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

刘洲君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折风险, 治疗, T值, 男性
摘要:虽然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较女性低,但其导致的髋部骨折、椎体骨折以及其他骨折相关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因此,识别患病群体、及时干预和选择合理治疗值得关注.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以及睾酮替代疗法.其中,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双磷酸盐、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德尼单抗等陆续获得批准,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待更多的临床研究得以确认.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甲泼尼龙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白细胞介素23和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甲泼尼龙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白细胞介素(IL) 23、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2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针1.0g/次,静脉滴注3d,1次/d;3 d后减量为0.5g/次静脉滴注4d,1次/d;4 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片60 mg/d,渐递减(口服3d后减量为40 mg/d),维持1 ~3个月内停服.同期选择30例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及对照组血清、脑脊液IL-23、IL-17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23、IL-17水平为(688±90) ng/L、(88±10) ng/L,治疗后血清IL-23、IL-17水平为(399±56) ng/L、(49±6) ng/L,对照组血清IL-23、IL-17水平为(93±10)ng/L、(18±3) ng/L,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23、IL-17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但治疗前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1).观察组治疗前脑脊液IL-23、IL-17水平为(765±68) ng/L、(90±10) ng/L,治疗后脑脊液IL-23、IL-17水平为(321±19)ng/L、(49±6) ng/L,对照组脑脊液IL-23、IL-17水平为(86±8)ng/L、(18±3)ng/L,观察组治疗后脑脊液IL-23、IL-17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23和IL-17呈正相关(r =0.402,P=0.039);脑脊液血清IL-23和IL-17呈正相关(r =0.516,P=0.004).结论 RRMS患者血清、脑脊液IL-23、IL-17水平呈现高表达.甲泼尼龙治疗可降低RRMS血清、脑脊液IL-23、IL-17水平.

    作者:李岚欣;徐世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精子DNA损伤对生殖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人类精子染色质结构的完整性是影响精子生育能力和子代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与生殖结局密切相关,可导致并预测男性不育及自然流产,亦可评估人工授精(IUI)的预后情况,并且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受精率、着床率、妊娠率、活产率等.而精子DNA损伤的增加与流产的增加有关,对后代健康的不良影响也是通过DNA损伤的精子遗传的,因此,精子DNA损伤阈值的确定对改善辅助生殖的治疗结局非常重要.

    作者:谭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蒺藜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PPARγ和NF-κB炎症信号途径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蒺藜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y)和核因子κB (NF-κB)炎症信号途径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蒺藜皂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蒺藜皂苷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减轻[(1.8±0.7)分、(1.3±0.5)分比(2.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NF-κB、TNF-α、IL-1β[(18.4±1.5) μg/mg、(916±128) pg/mg、(169±16) pg/mg]比较,蒺藜皂苷低剂量[(16.4±1.3) μg/mg、(257±110) pg/mg、(148±16) pg/mg]和高剂量组[(15.0±1.2) μg/mg、(665±72) pg/mg、(139±14) pg/mg]缺血脑组织NF-κB、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蒺藜皂苷可能通过激活PPARγ的表达,进而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途径,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翟凤国;李厚忠;周福波;林峰;关利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山莨菪碱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香河县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213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活跃期宫口开大时给予静脉注射山莨菪碱10 mg.观察两组产妇宫颈扩张速度、胎头下降速度、疼痛评级、产程及分娩方式,同时观察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宫颈扩张速度、胎头下降速度、宫颈开全时间、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宫颈消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3.3±0.6) cm/h比(4.8±1.1) cm/h,(0.84±0.22) cm/h比(1.92±0.37) cm/h,(3.07±0.24)h比(3.85±0.21)h,(126±16) min比(207±29) min,(190±19) min比(266±33) min,16.9% (19/112)比46.5% (47/101),(62±4) min比(84±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莨菪碱可显著提高宫颈口扩张速度及胎头下降速度,降低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和剖宫产率,对于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作者:杨志会;张艳梅;顾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新型降糖药阿格列汀的临床研究进展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一类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与目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相比,DPP-4抑制剂具有改善胰岛α及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是目前2型糖尿病药物研究的热点.阿格列汀作为一种新上市的DPP-4抑制剂,在单用或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时控制血糖疗效较好,且不增加低血糖、心血管风险,也不增加患者的体质量.

