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36例,近全切除6例,1例因术后严重电解质紊乱并发肺部感染死亡.术后并发脑脊液鼻漏1例,暂时性尿崩症20例,颅内感染2例,均治愈.结论 内镜下经蝶窦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较少、较轻,熟悉解剖特点和熟练操作技巧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建波;卞晓星;陈红春;魏文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彩色超声(CEUS)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在后循环缺血(PCI)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12月收入住院的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PCI)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为健康体检者,两组均行颈动脉CEUS和TCD检测,对两组后循环缺血病变血管分布特点进行分析,评估椎动脉颅外段斑块性质观察及对后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对60例后循环缺血脑梗死患者动脉颅外段斑块性质观察易损斑块占85%,脑梗死组双内里椎动脉颅外段峰值流速(PSV)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部血管彩色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测有助于发现后循环缺血中患者后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快速、准确地评估PCI血管病变的分布,避免延误病情,在疾病早期作出正确诊断,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薛伟书;王楠;王田甜;耿红梅;吕海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强化护理干预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及MMSE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MoCA及MMSE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应用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能够有效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辛翠玉;连云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康复综合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电特征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AD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 ,将其均分两组,予以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康复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18.99±1.67)和BI评分(47.36±4.62),均优于参照组(15.04±1.23)、(40.41±4.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5223,t2=5.4644,P<0.05).实验组患者的脑电高频带相对功率β1、β2(1.255±0.223)、(1.034±0.257)比值参数也相对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5046、t4=7.1607,P<0.05).结论 AD患者予以康复治疗可以使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有效改善,可以将该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与此同时,脑电特征可以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覃家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流程在急性会厌炎患者入院前后规范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我院耳鼻喉科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急性会厌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8例急性会厌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和医疗组队护理配合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Ⅲ度喉梗阻危重性急性会厌炎病情加重行气管切开及死亡数高于观察组;对照组病情转平稳平均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医疗对护理配合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上述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护理流程在急性会厌炎患者入院前后规范应用,能促进临床作出及时、准确诊断,迅速进行抢救和对症处理,密切观察和处置病情变化,预防窒息,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和服务满意度.
作者:陆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超检查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彩超检查,根据手术病理学结果 ,评估彩超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血流分级情况.结果 彩超检查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各为87.7%、80.0%、83.3%;良性肿瘤血流Ⅰ级与Ⅱ级比例高于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可对卵巢肿瘤血流情况进行有效分级,从而鉴别良恶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戴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虽发病率在我国仅次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列居第三,但死亡率却稳居首位.目前,以全面分期手术及肿瘤细胞减灭术、化疗(紫杉醇+铂类)等为该病规范化综合治疗的现状;即使一线治疗中控制率较高,但复发率及诸多合并症的出现,仍使得卵巢癌成为生存率低的妇科恶性肿瘤.本文通过报道2012年10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6例卵巢癌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浅谈卵巢癌与重症肌无力的疾病发生关系.
作者:陈雪姣;仓顺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小儿支原体感染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非雾化组单纯用阿奇霉素治疗,雾化组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用复方异丙托溴氨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总结患儿临床表现,两组患儿后期咳嗽持续时间、高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感染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雾化组治疗效果优于非雾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雾化组中,显效27例,有效4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00%;雾化组中,显效44例,有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00%.雾化组患儿后期咳嗽持续时间、高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感染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优于非雾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用复方异丙托溴氨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阿奇霉素治疗,可更好促进临床症状的消退,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顾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诊断异位妊娠患者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学诊断证实为异位妊娠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给予阴道彩超及腹部彩超诊断,对比两种检测方法 的诊断结果 准确性差异.结果 异位妊娠患者行阴道彩超检测的诊断时间低于腹部彩超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阴道彩超检测诊断结果 准确率高于腹部彩超检测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行阴道彩超检测的结果 准确率高于腹部彩超,但两种彩超检测方法 均存在漏诊现象,有必要者应综合两种检测方法 以提升患者诊断准确率.
作者:尹卫妮;张兆英;郭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甲状腺旁腺显露及功能保护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手术)和观察组24例(术中行甲状旁腺探查显露原位保护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4.16%(1例)低于对照组患者33.3%(8例),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2,P<0.05).结论 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行甲状旁腺探查显露原位保护法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在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安全性较高.
作者:罗开开;胡海波;黄永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经肛门拖出切除联合双吻合器技术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5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研究患者保肛手术的经验.结果 结果 显示,均成功保肛,术后病理检查残端无肿瘤遗留,发生吻合口漏3例(5.45%),切口感染4例(7.27%),无手术死亡.结论 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经肛门拖出式切除并结合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得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科研创新能力是科学素质体现的核心,也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在临床医学认证背景下,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高等医学教育重要的培养项目之一,如何鼓励医学生参与科研及怎样提高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及分析国内外医学院对于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结合前期研究的经验,进一步探讨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并提出其指导性意义.
作者:胡子旺;齐硕;陈国栋;王文军;文兰;李小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并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术中、术后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无死亡情况,术中转变成开胸手术1例,手术时间(140.11±23.45)min、术中出血量为(132.47±76.21)ml、住院时间为(7.21±2.51)d,出现并发症有5例.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如果病变范围过大应扩大手术范围或改为开胸切除术,同时术后治疗过程中应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孙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脾胃虚弱证慢性腹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温针灸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温针灸组给予针灸处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温针灸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温针灸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没有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血常规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腹泻效果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许朝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立哌唑改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因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分为3组.阿立哌唑A组(32例)与阿立哌唑B组(32例)分别每晚口服阿立哌唑5 mg、10 mg.对照组(32例)仍维持原治疗.结果 治疗后,阿立哌唑A组与阿立哌唑B组催乳素、雌二醇、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催乳素水平高于阿立哌唑A组与阿立哌唑B组,雌二醇水平、PANSS评分低于阿立哌唑A组与阿立哌唑B组(P<0.05).阿立哌唑A组不良反应及药物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阿立哌唑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 mg小剂量阿立哌唑显著改善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刘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门诊老年患者候诊的过程中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48例门诊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为(50.14±4.57)分、SDS评分为(52.23±4.45)分,均低于对照组(58.12±6.44)分、(68.22±7.44)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72例(97.30%)高于对照组60例(81.0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老年患者在候诊的过程中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同时,还能够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杜晓丹;刘伟;闫虹;徐立娜;齐竞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疼痛学教学初期中使用PBL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入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PBL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PBL组采用PBL教学.对比(1)对照组和PBL组随堂、1个月后成绩测评.(2)对照组和PBL组教学方法 满意度.结果 (1)对照组和PBL组随堂成绩测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PBL组1个月后成绩测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教学的优势显著性可维持长期效果.(2)对照组和PBL组教学方法 满意度分别为(82.4±3.6)分、(93.8±2.4)分,两组患者结果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疼痛学教学中使用PBL教学能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疼痛学教学方法 的改进及推广提供有效的思路和办法.
作者:丁远远;姚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子宫肌瘤运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收治的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的患者12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半年的跟踪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运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势,进行近期随访,患者复发率低.
作者:王志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医院档案是志书编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作,志书编纂是以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和利用为基础,没有成功的档案管理就写不出一部合格的志书.本文主要论述医院院志编纂需要把握的基调和方法 .
作者:喻芳;喻同汉;邹文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成人疝气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90例患者随访2个月,随访率100%,复发0例,复发率为0%.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效果好,并且具有手术简单方便、安全性高、痊愈快、复发少的优点.
作者:张洪奎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