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滤在小儿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孙文杰;苏畅;李俊华;邹冰心

关键词: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超滤
摘要: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体外循环(CPB)中进行超滤的临床经验.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进行小儿CHD心内直视手术275例,其中重症及复杂畸形62例,均在手术中进行了超滤.超滤方法包括常规超滤(CUF)、改良超滤(MUF).结果:62例患儿均未发现与超滤有关的并发症.采用CUF 41例,MUF 21例.两种超滤方法时间分别为(12.25±5.50)min、(11.35±2.38)min;分别滤出液体(312±25)ml和(510±15)ml.全组患者术中红细胞压积(HCT)(0.215±0.026)L/L,CUF结束时HCT(0.261±0.025)L/L,MUF结束时HCT(0.35+0.034)L/L.MUF在浓缩血液的同时也降低了炎症因子的浓度.结论:超滤能够滤出炎性介质等有害物质.CUF和MUF都可浓缩血液,MUF还具有迅速滤出体内多余水分,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的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输卵管再通的讨论

    输卵管妊娠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以往多主张切除病变的输卵管,近年来多采用保守治疗.我院对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军;江徽;魏桂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42例疱疹性峡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3例,应用热毒宁注射液5~10ml/d静脉滴注;对照组19例,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静脉滴注;连续3-5 d.2组对症治疗相同,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扰生素治疗.观察患者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比较疗效,同时观察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4.2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应用中未发现患儿有不适主诉,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优干利巴韦林,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张月玲;邸春阳;王谷声;柯俊;王耀田;霍姝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预激综合征1例

    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预激综合征少见,本院遇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以反复腰臀痛伴左膝关节痛1月于2006年3月就诊.就诊前1月渐起腰臀痛、左侧膝关节肿痛,夜间、晨起时疼痛明显,活动后无发热、胸痛,到本院就诊.其兄在本院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无心血管受累.体格检查:发育正常,心界无扩大,心率100/min,律齐,心音强,无杂音.

    作者:陈勇;孙伏清;庄国梁;林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离子对HPLC测定牙周康胶囊中甲硝唑和芬布芬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牙周康胶囊中甲硝唑和芬布芬含量的离子对HPLC方法.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 ODS(250 min×4.6 mm,5μm)色谱柱,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80:20,含0.01 mol/L庚烷磺酸钠),用磷酸调pH至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5 nm,采用峰面积外标法.结果:甲硝唑和芬布芬线性范围分别为21~100μg/ml(r=0.9999)和16~79 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RSD=0.93%)和100.4%(RSD=0.44%).结论:采用离子对HPLC法测定牙周康胶囊中甲硝唑和芬布芬含量,方法准确,操作简便,回收率高.

    作者:朱健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4年12月9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SAP是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急腹症,非手术疗法则可纠正其引起的一系列早期病理生理改变,并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对SAP不再是针对清除胰周及胰腺坏死组织的手术治疗,而主要是应用积极、有效、综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处理胰腺感染等并发症,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许宏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细胞体积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细胞体积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DM组各检测值正常,均无明显变化(P>0.05),EDN组和CDN组MCV、MPV增大,MCHC降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DN组较EDN组MCV、MPV增大更为明显(P<0.01),而Hb、HCT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MCV、MPV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564、0.482,P<0.01).结论:DN患者MCV、MPV随着UAER的增加而增大,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可能与DN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作者:孙庆凯;温庆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阴道彩超观察子宫出血时间延长终止胚囊的药物分析

    本文研究应用经阴道彩超观察正常药物流产过程及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延长者的子宫血流变化特点,分析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延长的原因.我院于2005~2006年观察65例药物流产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邹继华;舒龙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和预防肝癌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3年12月东方肝胆医院收治的48例肝癌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任取同期收治的48例无复发肝癌病例作为对照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病例术前伴有肝硬化、肿瘤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多结节融合型、细胞分化Ⅲ级和Ⅳ级的比例明显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大小是肝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术前伴有肝硬化、肿瘤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多结节融合型、细胞分化Ⅲ级和Ⅳ级也是肝癌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刚;郑东海;吴孟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5例疗效观察

