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

刘琳;吴丹桂;陈烨;刘世明

关键词: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 培养质量, 评价体系, 研究生教育, 双轨合一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和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伴随着医学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却呈现下滑的趋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高层次人才的主力军,为了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繁荣,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本文从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明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从多方面阐述了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螺杆菌属的代表菌种,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营养要求高,具有多种酶类物质,主要分布在胃黏膜组织中.大量研究确证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胃癌等胃肠道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胃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文章从三个方面—Hp的流行病学、致病以及治疗方法进行述.

    作者:周雪亮;周渊;朱强;张荣丽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南宁市某高校大学生手机成瘾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是否与年级和专业有关.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在广西某高校抽得7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后回收得有效问卷671份.问卷采用手机成瘾指数表(MPAI),被调查对象对MPAI共17个条目中的8个条目做出肯定回答即被称为手机依赖者.结果 手机成瘾人数为202人,成瘾率为30.10%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二、大三年级学生的成瘾得分均高于大一年级和大四年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大学生手机成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专业大学生手机成瘾得分上均低于口腔、预防和卫生管 理专业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高校大学生手机成瘾率较高.大二、大三年级大学生成瘾率高于大一年级和大四年级大学生,大一、大四年级学生的较低手机成因率可能与新生刚入学的特性及大四生临近毕业有关.临床专业大学生手机成瘾率低于口腔、预防和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可能与临床专业课程繁多、考试频繁有关,该专业学生无太多时间分配在手机上.手机成瘾预防应重点着手大二、大三、口腔、预防和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

    作者:臧慧;潘小炎;李秋华;滕红艳;姚海燕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改良PBL教学法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P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共20名采用改良PBL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科室2名低年资住院医师参与其中,4周为一个学习阶段,结束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和效果评价,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20名住院规培医师在阶段考核中均取得了优秀成绩,80%以上对改良PBL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可以让每名学员都更好的参与其中,教学过程中能够促进学员积极主动地进行互动和思考,提高了学习效果.结论 改良PBL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妇产科住院规培医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效果好.

    作者:周桂菊;张妤;范懿隽;付娟娟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临床路径+PDCA循环对肾穿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肾穿刺患者中PDCA循环+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进行肾穿刺的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乙组(49例)、甲组(50例).乙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甲组采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并实施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总结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甲组健康教育内容的总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肾穿刺患者采用PDCA循环+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程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持续性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研究持续性剖宫产瘢痕妊娠(PCSP)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其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PCSP患者的临床特点、初次治疗失败原因、再次治疗前评估、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结果6例Ⅰ型患者中,4例经Foley球囊压迫止血后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其余2例Ⅰ型和2例Ⅱ型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后行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3例Ⅱ型和5例Ⅲ型者均行瘢痕切除加子宫下段修补术.结论 治疗前全面评估病情指标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是有效避免PCSP的可行性方法.

    作者:李萍;何国英;刘洪珍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中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中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所收治的118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西医组和综合组,每组各59例.西医组采取单纯的西医治疗,综合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观察并对比西医组和综合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22%(55例)高于西医组的77.97%(46例),综合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的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排血量(CO)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刘洋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一次性球囊和阴道填塞联合腹部压迫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

    目的 探讨使用一次性球囊和阴道填塞联合腹部压迫治疗产后出血(PPH)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宿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35例P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两组.(1)患者使用宫内一次性球囊(对照组);(2)应用额外的阴道填塞联合腹部压迫(研究组).评估两种方法在处理PPH的效果.结果 235例患者使用一次性球囊用于PPH,临床有效率为91.91%.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4.74%(126/133),而对照组的患者的效率为88.24%(90/10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27%和8.82%.一次性球囊使用失败的患者中采取了子宫动脉栓塞术,没有一例导致子宫切除.结论 与单独使用一次性球囊相比,宫腔内一次性球囊联合阴道填塞和腹部压迫能更有效地治疗PPH,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子宫收缩乏力与前置胎盘或植入可能会导致使用一次性球囊治疗无效.

    作者:沈文娟;曹庆玲;凡庆;王建英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胆囊结石分别应用腹腔镜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效果对比

    目的 观察胆囊结石分别应用腹腔镜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效果差异,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0.38±4.36)ml、手术时间(61.88±10.15)min、肠功能恢复时间(16.30±4.02)h、禁食时间(26.27±9.27)h、住院时长(4.22±1.32)天,均短于对照组的(30.67±5.17)ml、(82.28±13.28)min、(35.27±13.26)h、(48.39±8.22)h、(7.35±2.02)天,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术后镇痛剂的使用率为37.50%,均低于对照组(20.00%、57.50%),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的视野较为广阔,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杨振宇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高等院校面向医药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校企协同育人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药学人才的一种综合性培养教育模式.医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人才培养的大力支持,同时,医药企业的壮大反过来会促进高校的发展,两者可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效果.基于我国医药产业现状与发展规划,遵循加强药学高等教育与医药产业互动、合作办学的原则,开展面向医药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促进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岗位所需求的操作技能紧密相结合,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目的,终提高药学人才培养质量.文章旨在探索建立适合我省省情、具有自身特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医药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我校药学专业办学水平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作者:程静;吕慧;沈悦;乐诗文;王元昊;胡霞敏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后牙微创拔牙自然愈合与位点保存后种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磨牙拔除后自然愈合后种植与位点保存后种植的种植体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1月就诊的磨牙需拔牙的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在拔牙后的牙槽窝内即刻植入人工骨材料Bio-ss collagen,且在其拔牙创口处覆盖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对照组拔牙后彻底清创牙槽窝冲洗止血缝合.6~9个月后植入种植体,终上部修复后随访1年,观察种植体保留情况及种植体周情况.结果 永久修复完成1年后,两组种植体近中侧骨吸收量、远中侧骨吸收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永久修复当天及永久修复完成后的第1、3、6、12个月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PD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拔除后应用位点保存术不仅可修复重建因牙周炎、根尖周炎症而缺损的部分牙槽骨,且防止拔牙后剩余牙槽骨的再吸收.保存并增加牙槽骨嵴的骨量,有利于后期的种植和义齿修复.

