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
近年来,侵袭性曲霉菌病(IA)发病率逐渐增高,IA的病死率高.对于IA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显得极为重要.除了传统的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诊断方法外,新的诊断方法还有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抗真菌药物的不断研究更新,为临床上治疗LA提供了新的手段.
作者:黄星辉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目前认为有包括单核巨噬细胞在内的多种炎性细胞的参与.单核巨噬细胞能够分泌、调节多种炎性介质和蛋白,并和其他炎性细胞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炎性网络,使COPD患者肺组织中大量炎性细胞聚集、浸润,肺内损伤与修复交替出现,引起肺泡壁破坏和肺纤维化.单核巨噬细胞在COP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作者:文明智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统先天发育异常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7例泌尿系统先天发育异常患者行CT平扫,静脉注入对比剂后行肾皮质期、实质期及延时期扫描,将原始数据后处理后获得完整的尿路影像.结果 肾孟输尿管重复畸形8例,异位肾5例,马蹄肾3例,单侧肾发育不全、腔静脉后输尿管、膀耽憩室各2例,其他5种先天畸形各1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证实.结论 CT尿路造影可以三维显示泌尿系统先天发育异常的解剖结构、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同时合并的其他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璟;邢刚;郭德安;吉涛;孙庆圣 刊期: 2010年第11期
TC-1基因是癌基因家族的重要一员.广泛表达于脊椎动物,高度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新的研究表明,TC-1基因编码一种含有106个氨基酸的固有无序蛋白,该蛋白COOH端三个区域(D44-R53、K58-A64、D73-T88)易形成紧密的螺旋结构,增强其与目的 蛋白的结合能力,促进细胞癌变和抗脱落凋亡,调节炎性反应和热休克反应.
作者:雷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前臂骨折手术后引起不愈合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手术治疗前臂骨折的愈合率,减少再次手术.方法 对23例前臂骨折术后不愈合病例的手术固定方法、术后处理及二次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探寻影响前臂骨折愈合的内在及外在因素.结果 前臂骨折术后引起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内固定方法不当8例,感染6例,粉碎性骨折未能早期植骨5例,术后功能锻炼不当2例,术后再次外伤2例.所有病例第二次手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感染、内固定物折断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前臂骨折术后发生骨不连的众多原因中,医源性因素仍占大部分.选取合适的固定方法、及时植骨、术后正确处理等是预防前臂骨折术后不愈合、恢复前臂功能的主要手段.
作者:王茂;孙天胜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声像图表现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9例异位妊娠患者的声像图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4%(151/169),其中破裂型为96.4%(81/84),流产型为82.0%(41/50),未破裂型为87.9%(29/33),陈旧型为0%(0/2),误漏诊为10.7%(18/169).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法,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确定手术时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谢汝林;符晓云;梁斌;谭丽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白细胞介素33(IL-33)是IL-1家族的一个新的细胞因子,并通过磺基转氨酶2受体介导它的生物学效应.动物实验表明,IL-33具有很强的促炎作用,且其致损伤作用有赖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和干扰素γ的存在,IL-33在许多炎性疾病中大量表达,这里主要介绍类风湿关节炎.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滑膜组织中大量表达IL-33,IL-33通过肥大细胞依赖途径促进疾病从急性到慢性的转化,从而导致疾病的迁延难愈.由于可溶性ST2有助于减轻IL-33引起的炎性效应,从而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看到了曙光.
作者:黄鹤卿 刊期: 2010年第11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睡眠障碍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白天过度嗜睡、打鼾,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安全.临床研究证实它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密切,但由于二者之间存在较多共同危险因素,又直接影响到对二者的研究,正确、全面认识这些危险因素并了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将在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任玉菊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指盆底支持系统因退化、损伤所致松弛而引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排便困难和盆腔器官脱垂.目前,对于盆底解剖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态解剖学,功能性解剖受到更多关注.盆底作为一个动态平衡的整体系统,易并发多个盆腔脏器功能异常,而临床物理检查常常不够全面、准确,术后复发率较高.盆底功能磁共振全面评价盆底形态及功能性病变,为术前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临床依据,明显减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李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2例,在神经科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治疗第8、12、24周动态监测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层厚度.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患者各项血脂指标、颈动脉斑块内膜-中层厚度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5);且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有效率为59.7%.结论 阿托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外,还有稳定甚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李艳彬;方勇;杜贤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心力衰竭是小儿肺炎的常见并发症及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近年来,国内外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从神经体液因子、细胞、分子、基因水平阐述.大量试验研究证实,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时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血浆尾加压素Ⅱ、利钠肽等因子可随病程进展而发生变化,同时心功能下降还与心肌细胞病理损害、心肌细胞凋亡、肌球蛋白重链成分的变化、心肌细胞钙代谢障碍及血浆纤维蛋白原Bβ-455G/A基因多态性有关.