    自从胰岛素应用以来,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死亡率明显下降,但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并未明显下降,特别是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死亡率日益增高.如何防治糖尿病肾病是当前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作者:张连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带状疱疹58例治验

    笔者1997~2006年应用云南白药粉剂及甲氰咪呱片剂治疗带状疱疹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向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伴高血压脑病3例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脑膜脑炎、睾丸炎为常见并发症,但是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伴高血压脑病临床罕见报道.本院近几年发现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细叶黑三棱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分析细叶黑三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细叶黑三棱挥发油,经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其挥发油中分离出11个色谱峰,鉴定出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978%.结论: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33.226%)、亚油酸(14.941%)、邻苯二甲酸双(2-甲氧基)乙酯(13.482%)、邻苯二甲酸双(2-甲基)丙酯(12.382%).

    作者:崔炳权;郭晓玲;林元藻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川芎嗪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1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15 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60 mg(200 m1),1次/d静点,15 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显效率51.0%、有效率23.5%,总有效率74.5%;治疗组显效率64.3%,有效率26.5%,总有效率9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吴静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自制塔形垫在保守治疗锁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垫枕对锁骨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锁骨骨折肩臂带加肩挑式夹板外固定后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40例采用自制塔形垫垫双肩胛间区,对照组40例采用小软枕垫肩胛间区,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协助复位、维持固定,减轻肢体肿胀、增加舒适度等方面的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研究组在协助复位、维持同定,减轻肢体肿胀、增加舒适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塔形垫能使锁骨骨折患者的肩关节充分外展和后伸,起到协助矫正锁骨重叠移位,维持固定的效果,并可减轻肢体肿胀,增加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乐云;肖说华;赵峥嵘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以类风湿关节炎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4例临床分析

    肿瘤可以引起风湿性病样的临床表现,有人称之为副癌综合征[1].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疾病[2].我科自2002年3月~2006年6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210例,其中4例后诊断为恶性肿瘤,且都是以类风湿关节炎为首发表现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悦;张丽颖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脑梗死急性期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法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据我院2006年以来,脑梗死急性期210例患者,对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脑梗死急性期经抗凝治疗89例,治愈27例,显效39例,好转20例,无效1例,恶化2例;抗血小板治疗121例,治愈34例,显效57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恶化5例.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抗凝与抗血小板的治疗方法均为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在无条件或尚未行凝血四项或INR等抗凝功能检测的医院,无禁忌证的脑梗死急性期,建议首选并尽早开始使用抗血小板治疗.

    作者:亢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肝细胞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的技术分析

    回顾性分析肝细胞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的原因.方法:使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方法,选择15例肝细胞癌动脉期无强化病例.结果:首次CT多期增强扫描,9例动脉期无强化,另外6例因设备、技术问题动脉期无强化.结论:肝细胞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除肿瘤固有因素外,尚有CT设备因素,扫描技术因素,病员及环境因素.

    作者:亓波;闰敏;王小红;孙世元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临床尿液分析尿沉渣检测探讨

    近年来尿液分析仪应用广泛,它是试纸法与仪器法相结合的产物,其操作简单、快捷方便.但是,干化学尿液分析常常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和检测方式的制约.传统的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是对临床多种疾病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的检测,本室在尿液分析仪操作中结合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对本院200例无选择标本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玉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健康助理员工作量的统计与分析

    我院的健康助理员分布于各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承担着部分基础护理和全部非护理性工作,为临床护理提供支持.2005年我们对全院各科健康助理员的工作量按科室、类别进行统计汇总,以便为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吴玉霞;张静;邓梅;聂敏华;王雨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输卵管间质妊娠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因停经12周,下腹痛伴阴道出血0.5 h于2004年11月26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5~6/30~32 d,末次月经2004年9月1日,患者2004年8月10日行取环术,停经40 d自测尿HCG(+),未行B超检查.入院0.5 h前无明显诱因下腹坠痛伴阴道出血,出血量如月经.

    作者:王燕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