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留置胃管长度的临床研究

王秀梅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 吞咽困难, 留置胃管, 胃肠功能, 并发症, 胃管长度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留置胃管的长度.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9月19日—2018年4月10日收治的鼻饲管置管患者共计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插管,长度约为45~55 cm,研究组患者实施加长插管,长度约为58~60 cm,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插管后胃肠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胃肠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长插管下患者胃肠功能改善相对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利于改善病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立体定向放疗辅助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放疗辅助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5例资料,根据放疗方式分为两组,一组41例接受立体定向放疗辅助化疗为观察组,一组44例接受传统放疗辅助化疗为对照组,对比分析组间肿瘤疗效、生存率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5.61%)、1年生存率(63.41%)、2年生存率(39.0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立体定向放疗结合辅助化疗有效提高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效果,具有疗效显著、放射性副损伤轻的优点.

    作者:祁红;张旭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方法的改进与运作

    目的 通过改进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方法,来提高稳定护理质量.方法 采取改变质控检查项目的内容,即护理单项质量检查、病区季度薄弱环节的检查、病区专科敏感指标相结合的形式、在检查方式上通过改变检查人员、检查时间及频次、改变记录及反馈形式等进行每月的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病区护理管理各项质量评分、护士、患者的满意度较改进前明显提高(P<0.05),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改进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 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方法的改进,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王玲;高淑平;李华萍;彭小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对肛瘘及其分型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对肛瘘及其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确诊为肛瘘并行手术者分析,经手术证实后,对照分析患者肛瘘分型与术后确诊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患者肛瘘内口及肛管与术后确诊的符合程度.结果 78例患者中出现4例复杂型漏诊,3例因内口和支管位置高而被错误地诊断为单纯型肛瘘,肛瘘分型诊断准确率高达94.9%,内口诊断与手术确诊符合率为92.0%,主管诊断与手术确诊符合率为97.5%,支管诊断与手术确诊符合率为72.0%.结论 经直肠双平面腔内超声对肛瘘及其分型具有诊断价值,其为肛瘘的临床诊断与术式选择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信息.

    作者:黄富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形成性评价在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是学生在一个教学模块中参与、能得到反馈且能促进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是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英语、数学、医学等教育中.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评价,及时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以课程评价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影像学教育对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论述形成性评价如何在影像学教育课前、课堂、课后的应用,以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并以期此教学方法能够广泛应用于影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刘连生;李吉平;李栩薇;王磊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在诊断学的应用

    目的 分析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在诊断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6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60名学生采用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经学科成绩、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比较,评价两组教学效果差异情况.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1.3±1.6)分、实践考核成绩为(93.2±2.1)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对诊断学课程内容、授课形式、学习兴趣、知识理解与记忆方面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向思维与案例模拟复合教学法在诊断学课程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医学生创新性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

    作者:魏兵;李怡然;张鹏;郝崴;王敏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影响及对策.方法 抽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1326例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按照《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进行评估,对其数据质量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主要缺陷内容包括:患者信息缺陷占比23.08%,家属信息缺陷占比18.25%,手术与操作缺陷占比10.41%,出院诊断信息缺陷占比13.27%,质控信息缺陷占比13.65%.结论 造成医院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医院管理与信息系统不完善,加强病案首页数据管理、培养专业数据管理团队是提升病案信息精准度的重要条件.

    作者:陈小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对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治疗的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80例,试验组患者行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治疗,对照组单行常规牙修复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行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牙齿修复效果,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戴政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老年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Hp)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Hp相关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给予标准四联疗法,研究组在四联疗法治疗基础上,给予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HP根除率,临床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28 d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4周总有效率86%,对照组为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P根除率为88%(44/50);对照组为78%(3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对照组为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8 d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老年Hp相关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贾志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泌尿系结石检查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泌尿系结石检查诊断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X线检查组与超声检查组,每组40例患者.X线检查组采用X线摄片检查,超声检查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X线检查组检出泌尿系结石28例,超声检查组检出泌尿系结石40例.两组检查方式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泌尿系统结石疾病诊断的有效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促进治疗与恢复.

