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与护理方式探析

胡志俊

关键词:肿瘤, PICC, 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 诊断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的方式.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120例作为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感染的因素与护理措施.结果 此次研究的120例患者中,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有12例,感染发生率为10.0%.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肿瘤患者PICC感染症状的出现和留置的时间、留置的位置、导管材料密切相关.由于留置时间影响导致感染的患者有3例,因为留置位置影响所导致感染的患者有4例,因为导管材料影响所导致感染的患者有5例,所占比例为分别为4.2%、3.3%、2.5%.结论 在临床实践当中,需要与肿瘤患者PICC相关的感染因素进行结合,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与生活的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多媒体与PBL结合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媒体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结合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7年9月—2018年7月2015级中医骨伤方向学生125名,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5名,对照组60名.对照组运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运用多媒体与PBL结合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学期末学习情况和授课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以及综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反馈评价优良率为9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5%(P<0.05).结论 采用多媒体与PBL教学法展开中医骨伤科疾病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授课品质,提升学生学习满意度.

    作者:邓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孕妇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产后出血孕产妇按照不同治疗方案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法分为实验组(51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和对照组(51例,采用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1%)高于对照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少孕产妇产后出血量,快速止血.

    作者:于秋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设同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体检的96例健康群体为对照组,予以所有入组者盆底超声检查,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对照组膀胱颈移动度为(0.87±0.12)cm、尿道膀胱后角为(95.2±1.5)°,膀胱颈旋转角为(16.8±1.2)°,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为(2.68±0.42)cm,观察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膀胱后角、膀胱颈旋转角和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分别为(1.59±0.18)cm、(118.5±2.7)°、(32.9±2.5)°和(3.72±0.3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超声检查即有利于区分健康人与产后压力行尿失禁患者,又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李晓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2016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11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3.54±2.22)天、住院费用为(8888.87±100.54)元、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为(88.69±7.78)分、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1.69±6.87)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丽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影响及对策.方法 抽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1326例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按照《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进行评估,对其数据质量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主要缺陷内容包括:患者信息缺陷占比23.08%,家属信息缺陷占比18.25%,手术与操作缺陷占比10.41%,出院诊断信息缺陷占比13.27%,质控信息缺陷占比13.65%.结论 造成医院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医院管理与信息系统不完善,加强病案首页数据管理、培养专业数据管理团队是提升病案信息精准度的重要条件.

    作者:陈小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防己黄芪汤与非布司他对脾虚湿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目的 观察防己黄芪汤结合非布司他治疗脾虚湿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脾虚湿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非布司他片,40 mg/次,每天1次,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防己黄芪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非布司他治疗的基础上,防己黄芪汤能有效缓解脾虚湿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同时降低血尿酸及炎症指标的水平,疗效确切.

    作者:杨晓凌;刘欢;陈亮;高维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透治疗尿毒症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采用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来治疗尿毒症患者,探究其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泌尿科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接收的尿毒症患者80例,随机归入单一血液透析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对两组肾功能情况和血液中毒性物质残留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尿毒症患者与单一组相比,BUN、Ca2+、PHT毒性代谢产物血液残留量明显减少.且联合组的残存肾功能(1.24±0.38)ml/min比单一组(0.65±0.27)ml/min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比单一血液透析方法在清除患者血液内毒性物质方面效果明显,对患者肾功能改善有积极作用,尿毒症症状明显改善.

    作者:吴媛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宫颈癌高危人群采取阴道镜与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价值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宫颈癌高危人群实施阴道镜检查与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4年1月—2017年1月妇科门诊90例宫颈癌高危人群,均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细胞学检查,分析总结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效果及差异性.结果 实施细胞学检查敏感性为83.3%,明显高于阴道镜检查50.0%(P<0.05),实施细胞学检查特异性为87.5%,明显低于阴道镜检查97.2%(P<0.05).结论 妇科门诊宫颈癌高危人群实施阴道镜及宫颈细胞学检查各具优势,可将两者联合能够提升诊断效果.