    作者:林柳香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治疗效果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治疗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脑瘫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儿均分两组.开展基础护理的30例患儿为参照组,开展康复护理的30例患儿为研究组,后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的GMFM-88、FMFM-45、ADL和BSA评分,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护理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可以使粗大运动功能、粗细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行为得以改善,治疗效果也会有所提升.

    作者:周易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血栓抽吸联合法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栓抽吸联合疗法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术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急诊PCI术STEMI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62例).观察组在抽吸治疗后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及硝普钠后行PCI,对照组抽吸后直接行PCI.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术后TIMI及CTFC.检测术后CK-MB峰值水平,术后1周NT-ProBNP,LVEF,LVDd,术后1个月MACE以及处理前后血压、心率.结果 PCI术前,两组基线临床特征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TIMI3级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CTFC帧数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T-ProBNP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K-MB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LVDd指标与MACE事件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处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疗法可显著改善TIMI血流,减轻再灌注损伤,改善心功能.

    作者:翁志远;张奇;佟辉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对比内容包括: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少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世法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经胰管预切开联合针形刀技术对困难胆管插管治疗的研究

    目的 观察经胰管预切开联合针形刀技术对困难胆管插管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 ERCP)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选取插管失败且胰管导丝占据法、胰管支架占据法、经胰管预切开术等方法仍失败的困难插管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胰管预切开联合针形刀术.观察患者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入选患者行胰管弓形刀预切开联合针形刀预切开均插管成功,术中出血发生率8.9%,术后胰腺炎发生率5.4%,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7.1%.结论 对于胆管插管困难的患者,可行经胰管弓形刀预切开联合针形刀预切开术,且有较好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作者:刘文辉;邵东;杨璟;庄耘;徐馥;陈建平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Trivex微创在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急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急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采取Tricex微创旋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急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Tricex微创旋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手术方案治疗而言,Tricex微创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急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能更好地控制出血,减少手术时间,且切口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李旭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数字虚拟技术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3D打印、虚拟现实技术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三维可视化3D打印、虚拟现实技术用于肝胆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引导学生对三维重建3D打印肝脏实体模型进行立体观察学习;三维可视化3D打印模型形象逼真,立体感强,清楚显示肝内各管道、肿瘤大小、位置及其与肝内各管道的空间解剖关系;再结合实际病例对三维重建3D打印模型进行讲解,进行术前虚拟手术,观摩手术过程,再次学习术前三维可视化3D打印、术前虚拟手术与术中真实情况是否一致.结果 肝胆外科研究生通过三维可视化3D打印模型、术前虚拟手术教学,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并掌握复杂肝脏解剖特点,并对术中解剖及手术方案有基本理解.结论 三维可视化3D打印技术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肝胆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是一种有效教学方式.

    作者:曾宁;范应方;杨剑;项楠;祝文;白小屏;石磊;方驰华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敏感指标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专科质量敏感指标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2—4月我院神经内科一病区进行了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脑卒中患者30例,列入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时间段我院神经内科二病区进行了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脑卒中患者30例,列入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所在病区护士均按照抗痉挛体位摆放的要求落实护理工作.同时,将抗痉挛体位摆放的正确率纳入观察组病区的护理质量管理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抗痉挛体位摆放正确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抗痉挛体位摆放正确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康复护理专科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能提高抗痉挛体位摆放正确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慧琴;李小峰;陈雪姣;向彬彬;左凯杰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PBL教学法结合循证医学在本科实习医师带教中的探讨

    目的 评价PBL结合EBM教学方法在临床本科实习生中带教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分为PBL结合循证医学组(实验组,n=23)及传统教学组(对照组,n=22),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带教,实验组学生采用PBL教学结合循证医学讲座.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知识理解能力、文献评价能力、综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临床前沿的把握及展望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于PBL结合循证医学教学方法的认同及兴趣有很大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EBM教学模式在本科临床实习生的带教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作者:刘坤;陈军;凌冰;王硕;杨勇;韩绪生;张恺欣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17.33±2.53)分、对照组为(24.62±3.75)分,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Bathel指数评分为(66.39±7.92)分、对照组为(54.28±6.37)分,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4.64%,对照组为80.3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春妹;付红莉;王亚玲 刊期: 2018年第33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

    目的 探索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的29例患者进行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的28例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随后对比两组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后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前缘高度(14.15±2.97)mm、中线高度(14.86±2.67) mm、后缘高度(23.12±5.37)mm、Cobb角(38.15±2.11)°、VAS评分(0.39±0.14)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蔡玉钦 刊期: 2018年第3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