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腓骨近端截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研究

杨卫保;段毅;朱乐全;吴相阳

关键词: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腓骨近端截骨, 关节镜, VAS评分, HSS评分,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行腓骨近端截骨、关节镜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入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所接收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共8例,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清理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手术治疗,对患者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的VAS评分、HSS评分等指标进行评定.结果 8例患者切口愈合完全,只有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了足背麻木感,踝关节功能正常.手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7例患者较手术前有一定改善,1例没有改善.结论 通过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临床操作方法简单,对患者的创伤性小,有效对膝关节功能进行改善.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曲美布汀+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 分析曲美布汀+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FD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9例.A组给予曲美布汀+莫沙必利联合治疗,B组给予莫沙必利单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B组为72.4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上腹痛与恶心等症状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B组为10.3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FD患者行曲美布汀+莫沙必利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董群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氨氯地平、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效果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氯沙坦钾氢氯噻嗪联合应用于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经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研究组经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氨氯地平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为宜.记录两组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SBP、DBP水平对比,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SBP、DBP水平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利用氨氯地平、氯沙坦钾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

    作者:许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留置胃管长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留置胃管的长度.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9月19日—2018年4月10日收治的鼻饲管置管患者共计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插管,长度约为45~55 cm,研究组患者实施加长插管,长度约为58~60 cm,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插管后胃肠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胃肠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长插管下患者胃肠功能改善相对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利于改善病情.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三胶汤治疗崩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三胶汤治疗崩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接诊的崩漏患者3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分别给予三胶汤剂(治疗组)和清热固经汤(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激素及基础体温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组BBT双相型110例(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三胶汤治疗崩漏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激素水平,提高双相型体温变化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丛涛;于源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对比

    目的 探究在冠心病的诊断方法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两种心电图检查,以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各项指标作为参照组,另以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各项指标作为探究组,对比两种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探究组的阳性发现人数比率、阴性发现人数比率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探究组的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阻滞、阵发性室上速发现比率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推荐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进行充分应用.

    作者:朱丹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方法的改进与运作

    目的 通过改进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方法,来提高稳定护理质量.方法 采取改变质控检查项目的内容,即护理单项质量检查、病区季度薄弱环节的检查、病区专科敏感指标相结合的形式、在检查方式上通过改变检查人员、检查时间及频次、改变记录及反馈形式等进行每月的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病区护理管理各项质量评分、护士、患者的满意度较改进前明显提高(P<0.05),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改进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方法的改进,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王玲;高淑平;李华萍;彭小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6例阴道异物患儿的护理

    目的 观察幼女阴道异物取出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7年1—12月在我院行阴道异物取出术的6例阴道异物患儿,实施入院、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6例患儿术中发现阴道异物,成功取出.患儿术后无并发症,住院5~7天康复出院.结论 心理护理可降低阴道异物患儿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了患儿治疗依从性.个性化专科护理能提高临床疗效,对患儿治疗起到重要作用,可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作者:景琴;张春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城市社区居民对高血压和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的分析

    目的 探究城市社区居民对高血压和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方法 选取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医院公共卫生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820例社区居民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知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区居民的高血压、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率与性别无关(P>0.05);但与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状态、是否患病、年龄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 在城市社区居民的高血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中,要加强对老年人群、离退休人群、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人群进行强化教育,以提升其疾病认知能力,降低患病风险.

    作者:王治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BPH伴膀胱结石行TURP辅以电切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研究

    目的 探究分析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行TURP同期辅以电切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择取2009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87例,作为治疗组,行TURP同期行电切镜下钬激光碎石术.选择我院同期单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共1372例作为对照组,行TURP治疗.选择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TURS为术中指标,术后出血、感染为并发症指标,IPSS降低值为疗效指标,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后并发症、疗效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比较,手术中指标、并发症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行TURP同期行电切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不增加手术风险,效果好,可作为该类患者的治疗首选.

    作者:陶绪来;张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福氏志贺菌IpaC基因-双歧杆菌重组活疫苗的构建与研究

    目的 构建重组福氏志贺菌IpaC-双歧杆菌融合基因活疫苗.方法 通过PCR法获取福氏志贺菌(2457T)的侵袭性基因IpaC,经连接酶连接到pET32a从而构建pET32a-ipaC重组表达质粒,用电穿孔法导入双歧杆菌进行表达,用Western Blot鉴定表达的融合蛋白.结果 PCR成功扩增出约31 kbp的IpaC基因,双切酶证实Ipac基因成功连接到pET32a中,并且成功导入双歧杆菌,顺利表达出占细菌蛋白的6.1%左右可溶性融合蛋白,经镍离子柱纯化采用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出现在63 KDa处,说明该蛋白是所要表达的融合蛋白.结论 pET32a-ipaC重组表达质粒导入双歧杆菌后,可以有效表达毒力蛋白IpaC,为下一步研究重组活疫苗在动物体内免疫原性奠定基础.