    作者:冯胜利;张秀丽;陶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在腰麻剖宫产时纠正低血压的效果

    目的 对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在腰麻剖宫产时纠正低血压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30例.其中对观察组采用麻黄碱联合去氧肾上腺素,对照组采用麻黄碱.对两组产妇在治疗之后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包括低血压、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均未出现低血压并发症,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术开始之前向产妇注射适量的麻黄碱或去氧肾上腺素能够有效地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情况,两种药物联合麻醉还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何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视角下医学院校大学生考研指导

    目的 在医学生考研热潮的背景下,培养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增强我国医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医学生考研通过率.方法 基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三届临床医学和麻醉学专业664名毕业生考研数据,通过Office 2016 Excel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 得出本科平时成绩和考研成绩成正相关.结论 构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培养方式,通过严格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考研指导、考研期过程式心理疏导、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等方法,提高医学生考研质量和通过率,为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和借鉴.

    作者:祖胥;宋安琪;彭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城市社区居民对高血压和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的分析

    目的 探究城市社区居民对高血压和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方法 选取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医院公共卫生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820例社区居民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知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区居民的高血压、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率与性别无关(P>0.05);但与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状态、是否患病、年龄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 在城市社区居民的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中,要加强对老年人群、离退休人群、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人群进行强化教育,以提升其疾病认知能力,降低患病风险.

    作者:王治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在诊断学的应用

    目的 分析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在诊断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6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60名学生采用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经学科成绩、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比较,评价两组教学效果差异情况.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1.3±1.6)分、实践考核成绩为(93.2±2.1)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对诊断学课程内容、授课形式、学习兴趣、知识理解与记忆方面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在诊断学课程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医学生创新性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

    作者:魏兵;李怡然;张鹏;郝崴;王敏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双腔透析导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血液透析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患者88例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用基础护理方案,观察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导管留置天数、血液透析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知识认知、置管配合度;护理前后患者不良心理因子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天数、血液透析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知识认知、置管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心理因子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留置深静脉双腔透析导管护理中的作用确切,可提高认知和配合度,延长导管留置天数,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满意程度.

    作者:刘国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后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使用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炎症反应、成骨代谢指标以及破骨代谢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CRP、OC、CTX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疼状况,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康复,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喻亮;邹三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氨氯地平、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效果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氯沙坦钾氢氯噻嗪联合应用于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经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研究组经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氨氯地平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为宜.记录两组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SBP、DBP水平对比,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SBP、DBP水平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利用氨氯地平、氯沙坦钾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

    作者:许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6例阴道异物患儿的护理

    目的 观察幼女阴道异物取出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7年1—12月在我院行阴道异物取出术的6例阴道异物患儿,实施入院、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6例患儿术中发现阴道异物,成功取出.患儿术后无并发症,住院5~7天康复出院.结论 心理护理可降低阴道异物患儿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了患儿治疗依从性.个性化专科护理能提高临床疗效,对患儿治疗起到重要作用,可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作者:景琴;张春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研究型案例在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型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改革的一种模式,是一种基于知识体验和发现学习的创新教育和学习理念的应用.《药理学》是联系医学与药学的桥梁课程,也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如何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讲授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注重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我们在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研究型案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评估等方面探讨了将研究型案例引入到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作者:杨宏艳;都晓辉;丛欢;王玉春;林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的运用分析

    目的 分析评价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儿童保健门诊收治的120例儿童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60例则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健康教育,进一步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干预后,观察组SAS、MU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儿童家属对干预的总满意度为95.00%,和对照组的66.67%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健康教育方案的实施,能够改善儿童家属的焦虑症状,减轻不确定感,进一步提高儿童保健干预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志胜;王永翠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骨龄评价-环境干预在儿童身高促进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骨龄评价-环境干预在儿童身高促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接诊≥3岁发育迟缓儿童中的57例为观察对象,对其提供骨龄评价-环境干预,分析比较干预前后身高年生长速率、不同年龄的身高变化.结果 干预后,患儿身高年增长速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同年龄患儿的身高逐渐增高,且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龄评价-环境干预对儿童身高促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冯战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立体定向放疗辅助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放疗辅助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5例资料,根据放疗方式分为两组,一组41例接受立体定向放疗辅助化疗为观察组,一组44例接受传统放疗辅助化疗为对照组,对比分析组间肿瘤疗效、生存率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5.61%)、1年生存率(63.41%)、2年生存率(39.0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立体定向放疗结合辅助化疗有效提高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效果,具有疗效显著、放射性副损伤轻的优点.

    作者:祁红;张旭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