    作者:邓凤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

    当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临床上治疗脊髓损伤的手段还非常有限,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为临床医师治疗脊髓损伤等神经疾患带来了新希望.脊髓损伤的干细胞疗法具有为损伤的脊髓提供营养、分泌细胞因子、改变局部微环境或分化为神经元与宿主神经元建立突触桥接,或者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使脱髓鞘的神经在髓鞘化从而修复受损的神经功能等优势,在治疗脊髓损伤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徐进;郑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氯胺酮小剂量预注对剖宫产术产妇产后抑郁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胺酮小剂量预注对剖宫产术产妇产后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剖宫产的9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产妇产后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试验组产妇静脉注射0.25 mg/kg氯胺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血压、心率、抑郁评分、抑郁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产后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分别为(112±12) nmHg(1mmHg =0.133 kPa)、(72±13) mmHg、(94±12)次/min,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02±11) mmHg、(61±11) mmHg、(81±11)次/min;试验组患者产后1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分别为(107±10) mmHg、(66±11) mmHg、(87±13)次/min,对照组分别为(98±10) mmHg、(58±13) mmHg、(81±13)次/min.试验组患者产后5min和15 min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产前1d和产后3d的抑郁评分为(7.2±2.8)分、(4.0±2.8)分,对照组分别为(7.3±3.2)分、(6.4±2.1)分.产妇产后3d抑郁评分和抑郁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对照组为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产妇采用预注小剂量氯胺酮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血压和心率,降低抑郁评分和抑郁发生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丽岭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桥本甲状腺炎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甲状腺外科行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47例,根据疾病和肿瘤生物学行为不同分成HT组(7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组(60例)、甲状腺腺瘤组(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患者ICAM-1的表达.结果 ICAM-1在HT组(30.1%,22/72)及PTMC组(85.0%,51/60)中高表达,在甲状腺腺瘤组中无表达.ICAM-1在伴有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样核特征的HT(61.9%,13/21)中表达显著高于不伴有者(17.6%,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性别、多灶性、有无复发和远处转移的ICAM-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包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ICAM-1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AM-1在PTMC和伴有PTC样核特征的HT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贾乐;徐嘉雯;王新营;王强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在日间急诊开腹手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地佐辛用于日间急诊开腹手术超前镇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 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日间急诊开腹手术患者135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患者分为肌内注射组、静脉滴注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手术结束前1h分别给予肌内注射10 mg地佐辛、静脉滴注5 mg地佐辛和静脉滴注1mL生理盐水.比较给药后三组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拔管时(T0)、拔管10 min(T1)、恢复室(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T2、T3、T4时静息、运动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三组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中输液量、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和首次加镇痛药物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组与静脉滴注组的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6.9±1.6) min,(6.8±1.6)min比(6.0±1.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组首次加用镇痛药物时间肌内注射组长于静脉滴注组和对照组[(363.6±67.8) min比(234.6±62.8) min,(90.9±3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在组间及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组与静脉滴注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稳定,而对照组波动稍大,呈升高的趋势,但12 h后三组患者的评分接近;静息VAS和运动VAS在组间、不同时点间及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内注射组患者的静息和运动VAS随时间的推移一直升高,而静脉滴注组和对照组是先升高后又降低,但12 h后三组患者的评分已接近.结论 地佐辛用于日间急诊开腹手术超前镇痛是有效、可行的,以肌内注射为佳.

    作者:李明;和春燕;李晓翠;朱雁鸿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肠神经胶质细胞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研究进展

    肠神经胶质细胞(EGC)是肠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EGC表现为一种“星形”外观的小细胞,包裹肠神经元胞体及神经束.EGC对肠神经元具有营养和保护作用.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主要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因尚未阐明.EGC除了营养和保护肠神经元外,还具有调节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的作用,并且通过释放和影响细胞因子参与UC的炎症过程.但EGC和UC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

