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辨证分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胡晓艳;吕春兰

关键词:脑梗死, 辨证分型,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血脂水平, 中医证型, 中风病, 中医诊治, 证侯, 诊断过程, 客观依据, 检验指标, 主观性, 实验, 获取, 患者, 范畴
摘要: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其辨证分型是通过总结、分析患者表现出的各种证侯得到的,而证侯是以四诊为手段获取的。这一诊断过程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该病证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的观察和分析,探寻中医证型与检验指标间的联系,为中风病的中医诊治和研究提供较为可靠的客观依据。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降钙素原和早期乳酸清除率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监测脓毒症患者血清PCT及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变化,探讨PCT及乳酸清除率在评价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ICU脓毒症患者60例。根据病情转归可分为存活组48例,死亡组12例;根据患者乳酸清除率水平(以10%为界)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39例,低乳酸清除率组21例。当患者确诊为脓毒症后留取静脉血10ml,离心取血清监测PCT水平;确诊为脓毒症后抽取2ml动脉血测定乳酸水平,治疗6h后再次抽取2ml动脉血测定乳酸水平,计算早期乳酸清除率,并对患者确诊当天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域(APACHE域)评分。结果死亡组在性别组成、年龄及APACHE域评分之间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PCT水平、动脉初始血乳酸水平及脓毒症休克的发生例数均较存活组明显增高(P<0.01);死亡组6h乳酸清除率较存活组明显降低(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在性别组成、年龄、动脉初始血乳酸水平、血清PCT水平及APACHE域评分之间与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脓毒症休克的发生例数及病死率均较低乳酸清除率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PCT能反应脓毒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利于对患者预后的判断;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以作为一个评价临床治疗疗效和预测预后的敏感指标。

    作者:李国吾;武玉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159例患者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采用与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组。微血管病变检测采用临床评估、尿液检查、眼底检查、神经传导检查以及多种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并检测25-羟基胆钙化醇水平,<20ng/ml定为维生素D缺乏。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维生素D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中维生素D缺乏与维生素D不足患者明显增多。维生素D缺乏症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和肾病存在强相关性。低水平的维生素D与并发两种以上微血管并发症具有强相关性。结论部分糖尿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与不足,可能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对糖尿病患者应调整膳食维生素D摄入量、补充适合的维生素D剂量等,或许可以预防或者延缓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志欣;陈建都;匡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改良的下肢静脉剥脱术与传统术式的对比分析

    下肢原发性静脉曲张为血管外科常见静脉疾病,手术是终治疗方法,现临床手术方式较多,但并没有哪种手术方式能够表现出明显优势。本研究总结分析近3年于我院行改良的静脉剥脱术和传统术式的患者资料,对比两种手术方式优缺点。

    作者:韩济南;王学民;王闯;李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罗哌卡因复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在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简称前列腺增生,是引起老年男性患者排尿障碍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是目前治疗BPH的常用方法。 BPH患者因其发病年龄较大,合并症较多,尤其是心肺疾病,麻醉风险大大增加,麻醉方法的选择及麻醉管理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采取操作方便简单、麻醉效果好、对患者生理影响较小的麻醉方式。本研究旨在探讨骶管阻滞麻醉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麻醉效果。

    作者:徐静;古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医院图书馆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科技与信息的高度结合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医院要想在科研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发展、不断前进,就必须督促医疗工作者查阅大量的文献,了解新的学术动向,掌握更前沿的医学动态,避免走弯路,减少重复。而医院图书馆正是文献信息的来源,多方面、多层次地为医疗工作者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如医疗研究、教学实践、论文撰写等[1]。现对医院图书馆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几点相关治理对策。

    作者:陈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14例并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7例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对照组57例单独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5.96%)明显高于对照组(64.91%),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GGT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HDL-C则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指标升高或降低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确切,优于单独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桥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广谱caspase抑制剂对大鼠烫伤后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广谱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大鼠烫伤后肾脏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致伤组和给药组,每组24只,各组设2、8、24、48h共4个相应时段,每时段6只,给药组致伤后即刻经尾静脉注射 z-VAD-fmk 3mg/kg,以后1.5mg/kg每12h经腹腔注射1次,致伤组用同样方法注射与给药组等体积的生理水,对照组不做处理,致伤组和给药组烫伤后用Parkland公式补液,并根据给药量相应减少补液量,分别于上述各时段处死大鼠并留取肾脏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的凋亡,荧光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与致伤组相比,给药组病理切片显示肾脏组织损伤有所减轻;肾脏细胞凋亡指数(AI)在烫伤8、24及48h后明显降低(P<0.01);caspase-3活性在伤后2、8、24及48h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早期应用z-VAD-fmk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肾脏细胞的凋亡,进而减轻肾脏的损伤,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朱宝昌;盛小辉;刘群;李红卫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术后产妇体位分析

    剖宫产术常规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简称腰硬联合),传统护理常规要求术后去枕平卧6h,以预防术后头痛,但近年来术后去枕平卧所引发的患者诸多不适已引起广泛重视。本研究探讨术后体位对椎管内麻醉后产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华;王泽鹏;胡先华;姜小庆;黄荔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采取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24h 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水平等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曹慧敏;赵冰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155例临床治疗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哮喘疾病,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咳嗽为主要症状,既往被称为过敏性咳嗽,是儿童慢性咳嗽常见原因,临床上缺乏早期治疗,往往会发展成更严重的哮喘状态[1]。因此了解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症状并及时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哮喘疾病的患病者越来越多[2]。因为对哮喘疾病知识的缺乏,导致很多哮喘患者都不能及时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盲目拖延病情,以致疾病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为了避免咳嗽变异性哮喘引发的危害,患者要及时发现病情及早治疗,否则将出现不良后果[3]。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55例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王卫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康复作用的临床观察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哮喘的病因复杂,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的影响[1,2],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咳嗽和胸闷等不良症状[3],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儿的生长发育带来危害。如诊治不及时或者治疗不规范,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则会导致气道的重塑和不可逆狭窄,严重者则危及生命。因此,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配合临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顾胜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长学制医学生骨科临床实习教学思考

