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5岁以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围手术期护理

林静仪;陈赛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45岁以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我院收治近绝对期青光眼共41例52眼,表麻下复合式小梁切除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的护理经验.结果:术后1年眼压控制率(<15 mmHg)为94.24%.结论:术前护理的关键是重视心理护理,保护视功能.术中护理的重点是表面麻醉及显微手术的配合.术后护理的重点是观察滤过泡及前房形成,保护视功能.出院指导非常重要,教会患者正确掌握滤过泡按摩方法,定期复查.提高近绝对期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谈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概念教学的两种方式进行比较,探讨化学概念教学的教学方法.

    作者:邹桂华;沈广志;程艳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体压缩型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性胸腰椎体压缩型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4~2006年开展PVP技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体压缩型骨折19例,手术均在C臂监视下完成,术后给予临床观察和随诊.对照组20例给予保守治疗.结果:所有穿刺均成功,术后腰背部疼痛症状24 h内有明显改善,次日可下床行走,所有患者3~5 d后出院,平均4.1 d.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体压缩型骨折首选方法,其损伤小,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减少了老年患者的卧床并发症.

    作者:张伟学;孙德隆;李宇俊;张树志;王鸿晨;叶猛;于志毅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的智能障碍对比分析

    目的:对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主要是智能障碍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高对二者的鉴别.方法:应用长谷川氏痴呆评定量表检查法、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Kohs立方体组合测验(Kohs测验)检查法,对48例老年性痴呆患者,5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和30例无智能障碍的正常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在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方面.血管性痴呆组在总分和远期记忆方面的得分远高于老年性痴呆组;而且血管性痴呆组和老年性痴呆组在总分上均低于正常对照组.MMSE测试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的得分高于老年痴呆组和血管性痴呆组,而血管性痴呆组得分高于老年性痴呆组.Kohs测验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得分高于老年痴呆组和血管性痴呆组;而老年痴呆组和血管性痴呆组得分无显著差异.结论:血管性痴呆者早期仅表现近记忆障碍,远记忆相对保持较好,随病程的增加,远记忆能力逐渐丧失,智能衰退呈渐进性加重.而老年性痴呆早期就表现出远近记忆障碍,智能衰退呈现出一种缓慢的进展过程.

    作者:刘淑清;王振友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9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9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抗生素使用率低等优点.

    作者:黄水斌;彭永红;龚丽红;胡斌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局限性脂肪肝的超声诊断探讨

    目的:主要探讨局限性脂肪肝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了解病灶大小和回声特征.结果:130例中,不均质型占116例,段叶型占6例,局灶型占8例.结论:超声检查局限性脂肪肝是目前检查局限性脂肪肝的首选方法.

    作者:靳先珍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现阶段做好企业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措施

    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行行业管理,煤炭系统建立了完善的疾病控制体系.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工作逐步实行属地化管理,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不再履行社会职能,在体制改革的新旧交替时期,企业疾控工作受到较大影响,一是政府未把企业疾控工作纳人整体规划;二是企业领导逐渐弱化疾控工作;三是疾控工作者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状态.针对这种现实,如何卓有成效地做好企业内部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兖矿集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作者:乔远望;靳传珍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微血管密度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BPH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VEGF、MVD的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析23例BPH中VEGF及MVD的表达情况.结果:中央区VEGF表达阳性率为54.35%,周边区VEGF表达阳性率为13.48%,二者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PH中央区平均MVD值为(20.39±6.45),周边区平均MVD值为(7.45±4.34),二者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PH中VEGF表达强度与MVD值之间呈正相关(r=0.863 4,P<0.05).结论:VEGF是促进BPH内血管生成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世礼;王滨;张超;季洪章;吴跃梅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HE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40例疗效观察

    胃癌是一种相对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但晚期胃癌仍是不可治愈的疾病,联合化疗可以达到姑息性治疗的目的,以往的化疗基本上都是以氟尿嘧啶为主的方案,自20世纪80代中期以来,FAM方案是治疗晚期胃癌的标准方案,但缓解率低,近年来运用EA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Pveusser等[1]曾报告过总有效率为64%,但EAP方案毒性较大,特别是对心脏、肾脏及造血系统损害较重,不宜于连续给药6个周期以上.为此,我科2003年11月~2004年12月,用HE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4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忠然;韩冰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执着而睿智的践行者——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朋中瘤研究所院所长赵平教授

    8月26日上午,记者采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赵平院所长.赵院长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位直爽而幽默,平易近人而又思维敏锐的医学专家型的管理者.

    作者:马淑花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手足口病48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加强对该病的预防和诊治,控制疾病的流行.方法:对我院48例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阿昔洛韦联合病毒唑静滴,以及局部外涂治疗,疗程5 d.结果:经治疗24 h内疱疹开始萎缩,体温稳定12例;48 h内发热基本稳定,皮疹无新出23例;第5天体温稳定,皮疹全部消退,无并发症出现者16例;有4例第5天体温仍在37.5%左右,皮疹仍有散在出现,继续应用3 d痊愈.总有效率91.66%.结论:本病系病毒感染性疾病,呈自限性,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支持疗法后预后良好,很少有并发症,但重症患者可合并心肌炎及脑膜炎危及生命.临床上选择有效的药物是决定患儿病情转归的重要因素.