    作者:吴志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宫颈癌与水通道蛋白关系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现在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高的疾病,且宫颈癌发病的年龄正日趋年轻化.某些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的发生与跨膜疏水性蛋白家族——水通道蛋白(AQP)的表达密切相关.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也与AQP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能明确掌握宫颈癌与AQP的关系,势必会在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爱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血清纤维化指标和肝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蛋白(PC-Ⅲ)和肝功能的关系,评价HA、LN和PC-Ⅲ对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十堰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乙型肝炎(A组)6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B组)42例、慢性HBV携带者(C组)40例,同期选择20例健康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D组).采用生化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LN、PC-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载量.分析4组纤维化指标及其与ALT、HBV-DNA载量的关系.结果 4组血清HA、LN、PC-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组血清HA、LN、PC-Ⅲ水平高[(475±103)μg/L、(158±43) μg/L、(224±78) μg/L],与A组[(298±23)μg/L、(124±33) μg/L、(186±44)μg/L]、C组[(82±22) μg/L、(73±18) μg/L、(45±13) μg/L]、D组[(78±14) μg/L、(68±13)μg/L、(38±10)μg/L]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HA、LN、PC-Ⅲ和ALT、HBV-DNA呈正相关(均P<0.05);B组患者HA、LN、PC-Ⅲ和ALT、HBV-DNA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HA对肝硬化纤维化诊断的灵敏度高(93.4%),PC-Ⅲ特异度高(88.4%).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明显升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诊断有助于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及早干预.

    作者:陆明海;张军艳;杨宏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

    虽然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较女性低,但其导致的髋部骨折、椎体骨折以及其他骨折相关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因此,识别患病群体、及时干预和选择合理治疗值得关注.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以及睾酮替代疗法.其中,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双磷酸盐、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德尼单抗等陆续获得批准,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待更多的临床研究得以确认.

    作者:刘洲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一般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20 mg,静脉滴注,共10 d.治疗后10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10d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观察组脑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12.68±1.19)分比(15.11±1.38)分,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7%(26/30)比63.3% (19/30),P<0.05].结论 长春西汀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胡炜娜;刘诗翔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骨性关节炎(OA)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针对OA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分为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各种治疗方法作了一定的改进,并提出了软骨移植、基因治疗等新方法,为OA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刘搏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β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银屑病中的作用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复杂,病理表现为角质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淋巴细胞浸润、微血管扩张等.趋化因子是一类由白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具有趋化炎症反应细胞定向迁移的作用的细胞因子,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4类,而β趋化因子作为其中一类已被发现通过与其特异受体结合,从而诱导免疫细胞迁徙进入皮损,参与了银屑病的多个发病环节.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NLRP3炎性小体在炎症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炎症是清除体内危险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炎性小体通过促炎细胞因子的裂解并使其成熟来调节炎症.NLRP3炎性小体能活化胱天蛋白酶(caspase)1,并引起白细胞介素(IL) 13、IL-18和IL-33等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机体抵抗病原体免疫应答.各种内源或外源的刺激可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激活NLRP3炎性小体来活化caspase-1.该文介绍了NLRP3炎性小体的结构、激活途径及其对非感染性炎症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翔;刘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芍药苷对心肺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心肺系统疾病因其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病死率成为困扰人们的重大难题.芍药苷,一种新的单萜苷,来源于芍药根的有效活性成分.近年来,芍药苷因其广谱的药效被广泛应用于心肺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根据目前相关研究报道,芍药苷对多种心肺细胞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能减轻多种原因,如缺氧、过氧化氢及脂多糖等所致的细胞损害,其具体机制可能与芍药苷的抗氧化及抗炎症等作用相关.

    作者:吴晓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三氧化二砷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三氧化二砷(As2 O3)可干扰细胞周期,影响增殖凋亡相关基因(如病毒性致瘤基因、Fas/FasL、Bcl-2/Bax、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微管相关蛋白等)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As2O3还可降低端粒酶活性,上调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胞内钙离子浓度,改变线粒体及微管微丝结构功能,以干扰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As2O3亦可阻碍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增强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下调免疫抑制分子分泌,以有效阻碍肿瘤免疫抑制.其高效多靶点抗瘤功效,有助于遏制宫颈癌进展,并防止复发.

    作者:崔澂;侯秀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新辅助化疗在治疗晚期卵巢癌中的应用进展

    大程度地行肿瘤细胞减灭术(PDS)是影响晚期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NACT)后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比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DS)的患者更有可能实现没有残余瘤体的状态,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因此,NACT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改善预后,在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然而,还尚未有临床确凿证据证明NACT后手术比PDS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该文就NACT治疗晚期卵巢癌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张苗;刘艳;张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