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卒中后认知障碍概述

李先锋;陈子龙;苏宇

关键词:脑卒中, 功能紊乱, 危险因素, 生理机制, 认知功能
摘要:卒中和痴呆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脑卒中症状不仅能够导致患者感觉功能障碍以及运动功能障碍,还极易导致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自身认知功能出现障碍,对于患者自身具有严重影响,以及超过因该种疾病对患者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的影响之外,患者认知功能出现障碍,是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无法康复的主要因素.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主要是患者在脑卒中之后所出现的一种认知功能紊乱症状.在脑卒中患病率、致残率伴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增加的当代,早期发现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并给予积 极的干预以及康复照护,是目前临床对于该种疾病的改善方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2014-2017年邳州市中医院医院制剂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2014—2017年邳州市中医院制剂供应和临床应用情况,得出中药制剂在我院各科室的使用比例,为我院制定中药制剂的研发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我院用药信息系统数据,对2014—2017年我院配备的中药制剂品种、各科室使用量、年销售量、年营业额、中药制剂占全院药品销售的比例量化对比、回顾分析,全面了解我院的药剂配备、销售情况.结果 2014—2017年,我院中药制剂品种数无增加,呼吸内科用药、五官科用药、皮肤科用药所占比重较大,常用的中药制剂年用量有增有减,但中药制剂年营业额和占全院药品销售的比例在逐年增加.结论 中药制剂在我院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是我院的专业特色,我院应加大中药制剂研发力度,完善药物配备制度,不断提高我院的专业诊疗能力.

    作者:冯桂英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基于整合医学模式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教学探讨

    呼吸系统疾病与生理、病理生理及解剖学等基础学科联系密切,理论基础较抽象,易与临床脱节,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是呼吸系统疾 病教学面临的挑战,同时对临床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中采用整合医学模式教学,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将与疾病相关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整体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从整合医学模式下的教学目的、教学安排、教学方法、师资团队建设等方面探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从而加强呼吸系 统学科间的互补,建立学生临床思维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作者:邓旺;王导新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通淋排石汤治疗气滞湿热型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通淋排石汤治疗气滞湿热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就诊的气滞湿热型输尿管结石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丁溴东莨菪碱20 mg肌肉注射,1次/d,氢氯噻嗪50 mg口服,1次/d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自拟通淋排石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评价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对气滞湿热型输尿管结石采取自拟通淋排石汤治疗的疗效较好,安全性好,且复发率低.

    作者:钱春雷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e5教学模式在《中药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中药药理学的特点,药理作用广泛,知识量大,内容复杂.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不高,且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本次教学团队尝试采用e5教学模式,在中药药理学的药效学试验设计中进行应用,学生在e5教学模式的每个阶段都能积极参与,旨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

    作者:王晓丽;郭丽娜;董巍;宋波;李宏铃;孙辑凯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查随机表,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干预,分别研究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自我管理优良率.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优良率更高,血糖控制情况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开展全程健康教育干预,可较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优良率.

    作者:李莹;张左雅介;朱梅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探析妇产科临床中阴道流血的临床中西医联合治疗措施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应用在妇产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妇产科阴道流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除了接受对照组患者的西医治疗外,还接受中医治疗.对两组妇产科阴道流血患者接受治疗后并发症与治疗效果状况展开比较.结果 试验组妇科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妇科阴道流血患者总有效率为52.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3 7, P=0.033 8).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应用在妇产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郭小晶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案例教学法结合SP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案例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即SP)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骨科95名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实习医生为对照组,共46名,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实习医生为观察组,共49名.在髋关节置换手术教学过程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SP,比较两组实习医生的教学满意度、考核成绩、学习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包括教学方式有趣(83.67%)、知识形象具体(87.76%)、知识点强化程度(91.84%)、培养沟通交流(95.92%)、积极主动学习(93.88%)均高于对照组的教学方式有趣(71.74%)、知识形象具体(73.91%)、知识点强化程度(73.91%)、培养沟通交流(78.26%)、积极主动学习(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考核成绩包括操作成绩(90.23±2.19)分、理论成绩(89.27±4.6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操作成绩(80.42±3.07)分、理论成绩(79.63±5.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学习依从性(100.00%)高于对照组的学习依从性(8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教学结合SP,能够有效提高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教学效果.

    作者:周百岁;李传波;赵铭峰;曹璋;董孟华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体检护理中常见问题与纠纷的应对处理分析

    目的 调查并研究体检护理当中的常见问题和纠纷的处理应对措施.方法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8月的体检对象,为方便调查选择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00例.观察组配合实施体检护理,对照组不配合实施体检护理,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相关护理纠纷和问题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问题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投诉率和突发事件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体检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落实体检护理,分析体检护理当中的常见问题和纠纷,可有效的降低护理问题的发生率、投诉的发生率和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促进体检人员具有更好的护理体验.

