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京丽;郭庆森;吴德柱;高远;支波波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以1个月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变化.结果:1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TG[(1.74±0.45)mmol/L vs(2.33±1.02)mmol/L]、CHOL[(6.34±0.58)mmol/L vs(7.57±2.37)mmol/L]、LDL-C[(2.36±0.32)mmol/L vs(2.99±0.79)mmol/L]、Apo-A1[(1.35±0.67)mmol/L vs(1.59±0.78)mmol/L]、Apo-B[(1.57±0.37)mmol/L vs(3.08±1.09)mmol/L]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上述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水平具有理想的调节作用,作用确切,恢复较快,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吴结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且观察对细胞中Bcl-2和Bad两种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分别暴露于0、5、10、20、40 μmol/L的MG132,24 h后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FCW)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方法测定A549细胞中Bcl-2和Bad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549细胞的存活率和凋亡率与MG132呈浓度依赖性关系,MG132浓度越高细胞存活率越低,并且凋亡率越高.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结果显示A549细胞中Bcl-2的表达随着MG132浓度增高而逐渐减少,而Bad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MG132可以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凋亡,实现该作用的可能机制部分是通过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而Bad在这一过程中似乎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作用.
作者:朱逸;贡力;钮洪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了解综合穿刺模拟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模拟教学新模式.方法:将264名临床系专科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128名)和实验组(13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授课,实验组使用综合穿刺模拟人进行模拟穿刺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穿刺操作成绩,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感受.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和骨髓穿刺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绝大多数学生对模拟穿刺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模拟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综合穿刺模拟人进行模拟穿刺教学可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郭莉华;贾亚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患者100例,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将其分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各50例,术后均采用PCEA.镇痛泵药液配方,D组,地佐辛0.3 mg/kg+舒芬太尼1 μg/kg+左旋布比卡因3 mg/kg;S组,舒芬太尼2 μg/kg+左旋布比卡因3 mg/kg.两组药液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的疼痛强度评分和舒适度评分;记录48 h内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观察对比两组术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镇痛期间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D组患者术后疼痛强度评分显著低于S组(P<0.05),舒适度评分高于S组(P<0.05);术后48 h内,D组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均少于S组(P<0.05);术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D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子宫切除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麻醉中选用.
作者:沈勤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2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营养支持不同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每组各26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APACHE-Ⅱ评分、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EN组治疗2周后C反应蛋白和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TPN组,而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T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TPN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SAP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夏月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输尿管上段(41例)、中段(109例)、下段结石患者(187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中、下段结石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上段结石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及清除率高于上段结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37%(8/337).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具有排石容易安全、可靠、有效、排石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更适合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治疗.
作者:张清荣;廖伟强;陈志权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健脾益肾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3∶47),检测波长为246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结果:补骨脂素在0.040 10~0.204 8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80.05X+1.452(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1.00%.异补骨脂素在0.034 22~0.212 0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78.26X+2.653(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87%.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健脾益肾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俊娥;刘俊红;赵铁彦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慢性假性肠梗阻的佳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6月~201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10例严重慢性假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手术组(62例)和非手术组(48例).手术组行盲肠造瘘、病变肠管切除手术,非手术组行保守治疗.通过对生存率、疾病复发、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分析来比较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患者预后在生存率、疾病复发及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非手术组(RR死亡=0.49,P=0.02<0.05;RR复发=0.46,P=0.000 1<0.01;RR生活质量=0.52,P=0.000 1<0.01).两组在并发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并发感染=1.06,P=0.80>0.05).结论:手术治疗严重慢性假性肠梗阻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史劲松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共7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仅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安络化纤丸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未出现严重毒副作用,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相关生化指标都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得更为明显(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显著.
作者:杜京丽;郭庆森;吴德柱;高远;支波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药(ATD)甲巯咪唑(MMI)和丙基硫氧嘧啶(PTU),β受体阻滞剂盐酸普萘洛尔,碘剂复方碘溶液,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如何合理应用这些药物是临床医生应慎重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药物选择的佳方案要从药物的安全性、剂量、给药方式、激素伍用时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查阅文献得出,与PTU相比,MMI不良反应显著低于PTU,而且MMI的不良反应大多与剂量有关,而PTU的不良反应与剂量无显著相关性,特别是PTU可能导致致命性肝损害,因此,笔者认为治疗甲亢应首选MMI,尤其对儿童和青少年甲亢患者,而PTU主要应用于孕妇和甲亢危象;盐酸普萘洛尔可按说明书服用;碘剂用于甲状腺术前准备和甲亢危象;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在严重甲亢、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皮肤过敏时可小剂量应用2~8周.
