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管状吻合器经肛切除直肠占位灶及内窥式直肠息肉切除器设计

杜明国;谢飞;廖晓峰

关键词:吻合器, 直肠病灶, 内窥式, 切除器
摘要:目的 探讨及评价直肠中、下段占位性病灶,尤其是良性病变应用管型肠吻合器经肛切除的价值.方法 应用吻合器对36例距肛缘5~12 cm直肠占位性病灶经肛进行了切除.就手术方法、时间、复发、并发症及不足之处进行回顾.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34min.除1例管状绒毛状腺瘤术后早期吻合创缘出血、1例绒毛状腺瘤术后14个月复发外,无其他与本术式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吻合器在直肠中、下段占位性病灶在一定范围内经肛切除是可行的,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从器械设计上进行改进.
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nm23-H1基因外显子的检测

    目的 检测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鼻咽癌中的变化情况,探讨nm23-H1与NP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提取鼻咽癌患者及慢性鼻咽炎患者组织中基因组DNA,采用不对称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分别对鼻咽癌患者及慢性鼻咽炎患者组织中nm23-H1基因第1、2、3、4和第5外显子进行研究.结果 在30例鼻咽癌患者组织中发现1例患者的nm23-H1第1外显子出现突变条带,慢性鼻咽炎患者的鼻咽组织无nm23-H1各外显子突变.结论 nm23-H1基因突变在NPC组织中为小概率事件,NPC病理类型、有无转移与nm23-H1基因突变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符生苗;马志超;邓立群;蔡俊宏;李冬娜;王一鸣;陈鑫苹;梁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肘关节损伤系统临床研究

    近年来,骨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理论、技术、器材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作者:蒋协远;李庭;张力丹;黄雷;王满宜;荣国威;公茂琪;刘兴华;张贵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外科治疗小肠憩室并发症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24例,男性18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3:1,年龄14~88岁,平均年龄54岁.

    作者:史美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我国胸外科现状、挑战与机遇

    我国现代胸外科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8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成为十分成熟的临床学科.

    作者:王天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间充质干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骨髓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加之取材、分离方便,已成为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首选靶细胞.

    作者:杨福冬;何明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EGF对原始生殖细胞来源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克隆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对原始生殖细胞来源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克隆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从原始生殖细胞中分离克隆小鼠胚胎干细胞的过程中,在基础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表皮生长因子,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集落形成数和各组的高传代数.结果 表皮生长因子添加与否对原始生殖细胞来源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原代培养无显著的影响,而对后继培养有显著影响.结论 在原始生殖细胞来源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的过程中,可以不添加表皮生长因子,而在胚胎干细胞的后续传代中,尤其对于较高代细胞的克隆过程中添加表皮生长因子有利于细胞的生长.

    作者:李松;窦忠英;于爱莲;华进联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近3年收治的肝癌患者11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7例,在相同化疗、药物治疗的同时,对观察组进行针对性地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定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负性情绪明显减少(P<0.05),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良好的作用.

    作者:董桂兰;沈珏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及时间探讨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病例围手术期死亡原因、时间.方法 作者对10年来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髋部骨折病例围手术期死亡12例,同期骨科住院死亡病例总数29例,占41%.男性5例,女性7例,术前死亡9例,术后死亡3例,平均年龄76岁.10例在入院后2周内死亡,1例在入院后3周内死亡,1例在入院后第22天死亡.导致死亡原因有: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心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功能衰竭、贫血、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结论 综合骨科住院病例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死亡,死亡比例高达41%.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心脑血管意外是导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病死率的两大主要原因,死亡的时限集中在入院后2周内.

    作者:林岳平;林佩达;王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推进式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评价推进式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6年12月在我院消化科进行推进式电子小肠镜诊治的345例患者.结果 318例越过屈氏韧带,小肠检查平均检查时间为30min.144例患者诊断有小肠疾病,检出率为41.74%.28例患者行内镜下止血术,13例患者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无穿孔、出血、腹痛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推进式电子小肠镜检查仍是目前诊断小肠疾病,尤其空肠上段以上消化道疾病有效的方法,并可进行相应治疗,安全、可靠.