    医学临床教育旨在培养临床医生,医学生前期所学知识都是按照疾病到临床病症的模式来学习,但在实际临床工作是从病症到诊断,这种逆向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医学生临床实习后一年的学习目的。七年制学生毕业后要能基本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1];经过较短时间的临床工作就可以晋升为主治医师,要求有独立开展预防救治工作的能力。学校对七年制学生的期望与要求也较五年制本科生要高,这让我们教师有了较大的责任和压力,使教师组织教学的难度增大。经过多年摸索,我们有了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作者:周海斌;董启榕;周晓中;徐炜;言湛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一线治疗GP方案和TAC方案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GP和TAC两种化疗方案用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GP两药联合化疗,对照组给予TAC三药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受益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7.06%,与对照组患者的50.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Ⅱ度及Ⅲ度以上分别为20例、14例,对照组为13例、21例,对照组患者骨髓毒性大于观察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Ⅱ度以上为19例,对照组为10例。观察组胃肠道反应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热、过敏反应、轻度心电图异常、EF(心脏射血分数)等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受益反应率为55.88%,对照组为50.00%,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P两药联合方案和TAC三药联合化疗方案,用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疗效相当。

    作者:林顺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出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RCT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 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组)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1(常规治疗组, P<0.00001)、对照组2(依达拉奉组,P=0.0008)比较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3(亚低温组,P=0.39)无差异;试验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1(P<0.00001);各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相当(P>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单用依达拉奉,与亚低温治疗疗效相当;联合治疗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并未增加。

    作者:杨晶晶;杨忠梅;唐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结合组织多普勒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右室功能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结合Tei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右心室整体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正常对照组40例(Ⅰ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40例(Ⅱ组),急性下壁非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32例(Ⅲ组),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14例(Ⅳ组)。在标准心尖四腔心观二维图像指引下,采用TDI的频谱多普勒技术记录三尖瓣环与右室游离壁及中心纤维支架结合处,以及右室游离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运动速度曲线,测量各期大运动速度,计算Tei指数。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在三尖瓣环右室游离壁处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降低(P<0.05)、Tei指数显著升高(P<0.01),右室游离壁心尖段的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及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降低(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Ⅳ组在三尖瓣环中心纤维支架处的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心房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降低(P<0.05),Ⅱ组、Ⅲ组的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也显著降低(P<0.01),Ⅱ组在此处的Tei指数也明显升高(P<0.01);与Ⅰ组相比,Ⅲ组、Ⅳ组患者的RVEDV、RVESV明显增大(P<0.05),以Ⅳ组为著(P<0.01);Ⅳ组的RVEF明显减小(P<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反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右室收缩功能减低,其与组织多普勒技术结合测量有利于全面评价心肌梗死后右室整体功能。

    作者:张淼;张梅;董彦;田路;刘军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在核医学科的实施体会

    我院为江苏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一流的设备、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可以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可靠、准确的诊断,这是实现现代化医院必备的物质条件。核医学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SPECT-CT、PET-CT、骨密度仪等先进影像设备,科室的信息化、数字化、集成化管理能推动分子影像学的发展,为高水平的医学研究提供平台[1]。

    作者:姜继伟;桑士标;高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脑梗死辨证分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其辨证分型是通过总结、分析患者表现出的各种证侯得到的,而证侯是以四诊为手段获取的。这一诊断过程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该病证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的观察和分析,探寻中医证型与检验指标间的联系,为中风病的中医诊治和研究提供较为可靠的客观依据。

    作者:胡晓艳;吕春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国际社会完善全科医师“守门人”作用的措施及经验

    为了促进医疗服务及资源的合理利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建立或完善其全科医师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来促进全科医师的“守门人”作用。全科医师作为卫生服务系统的首席代理人和协调员,主要是基于所掌握的医学知识与技能,对居民和社区的健康状况作出非市场性的专业反应,并采取相关的干预措施,如提供基本医疗与卫生保健咨询服务,并将患者转诊到适宜级别的医疗机构接受服务和治疗[1]。其“守门人”的作用主要是针对居民与社区的健康问题进行管理与协调,并向患者提供上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及专科医师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和费用信息,通过整合有效的卫生资源来改善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但是,全科医师“守门人”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不仅取决于全科医师的能力,还取决于全科医师制度的完善与否,特别是全科医师的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是有效发挥全科医师“守门人”作用的关键。

    作者:李新伟;刘双梅;王小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会阴侧切角度预标识在助产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提倡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是世界卫生组织对产科质量的要求。会阴侧切技术是在阴道分娩中常用的助产技术和助产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目的是减少会阴的严重裂伤和遇有特殊情况实施助产手术时使用,但临床上因会阴侧切角度不准确造成的会阴侧切伤口延裂时有发生,给产妇增加了痛苦和加重了经济负担[1]。为了杜绝因会阴侧切角度不准确导致的侧切伤口延裂和提高助产士的会阴侧切技术水平,我院产房从2012年12月开始要求工作3年以下的助产士使用龙胆紫对会阴侧切角度在宫口开全后和胎头拨露前进行预标识,对符合会阴侧切指征的50例产妇在实施会阴侧切角度预标识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国维;程利娟;葛亚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改善细胞免疫对肺结核化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组在2HRZE/4HR标准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痰菌转阴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痰菌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4+、CD4+/CD8+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辅助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可显著改善免疫状态,提高痰菌阴转率,提高疗效。

    作者:傅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北京航天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