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蛋白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王晓玲;周爱平

关键词:尿常规,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蛋白,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中尿蛋白的定性、定量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检查孕妇3154例,其中发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17例患者,抽取317例的尿液标本.从剩余的2837例正常产妇中随机抽取的317例尿液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结果:317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尿液干化学分析蛋白阳性317例.317例正常对照组尿液检查中阳性21例,与尿液标本受阴道分泌物污染所致.结论:尿常规中尿蛋白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减低孕产妇的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和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以减低新生儿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患病等发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位肛瘘的术后护理体会

    高位肛瘘是指瘘管在外括约肌1/2以上,穿越外括约肌或肛提肌的一类肛瘘.由于病变部位深,临床不易早期发现而形成长期慢性疾病,手术操作难度大,如处理不慎,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后遗症,如肛门狭窄、肛门畸形、完全或不完全失禁、假性愈合、复发或迁延不愈.有时需做二期或三期手术,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高位肛瘘患者40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邱桂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甲状腺亢进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甲状腺亢进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术前1天和麻醉前测定患者血压,与术前1天血压相比,麻醉前血压上升幅度>15%,为血压升高;测得术前两组心率情况;记录两组术中情绪紧张和术中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压升高,心率甲亢所占比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情绪紧张和术中配合所占比例分别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甲亢手术患者紧张等不良情绪,利用手术进行和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程国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剖宫产手术术前访视及宣教

    分娩是女人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大多数产妇可顺利分娩,但也有18%的产妇因产道、产力和胎儿等因素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难产.及时合理地实施剖宫产手术,可以挽救母子的生命,使母女保持正常的生产性能和继续繁殖后代的能力.然而对孕妇来说,剖宫产手术是一重大应激,由于对手术知识不了解、对疼痛的恐惧很容易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异常,影响分娩结局和产后恢复情况.护理人员如何做好剖宫产产妇术前访视和宣教,是否能有效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和生理应激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课题之一.2010年1~10月对40例择期剖宫产孕妇进行术前访视和宣教,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以评价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秀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两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意义.方法:选取了地中海贫血组58例,缺铁性贫血组60例,正常对照组80例,分别选取其静脉血标本用SysmexSE-9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RDW值.并根据参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2指南建立二者的参考区间对二者的升高、降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β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的平均MCV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地中海贫血组的RDW值略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无显著性;缺铁性贫血的RDW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讨论:RDW对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两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汤长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氯沙坦对家兔循环及不同组织RAS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正常家兔循环中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及不同组织中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家兔18只,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及盐水对照组,氯沙坦组予15mg/kg/日,灌胃法饲养;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饲养,4周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AngⅡ、ALD及心房、心室、胸主动脉、肾脏组织匀浆中AngⅡ水平.结果:用药4周后家兔循环中AngⅡ的浓度,氯沙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循环中的ALD浓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正常的家兔心室组织中的AngⅡ浓度高.用药后,心房组织中AngⅡ浓度高.其中心房组织中的AngⅡ,氯沙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可升高循环中AngⅡ水平,但对ALD无影响.正常家兔不同器官组织中AngⅡ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氯沙坦仅升高心房组织中AngⅡ水平,提示氯沙坦存在器官特异性效应.

    作者:王朝华;李红伟;韩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液基超薄细胞技术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实践体会

    目的:探讨液基超薄细胞技术(TCT)结合Bethesda系统(TBS)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参与宫颈癌筛查的3703名妇女进行TCT检查和TBS细胞学诊断,对TCT检查发现异常的病例进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3703例涂片均满意.检出异常涂片246例,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14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7例.40~49岁年龄段异常涂片高114例,其次为50~59岁年龄段62例.LSIL、HSIL与病理检查符合率分别为80.00%和82.35%.结论:液基超薄细胞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

    作者:王小琴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诱因及影像学分析135例

    目的:回顾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影像学表现及探讨其诱因.方法:收集13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资料,结合国内文献报道,分析其诱因.结果:影像学分期Ⅰ期0例,Ⅱ期6例,Ⅲ期24例,Ⅳ期39,Ⅴ期66例,其中有明确长期大量激素使用史23例(17%),髋臼发育不良继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8例(13.3%),股骨头及股骨颈骨折继发股骨头坏死16例(11.1%),不明原因股骨头坏死61例(58.6%).结论:髋臼发育不良、股骨颈及股骨头骨折也是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重要原因.

