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肝素钙、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吸入)联合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的效果分析

邢丽莉;申力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 联合治疗, 急性加重期COPD,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舒利迭)(吸入)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8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舒利迭吸入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以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舒利迭吸入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指标,效果明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对妇产科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

    目的 讨论标准化病人(SP)教学对妇产科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医学院学生4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0例,传统教学)和观察组(20例,SP教学);18周后,比较两组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结果 18周后,观察组五站式考核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妇产科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作者:黄晓巍;周言;买合甫拜·艾山;苏来曼·卡斯木;阿丽娅·阿克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在新生儿护理中配合实施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受护理的新生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加以配合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在疼痛刺激后的血氧饱和度、动脉压以及新生儿的疼痛分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护理中,给予配合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新生儿的疼痛感,并且血氧饱和度、动脉压有明显提升,效果显著.

    作者:邓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现代教育技术与继续医学教育探讨

    文章从对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出发,深入探讨其对继续医学教育影响以及作用,以期通过此种方法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水平.同时,对现代教育技术和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概念和技术进行研究,以明确现代教育技术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对于继续医学教育来说,现代教育技术是进行此种教育的工具,也是一种资源,为进行此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是未来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王雄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食管癌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1例

    在人体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之间产生互相排斥情况的发生,使得右主动脉弓逐渐消失,右锁骨下动脉位置逐渐移动直至食管和气管后面,临近左锁骨下动脉,而右颈总动脉位置则移动至左颈总动脉旁.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在正常情况下依然能够发挥其功能,但也有少许情况会导致食管受到压迫,从而造成吞咽困难.

    作者:熊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手术室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评价

    目的 规范手术室高危药品的管理,提高手术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在手术室成立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小组,制定和完善手术室高危药品目录,进一步规范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对护士进行手术室高危药品知识培训及考核、新入科护士严格资格准入,强调高危药品使用前后双人查对制度及用药后效果观察、不良反应监测.结果 安全管理实施后手术室高危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安全管理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管理实施后手术室护士对高危药品安全管理及使用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安全管理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手术室高危药品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用药能力,确保患者围手术期用药安全.

    作者:喻军;陈秋香;关国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前列地尔注射液与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诊的3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15、2.272,P<0.05).结论 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和预后,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该治疗方法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刘驰;周舰;陈美心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分析责任制护理应用于56例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研究责任制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责任制护理方式.在患者刚刚入院的时发放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在调查完后给予相关的护理措施;在患者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评价责任制护理是否有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稳定以及患者活动程度的评分分别为(84.16±10.12)分、(78.56±3.26)分以及(62.03±5.13)分,而实验组患者三项指标分别为(92.36±2.16)分、(90.16±5.64)分以及(77.69±5.68)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可以提高其生存质量,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有效地降低了医患矛盾的发生.

    作者:陈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前路内固定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运动和触觉评分、伤椎高度和Cobb角度、不良并发症发生概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路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比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更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裴治满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神经源性厌食症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源性厌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两组护理模式周期均为半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87.50%)优于对照组(5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期间,只有极少数患者出现过轻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随着护理干预逐渐缓解,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6.25%)低于对照组(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其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有主意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崔青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的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酶(ALP)以及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并对其进行分析;分析并对比阳性和阴性AFP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同时对阳性AFP患者的AFP变化和肝功能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在1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血清阳性AFP患者的49例、阴性71例,阳阳性AFP患者ALT指标,与阴性AFP患者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T、ALP以及GGT指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住培医生实施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麻醉科轮训医生在实施纤支镜引导下经鼻腔气管内插管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住培医师120人,经过不少于60分钟的集中培训后分别对120例患者进行纤支镜引导下鼻腔气管内插管,评估其气管内插管的成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在纤支镜引导下鼻腔气管内插管中,住培医生的一次成功率为26.2%,两次成功率为60.2%,失败率为39.8%.Logistic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曾经使用过纤维支气管镜、博士学历、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是住培医生实施纤支镜引导下经鼻腔气管内插管成功的有利因素.结论 背景知识的熟练掌握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仍是提高是住培医生气道管理技能的重要手段.

    作者:汪赛赢;段开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护理管理干预对减少COPD患者住院费用的作用评价

    目的 探究分析护理管理干预对减少COPD患者住院费用的作用.方法 抽选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1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5例,接受护理管理干预;对照组84例,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采用护理管理干预的患者住院费用为(3.18±0.16)千元,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住院费用为(4.05±0.49)千元,护理管理干预患者住院费用少于常规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OPD患者护理当中采用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作者:陈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CT联合MRI检测对诊断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分析胰腺囊性病变患者接受CT和MRI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CT检查,观察组采用MRI和CT联合诊断,对两组的阳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有38例确诊,准确率为92.68%.观察组有41例确诊,准确率为1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阳性预测值,观察组患者的阳性预测值为90.24%(37/41),对照组的阳性预测值为100%(41/4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腺囊性病变患者接受CT和MRI联合诊断的应用效果比较好,诊断准确率高.

    作者:刘立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防范老年人跌倒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

    老年人跌倒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不但给本人带来痛苦,也给整个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增加,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已成为跌倒的高危人群.老年人跌倒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跌倒所致的意外不但给本人带来痛苦,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给整个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发生,保健人员通过分析跌倒的危险因素,对老年人进行安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做好老年人跌倒防范及给照料者提供支持.保健人员、老年人自身和家属保姆齐心协力,尽大可能减少老年人跌倒情况发生,减少其痛苦,减轻家庭负担,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安度幸福晚年.

    作者:马居峰;邵安龙;王利民;王志敏;毕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福州家庭医生签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年6月由国务院医改办等7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全国全面启动.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及福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提升福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的对策和建议,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管理,探索符合群众需求的签约服务模式.

    作者:颜学侠;蔡怡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目标化管理理念在医院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目标化管理理念在医院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6年7月引入目标化管理理念并将其应用到本院内科护理管理中,经过近一年的目标化管理应用,于2017年7月对比分析培训前后两年内目标化管理理念在本院内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过目标化管理后,医患之间发生纠纷的次数低于传统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考试分数及技能考试分数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医院的被投诉次数降低.结论 实施目标化管理理念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内科的护理管理质量,对改善未来医院护理管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作者:谭家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高龄切口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龄切口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36例高龄切口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8),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44.46±18.68)min、术中出血量(41.14±15.56)ml、术后疼痛评分(1.12±0.36)分和住院时间(3.12±1.39)d,均低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60.66±20.23)min、术中出血量(56.68±19.77)ml、术后疼痛评分(2.03±1.44)分和住院时间(6.68±2.23)d,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切口疝患者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疾病的治疗,对于患者的身体疾病问题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宇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微创法拔除阻生智齿牙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微创法拔除阻生智齿牙的效果.方法 选取从本院口腔科纳入的阻生智齿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拔牙方式,去除阻生智齿牙;微创组利用高速涡轮牙钻,配合牙挺,拔除阻生牙,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做好相关记录.结果 微创组患者在拔牙时间、患者疼痛和心理反应、并发症发生率、牙槽窝完整性等方面,均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常规拔牙方式相比,微创法在拔除阻生牙方面,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减缓患者疼痛和紧张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黎清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治疗中应用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5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n=25)和B组(n=25),5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额外接受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结果 A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残余尿量、膀胱容量优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集束化康复护理较常规护理更有利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生活质量、膀胱功能的改善.

    作者:黄坤静;黄洁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析

    目的 探析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用于糖尿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7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用于糖尿病效果颇佳,有益于缓解症状、控制血糖、提高满意度.

    作者:李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