    作者:许庆兰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45岁以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45岁以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我院收治近绝对期青光眼共41例52眼,表麻下复合式小梁切除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的护理经验.结果:术后1年眼压控制率(<15 mmHg)为94.24%.结论:术前护理的关键是重视心理护理,保护视功能.术中护理的重点是表面麻醉及显微手术的配合.术后护理的重点是观察滤过泡及前房形成,保护视功能.出院指导非常重要,教会患者正确掌握滤过泡按摩方法,定期复查.提高近绝对期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林静仪;陈赛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门静脉瘤1例报道

    我院收治门静脉瘤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平素身体健康,外院B超查体于门静脉旁见一囊性回声,为进一步确诊,遂收治入我院.超声检查:门静脉右支气管壁局部回声失落,缺损范围14.2 mm,局部向肝组织内膨出形成一22.7 cm×16.8 cm的类圆形无回声区(图1).CDFI示其内为红蓝相间的彩色血流充填(图2),频谱多普勒显示为门静脉带状血流频谱,超声诊断门静脉瘤.

    作者:严红艳;王伟娟;杨云丽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包块型宫外妊娠21例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包块型宫外妊娠的正确诊断方法.方法:对笔者从1989年3月~2007年3月误诊的21例包块型宫外妊娠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包块型宫外妊娠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均经手术治疗成功痊愈出院.结论:包块型宫外妊娠的诊断需要对全面详细的病史、有价值的症状体征和辅助诊断、有价值的特殊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蔡雪娥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山东、河南两省3年应届高中毕业男生初检血压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观察山东、河南两省招飞工作初检中应届高中毕业男生血压情况.方法:采用标准汞柱式血压计测量受检者右臂肱动脉,血压计袖带下缘距肘窝2~3 cm处,加压时不能过速、过快,汞柱下降速度2~3mmHg/s,测量3次,求平均值,如血压偏高,2~3 h后复检,个别的次日复检.结果:两省高中毕业男生以收缩压140~148 mmHg为主,其他升高和降低情况所占比例较低.结论:两省高中毕业男生血压情况构成无明显差别,血压升高主要与情绪有关.

    作者:宗学奎;金莲平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

    目的:杜绝护理记录中的缺陷,为医疗举证责任倒置提供客观、真实资料.方法:分析护理记录中缺陷,提供防范医疗纠纷的对策.结果:护理记录中的缺陷,主要是护理人员对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不熟悉,以及工作中的责任心不强等引起.结论:增强护士的法律知识和护理病历书写能力,加强护理记录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科学性.医院要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医护人员必须更新观念,认真学习并贯彻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才能推进医院更好、更快地发展.

    作者:邓群波;覃惠云;陆圣凤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宫颈管内放置米索前列醇软化扩张宫颈佳时间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宫颈管内放置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软化扩张宫颈的佳时间.方法:将300例妊娠6~10周自愿行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研究对象宫颈管内均放置米索前列醇100μg,Ⅰ、Ⅱ、Ⅲ组分别于放药后1、2、3 h行人工流产术,并记录术前无阻力通过的大hagers宫颈扩张器号数.结果:Ⅰ、Ⅱ、Ⅲ组宫颈软化扩张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96%和97%.Ⅰ组与Ⅱ、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与Ⅲ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宫颈软化扩张的显效率分别为20%、76%、80%,Ⅰ组与Ⅱ、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与Ⅲ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颈管内放置米索前列醇100μg,2 h即能有效地软化扩张宫颈,延长作用时间软化扩宫强度增加的不明显.

    作者:娄青文;董秀英;李亚玲;金光桥;王民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围生期妇女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围生期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例围生期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围生期深静脉血栓患者经综合治疗均好转,其中除1例患者入院时已出现左足坏疽,经综合治疗、静脉切开取栓术及受累静脉肝素盐水冲洗管腔无效后行截肢,其余患者均无出现产前、产后出血或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深静脉血栓是孕、产妇在孕期、产时和产后容易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生命.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只要在做好妊娠期或哺乳期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孕产妇的体位、活动及病情观察作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提高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者:刘运霞;尹仲娇;忻丹帼;郑铭玲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过强过硬的护理质量是医院长足生存与发展的有利保障,而目前的护理质量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护理质量管理亟待加强.笔者从服务质量、工作质量、业务技术质量、后勤保障质量及监管质量等决定护理质量的几个重要方面多角度分析了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作者:周淼;秦桂美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CT诊断肾血管瘤1例

    肾血管瘤比较少见,笔者在临床所见1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24岁.10年前出现间歇性、无痛性血尿,伴腰部酸痛,曾疑尿路结石,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体检无异常发现,9岁时曾做过右下腹壁血管瘤手术.尿常规检查:尿红色,混浊,红细胞(++++).B超:双肾未见异常,膀胱内见4 cm×2 cm的低回声团块.疑诊:膀胱内血块.

    作者:邱景义;周洪彪 刊期: 2008年第25期

  •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难点及相应措施研究

    目的: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术后针对母乳喂养难点,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加强产前、术后宣教,做好心理安慰,协助早吸吮、早开奶,教会正确喂奶姿势和如何保持泌乳.结果:术后及时早进食、早开奶、早拔尿管、早下床活动,协助喂哺,可提早泌乳,增加乳量.结论:术后三早,按需哺乳,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理及营养,是保证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关键.

    作者:龙凤鸣 刊期: 2008年第25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