    作者:林书芳;陈延军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32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死亡率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肌梗死类型,占急性心肌梗死的40%~50%.现对3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

    作者:刘昌喜;李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及体会

    小儿头皮针穿刺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是新生儿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而小儿头皮静脉又具有表浅、易充盈、有丰富的血管网、穿刺易于固定、患儿体位舒适,既不影响患儿肢体活动和保暖,也不影响治疗和护理.因此,常选择头皮静脉输液,但是要想提高成功率,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

    作者:王文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02例实施术后舒适护理的剖宫产产妇与102例常规护理的产妇护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舒适护理组产妇在疼痛减轻、泌乳是否充足、睡眠质量、紧张焦虑和满意程度方面与常规护理组产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舒适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效果较好.

    作者:何苑仪;谈霭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护患之间患方愤怒情绪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医疗需求和期望值也随之提高.患者在追求疾病诊治的同时,法律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烈,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如何应对护患纠纷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因护士未处理好与患者及家属的关系而导致患者及家属产生愤怒情绪的事件.良好的应对既能使患者及家属很快摆脱愤怒的情绪,继续配合进一步的治疗及护理,又能保证护士自身的安全.

    作者:吴碧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老年心律失常合并高血压病的心理护理体会

    在多年临床护理实践中,对治疗的心律失常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心律失常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易产生各种思想顾虑,情绪易激动,甚至绝望,从而导致病情恶化.该类患者存在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性应激性心理因素及行为并影响了临床疗效及康复.为保证临床医疗护理顺利进行、保证疗效,现对该类患者护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马文学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39例临床考虑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住院患者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查.结果:79.3%合并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大多发生在颈动脉分叉部至颈内动脉起始部向上约1.5~2cm范围内.左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右侧颈动脉多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是诊断、评估动脉壁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临床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治疗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梁香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脑桥外髓鞘溶解症1例报告

    中央髓鞘溶解症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非炎症性脱髓鞘疾病,临床非常少见,常见于快速纠正低钠血症后.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分为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和脑桥外髓鞘溶解症(EPM).现将本院发现的1例EPM患者报告如下,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作者:林春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老年性脑血栓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和探索老年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治疗的114例老年性脑血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方法为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综合护理.结果:1例因脑水肿合并脑疝死亡,72例明显好转,肢体活动恢复较好,语言功能有部分恢复,患者自理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升,有41例基本痊愈.结论:通过科学系统的综合护理,可以进一步改善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身体机能,增强血液循环,提高自愈能力,对于提高善脑血栓的治疗效果,进一步降低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全面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香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老年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

    髋部骨折即股骨颈骨折,包括粗隆间、粗隆下及囊内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病.髋部骨折多数须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以利早期活动,避免长期卧床致肺部感染并发症等.近两年来共施行此类手术60例,年龄75~101岁.现将麻醉方法及术中管理探讨如下.

    作者:杨德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中医药抗肾纤维化进程中干预细胞因子的研究近况

    肾纤维化(包括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慢性肾衰竭的共同途径[1].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与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细胞因子通过作用于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在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等一系列器官纤维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几乎参与了肾纤维化每一方面的进展[2].现就近年中医药抗肾纤维化中干预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邢瑞贤;万红波;郑栓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恙虫病108例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目的:对108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108例中,发热100%,有焦痂溃疡96例(89%),淋巴结肿大63例(58.3%),肝肿大32例(29.6%),脾肿大23例(21.3%).合并两个或以上脏器损害67例(62%).结果:病程越长,确诊越迟,器官损害越多,损害的程度也越重.74例外斐氏试验OXK 1:80以上32例,阳性率43.3%.误诊92例,误诊率85.2%.结论:分析其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强调全面、仔细的体检,有意识的查找焦痂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利锋;李文元;刘丽斌;马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高渗性昏迷16例

    目的:探讨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方法:采用大量补液和小剂量胰岛素加清开灵静点的方法治疗,观察血生化,血渗透压指标变化和转归.结果:本组患者16例,临床好转12例(75%),死亡4例(25%),其中1例死于严重感染伴肾衰,1例死于患者来院前因肺炎用葡萄糖加抗生素误治诱发本病死于感染性休克,多脏器衰竭,1例死于脑水肿、脑疝,1例死于心梗合并心衰.结论:对本病患者及早正确诊断,及时大量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的静脉输注和足量高效的抗生素的给予以及滋阴通胕的中药的运用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丽;杨树先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0~6岁儿童贫血的发病率、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了解本地区0~6岁儿童贫血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婴幼儿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选择本地区0~6岁儿童2111名,测定血红蛋白,同时调查家长喂养情况及儿童的饮食行为.结果:本地区0~6岁儿童的贫血率12.03%,男童略高于女童,差异无显著性(P>0.05),婴幼儿高于学龄前儿童,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孕妇学校及幼儿家长中开展营养知识宣教,合理调整婴幼儿的饮食结构,纠正偏食的不良习惯,可以降低贫血的发生率.

    作者:田桂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