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教学法应用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探讨

成芳

关键词:PBL教学法, LBL教学法, 妇产科, 临床教学, 理论成绩, 实践操作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将PBL教学方式运用于妇产科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学院学习的本科生6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9—12月.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学员接受传统LBL模式教学,观察组接受PBL模式教学.分析两组学员的成绩差异.结果 在理论成绩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例分析以及实践操作方面,观察组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PBL教学法运用于妇产科临床教学当中效果良好,能够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体质指数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体质指数对肾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肾癌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超重组,研究组为非肥胖组,两组均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引流管留置天数等方面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后肾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体质指数的患者对肾功能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

    作者:毕景辉;綦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真空辅助旋切术在乳腺病灶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真空辅助旋切术应用于乳腺病灶活检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98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真空辅助旋切术进行乳腺病灶活检与治疗4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行常规开放手术进行乳腺病灶活检与治疗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与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18.37%(P<0.05).两组在术后病理结果与病理不完整性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空辅助旋切术应用于乳腺病灶活检与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魏民;杨军英;程博;安谱光;杨浩;任超;李靖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分析

    目的 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于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曲美他嗪应用到对照组中,将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应用于观察组中,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P<0.05);相较于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有所减少,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且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程蕊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数字化立体显示系统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计算机图像技术的数字化立体显示系统在口腔颅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筛选典型临床病例的三维CBCT数据和二维影像片数据,利用CBCT数据重建三维模型,利用立体显示系统进行展示,引导学生理解三维解剖结构与二维影像片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完成病例的解释与分析.通过对学生的影像片阅读考核、网络问卷调查以及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织的教学监督组抽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阅读考核的优良率为87.7%,无差评.共82名学生进行了网上打分,98.75% 对教学效果满意,对教学模式感兴趣.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重视度高、讲课明晰、课堂互动好、课程总体满意,综合评分为99.43分,教学帮助度为99.14分.教学督导组的抽查结果为优.结论 基于计算机图像技术的立体显示系统的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提高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的效果.

    作者:谢理哲;胡轶宁;孙超;吴大明;赵桢祺;周广超;严斌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青白联合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青白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8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观察组采用改良青白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眼压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前房深度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青白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

    作者:张秀艳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90例2016年6月—2018年1月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平均开展时间、踝关节疼痛消失时间、术后骨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功能评分、N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患者行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疗效确切.

    作者:张益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对于骨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本院所收治骨折患者53例,分别对其进行数字X线摄影检查(DR)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在工作站中对CT检查数据进行后处理,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多重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对于骨关节骨折的总检出率(98.49%)明显高于数字X线摄影(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骨关节骨折诊断方法,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彭方亮;陈磊;陈凯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观察分析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接收诊治的脑梗死患者13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发生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患者,计算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分析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中发生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共有18例,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约为13.43%.比较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和非早发性癫痫发作的患者发现,两组的年龄、性别、脑梗死后出血量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的脑梗死部位和电解质情况发现,皮质梗死率(66.67%)高于皮质下梗死率(33.33%);电解质紊乱率(61.11%)高于电解质正常率(38.89%).结论 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较高,其主要与脑梗死部位和电解质情况有关,临床应重点监测皮质梗死和电解质紊乱的患者.

    作者:胡利芳;吴晗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所收治的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采用传统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采用人工周期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尿促性腺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子宫相关指标以及成功妊娠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成功妊娠率,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5例患者成功,参照组患者治疗后27例患者成功,研究组患者成功妊娠率87.5%,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成功妊娠率6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采用人工周期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尿促性腺激素的方式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周雄珍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基于网络平台下成人医学教育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目的 探讨网络课程+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为实验组,进行网络课程+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对照组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传统模式教学,通过成绩分析和教学反馈问卷评估教学效果的优劣和改革的必要性.结果 实验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问卷调查结果也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面授教学+网络课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因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性,适应成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需求,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杨小蕾;胡洋;杜恺;李瑶;黄建强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压疮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压疮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入选16例压疮患者,治疗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2月,患者治疗方法均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而后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1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护理总有效率为93.75%;经过护理后10例非常满意,6例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 压疮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良好,且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姚秀球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

    目的 评价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3月—2017年9月选取我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2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患者血压、血脂、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对照组低,TC、TG、LDL-C比对照组低,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能降低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治疗效果好.