    作者:杨建锋;张筱凤;张啸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NF-κB及其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有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分子等多种因子参与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作者:张喜平;陈林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利用触发点疼痛原理进行肱骨外上髁炎诊断与治疗

    目的 观察利用触发点疼痛原理对肱骨外上髁炎进行诊断与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2~2006年骨科门诊35例被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主要累及肘外侧肌群.对发现有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部位反复针刺、牵张锻炼和多种维生素、复方或冠心丹参片.结果 35例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治疗前后的平均评分分别为4.4±1.03和1.2±0.4(P<0.001).结论 肱骨外上髁肘外侧肌群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原因,对受累肌肉进行触发点疼痛治疗是一简易有效的方法.

    作者:楼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临床研究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是在无原发性心、肺和肾等疾病的情况下,由颅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疾病引起的突发性颅内压增高而导致的肺水肿,也称中枢性肺水肿.是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现将我院2000年3月~2004年6月收治的23例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向荣;康明旺;王建良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循证医学认识

    为提高、促进循证医学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认识和实践,运用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所用移植材料由大隐静脉逐渐向动脉衍变的历史.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和实践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所用移植材料由大隐静脉逐渐向动脉衍变,进而提高术后远期通畅率、远期生存率和无心脏事件发生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临床上应遵循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使用动脉移植物,显著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疗效.

    作者:王云;李军朋;易定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S100蛋白与相关疾病

    S100蛋白于1965年由Moore首先在牛脑中发现,因其能溶解于中性100%硫酸铵中而得名.S100蛋白是一个酸性的Ca2+结合蛋白家族,主要存在于脊椎动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小,10~12kDa,具有EF手型结构,具备细胞内和细胞外调节活性,参与多种细胞活动.

    作者:李东娅;章晓梅;唐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高压液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维生素研究现状及进展

    维生素是一类在日常饮食中必需的、少量即可满足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尽管维生素分子小、数量甚微,但对机体至关重要,一般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作者:陈雪峰;何桂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联合早期短时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短时静脉-静脉血液滤过(short time v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SVV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s,SAP)合并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患者的治疗意义.方法 23例SAP患者分为对照组(11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SVVH组(12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SVVH治疗.记录分两组患者常规及SVVH过程中的的生命体征、氧合指数、APACHEII评分等资料.结果 SVVH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表现好转,器官功能改善,氧合指数上升,APACHEII评分下降,死亡风险减低.结论 早期联合S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患者,可以明显缓解急性反应期的临床症状,保护组织器官功能,降低死亡风险.

    作者:彭玥;杨明施;欧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ProSeal喉罩临床新进展

    1981年由Brain医生根据成人咽喉部解剖结构研制的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并于1988年正式用于临床.

    作者:朱建民;贺春燕;严建宇;邵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新参数(F/T)/PSAD对PSA在4~10ng/ml区间前列腺癌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新参数(F/T)/PSAD对血清PSA在4~10ng/ml区间的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血PSA测值在4~10ng/ml的88例患者,其中确诊PCa患者21例,BPH患者67例.比较分析F/T比值、PSAD、(F/T)/PSAD在设定的各阈值范围内,对PCa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Pca患者的(F/T)/PSAD)均值明显低于BPH患者(P<0.001).F/T比值、PSAD、(F/T)/PSAD在设定的各阈值范围内诊断PCa的敏感度分别为66.67%,76.19%和85.71%;特异度分别为41.79%,43.28%和68.66%.(F/T)/PSAD诊断PCa的特异度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应用(F/T)/PSAD能有效提高PSA在4~10ng/ml区间的PCa检出率,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作者:燕东亮;胡恩平;张海涛;周岩;刘晟;蔡海荣;章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创伤性膈肌破裂诊治分析

    随着交通、农业机械化、建筑事业的发展,创伤性膈肌破裂有增多趋势,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且易被合并伤的症状所掩盖而导致误诊或漏诊,并有潜在的危机生命的并发症,故早期诊断、及早手术尤为重要.本研究综合1996~2006年间我院救治的21例急性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刚;许运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伊曲康唑和γ-干扰素对裸小鼠、昆明种小鼠外周血IFN-γ、IL-10的影响

    目的 研究伊曲康唑和γ-干扰素治疗分别感染白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裸小鼠、昆明种小鼠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γ、IL-10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白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分别注射入裸小鼠、昆明种小鼠体内,诱导成动物模型.用ELISA法检测IFN-γ和IL-10的水平.结果 经过伊曲康唑和γ-干扰素治疗后,其外周血的IFN-γ上升而儿-10下降.结论 伊曲康唑和γ-干扰素对真菌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志东;廖万清;徐红;陶文照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