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书敏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晚期肺腺癌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予以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VAS、QO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VAS评分均有所下降,QOL评分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患者SAS、SDS、VAS评分低于常规组,QOL评分高于常规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常规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4).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达95.00%,高于常规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2).结论 在晚期肺腺癌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同时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保证良好的治疗心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菲;徐然 刊期: 2018年第26期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肝血管瘤治疗方法众多,包括肝切除术、血管瘤剥除术、肝动脉结扎术、肝移植、射频消融、硬化剂注射和放射治疗等.外科手术是彻底、直接的治疗措施,但是风险相对较高.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血管瘤,可考虑非手术疗法,如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少数良性肿瘤也是放射治疗的较好适应症,如肝血管瘤.本文报道1例肝血管瘤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的案例.肝血管瘤的放射治疗风险小、不良反应轻,疗效确切.
作者:胡林;陈顺;肖骁;罗利琼;张小丽;马玉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对肝癌介入术后恶心呕吐应用个性化护理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应用肝癌介入术治疗的40例肝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均进行介入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介入术后恶心呕吐的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有效控制率(80.00%)优于对照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可以减少肝癌介入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海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前列腺癌在欧美地区属于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美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居首,死亡率仅次于肺癌,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此病症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地区,但是呈现出上升趋势.根据新的医学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近几年来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几率逐渐升高,而且患病年龄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中老年男性患者是该病的高危多发人群,前列腺癌已经成为危及男性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临床诊断治疗形势严峻,如何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率,为制定全面完善的治疗方案是临床工作的重点.本文拟收集近几年超声及核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文献,将其临床使用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陈建有;刘一帆;袁伟;丁莹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中添加延伸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肠造口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进行自我护理中添加延伸护理,观察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自我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结果 患者出院1个月后的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刚出院时并接近满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547,P<0.05);出院1个月后的相关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刚出院时并接近满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8.446,P<0.05).结论 对于肠造口患者进行自我护理的同时采取延伸护理辅助,可以使患者较好地掌握自我护理技能以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刘桂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丁苯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住院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及精神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为86.67%;治疗后观察组CDR、MMSE、ADL分数分别为(0.86±0.25)分、(23.24±3.16)分、(81.64±3.73)分,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可有效提升MMSE评分,对患者的生活能力、精神状况等方面改善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宋云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行活血化瘀药辅助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2月,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研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活血化瘀药物辅助治疗,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经治疗的总好转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行活血化瘀药辅助治疗的疗效显著.
作者:何洪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所有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0月18日—2017年12月26日),电脑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100)、对照组(n=100),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及CT诊断,对两组诊断符合率以及误诊率和漏诊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诊断符合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漏诊率、误诊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避免误诊和漏诊现象的发生.
作者:万新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食管贲门癌的手术方案选择,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男60例,女24例,其中食管癌中上胸段3例,中下段23例,贲门癌58例.结果 本组84例患者中,治愈83例,3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其中2例治愈,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心肺功能衰竭.结论 年龄大不是手术禁忌,术前常规检查排除远处转移和明显手术禁忌证后,均可行手术治疗.
作者:闵庭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低钠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属于电解质紊乱,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乏力、头昏,由于症状无特异性,早期极易被患者及医务人员忽视,引起误诊或漏诊,往往病情加重出现神志改变后才引起关注,使治疗的难度增加、不良愈后比率上升;同时,引起低钠血症的原因较多,目前临床对于低钠血症的病因诊断准确性仍旧不能确定,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关系到了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患者预后,因此如何确诊低钠血症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此外,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限水、补钠、使用减少钠排出的药物、停用导致低钠的可疑药物、治疗原发病等.文章主要针对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展开了论述.
作者:伍军伟;凌俊宏;谭欣;李彬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与NT-Pro BNP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血清指标检测,对血清HCY、NT-Pro BNP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各指标水平.结果 实验组血清HCY、NT-Pro BNP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与NT-Pro BNP水平高于健康人员,且与高血压病症严重程度呈现出正相关,两种指标联合检测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症发展评估指标.
作者:王琼;唐伟;王云龙;陈继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总结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其分娩方式,分娩时机以及母婴结局.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孕周不同,将其分为A组(28~32周)51例,B组(33~36周)54例,C组(37~40周)75例.对比三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分娩时机以及母婴结局.结果 B、C组剖宫产率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14.36,P<0.05);C组患者阴道分娩率较高,但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1.23,P>0.05).A组患者的引产率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2,9.67,P<0.05).C组患者的围生儿结局总不良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23,4.64,P<0.05),无新生儿死亡和死胎.C组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概率,较A组和B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53,10.453,P<0.05).结论 对于重度子痫前期孕28~32周患者大多选择引产,孕32周后主要选择剖宫产,孕32周后分娩可有效改善围生儿结局,胎盘早剥是母体主要的并发症.
作者:杨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在输尿管结石并绞痛患者中应用输尿管镜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收治的60例输尿管结石并绞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应用输尿管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碎石成功率、疼痛缓解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尿管结石并绞痛患者中应用输尿管镜治疗,有效提高碎石率,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殷中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抑郁相关失眠的应用与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抑郁相关失眠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观察组采用针灸+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6.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低,且两组患者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针灸治疗抑郁相关失眠症,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并降低患者的抑郁心理,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丁望良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医针灸学的高等教育过程中,针法灸法学的实践课程,是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重要内容.如何结合各中医院校学生学习的特点,运用PBL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针法灸法学课程的教学教法改革,以期实现从以教师教为主体的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向以学生学习为主导地位的灵活生动学习模式的转变,是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改革的必须的可行性尝试.这里具体表述了在针法灸法学的实践课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实施并应用了PBL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得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秀;冯异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应用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纳入的68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行托咪酯麻醉,实验组行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参照组和实验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T2时刻的MAP、H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2时,实验组患者MAP指标为(130.21±2.32)mmHg,HR为(75.32±3.33)次/min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比参照组的(120.21±3.36)mmHg、(72.32±4.21)次/min、20.5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麻醉应用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展现更优异的作用,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提升麻醉效果.
作者:邓长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应用喹硫平和利培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0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疾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00例予以利培酮治疗,试验组100例予以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BPR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SAN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21,P<0.05).结论 对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喹硫平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利培酮相比,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且疗效明确.
作者:苏国林;宋亚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全自动尿沉渣检测仪和人工镜检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尿液检验的尿干化学异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使用全自动尿沉渣检测仪和人工镜检检查,观察两种检查的检查结果.结果 全自动尿沉渣检测仪和人工镜检两种检查的管型、白细胞以及红细胞阴性率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自动尿沉渣检测仪和人工镜检在进行尿液检验中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检查结果差异相近,在必要时联合使用能够提高检查的准确度.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并发症情况及预防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38例经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8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9.47%(15/38),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术后放射性耳根痛、术后放射性牙痛、出血等;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治疗总有效率100.00%(15/15).结论 甲状腺结节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后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应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娴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用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以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GC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b、TP和ALB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均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较对照组的66.67% 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满足机体营养需求,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军英;赵建军;郑炜;杨万春;雷罗春;魏民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