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战超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的亚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医护人员亚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方法 以参加2016—2017年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健康体检的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亚健康检出率为56.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每周工作时间、是否上夜班、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亚健康对总体亚健康状况有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 亚健康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健康,医疗卫生事业管理者应重视医务人员的亚健康状.
作者:杨宁;杨淑霞;蔡素丽;姚慧;刘宏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256例产妇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128例,行剖宫产术后放置吉妮环)和对照组(128例,行剖宫产术后放置普通T型节育环),对比两组意外妊娠率.结果 实验组产妇产后3个月(0%)、6个月(0.8%)、12个月(2.3%)意外妊娠率均低于对照组5.5%、9.4%、13.3%.结论 剖宫产后放置吉妮环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意外妊娠的发生,避孕效果良好.
作者:姚文蕾;王永芳;孙绮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氯沙坦钾氢氯噻嗪联合应用于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经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研究组经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氨氯地平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为宜.记录两组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SBP、DBP水平对比,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SBP、DBP水平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利用氨氯地平、氯沙坦钾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
作者:许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的方式.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120例作为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感染的因素与护理措施.结果 此次研究的120例患者中,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有12例,感染发生率为10.0%.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肿瘤患者PICC感染症状的出现和留置的时间、留置的位置、导管材料密切相关.由于留置时间影响导致感染的患者有3例,因为留置位置影响所导致感染的患者有4例,因为导管材料影响所导致感染的患者有5例,所占比例为分别为4.2%、3.3%、2.5%.结论 在临床实践当中,需要与肿瘤患者PICC相关的感染因素进行结合,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与生活的质量.
作者:胡志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宫颈癌高危人群实施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4年1月—2017年1月妇科门诊90例宫颈癌高危人群,均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细胞学检查,分析总结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效果及差异性.结果 实施细胞学检查敏感性为83.3%,明显高于阴道镜检查50.0%(P<0.05),实施细胞学检查特异性为87.5%,明显低于阴道镜检查97.2%(P<0.05).结论 妇科门诊宫颈癌高危人群实施阴道镜及宫颈细胞学检查各具优势,可将两者联合能够提升诊断效果.
作者:冯胜利;张秀丽;陶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对肛瘘及其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确诊为肛瘘并行手术者分析,经手术证实后,对照分析患者肛瘘分型与术后确诊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患者肛瘘内口及肛管与术后确诊的符合程度.结果 78例患者中出现4例复杂型漏诊,3例因内口和支管位置高而被错误地诊断为单纯型肛瘘,肛瘘分型诊断准确率高达94.9%,内口诊断与手术确诊符合率为92.0%,主管诊断与手术确诊符合率为97.5%,支管诊断与手术确诊符合率为72.0%.结论 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对肛瘘及其分型具有诊断价值,其为肛瘘的临床诊断与术式选择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信息.
作者:黄富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通过将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作为科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进行控制,完善科室住院患者跌倒风险防范管理,促进跌倒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法 提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全科5例跌倒不良事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故的主要原因,并采取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控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跌倒发生率及跌倒伤害率.结果 对跌倒敏感指标控制前后进行比较,跌倒发生率由0.25‰下降至0.098‰,跌倒伤害率由80%降到0.结论 通过护理敏感指标分析,为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将跌倒评价指标应用于科室及专项质量控制,使跌倒管理更具目标化、规范化,有助于医院跌倒质量管理的提升,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王茂红;沈建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心力衰竭患者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92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46),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护理过程评分(92.23±5.68)分、心理疏导评分(93.66±5.44)分和技术水平评分(92.52±5.77)分,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护理过程评分(84.44±4.21)分、心理疏导评分(85.55±4.66)分和技术水平评分(86.33±4.33)分(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集束化护理进行护理工作,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金秀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颅脑CT运用于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100例脑出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过颅脑CT检查,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颅脑CT影像结果,对比不同出血部位死亡率、不同出血量死亡率、不同时期CT表现.结果 不同出血部位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30 ml与出血量≤10 ml及出血量10~30 ml死亡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10 ml与出血量10~30 ml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患者入院一周与入院两周后颅脑CT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颅脑CT运用于脑出血诊断过程,不仅可以对出血情况作出准确诊断,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向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分析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使用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炎症反应、成骨代谢指标以及破骨代谢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CRP、OC、CTX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疼状况,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康复,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喻亮;邹三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研究型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改革的一种模式,是一种基于知识体验和发现学习的创新教育和学习理念的应用.《药理学》是联系医学与药学的桥梁课程,也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如何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讲授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注重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我们在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研究型案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评估等方面探讨了将研究型案例引入到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作者:杨宏艳;都晓辉;丛欢;王玉春;林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行腓骨近端截骨、关节镜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入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所接收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共8例,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手术治疗,对患者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的VAS评分、HSS评分等指标进行评定.结果 8例患者切口愈合完全,只有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了足背麻木感,踝关节功能正常.手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7例患者较手术前有一定改善,1例没有改善.结论 通过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临床操作方法简单,对患者的创伤性小,有效对膝关节功能进行改善.
