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永惠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胸腺瘤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的临床疗效,并分析预后.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MG合并胸腺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胸腺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则联合放疗与胸腺瘤切除术治疗,评价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抗体指标.结果 比较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7%(26/29),高于对照组的72.4%(2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研究组的抗体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合并胸腺瘤,放疗联合胸腺瘤切除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静孟;吴秋平;侯兵;刘权兴;陈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大多数医院传统的住院医师培训的重点在于临床和手术技能的培养,但是对于专业发展等非临床技能则缺乏正式的教学培训.方法 通过开展研讨会形式进行培训,议题包括骨科的职业道路,职业道德,时间管理,医学相关法规,心理疏导,医患沟通,科研能力等.在研讨会前和会后对住院医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确定每个议题的整体实用性和价值.结果 所有参与的住院医师表示他们会向其他住院医师推荐这个研讨会.该课程的平均综合评分为4.78分(4~5区间),打分区间为1分(差)到5分(优秀).高分主要来自于课程的实用性等方面.结论 非临床技能培训项目应当被纳入骨科住院医师的课程中.
作者:章浩;史晓辉;张雷;郑兴峰;白一帆;李亚楠;王辉清;杨宗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多奈哌齐与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联用对首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首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按照其选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单用多奈哌齐的40例对照组患者、联用多奈哌齐与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智能精神状态评分以及精神病病情程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智能精神状态评分以及精神病病情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奈哌齐与小剂量奥氮平合并使用可以有效提高首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智能精神状态,减轻其精神病病情.
作者:倪珂;王春雁;于人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比较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对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入住我院骨科的诊断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共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化随机法,将其随机分为DHS组(28例)和ALP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 ALP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组的骨性愈合时间也少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组的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DHS比较,ALP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及术后功能的恢复.
作者:赵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昼夜节律的影响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12日—2016年3月12日我院慢性心力衰竭100例患者,抽签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比索洛尔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VEDD(48.39±2.54)mm、LVESD(30.52±1.16)mm、LVEF(56.12±5.54)%、 日间心率(72.15±2.13)次/min,均高于对照组,夜间心率(61.45±2.38)次/min、醛固酮(0.15±0.12)μg/L、 肾上腺素(72.15±1.65)ng/L、NE(236.89±9.85)ng/L、AngⅡ(72.15±5.69)ng/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心率昼夜节律性.
作者:詹龙亮;李国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为临床上合理用药和应对措施提供相关依据,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从我院2008年6月—2017年6月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50例,对其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应对措施.结果 在头孢菌素类中,导致发生不良反应多的药物是头孢曲松(24.4%);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多数是15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的老人;主要累及的器官是皮肤其后依次为呼吸、循环、消化及神经系统;通过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占多数,其次依次为口服、静脉推注、肌注.结论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易在儿童及老人中发生不良反应,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临床应用该类药物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惠霞;黄国争;戴计准;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研究全麻手术患者采取七氟醚吸入麻醉、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区别.方法 选取本院全麻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1日—2017年5月1日,将其依据信封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丙泊酚组(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为主治疗)、七氟醚组(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麻醉前后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七氟醚组全麻手术患者实施麻醉后,其FVC水平麻醉后较为稳定,而丙泊酚组波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肺功能指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使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针对全麻手术患者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方案更为理想.
作者:谢定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对黄连的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现状与进展做了总结,发现黄连的小檗碱、黄连碱及药根碱等药理活性比较明显,多种成分均具有抗癌、抗菌、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黄连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黄连的更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孙洁;严广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进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安全性、手术时长、手术后患者的出血量、拔除尿管的时间及预后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手术的手术时长为40~150 min,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范围为50~185 ml.所有患者均不需要输血,且无患者发生手术相关的电切综合征发生,经研究发现手术时长与前列腺切除重量成正比,患者术后均排尿通畅,患者术后拔除尿管的时长为4~9 d.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应用安全性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刘兆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患者留置静脉中心导管(PICC)中自我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113例妇科肿瘤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自护能力、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心理等.结果 自护能力总分81~140分,均值(114.51±2.63)分,总分及健康知识均处于中高等水平.年龄、学历、留置时间、置管次数、抑郁对自护能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Logistic分析年龄、留置时间、置管次数、抑郁均是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妇科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年龄、留置时间、置管次数及抑郁有关,临床护理应予以重视.
作者:谢诺;李娜;裴会;吕一男;白晨;王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征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CRRT治疗,观察组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参数及生化指标.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动脉氧分压(11.9±1.9)kPa、二氧化碳分压(6.0±1.5)kPa及HCO3(22.5±2.2)mmol/L指标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肌酐(379.2±85.2)μmol/L、血清尿素氮(18.2±1.9)mmol/L、钾离子(3.8±0.5)mmol/L、钠离子(135.2±10.2)mmol/L及肿瘤坏死因子 α(46.0±5.2)ng/L指标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效果显著.
作者:黄仲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辨证施治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所接收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接受中医辩证施治治疗,即服用气虚痰祛瘀法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在中医证候积分上,观察组患者终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辩证施治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效应高.
作者:程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结合西药对慢性肺心病右心衰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右心衰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各4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结合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的RVEF、SpO2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苓桂术甘汤结合西药可显著改善慢性肺心病右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谭明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本文通过1例病例从护理角度探讨分析对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左心衰的护理重点,指出密切观察病情,准确使用药物,正确的专科护理,及时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科学的出院指导是提高本病出院率和生存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明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骨科临床本科实习生带教应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骨科接收的98例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传统教学法,观察组行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临床实习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评分分别为(91.14±4.15)分、(89.17±2.4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案分析能力总分(90.47±10.2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临床本科实习生带教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实习效果,增强病案分析能力,提高教学满意度.
作者:陈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70例已出院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延续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延续护理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好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促进护理质量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璐;李明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并优化医院教师参与临床药学理论教学的模式.方法 对比分别采用LBL和CBL教学的学生在课堂效果、医院入科及临床实践三个方面的评估结果 ,对医院教师开展理论教学的模式及课程设计进行讨论.结果 通过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差异化制定,医院教师采用C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理论教学阶段的学习兴趣和自学热情,提高学生实践的临床思维和服务意识,以及解决部分专业问题的能力,但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医院教师可通过CBL方式将临床需求及工作经验渗透到临床药学的理论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谢慧;黄珊珊;孟冬梅;王雅连;姜顺军;喻鹏久;魏理;崔江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 调查院内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80例内分泌失调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根据月经周期时间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析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5.6%,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0.0%.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可以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
作者:柯冬贵;尹秋桂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将微信公众平台模式应用于《临床中药学》教学研究中,是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方法 根据当代大学生学习情况,查阅资料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完成后由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根据具体的教学方案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并予以实施.结果 16级学生各项专业知识考核成绩均高于15级学生(P<0.05).结论 将微信平台模式应用在《临床中药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程度.
作者:李家娣;崔立然;郭丽娜;吴迪;韩翠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衰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0)与常规组(n=20).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予以针对性护理配合.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平均血压、心率、24 h尿量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心脏介入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左心衰患者的同时辅以针对性的护理配合,效果突出.
作者:文惠;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