作者:徐海燕;邵迎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5月我院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8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8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GOS评分为(4.79±0.8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62±0.9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90,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7,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预后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3,P<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吴晓翔 刊期: 2011年第34期
子宫破裂是指在分娩期或妊娠晚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是产科极严重的并发症,若未及时诊治可导致胎儿及产妇死亡,其发生率为0.005%~0.8%[1].我科于2011年3月24日成功抢救1例初产妇分娩期子宫不完全破裂的患者,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贤华;俞丽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反复性流产孕妇4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离心分离出有核细胞及血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HCMV-DNA和HCMVpp65抗原,分析HCMVpp65抗原阳性与流产的关系及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研究组HCMVpp65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P<0.05);研究组中流产次数多的孕妇,HCMVpp65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流产次数相对较少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P<0.05).研究组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MV-DNA和免疫荧光法检测HCMVpp65抗原的一致性较好,达92.5%.结论:孕妇习惯性流产与其体内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有重要联系,习惯性流产孕妇HCMVpp65抗原检测与HCMV-DNA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作为习惯性流产的早期判断指标.
作者:宁琳;贾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比较根管充填中分别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与热牙胶垂直加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同期急性牙髓炎患者70例,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5例.A组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进行根管充填,B组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进行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充填质量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根管充填满意率分别为82.9%和9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46);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率分别为77.1%和9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40).结论:根管充填治疗急性牙髓炎时,应首选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的方式,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施汉平;陈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Wagner SL股骨柄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方法:2008年8月~2009年8月,采用Wagner SL股骨柄假体进行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按Jensen-Evans分型均为不稳定骨折.采用Singh分级评定骨质量均为骨质疏松.选择Wagner SL股骨柄假体进行半髋置换术.结果:平均部分负重时间为术后第3~5天,随访时间10~15个月,平均12个月,无失访病例.21例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及随访X线片假体位置好,均无明显疼痛,无髋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双下肢不等长6例,均在1 cm以内.术后后1次随访Harris评分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达90.5%.结论:Wagner SL股骨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允许术后早期完全负重活动、降低并发症和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佟刚;赵鉴非;戴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去氨加压素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围术期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入院的62例拟行单侧THA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应用去氨加压素按照0.3 μg/k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配制,静脉滴注,术前30 min应用1次,术后1次/d,连续用2 d;对照组仅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失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Hb、Hct、Plt及AP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两组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患者获1~3个月随访,仅2例表现为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结论:在THA术中及术后短期使用去氨加压素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失血量和输血量.
作者:杨鸿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丹红和硫酸镁注射液联用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78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9).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和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动脉压方面有无差异.结果:两组都有明显疗效,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肺功能及血气结果的改善更加显著,肺动脉压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和硫酸镁注射液联用对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有显著疗效.
作者:董芳;杨钦清;马瑞斌;柯颖 刊期: 2011年第34期
食源性疾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扰乱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危及社会安定.本文针对当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存在的食源性疾病管理机制滞后、人员结构、专业处置技能、实验室检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领导;建立完善食源性疾病危机管理运行机制;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强化疾病控制机构的责任;加快实验室能力建设,完善实验室设备条件的食源性疾病危机管理机制.
作者:刘新荣;孙爱国;郭琴;王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观察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TENS,n=40)和对照组(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配合复方倍他米松痛点注射,n=40),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3个月的VAS值、疗效评定及有无副作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患者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结论: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TENS治疗膝骨关节炎安全有效.
作者:赵晓;余生源;吴梅;程莉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治疗对遗尿症患儿睡眠觉醒水平的影响,以便为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遗尿症患儿18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Ⅰ(60例)和对照组Ⅱ(60例),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Ⅰ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Ⅱ采用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并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Ⅰ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Ⅱ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P<0.05),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疗法可明显提高遗尿症患儿的睡眠觉醒水平,治疗小儿遗尿症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锋;周云亮;周雷贵 刊期: 2011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