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波;申吉泓;马超龙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跗骨骨折,因其自身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复杂,故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技术要求较高,经常会出现关节面骨折复位不佳、固定不牢和软组织并发症.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0月用双针经皮撬拨自制夹棍复位器治疗97例跟骨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陈咏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院于2002年10月进行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lnformation System,LIS)的调研,2003年7月开始LIS的安装调试,8月正式运行.在我国,LIS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将我院在近几年应用LIS遇到的问题和实际需求总结如下,与大家一起探讨.
作者:于洪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冠心病、脑卒中、心及肾功能衰竭主要的发病因索.本文对80例高血压病患者,在进行生活方式和服药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了社区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霖;邓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分别联合顺铂和草酸铂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2月至2006年3月的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草酸铂方案.21天为1个治疗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63.5%,对照组总有效率48.2%,两组疗效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主要毒副作用相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草酸铂治疗蒽环类耐药性晚期乳腺癌较联合顺铂方案疗效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袁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化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循环障碍,引起心肌的氧供给与需求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FDP能从分子水平改善心肌细胞代谢,直接在细胞内产生三磷酸腺苷(ATP),改善心肌有氧代谢,有效维持细胞离子泵的功能,增加细胞的稳定性,使缺血缺氧状态的心肌受到保护.目前FDP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现将我院2002年3月~2005年3月的冠心病住院患者112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付永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改良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与传统术式相比有何优点.方法 对73例和4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别行改良的和传统的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传统组在取出前列腺后对5、7点膀胱颈边缘缝合止血,改良组仅缝合12点缩小膀胱颈后以气囊尿管牵拉止血.结果 两组IPSS评分和大尿流率Qmax均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出血时间、住院时间相似(P>0.05),改良组平均手术时间缩短17%,术中出血减少38%(P<0.001).结论 改良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与传统术式疗效相似,前者操作简单,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是开放前列腺切除一种较理想术式.
作者:冯波;申吉泓;马超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妇科普查的普及,诊疗水平的提高及手术条件、技术的不断改进,许多地区先后开展了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我院自1999年9月~2005年9月对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晓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硬膜外麻醉是我国常用麻醉方法之一,腰背痛是腰部硬膜外麻醉的常见并发症.本文探讨了腰部硬膜外麻醉术后腰痛的发生原因和如何预防术后腰痛.
作者:邓海峰;石丽宏;修晓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人心绞痛型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76例确诊为老年冠心病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资料,其中男56例,女20例;检查前有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或心悸症状1个月至2年,心电图显示ST-T异常者68例,心律失常者71例.结果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异常ST-T改变及心律失常检出率高.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可作为检测老年心绞痛型冠心病ST-T异常及心律失常的一种可靠及简便的方法 .
作者:肖化斌;玉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的优势、特点、效果.方法 采用QH-2000型B超定位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144例,冲击电压0.14-0.15kV,平均冲击次数2200次.结果 疼痛缓解率91.7%,初震结石排净率87.5%.结论 急诊B超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具有止痛成功率高,组织损伤小,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蔡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部间质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影像诊断为间质瘤,并经手术取得病理学资料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无坏死的间质瘤,低度恶性居多;边缘有分叶,内有斑片状坏死间质瘤为恶性.结论 CT和MRI均可对间质瘤作出较明确诊断,MRI在定位上更有价值.
作者:张海军;张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OME)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OPCAB)中对患者胃保护作用.方法 OPCAB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O组)33例和对照组(C组)30例.O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予以OME 4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约40min.C组于同一时间,采用同样方法 滴注生理盐水100ml,作为观察对照.两组患者分别于气管插管后(T1)、开胸后(T2)、开胸后40min(T3)、80min(T4)、120min(T5)、关胸时(T6)等6个时点测定胃内pH值,并于术后第1、2天随访患者是否有与胃粘膜损伤相关的恶心、呕吐、胃胀、潜血及出血等事件发生.结果 O组6个时点胃液pH值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或P<0.01),除T1外,两组各时点pH值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与胃粘膜损伤相关的恶心、呕吐、胃胀、潜血及出血等事件,两组间也具有明显差别.结论 实施OPCAB术的患者在气管插管后静脉滴注OME,可明显提高术中胃液pH值,具有胃保护作用,有效减少胃部并发症.
作者:施乙飞;韩建阁;蒋大中;王国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自1973年发现阿片受体后,人们主要针对其镇痛作用作了大量研究.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结果证明阿片受体有脑保护作用,参与介导脑缺血缺氧耐受.现将阿片受体介导脑缺血耐受的基础研究做简单综述.
作者:赵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者,女,23岁.左髋肿物进行性增大3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2005年2月发现左髋部核桃大小包块,无明显不适,未作治疗.后包块生长迅速,2005年5月包块增大至拳头大小,局部有隐痛,曾在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未见缓解.
作者:祝安惠;赵长伶;樊蓉;王艳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卡波姆是全合成聚丙烯酸化合物,是一种多用途的高分子材料和具有前景的药用辅料.现将其基本理化性质和在药剂上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贾春凤;宋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2004年2月,我市某监狱管理分局发生一起伤寒暴发流行,发病率达1.81%.疫情发生后,采取了以消毒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的发展;同时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是由接触感染引起的伤寒暴发.
作者:郑福泉;张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02年以来门诊和住院病例.小的6岁,大72岁,消化道中毒60例,其中自服40例,误服20例,生产性(喷洒农药)60例.中毒程度:轻度10例,中度70例,重度40例.治愈119例,死亡1例,住院天数1~14天.
作者:吴正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2005年7月~2006年3月用替米沙坦治疗5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丽华;邢济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京郊二级中医院急诊冠心病患者特点.方法 对2005年1~12月急诊冠心病患者就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诊冠心病患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高发年龄是60~70岁;就诊高峰时间在早8~11点,晚19~22点;季节分布以秋冬季偏高,夏季偏低;统计了前5位主诉和诊断.结论 通过对急诊冠心病患者情况分析,可以指导科室合理分配及培养急诊医师并发展全方位的急救制度.
作者:孙亚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一定量的胰岛素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生物效应低于正常,表现为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和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减少.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亚临床慢性炎症反应有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知,多种炎性因子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等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这些炎性因子主要通过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1].本文就这些炎性因子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树果;范良敏;时立新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