    作者:宋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100例哮喘患儿,将上述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50例,临床控制13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96.0%,优于对照组的78.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量(2.7±0.2)L、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62.5±7.2)%,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蒋超锋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重型脑外伤行开颅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分析重型脑外伤患者行开颅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30例本院自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行开颅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分析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原因,同时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分析诊断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在初诊时与诊疗时,有以下特点:用手触摸膨出脑组织较软或较硬,且术中出现低血压;经CT检查硬膜下出现血肿;广泛脑组织水肿.通过实施去骨瓣、颞肌甚至颞叶脑组织减压治疗,死亡率为43.3%.结论 重型脑外伤患者在行开颅手术时,易出现急性脑膨出症状,给予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吕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目的 探讨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200例,随机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模式下的ACT评分、CAT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CT评分与CAT评分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为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给予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韩冰冰;韩敏;李广森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子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颈疾病筛查中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2015年4月—2018年6月联合液基细胞学(TCT)与HR-HPV检测者414例,其中384例细胞学正常但HR-HPV检测阳性或细胞学正常、HR-HPV检测阴性但高度怀疑病变患者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CT联合HR-HPV检测的414例患者中,TCT正常或炎症、ASC-H和ASC-US、LSIL、HSIL的HR-HPV阳性率分别为22.4%、47.2%、71.8%、88.9%,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R-HPV阳性率显著上升(P<0.05).结合病理诊断的384例患者中,正常或炎症、CIN1、CIN2、CIN3、SCC、湿疣的HPV-DNA阳性率分别为21.3%、83.3%、86.1%、87.5%、91.7%、72.5%,与正常或炎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细胞学形态异型病变级别的升高,HR-HPV阳性率逐渐上升,其与宫颈病变的演进密切相关,用于子宫颈癌筛查对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海霞;司百会;吴建龙;杜薇;尹国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颅脑CT运用于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 评价颅脑CT运用于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100例脑出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过颅脑CT检查,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颅脑CT影像结果,对比不同出血部位死亡率、不同出血量死亡率、不同时期CT表现.结果 不同出血部位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30 ml与出血量≤10 ml及出血量10~30 ml死亡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10 ml与出血量10~30 ml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患者入院一周与入院两周后颅脑CT检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颅脑CT运用于脑出血诊断过程,不仅可以对出血情况作出准确诊断,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向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上肢机器人在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常伴有上肢功能障碍,上肢可以根据需要,能准确、灵敏、快速地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一旦丧失功能,不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丧失劳动力,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目前,脑卒中后的上肢功能恢复训练除了传统的康复训练以外,逐步引进上肢机器人康复训练系统,帮助患者更好的提高上肢功能,上肢机器人可用于辅助脑卒中后上肢功能的恢复训练.本文拟对上肢机器人的种类、作用机制和优势,国内外上肢机器人介入的时间、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情况及训练费用进行阐述.

    作者:朱朝叠;董娅南;郑发宇;乔娜;陈颖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2016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11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3.54±2.22)天、住院费用为(8888.87±100.54)元、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为(88.69±7.78)分、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1.69±6.87)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丽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两种类型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7年4月收治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1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6例)和B组(56例),分别采用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Harris评分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用时和术中失血量均少于A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接近,但生物型股骨头置换术应用有助于降低操作难度和手术创伤,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小林;李伟;张孝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后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经椎旁肌间隙与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常规组使用微创经皮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炎症反应、成骨代谢指标以及破骨代谢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CRP、OC、CTX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疼状况,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康复,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喻亮;邹三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超声诊断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的价值

    目的 探讨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5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急诊科4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急诊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超声影像资料,观察声像图特点,统计超声诊断内脏破裂出血准确率.结果 49例患者经临床综合检查或手术病理,确诊脾破裂37例,肝破裂4例,肾挫伤6例,复合脏器伤2例.以此为金标准,48例患者首次急诊超声检查即刻确诊,1例迟发性出血,再次超声复查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100%.结论 超声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准确率高,可作为急诊检查首选辅助方法在临床使用.

    作者:朱玉;张进;张红芹;赵爱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