    作者:李若成;李庆;谢军;李士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舒适护理服务在老年康复护理中的实践效果

    目的 观察老年康复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康复治疗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30例,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和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S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相比护理前均有所下降(P<0.05),但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康复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服务的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段菊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视角下医学院校大学生考研指导

    目的 在医学生考研热潮的背景下,培养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增强我国医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医学生考研通过率.方法 基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三届临床医学和麻醉学专业664名毕业生考研数据,通过Office 2016 Excel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 得出本科平时成绩和考研成绩成正相关.结论 构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培养方式,通过严格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考研指导、考研期过程式心理疏导、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等方法,提高医学生考研质量和通过率,为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和借鉴.

    作者:祖胥;宋安琪;彭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注射液在老年痴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9月本科接诊的老年痴呆患者74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n=37).对所有患者都施以常规治疗,A组同时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分析两组临床病症的缓解情况,比较MMSE评分等指标.结果 A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为(21.58±2.73)分、ADL评分为(59.05±4.52)分,明显优于B组的(16.24±1.91)分、(48.76±3.92)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对老年痴呆患者施以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认知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于红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在全科医生培养中强化POCT技能的掌握

    实验诊断学教研室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培养过程中,依托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理论课教学以及技能培训平台,在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中根据社区和乡村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和实际能力,指导全科医生掌握并开展床边检测(POCT)医学检验项目的技能,建立横向联合检验支持完成非常规的检测项目.通过在全科医生培养中强化POCT技能的掌握,提高了全科医生对常见病、急重病的诊疗能力,同时为基层医疗机构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并且通过有效的继续教育手段保证全科医生的实验诊断应用能力以及检验医学在临床工作中长期、高效地显示医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将医学生培养成为适合基层医疗工作的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与此同时我们也逐渐重视并且开始关注各级医院包括三级医院在POCT设备的检验质量、规范化使用和管理,让床边检测技术扬长避短,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作者:崔建娇;史际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2016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11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3.54±2.22)天、住院费用为(8888.87±100.54)元、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为(88.69±7.78)分、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1.69±6.87)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丽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共160例,时间段为2017年1—12月,以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可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普外科手术患者中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提升生活质量,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

    作者:肖富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临床营养学教育的必要性

    目的 通过对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学员进行调查,了解规培医师的营养知识状况,阐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设置临床营养学课程,加强临床营养学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营养学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问卷采用自填调查表方式.结果 大部分学员在规范化培训中未接受营养相关教育,营养知识缺乏.结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师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的必要阶段,也是临床医学人才成长的特有阶段.建议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实际工作对规培学员开展临床营养教育,对于提高卫生人才水平,提高医疗工作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逊;龚沺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62名实习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31名实验组实习人员在接受护理操作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护理安全教育,另外31名对照组人员则仅接受常规教育.对比分析两组学习结束后产生的效果.结果 数据统计表明,实验组成员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成员,且实验组出现不良事件的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开展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的过程当中,进行必要的护理安全教育教学,能够在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理解度的同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安全护理操作观念.

    作者:高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三胶汤治疗崩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三胶汤治疗崩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接诊的崩漏患者3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分别给予三胶汤剂(治疗组)和清热固经汤(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激素及基础体温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组BBT双相型110例(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三胶汤治疗崩漏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激素水平,提高双相型体温变化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丛涛;于源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的亚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医护人员亚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方法 以参加2016—2017年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健康体检的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亚健康检出率为56.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每周工作时间、是否上夜班、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亚健康对总体亚健康状况有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 亚健康严重影响医务人员的健康,医疗卫生事业管理者应重视医务人员的亚健康状.

    作者:杨宁;杨淑霞;蔡素丽;姚慧;刘宏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运用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以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67%,高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 慢阻肺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改善血气指标,维持病情稳定,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