作者:彭陈岑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文拉法新缓释片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新缓释片组30例,多塞平组30例,疗程8周.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及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拉法新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多塞平组.结论 文拉法新缓释片治疗广泛性焦虑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徐海春;王雪宏;高林 刊期: 2010年第11期
哺乳动物的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属于蛋白激酶级联系统的中心元件.作为细胞的能量感受器,AMPK调节多条代谢途径,AMPK异常导致多种代谢异常综合征,且活化状态的AMPK可通过多条途径抑制细胞生长并诱导凋亡,包括抑制在人类绝大多数肿瘤细胞中激活的mTORCI激酶.因此,它已经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症甚至肿瘤的良好药物靶.
作者:成向廷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信号调节蛋白(SIRPs)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一种具有抑制作用的跨膜糖蛋白.SIRPs 在细胞与细胞的接触、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接触中发挥信号转导的作用,它对白细胞、神经细胞和各种癌症细胞的功能都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在肿瘤中可能作为一种抑癌蛋白发挥作用.SIRPs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促进凋亡,从而发挥抑制癌症发展的作用.因此,SIRPs将成为一种新的肿瘤生物学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作者:王晨 刊期: 2010年第11期
1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物治疗时,低血糖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不同于非糖尿病人群,长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往往不能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来维持机体血糖水平的稳定,同时也不能感知低血糖的发生,从而导致血糖进一步降低,引发低血糖脑损伤.而近期的相关研究揭示,上述现象的存在和槠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脑组织的代谢方式改变有密切联系.
作者:栗俊 刊期: 2010年第11期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口眼干燥为特征,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其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遗传和性激素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机体免疫异常,组织损伤.与该病关系较密切的病毒有EB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反转录病毒等.病毒在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神经外科术中诱发电位监测是减少神经损伤、维护神经功能完整性、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手段.麻醉药物直接影响术中神经监测的质量和成功率:吸入麻醉药对诱发电位的抑制作用较静脉麻醉药更为显著, 并且均表现出荆量依赖性;持续输注阿片类镇痛药对诱发电位的影响较小;肌松药会导致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大幅降低,在进行运动诱发电位监测时应尽量避免使用.
作者:刘海洋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核因子κB(NF-κB)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反转录聚台酶链反应检测子痫前期和正常对照组胎盘中NF-κBp65及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子痫前期各组及对照组胎盘中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HIF-1α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且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②免疫组化:子痛前期组胎盘NF-κBp65及HIF-1α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③子痫前期各组HIF-1α表达与NF-κB活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 NF-κB与HIF-1α参与了子痫前期发病过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NF-κB活性增强,导致HIF-1α表达增多,引起机体进一步的病理生理改变.
作者:淦蓓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胰腺癌具有高度侵袭、转移特性.研究表明,人体内多种基因、分子、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胰腺癌侵袭转移相关,针对这些靶点研发的药物、疫苗或者采取靶向性基因干扰/导入技术等均能显著地抑制胰腺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因此,多靶点治疗将有望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现对近年来胰腺癌侵袭转移相关的分子靶标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郑家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患者术后自控镇痛较传统术后镇痛方法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等特点,成为目前术后镇痛的主要模式.近年来随着临床使用的增多,自控镇痛模式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是两种常用的模式,具有快速起效、适用范围广、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但需专业人员操作;患者自控局部镇痛、患者自控鼻内镇痛和芬太尼HCI电离子渗入疗法经皮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优点.
作者:刘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