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环境和职业接触病原研究

邓云;李振华

关键词: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病因, 环境和职业
摘要: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AA),又叫过敏性肺泡炎,是易感患者反复吸入多种具有抗原性的有机粉尘及低分子化学物质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反应导致的炎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两肺远端细支气管肺泡及肺间质.临床上少见,但是随着诊断技术及医师对EAA的认识的逐渐提高,临床上见到的EAA也越来越多.对EAA病因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熟悉EAA,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右室流出道重建材料研究进展

    许多心脏病的外科矫治需要利用带瓣管道重建右室流出道,至今仍缺乏理想的重建材料.异种带瓣管道易钙化衰败,巳被淘汰;同种带瓣管道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但来源非常有限;带瓣牛颈静脉目前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具有研究前途的材料,但其材料处理方法及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龙小毛;林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针灸治疗偏瘫机制的功能性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是反映活体脑神经细胞活动的新兴技术,是目前人们所掌握的惟一无侵入、无创伤、可精确定位的人脑高级功能研究手段.针灸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通过穴位刺激在长期偏瘫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神奇的疗效,但是针灸治疗机制未能阐明一直影响着针灸的推广应用.本文对磁共振成像在针灸治疗偏瘫的机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袁博;郑少钦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脑梗死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可通过降解基底膜,破坏血脑屏障,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激活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炎性反应,引起炎性细胞浸润,通过直接导致持续性的细胞凋亡等机制参与脑梗死后缺血/再灌注脑损伤;MMP-2不仅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而且其水平增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并形成血栓;血清MMP-2可能对判断脑梗死的病情程度、病损范围和预后具有预测作用,因此MMP-2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MMP-2的活性可能用于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刘丹;刘国荣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基因芯片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是近年来出现的分子生物学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分析检测技术,具有可行性、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等特点,成为后基因组时代基因功能分析的重要的技术之一.该技术不仅应用于新基因的发现和基因表达的研究,还被用于疾病的分子分型、病原体检测、物种基因型的鉴别、药物筛选和药理学研究等.本文就基因芯片制作原理、应用方法及在肿瘤病理研究、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赖铭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进展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做了大量研究,对异体肌腱的采取和保存、移植后的实验效果和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本文就异体肌腱移植的历史、异肌腱的保存与处理方法、异体肌腱的免疫排斥反应、异体肌腱移植后的修复方式及移植后的粘连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杜永军;赵胡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是一种我国近年新兴的手术方法,并且已经逐步成为甲状腺外科手术的热点.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不仅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而且相比传统手术,术后疼痛轻、渗出少、恢复快,美容效果好.

    作者:李波;肖倩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儿童孤独症的研究现状

    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疾病.这些儿童和他们的家庭承受着痛苦和不幸,需要社会的关怀、支持和帮助.此病的治疗采用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办法.在教育或训练过程中要对孩子行为表示宽容和理解.向家长传播有关知识,以家庭为中心,同时注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孩子进行训练,是目前孤独症教育和治疗的主要措施.

    作者:曹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采血量不准确对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真空定量采血管采血不准确对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方法在4 mL真空定量采血管中分别采血1、1.5、2、2.5、3 mL全血,分别检测重组凝血酶原时间(R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4项指标,与标准血量2 mL所得结果对比.结果血量不足时结果比标准的2 mL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血量在>2 mL时部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四项质量控制重要的前提是呆血量要准确,如采血量不足或过多时均对所测结果有影响.

    作者:何卫恒;龙峰;林兵英;梁绮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处理,减轻并存病对手术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二院1999年5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96例>70岁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围术期处理.结果 96例患者中77例行根治手术(80.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8%,病死率为2.1%.结论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处理至关重要,对提高手术切除术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韩延亮;王淑萍;王梅;许焕才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研究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调节血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重要的介质,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对心脏和血管功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近年来,人们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分型、分子特征、生物学功能、信号转导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传方;高东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热休克蛋白27在调控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热休克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生物进化高度保守、在生理和应激条件下均能表达的蛋白质家族.HSP27是该家族中重要成员之一,它的表达与应激条件下增加细胞的存活率相关.HSP27通过与凋亡通路中的一些重要蛋白相互作用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

    作者:刘金娟;崔毓桂;刘嘉茵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刍议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医学英语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建构主义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其教学理念、教学目的与传统的教学观有很大的区别,对医学英语教育的诸多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本文简析我国医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介绍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探讨建构主义原则指导下的医学英语教学.