作者:杨卫保;段毅;朱乐全;吴相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虚拟化桌面技术在高校的市场也在不断拓展,各大高校逐渐在各自教学教育活动及教学管理中应用虚拟化桌面技术,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既提高了高校教学质量,整合了教育资源,也有效降低了教学成本.文章分析了目前我校计算机资源使用现状与问题及高等学历继续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对虚拟化桌面技术在我校高等学历继续医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运用了虚拟化桌面技术后,有效地改善了以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提高教学与管理的灵活性;便捷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也保障了信息安全,实现了继续医学教育良好的进步和提升.
作者:王军;张坤;薛金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在冠心病的诊断方法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两种心电图检查,以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各项指标作为参照组,另以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各项指标作为探究组,对比两种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探究组的阳性发现人数比率、阴性发现人数比率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探究组的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阻滞、阵发性室上速发现比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推荐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进行充分应用.
作者:朱丹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90例2016年2月—2017年12月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进行非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行手术方案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疼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JOA评分和生存质量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李红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注射液在老年痴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9月本科接诊的老年痴呆患者74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n=37).对所有患者都施以常规治疗,A组同时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分析两组临床病症的缓解情况,比较MMSE评分等指标.结果 A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为(21.58±2.73)分、ADL评分为(59.05±4.52)分,明显优于B组的(16.24±1.91)分、(48.76±3.9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对老年痴呆患者施以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认知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于红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多媒体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结合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7年9月—2018年7月2015级中医骨伤方向学生125名,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5名,对照组60名.对照组运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运用多媒体与PBL结合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学期末学习情况和授课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以及综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反馈评价优良率为9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5%(P<0.05).结论 采用多媒体与PBL教学法展开中医骨伤科疾病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授课品质,提升学生学习满意度.
作者:邓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重型脑外伤患者行开颅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30例本院自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行开颅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分析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原因,同时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分析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在初诊时与诊疗时,有以下特点:用手触摸膨出脑组织较软或较硬,且术中出现低血压;经CT检查硬膜下出现血肿;广泛脑组织水肿.通过实施去骨瓣、颞肌甚至颞叶脑组织减压治疗,死亡率为43.3%.结论 重型脑外伤患者在行开颅手术时,易出现急性脑膨出症状,给予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吕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设同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体检的96例健康群体为对照组,予以所有入组者盆底超声检查,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对照组膀胱颈移动度为(0.87±0.12)cm、尿道膀胱后角为(95.2±1.5)°,膀胱颈旋转角为(16.8±1.2)°,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为(2.68±0.42)cm,观察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膀胱后角、膀胱颈旋转角和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分别为(1.59±0.18)cm、(118.5±2.7)°、(32.9±2.5)°和(3.72±0.3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超声检查即有利于区分健康人与产后压力行尿失禁患者,又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李晓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PICC维护门诊管理中的实践,提高门诊管理水平.方法 选择我医院PICC维护门诊于2014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0例需进行PICC置管维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门诊管理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后,统计研究对象对维护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在门诊管理中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后,900例患者中865例患者对我医院的PICC维护门诊非常满意,32例较为满意,仅3例患者对PICC维护持一般态度,整体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起始于全面质量管理,应用于PICC维护门诊管理中能够切实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桂香月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