化、体系的立体化、运行的常态化、评价的多元化,充分发挥了督导在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中的作用,督导实效不断提高.

    作者:杜少陵;王丽;杨解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全科医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全科医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科医学教育贯穿于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全程,开展多层次、多场所、多形式的全科医学课程教学活动,将专业教育和医学人文相融合,关键在于全科医学教育理念的树立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作者:续岩;王维民;王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病理学网络式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病理学网络式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网络式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张绘宇;宋丽艳;陶黎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71篇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硕士学位论文分析

    选取1998年~2011年新疆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硕士学位论文71篇,就论文类型、选题范围、指标选择、统计方法、参考文献、研究生民族构成和导师层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与特色,针对其不足提出对策.

    作者:阿依恒·曲库尔汗;玛依热·比拉力;尼力帕尔·阿力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标准化病人问诊综合技能

    目的 总结多媒体技术在提高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sP)问诊综合技能方面的经验.方法 系统总结北京协和医院10余年培训SP历程,特别是在问诊能力培训环节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经验.结果 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SP快速、准确、全面提高问诊综合技能.结论 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于问诊环节综合技能的培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作者:梁乃新;杨华夏;黄晓明;严雪敏;彭敏;叶葳;赵俊;李琦;潘慧;王仲;管远志;杨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当代医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鉴于当代医学生在思想与行为表现上的不足,通过发掘当代医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淡薄的历史原因,指出当代医学生树立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的重要性.分析理想信念价值观与当代医学生思想行为特征上的引领与生成的关系,在反思后,得出构建当代医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对策.

    作者:邓皖宁;庞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辅导员和医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卫生人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卫生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科学知识和医疗技能,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修养.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日常行为管理、就业指导与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生活辅导等各项工作.作为与医学生接触机会多、接触面广、接触紧密的辅导员,在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医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辅导员的品德和素质会对学生未来的行医模式产生影响,辅导员的信仰、道德、品质、见解等都会对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者:李志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职高专教育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对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主要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材、教学平台、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创新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陈健;沈健;仇容;张琦;刘丹丹;王征;王索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护理专业(精神护理方向)课程设置探析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承受的各种压力日趋增加,各类精神障碍性疾病在我国十大疾病中占了五位,精神科护士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由此,越来越多的护理教育者关注精神科护士的培养,研究护理专业(精神护理方向)课程的设置.本文分析了我国精神病患病的现状,归纳了国内外精神科护士培养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现行护理专业(精神护理方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设置的状况进行了综述,指出护理专业(精神护理方向)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现代护理教育者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作者:岑慧红;李小平;曾丽智;苏茜;周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地方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优化建设与实践研究

    建设和优化临床教学基地医院是解决地方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资源不足,保证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川北医学院通过遴选教学基地医院、加强内涵建设、创建直属附属医院和非直属附属医院、改革临床教学运行模式的方式,构建了规范、科学并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临床教学基地模式.

    作者:樊国康;杜勇;李春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