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妮;伍玲;侯红瑛;范建辉
本文采用文献复习、档案查阅的方法,分析了西方医学课程体系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影响.20世纪初,美国医学课程体系对我国早期的医学课程体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前苏联医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现行医学课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该模式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同一时期,欧美医学课程体系经过了以学科为基础、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及以问题为基础的三个发展阶段,对我国的医学课程体系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当今的医学教育体系趋向多元化,但是有一些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的医学课程改革有着启示作用.
作者:冉志华;乔宇琪;陈芳源;邵莉;梁晓;郑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了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对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主要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材、教学平台、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创新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陈健;沈健;仇容;张琦;刘丹丹;王征;王索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第四军医大学在开设基础医学概论自修课程时,实施了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改革包括转变师生的“教”与“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辅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学生自学创造良好的条件;改革考试方式,全程考评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自修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芳娥;张丽萍;于军;杨芳;梁向艳;曲萍;黄小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美医学院校文化能力教育存在的差异,为我国医学院校的文化能力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医学院校协会开发的“文化能力培养评价工具”(Tool for Assessing Cultural Competence Training,TACCT)对国内某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实习学生及新人院的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并与美国同类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美医学院校文化能力教育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在文化能力方面的培养优于本科生教育;中美学生对于设置不足的课程内容认定基本一致.结论 采用TACCT比较中美医学院校的文化能力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两国教育的差异,为优化我国医学院校文化能力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党俊卿;迟玉友;于微微;宋月雁;嵇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鉴于当代医学生在思想与行为表现上的不足,通过发掘当代医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淡薄的历史原因,指出当代医学生树立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的重要性.分析理想信念价值观与当代医学生思想行为特征上的引领与生成的关系,在反思后,得出构建当代医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对策.
作者:邓皖宁;庞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和总结以团队为基础学习( team-based learning,TBL)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在外科学教学中应用TBL的理念和方法,观察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实施情况,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TBL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结论 TBL教学方法是适合外科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斌;李晓卉;梁力建;陈创奇;赖佳明;朱家源;王明诗;王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了提高年轻医师和医学生的诊疗水平,避免诊疗过程中的差错,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骨科探讨、实施了手术前由管床医师做好手术预案并进行科室汇报、讨论的制度(称为手术预案汇报制度).预案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通过管床医师对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汇报,提出疾病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并根据所查阅的相关资料,提出选择的恰当手术方式和佳内固定物,了解切口入路、手术要点、术中特殊情况的应对及手术后处理等内容.实践表明,手术预案汇报不仅是重要的临床教学方法,而且是保证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永丰;王达义;常巍;韩瑛;钟声;杜玲;梁炳生;李刚;孙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优良的教学传统.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尝试了5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营造了切磋研讨和教学相长的机会和氛围.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培养起作为医生职业素养所必需的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习惯和团队精神.
作者:高小惠;杨萍;管远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烧伤外科学临床实习中应用的必要性与作用.方法 对43名在烧伤外科轮转的实习学生用同一个烧伤案例进行PBL教学,教学结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多数学生对PBI.教学案例比较满意.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尚显不足.结论 PBL教学在临床实习中应用是必要的和有益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加深学生对外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柏宏亮;郭敏锋;王瑞;白转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病理学网络式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网络式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模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张绘宇;宋丽艳;陶黎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以学习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为目的,比较传统现场手术观摩教学方法和现场手术录像教学方法的不同效果.方法 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0级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4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实习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0人,采用现场手术录像教学方法;对照组20人,采用传统现场手术观摩教学方法.两组学生入学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用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时数与教学目标均相同.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考核等主客观评价指标考察教学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学生比较,实验组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参与讨论,激发了学习兴趣.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现场手术录像教学方法满意度高于传统现场手术观摩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 外科手术中手术现场录像教学方法与传统手术观摩教学方法相比优势明显,医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作者:王铁;韩亚妹;郭鹏;杨晓东;姜可伟;尹慕军;叶颖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承受的各种压力日趋增加,各类精神障碍性疾病在我国十大疾病中占了五位,精神科护士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由此,越来越多的护理教育者关注精神科护士的培养,研究护理专业(精神护理方向)课程的设置.本文分析了我国精神病患病的现状,归纳了国内外精神科护士培养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现行护理专业(精神护理方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设置的状况进行了综述,指出护理专业(精神护理方向)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现代护理教育者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作者:岑慧红;李小平;曾丽智;苏茜;周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对于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目前从教师角度研究的比较多,但是鲜有学生的观点.本文试图从一个医学生的角度,就如何建立和实施一套由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组成的双语 学习方案,进而达到扩大专业英语词汇量和拓宽专业知识面的学习效果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琦;解军;张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本文论述了皖南医学院不断加强教学督导制度、督导队伍建设,改进督导机制,通过多样化的督导方式,进行教学全过程督导的情况.通过这些改进,学校实现了督导团队的专业化、体系的立体化、运行的常态化、评价的多元化,充分发挥了督导在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中的作用,督导实效不断提高.
作者:杜少陵;王丽;杨解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护理学专业本科临床带教教师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比较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71名临床带教教师和73名护理学专业本科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态度、知识与技能、教学技巧3个维度.结果 临床带教教师自评和学生评价在教学技巧维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教学态度、知识与技能及总分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当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的准入标准,重视选拔和培训,尤其要提高临床带教技巧,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杨丽;朱雪梅;沈晓颖;肖宁宁;崔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基础学科教学与临床实习之间的过渡阶段,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实习的效果.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积极探索新的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妇产科学临床见习教学的新型模式,介绍了小班教学、模拟临床诊疗教学和模具教学等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方法.
作者:王大鹏;吴燕;王建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医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为医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的预警提供科学依据,用于指导针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以湖北省3所医药院校781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法检测医学生日常生活压力指数.结果 对医学生压力大的日常生活事件是父(母)去世,其他生活事件比照该事件得出各自的压力指数.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生活事件均能够引起医学生的压力感知.造成医学生心理压力的学习类生活事件数量较多,压力指数较高.结论 医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具有群体特点,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探索符合医学院校特色的模式.
作者:陈端颖;孙磊;王娟;庄红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了更好地参与医疗改革及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卫生保健,21世纪的医师应当具有一定的卫生政策知识,因此,医学院校的卫生政策教育对医学生今后的从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美国卫生政策教育的发展、美国卫生政策教育的现状,以及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启示;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有必要完善医学院校人文社科课程的设置;加强卫生政策教育领域的师资力量建设;探索卫生政策教育的教学方法与实施方法.
作者:纪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地方医学院校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有利于改进教学管理、激励教学工作者、保证教学质量.安徽医科大学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及医学教育标准的具体指标为指导,以培养创新医学人才为目标,强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着力建设基础教研室(教学系)和临床教研室“两个平台”,初步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张蔚;胡志;孙业桓;程益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人才,根据社会需求、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学校办学方针,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建立了新的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此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包括采用强化通识教育的“2+5”模式、课常教学和实践培养融通进行、专业训练与科研训练同步和分阶段设置专业课程,形成了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课程结构.
作者:孙卫斌;刘玉;韩利红;阎翔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