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6例危重新生儿俯卧位改善低氧血症及胃潴留的观察

刘莉

关键词:俯卧位, 仰卧位, 氧饱和度, 胃潴留
摘要:目的了解危重新生儿不同体位对呼吸及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对各种原因导致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及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采用仰、俯卧位时测定其呼吸频率及经皮测氧饱和度,同时经胃管观察胃内排空情况.结果俯卧位时供氧流量减少,氧饱和度增加(P<0.01).胃潴留液明显减少(P<0.01).结论危重新生儿间断采用俯卧位,可改善低氧血症及胃潴留.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胰腺炎时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变化及丹参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时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变化和丹参对其影响,并探讨丹参对急性胰腺炎(AP)治疗作用.方法急性胰腺炎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A组),观察组35例(B组).A组用基础治疗+丹参+654-2;B组除丹参外治疗方法与A组相同.两组治疗前后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ET、NO和血尿淀粉酶(somogyi),同时以健康体检者15例(C组)作对照.结果急性胰腺炎时血浆ET、NO较C组明显增高,其增高程度与AP病变程度相关.A组经丹参治疗后血浆ET、NO变化较B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值时间、病程的缩短和治疗费与B组相比亦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ET、NO异常变化可能是AP发生、发展主要因素之一.丹参具有改善胰腺微循环和拮抗ET、NO产生,对AP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刘建生;张晓红;付极;卫新革;袁耀宗;吴云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现代治疗进展

    自从Auber 1579年首次报告了急性胰腺炎(AP)及其并发症后,在其诊断和治疗方面一直受到外科临床的关注,Bradley等认为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仍有15%~20%的病人可能恶化而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SAP的临床表现十分凶险,其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40%[2],因而如何有效地治疗SAP成为现代普外临床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在SAP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SAP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SAP治疗方面的各项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吕国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对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SIR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IVIG按每次400~1 000 mg/kg,每日1次,连用3 d,并于治疗前后测定Ig、CD4、CD8 、CD4/CD8的变化.结果 IVIG治疗前后相比,IgG、CD4、CD8及CD4/CD8明显升高(P< 0.05).与对照组相比,IVIG组疗效显著(χ2=7.52,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IVIG可调节SIRS患儿的免疫机制并改善其预后.

    作者:张贺;韩子明;杨达胜;陈新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亚太地区第七届呼吸学国际会议精神简介

    亚太地区第七届呼吸学国际会议于2002年10月25~28日在中国台北举行,参加会议代表有800余人.本次会议精神简介如下.

    作者:余健民;吴西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恶性肿瘤的认识也日益深化.通过对细胞癌变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等过程的研究,发现癌细胞能分泌产生一些活性物质,包括癌细胞的一部分结构或其代谢产物,也可因癌组织直接侵犯或代谢改变引起宿主组织反应产生某些物质.它们存在于癌肿组织及宿主的体液中.这些与肿瘤关系密切的,并能通过现代实验手段检测出来的活性物质称为肿瘤标志物.

    作者:李德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5例男性乳腺肿块的彩色超声诊断

    我院自1999年10月~2002年3月共收治男性乳腺肿块病人15例,均在术前做常规超声检查,经术后病理证实,仅1例误诊,介绍如下.

    作者:李萍;冯悦年;刘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脱钙骨治疗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骨缺损

    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行病灶清除术后常遗有大小不一的骨缺损,其充填材料往往取自体骨或异体骨,手术取自体骨植骨给病人造成新的创伤,增加病人痛苦,应用异体骨常出现免疫反应.为了选择更佳充填材料,我们根据脱钙骨诱导成骨作用[1,2]并在此基础上.我院骨科自1995年3月~2002年5月应用自制的脱钙骨治疗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93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永顺;肖鹏;崔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细胞肺癌合并SIADH 8例化疗前后的临床观察

    本院近10年来共收治小细胞肺癌(SCLC)54例,合并有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9例,其中8例进行了化疗,化疗2个周期后6例低钠血症基本纠正,SIADH减轻或消失.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鲁扬;胡娟娟;吴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肺癌骨转移的诊治

    骨转移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是发生骨转移第二常见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据国内报道高为81.8%、低为38.9%[1,2],国外报道为22%~64%.骨转移主要转移到中轴骨,特别是脊柱、骨盆、肋骨;四肢骨较少,肱骨和股骨的转移也可见.

    作者:王靖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肺癌皮肤转移

    肺癌是一种具有其他器官转移倾向的常见恶性肿瘤.但肺癌引起的皮肤转移在临床上较少出现,据国外报道大约为1%~12%.然而,肺癌的皮肤转移灶可以发生在肺癌确诊之前,临床上有时可漏诊和误诊.同时,已确诊的肺癌发生皮肤转移提示病情进展,临床医师必须引起足够的认识.