    作者:刘伟荣;王俊林;常蕾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膜性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病变呈慢性的进行性发展,可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激素、细胞毒类药物疗效欠佳,且有较大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膜性肾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能有效减少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本文就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膜性肾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杨凤文;檀金川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容量切换与压力切换两种呼吸切换模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中应用的观察对比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期间容量切换与压力切换两种呼吸管理模式对术中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L组和P组,L组全麻呼吸管理采用容量切换模式,P组全麻呼吸管理采用压力切换模式,观察术中气腹和体位改变后患者呼吸、循环、血气分析及球结膜的变化情况.结果 L组气腹后肺顺应性降低,气道峰压、气道阻力、PETCO2较气腹和体位改变前增加(P<0.05).血压、心率升高(P<0.05).P组气腹后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增加(P<0.05).气道峰压、PETCO2无明显改变.血压、心率基本稳定,与L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组较P组球结膜水肿发生率高(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中压力切换模式呼吸管理较容量切换模式有一定优越性.

    作者:刘志学;余剑波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β在软骨细胞代谢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促进软骨基质分泌、细胞增生、骨软骨生成分化;短期关节腔内注射可增加骨和次级软骨细胞生成、骨软骨发生.转化生长因子B与骨关节炎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参与了软骨细胞的破坏、软骨基质的降解、滑膜的反应性炎症、骨赘形成等.

    作者:吴剑;鲍同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以粒系增生为主要表现的恶性克隆性疾病.CML的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症状,控制血液和遗传学异常,大限度地延长生存期,常规治疗包括羟基脲、白消安、干扰素、联合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CML的治疗已发展为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系统.本文就CML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谷云;姚红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效果的比较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与芬太尼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55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快速诱导后经口插入气管导管,麻醉维持均为静脉持续泵注异丙酚4~12 mg/(kg·h),A组采用0.2~0.6μg/(kg·min)瑞芬太尼静脉泵入.B组采用芬太尼0.2 mg/kg静脉滴注.于麻醉前、插管即刻、插管后、气腹后、停药及睁眼时记录心排血量、心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值.结果瑞芬太尼组对心排血量、心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均较芬太尼组轻(P<0.05).结论临床麻醉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较轻,此麻醉方法更适合腹腔镜手术.

    作者:孙建刚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病灶区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局部亚低温组19例和甘露醇等常规治疗组17例.局部亚低温组在甘露醇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施子病灶侧局部亚低温治疗72 h.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术(SPECT)显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高峰期(发病第4天)局部脑血流灌注情况,并对患者入院时及第3、7、14、21天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脑出血患者病灶区脑SPECT血流灌注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局部亚低温与常规治疗组两组病灶区平均血流灌注对比,常规治疗组明显低于局部亚低温组(P<0.05),NIHSS评分在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患者在入院时,第3天和第7天无明显差异(P>0.05),第14天和第21天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急性期病灶区的脑血流灌注,减轻神经损伤,保护和改善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

    作者:郑坤木;童绥君;马琪林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Raf激酶抑制蛋白与肿瘤

    Raf激酶抑制蛋白(Raf kinase inhihitor protein,RKIP)是磷酯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RKIP在Raf、核因子KB及G蛋白耦联受体(GPCR)等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调节作用.RKIP在膜的生物合成、精子发生、神经发育和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了老年痴呆症及糖尿病等的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RKIP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减弱或丢失,且RKIP可以抑制前列腺痛、人乳腺癌和黑色素瘤细胞的转移,其在恶性肿瘤中作用机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RKlP与肿瘤的研究将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就此研究状况予以简要综述.

    作者:张海威;姚志强;周永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环境和职业接触病原研究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AA),又叫过敏性肺泡炎,是易感患者反复吸入多种具有抗原性的有机粉尘及低分子化学物质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反应导致的炎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两肺远端细支气管肺泡及肺间质.临床上少见,但是随着诊断技术及医师对EAA的认识的逐渐提高,临床上见到的EAA也越来越多.对EAA病因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熟悉EAA,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邓云;李振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