    作者:李瑞珍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手术室应用护理干预对预防体位性压疮的影响

    目的 对手术室应用护理干预对预防体位性压疮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将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实验组患者预防压疮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手术室内预防体位性压疮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对预防体位性压疮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陈美好;钟碧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子宫肌瘤的CT检查与诊断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CT检查与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对比患者CT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计算CT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同时,总结患者影像学特征.结果 CT扫描检出单发性子宫肌瘤12例(24.00%)、多发性子宫肌瘤38例(76.00%)、肌壁间肌瘤45个(59.21%)、浆膜下肌瘤18个(23.68%)、黏膜下肌瘤12个(15.79%)、子宫颈肌瘤2个(2.63%).在多发和单发子宫肌瘤方面,CT与手术病理诊断完全相符,但CT诊断中有2个子宫肌瘤直径≤1 cm漏诊,CT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44%(76/78).影像学特征:CT扫描可见患者子宫不同程度增大,子宫弥漫性增大为主,呈分叶状;瘤体边缘光滑完整,低于或等于子宫肌层密度,肌瘤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可见低密度假包膜.结论 子宫肌瘤的CT影像学特征显著,CT检查 对各类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诊断和术前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可作为子宫肌瘤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

    作者:姜卫萍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米诺环素联合碘甘油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究牙周炎患者接受米诺环素与碘甘油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碘甘油治疗,实验组则接受米诺环素与碘甘油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牙周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炎症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牙周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牙周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炎患者接受米诺环素与碘甘油联合治疗,可有效减少其出现炎症反应的情况,对其牙周状况进行改善,疗效较好,能够更好对其牙周组织的恢复进行促进.

    作者:童华丽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拉玛泽减痛分娩联合分娩球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对分娩结局和产妇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和研究组(75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予以分娩球护理联合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并比较不同组产妇分娩结局和心理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难产和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有助于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和不良心理情绪.

    作者:卢晓燕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PBL教学方式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和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呼吸内科实习的4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学生.给予对照组学生常规教学模式,而实验组学生给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对比:(1)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差异.(2)两组学生对课堂气氛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1)两组学生教学后考试成绩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学生对课堂气氛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并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章锐锋;邵方淳;叶健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并白内障的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4例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7例,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27例,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眼压、平均视力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视力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平均视力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角膜水肿、瞳孔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4%,低于对照组的1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3,P<0.05).结论 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杨爱民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在中医专业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在中医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61名中医专业学生,按照班级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并调查学生对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的认可程度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上课积极性、教学氛围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能较好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活跃教学氛围,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实验组期末考试病例分析部分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活跃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增进师生情感.

    作者:杜国相;黄琳涵;莫夏萍;邓德茂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凭借不同治疗方式加以分组,对照组41例患者予以保守的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辅以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比照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血肿周围水肿总量、血肿总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总分、再出血的发生率、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血肿周围水肿总量、血肿总量、NIHSS总分、再出血的发生率、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运用到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施行治疗后,成效较优,可以减小患者的血肿总量,并促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以好转.

    作者:孟小鹏;周泽华;万野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医院库存药品效期管理及过期药品分类处理的探讨

    医院药房是基层医院开展各类型药品物资存储管理工作的重要实践场所,医院药房在日常化业务运行过程中的主要职能,在于针对临床中可能运用的各类药物制剂完成采购、分类保存,流通管理,以及过期处理等业务环节,切实做好医院药房现有库存药品的有效期管理干预工作,并针对医院药房内部存在的过期药品展开科学合理的分类处理工作,对于支持和保障我国现代医院临床药学事业的良好有序发展具备重要意义.文章围绕医院库存药品效期管理及过期药品分类处理论题,择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

    作者:易仁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电针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的疗效评定

    目的 探究电针的使用对于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过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8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为(26.8±3.1)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电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顾曹钰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

    目的 探索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及应激反应.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3日—2018年4月23日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结果 观察组的睁眼时间(7.42±1.62)min、睫毛反射消失时间(4.58±1.35)min、自主呼吸时间(5.19±0.35) 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5.48±1.65)min、并发症发生率(4.0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陆辉;叶秀清;肖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晚期胃癌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晚期胃癌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摸球法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5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组开展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观察并比较两组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轻微疼痛患者数量多于对照组,其重度疼痛患者数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精神状态、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均低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护理和临终关怀可有效减轻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静 刊期: 2018年第3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