    作者:马淑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CT扫描诊断Budd-Chiari综合征3例

    Budd-Chiari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早期很少被人认识,易误诊为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等.随着人们对此病的不断认识以及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诊断率明显提高.本文就遇到的3例经下腔静脉造影证实的BCS的CT资料,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周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26例临床应用

    近几年来欧美国家开展网塞填充疝修补术亦称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很好的疗效.我科自2000年6月以来开展此手术,共26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书信;刘会协;张宏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异位肾形成腹股沟嵌顿疝内容物1例报告

    病例报告:患者,男,23岁,农民.因劳动时突发性剧烈腹痛恶心呕吐2 h 于2001年9月10日急诊收入院.患者平素身体健康.入院查体:急性痛苦病容,强迫屈曲卧位,T 37.0 ℃,P 90次/min,R 24次/min,Bp 120/80 mmHg.腹软,肝脾不大,右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右阴囊睾丸上方可见8 cm×6 cm大小肿物,实性,触痛,透光试验(-).化验血常规:RBC 4.52×1012/L,Hb 126 g/L,WBC 8.6×109/L,N 0.78,L 0.22.尿常规正常.作者简介:高思合(1967-),男,山东高密人,主治医师.

    作者:高思合;王凌;李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炎肝硬化脾切除对与血清中乙肝e抗原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脾脏对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eAg在血中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对术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术前对病人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表达采用PCR法进行常规检测;术中分别抽取脾动、静脉血后送检,外周血分别在手术前1周及手术后1周从外周血管中抽取;HBeAg的定量检测采用微量酶免分析法(MEIA).结果在HBVDNA表达为阳性组的病人中,脾动、静脉血中HBeAg的定量检测,无统计学差异,手术后HBeAg的定量值较术前明显升高,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01;在HBVDNA表达为阴性组的病人中,脾动、静脉血及手术前后外周血中的HBeAg的定量检测,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HBVDNA表达为阳性的病人中,脾脏起到一定的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应行保留脾脏的分流手术;对HBVDNA阴性表达组病人,可以通过切除脾脏来达到降低门脉压的治疗作用.

    作者:丁海;薛迪广;周镇先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应用自体脐带修补腹裂及术后远期观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7例,女1例.就诊时间:小于6 h 3例,7~12 h 4例,17 h 1例,早产儿4例.出生体质量:2 000~2 500 g 2例,2 600~3 000 g 4例,3 100~3 500 g 2例.

    作者:侯广军;邵雷鹏;王献良;黄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限制椎板切除后根切断治疗创伤性痉挛瘫

    本组病例采用限制性椎板切除后根切断治疗创伤性痉挛瘫1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孙纲;西中海;杨清芳;吕德铎;王延凯;王勃;于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硬化并发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探讨

    目的了解探讨肝硬化合并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状况、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以188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合并各种感染,感染发生率27.66%,以自发性腹膜炎多见,老年组感染发生率15.66%,高于非老年组11.48%.肝硬化并发MOF发生率为20.74%,感染并发MOF死亡率为76.7%.MOF累及脏器主要有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肾脏等.结论肝硬化易并发各种感染,是造成MOF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原发病的综合治疗、严密监护、控制感染、减少诱因是防止MOF的基本措施.

    作者:赵晓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肺癌脑转移的诊治

    1 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表现肺癌可转移至全身各部位,20%~40%的病例因瘤细胞通过颈内动脉或椎-基动脉至脑形成脑转移.脑实质的转移瘤有2/3以上发生在大脑半球,余多见于小脑,小部分见于脑干,且因脑灰质的血供较白质多,故瘤转移易发生在灰白质交界区.少数肺癌病例的瘤细胞经周围神经淋巴间隙进入蛛网膜下腔可形成脑膜转移,偶有经椎静脉丛转移至颅内者.

    作者:陶仲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

    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traumatic dislocation of the hip in children,TDHC)非常少见,大量病例随访报道更少见.文献报道14岁以下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约占创伤性髋关节脱位5%~10%.本文就儿童创伤性髋关节脱位临床特点发生机制、治疗原则、合并症与成人的区别作一综述.

    作者:李增炎;张英泽;闫金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重症胰腺炎术后阶梯性营养支持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重症胰腺炎手术后22例全静脉营养、肠内营养的阶梯性营养支持(A组)与20例全静脉营养(B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组全静脉营养(TPN)时间(8.6±4.8) d,管饲肠内营养(EN)时间(21.6±9.3) d;B组TPN时间(19.7±5.6) d,胰腺炎胰周感染5/22例,B组为10/20例,A组病人住院时间(62.1±30.4) d,B组病人住院时间(78.5±31.3) d,A组病人平均医疗费用(18 280±2 500)元,B组病人平均医疗费用(25 922±2 750)元.结论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采用阶梯性营养支持治疗安全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张茂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