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效果评价

连爱民;方勇;师智勇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 开胸肺叶切除术,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0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纳入62例同期行传统开胸手术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9.3±42.4) min,术中出血量为(157.2±70.2) mL,术后胸腔引流量为(869.3±332.4) mL,拔管时间为(6.6±3.3) d,术后住院时间为(7.5±2.2) d,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48.3±58.4) min]、术中出血量[(230.1±100.4) mL]、术后胸腔引流量[(1806.3±458.4) mL]、拔管时间[(9.8±4.6) d]及术后住院时间[(11.2±5.5)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57/6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0/6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3.6%,58/62)、并发症发生率(38.7%,24/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可以达到开胸手术的治疗效果,且手术损伤轻微、术后恢复快,具有微创价值。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姜黄素在皮肤外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姜黄素是从姜黄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多酚类化合物,是姜黄属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显著抗炎、抗氧化、抗癌、抗突变、抗凝、抗感染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其一直作为草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风湿病、糖尿病病足、咳嗽和鼻窦炎。姜黄素还被证明有显著地促进伤口愈合的特性。它可以作用于伤口愈合过程的不同阶段,从而加速愈合。

    作者:周曙(综述);金海蓉;胡晋红(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炎症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炎症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慢性炎症或组织损伤导致的持续性炎症反应通过基因损伤或促炎性因子促进细胞转化,从而诱发慢性炎症以及肿瘤生长。在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炎症反应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包括肿瘤的发生、发展、恶性转化、浸润和转移等。炎症也影响了免疫监视和对治疗的反应。该文就炎症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启松(综述);崔玉宝(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微RNA-181 b在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微 RNA(miRNA)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基因调控作用。 miR-181 b在急性白血病和其他多种恶性实体肿瘤中表达上调,具有癌基因作用,不仅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等调控,同时还与药物敏感性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 miR-181b的表达改变可作为预测疾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作者:孔晓琳(综述);李英花(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非心脏手术后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和预测研究现状

    医学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导致目前接受非心脏手术的高龄和心脏病患者日益增多。而心血管并发症是非心脏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病率高危害大,是围术期并发症和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直接决定了手术的成败。因而对心血管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和预测,减少术后心血管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并改善患者预后,是当前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研究发现了风险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评估体系,一些全新的高敏生化指标及无创检测也展示出良好的预测价值和应用前景。

    作者:杨彬(综述);熊卫民(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0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纳入62例同期行传统开胸手术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9.3±42.4) min,术中出血量为(157.2±70.2) mL,术后胸腔引流量为(869.3±332.4) mL,拔管时间为(6.6±3.3) d,术后住院时间为(7.5±2.2) d,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48.3±58.4) min]、术中出血量[(230.1±100.4) mL]、术后胸腔引流量[(1806.3±458.4) mL]、拔管时间[(9.8±4.6) d]及术后住院时间[(11.2±5.5)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57/6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0/6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3.6%,58/62)、并发症发生率(38.7%,24/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可以达到开胸手术的治疗效果,且手术损伤轻微、术后恢复快,具有微创价值。

    作者:连爱民;方勇;师智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营养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分析营养治疗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营养科接受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接受常规干预治疗,观察组(64例)接受针对性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体质指数等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高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接受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值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体质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营养治疗可有效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脂水平及体质指数,优化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郝海水;张秀芬;朱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经皮肾镜碎石手术体位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已广泛应用于肾结石的治疗,30多年来,PCNL手术体位从初的俯卧位扩展到仰卧位、侧卧位,并经历了多种 PCNL 手术体位的改良。俯卧位、仰卧位和侧卧位PCNL具有确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改良手术体位更提供了同时顺行 PCNL和逆行尿路内镜的操作,不同程度上提升了碎石的成效。充分认识不同 PCNL体位的穿刺特点能为手术体位的合理选择和进一步体位改良提供依据。

    作者:吴定涛(综述);陈远波(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甲状腺结节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检查手段也从单一的血液学检查发展到现在的血液学、影像学检查,甚至是病理活检;治疗手段也从局限的手术切除发展到含射频消融治疗等在内的多种常用手段。中医以辨证内服中药及特色外治法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中西医学在甲状腺结节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诊疗手段等。

    作者:陈悦(综述);黄皓月;魏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低电压及自动管电流调节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快速普及和发展,CT检查频率正逐渐提高,CT辐射剂量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低剂量CT扫描技术可以在保证CT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该文旨在介绍低电压及自动管电流调节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并对低剂量CT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张鹏(综述);赵英杰;李振龙(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二甲双胍(MET)联合罗格列酮(RSG)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广泛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中从2000年1月至2014年2月发表的关于以MET联合 RSG与单用 MET比较治疗T2DM 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并按照Cochrane Handbook 5.0质量评价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评价,用 RevMan 5.2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 RCT 文献,共1730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MET联合RSG组较单用MET组能更有效地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SMD=-0.66%,95%CI -1.02~-0.30,P =0.0004]、空腹血糖水平[SMD =-0.75mmol/L,95%CI -1.05~-0.45,P<0.00001],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1,95%CI 0.58~1.44,P=0.69]。结论 MET联合RSG较单用MET能更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提高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糖代谢,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似。