    作者:林红敏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脓毒症相关肝损伤分析

    近年肝脏在脓毒症中的作用研究逐渐显现.研究提示肝功能不全是感染进展为脓毒症的危险因素,脓毒症后的肝功能损伤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以更好的理解脓毒症相关肝损伤.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脓毒症引起肝微循环与肝血流改变,库普弗细胞的激活及分泌作用,炎性因子的作用等.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大致可分为黄疸和缺氧性肝炎两类,其中黄疸常见.目前没有关于脓毒症相关肝损伤的统一诊断标准,导致目前各研究中其发病率差异很大,这可能影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作者:邢小康;李曼;郭丰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实习医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在临床沟通技能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医学人文教育在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技能中的作用.方法 对于进入科室的实习医生,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利用《医学生临床沟通能力评价表》对其接受医学人文教育前及教育后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评价,并与前一年没有进行实习生医学人文教育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绝大多数实习医生对所学内容及形式感到满意.人文教育后的满意度为100%,与人文教育前的满意度97%,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人文教育后,实习医生的各项沟通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尤其在理解患者方面表现得尤其显著,均P<0.05.结论 实习医生的医学人文教育需给予加强,实习医生接受医学人文教育后可以明显提高医患沟通技能.

    作者:姜英雁;王冬;段春凤;张爽;孟庆波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PBL教学法应用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分析将PBL教学方式运用于妇产科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学院学习的本科生6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9—12月.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学员接受传统LBL模式教学,观察组接受PBL模式教学.分析两组学员的成绩差异.结果 在理论成绩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例分析以及实践操作方面,观察组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PBL教学法运用于妇产科临床教学当中效果良好,能够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成芳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治疗干预的20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两种检查方式,统计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的异常检出率、时间、费用成本明显低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突出,能够准确的发现疾病的变化状况,客观的提供疾病数值,从而实现对疾病程度的量化表现,进而为临床治疗与预后干预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作者:孟庆强;孙丽;孟令花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肝包虫病患者的术后观察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探讨肝包虫病患者的术后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肝胆胰脾外科收治的41例肝包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为肝囊性包虫病,均行肝包虫摘除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总结出护理要点.结果 41例患者在术后有1例发生肝功能障碍,胆瘘2例,切口出血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63%、在实施针对性护理后,患者全部得到好转,经术后6个月随访无其他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论 在肝包虫病患者术后应加强临床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付美玲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支气管哮喘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以及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遵医行为、支气管哮喘高危因素、并发症防治、饮食注意事项、急救知识和技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疾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疾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

    作者:陈珂;刘荣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分析老年卵巢囊肿应用腹腔镜治疗的安全性

    目的 研究分析对70岁以上老年卵巢囊肿予以腹腔镜手术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54例70岁以上老年卵巢囊肿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27例,予以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27例,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9.63%,同时研究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70岁以上的老年卵巢囊肿患者予以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发症较少,治疗效果较高.

    作者:姚梅玉 刊期: 2018年第27期

  • 持续培养模式在骨科新护士胜任力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培养模式在骨科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以期规范新护士培训方法和理念,为新护士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48名骨科新护士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是否应用持续培养模式进行分组;对照组24名,采取传统新护士培养方法,以一对一的方式指导完成;干预组24名应用新护士持续培养模式.观察两组分阶段培训效果(包括基础理论成绩、基本技能成绩、解决临床问题能力、重患者护理质量),两组护士心理压力评价,护理管理者对新护士的综合评价.结果 1年后两组心理压力评价、护理管理者对新护士满意度的综合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培训模式能够增强骨科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减轻新护士的心理压力、规范新护士培训模式.

    作者:万昌丽;李晓林;丁小萍 刊期: 2018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