    作者:潘月华;李从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肺泡上皮细胞凋亡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是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组织异常增生导致的肺部疾病。研究证实,发病机制为多种原因导致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后导致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肌成纤维细胞聚集,形成成纤维细胞灶。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IPF 早期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炎症反应、细胞内张力、端粒酶活性等因素参与了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并在肺纤维化发病的早期阶段起到重要作用。该文对IPF与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刘建;刘燕梅(综述);王玉光(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价值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后的一种特异性产物。其水平增高提示体内凝血酶的生成及继发性纤溶系统的激活,是血栓前状态的一个敏感指标,与临床中的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特别是针对肺栓塞,作为一个早期的筛查指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减少了肺栓塞的误诊及漏诊。近年来,临床中发现在主动脉夹层、恶性肿瘤、急性脑梗死、心房颤动等疾病中 D-二聚体水平亦有升高。对于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评估治疗效果及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尤立蕊(综述);唐梅(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剖宫产手术寒战的治疗进展

    寒战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可能与麻醉方式、术中用药、温度及孕妇自身因素等有关。寒战可以使机体的耗氧量成倍增加,导致低氧血症、心肌缺血的发生,严重者可使颅内压增高,甚至影响子宫收缩及使术后切口感染率增加。该文就目前剖宫产手术寒战的预防和治疗进展予以综述,探讨了预防和治疗寒战时所使用的心理安慰、物理保温及药物治疗等手段,并重点阐述了药物治疗中各类药物的优缺点。

    作者:秦玫(综述);薛兴(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诱导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对非小细胞肺癌小鼠模型肿瘤细胞凋亡诱导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非小细胞癌细胞株Tc-1于清洁小鼠右上肢皮下接种,共接种30只,每只接种浓度为5×106个Tc-1细胞。将上述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和五种浓度rhTRAIL阳性实验组),各5只。空白对照组每天注射一次磷酸盐溶液,阳性对照组每天注射不同浓度的重组人TRAIL( rhTRAIL)溶液,各组均连续注射15 d。对上述30只小鼠每2日测量肿瘤直径计算肿瘤长短直径,计算肿瘤体积。取小鼠脾脏细胞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干扰素( IFN)α水平。比较上述6组小鼠肿瘤体积、抑瘤率以及TNF-α、IFN-α水平。结果五组阳性对照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446±17) mm3,(378±15) mm3,(333±14) mm3,(270±13) mm3,(222±11) mm3比(532±22) mm3,P<0.05];5组阳性对照组随着rhTRAIL浓度的增加,肿瘤体积相应减小;五组阳性组小鼠的Tc-1细胞凋亡率随着rhTRAIL浓度增高,其凋亡率逐渐升高;5组阳性组小鼠的TNF-α、IFN-α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647±26) ng/L、(769±34) ng/L、(837±44) ng/L、(873±46) ng/L、(925±50) ng/L比(439±20) ng/L,P<0.05;(635±25) ng/L、(780±38) ng/L、(911±50) ng/L、(965±47) ng/L、(980±43) ng/L比(385±20) ng/L,P<0.05]。结论rhTRAIL能有效增强非小细胞肺癌小鼠体内的分泌细胞因子,有效诱导非小细胞肺癌小鼠的肿瘤细胞凋亡,说明rhTRAIL对非小细胞肺癌小鼠的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方呈祥;孙海燕;黄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端粒是真核细胞维持自身染色体稳定的重要成分,其 DNA 序列位于染色体的末端,端粒的长度会随着染色体的不完全复制和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端粒酶相关基因的突变会造成端粒酶活性的降低以及端粒长度缩短,过短的端粒无法保护基因组维持正常的稳定性,终造成细胞的老化、凋亡或恶变。人端粒酶反转录酶( hTERT)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端粒酶的活性一致,其表达被认为是端粒酶活性的关键步骤。该文就hTERT与肿瘤的关系予以综述。

    作者:李三党(综述);刘宏斌(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瘢痕疙瘩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瘢痕疙瘩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指在皮肤创伤后局部结缔组织过度增生且超出原有损害范围。该病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生长因子等因素相关。治疗方法较多,但单一疗法的疗效均不理想,主张多种方法联合治疗。目前研究认为,瘢痕疙瘩术后联合放射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但对于手术后何时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总剂量及分次剂量选择仍无统一标准,其治疗亦存在个体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汪杰华(综述);姚晖(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腹部超声检查可疑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患者31例,将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对照分析。对临床确诊为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将行超声引导下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清除与未行该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经临床确诊为剖宫产瘢痕妊娠29例,不全流产2例,诊断准确率为93.5%(29/31)。行超声引导下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清除的患者住院时间为(12.5±1.8) d,较未行该操作的患者(18.8±3.8) d短(P<0.05),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为(23.3±3.3) d,较未行该操作的患者(34.8±4.1) d短(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经腹部超声引导下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清除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梅娜;宫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药物治疗策略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医院环境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逐年升高,临床上已出现了多重耐药、泛耐药菌株,甚至全耐药菌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株是指仅对1~2种对其感染治疗有效的抗菌药物(主要是替加环素和/或多黏菌素)敏感的菌株,其分离率逐年上升,临床上选择抗菌药物和治疗方案非常棘手。该文就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梁大胜(综述);石齐芳(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细胞屏障功能的损害在其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血管内皮屏障、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屏障、肺微血管屏障及血脑屏障的损伤。当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受损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微循环障碍,导致血浆渗漏及有效血容量不足。而肠道黏膜屏障的损害会引发细菌移位,进一步激活并扩大炎症反应。肺微血管屏障的损害则导致换气功能障碍,终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及呼吸衰竭。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清除炎性介质及改善氧应激,目前被广泛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作者:陈思(综述);沈清(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新生儿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诊疗进展

    随着国际卫生组织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越来越重视,国内外对新生儿期甲状腺功能的研究报道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功能低下两方面。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还可能导致智力低下,甚至智力障碍。为了降低甲状腺功能异常对新生儿健康的危害程度,新生儿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筛查多被应用于临床诊断,以便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赵军育(综述);吴立江;刘晓莉(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