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永;王自闯
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重要的基本能力.临床实习阶段,是一个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理论开始联系实践的重要衔接阶段,这一阶段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对临床医生的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医学本科生在普外科实习期间的带教实践经验基础上,认为在此期间,应该根据医学生的特点,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严谨、协作、统筹、坚持的基本理念,通过讲座、查房、病历规范书写、参加手术、讨论等措施,加强训练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循证医学思维的基本思维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翟宏军;张心武;孙晓力;马双余;刘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躁狂抑郁症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义.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躁狂抑郁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行躁狂抑郁症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种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抑郁、焦虑情绪变化,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抑郁SDS评分为(43.25±11.02)和焦虑SAS评分为(41.58±12.68),低于对照组[(58.14±13.14)、(57.67±10.3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狂抑郁症临床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对照组(77.78%),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躁狂抑郁症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成效.
作者:翟利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缺牙应用正畸与口腔修复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制备牙齿修复体进行口腔修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观察1年时间,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畸与口腔修复联合治疗先天性缺牙可以有效提高牙齿功能,增强患者的舒适度与美观度.
作者:孙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8月肾癌患者的临床病例6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上外加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各个指标包括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镇痛治疗情况、心理状态等.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人数为8例,并发症发生率是2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人数是2例,并发症发生率占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止痛棒的使用率为16.7%,对照组患者在止痛棒的使用率是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泵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路靖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评析临床药师在不合理用药中实施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 自我院药剂科数据库抽取2015—2016年度的2570例患者的临床用药处方进行回顾分析,2015度未开展药师药学干预的1226例,2016年度开展药师药学干预的1344例,对比分析两年不合理用药及其引起的医患纠纷情况.结果 2015年度临床不合理用药67例(5.46%),2016年度临床不合理用药13例(0.9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因用药不合理引起的医患纠纷率为0.15%,低于2015年度的1.22%(P<0.05).结论 在临床用药中组织临床药师开展药学干预,有助于提升合理用药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刘传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接收的40例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每组均有20例患者,为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组中,11例优秀、6例良好、3例尚可,优良率为85%;非手术组中,9例优秀、5例良好、4例尚可、2例较差、优良率为70%,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要结合患者的骨折情况,对其进行分析,视情况采取手术或非手术的治疗方式,确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贺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应用CNP对肺炎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7年4月我院儿科治疗的141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CNP组、传统组,CNP组74例,传统组67例,护理后,对比两组肺炎患儿的恢复情况、肺功能与炎性指标.结果 传统组的MIF、MEF及25/PF低于CNP组,传统组的TGF-β1、TNF-α高于CNP组,IL-18低于CNP组.结论 护理肺炎患儿时,应用CNP能促进康复.
作者:王光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妇产专业临床药师培训的新方法,为提高临床药师培训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妇产专业学员培训过程中,将PBL结合CBL教学法应用于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学课程采用标准化病例进行教学,临床实践选择难度适宜的床旁真实病例进行带教,并基于病例进一步指导学员完成其他教学环节.结果 PBL结合C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培训效率,并提升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技巧.结论 PBL结合CBL教学法可用于妇产专业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范围有限,在教学实践中还需对其不断加以完善.
作者:钱懿轶;李晓甦;马敬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儿童保健门诊接收206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10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措施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指标主要为患儿家不确定感、焦虑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后不确定感评分、焦虑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中的护理效果较理想,应推广采纳.
作者:刘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对下肢深度冻伤截肢平面的选择和对于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下肢严重冻伤的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组病例均为下肢深度冻伤,受伤部位可见水疱、皮肤呈青紫色、灰白或紫黑色.针对患者具体的病情,对患者提出了截肢方法和残端处理建议,通过采用不同的截肢术式,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后,残端切口大部愈合良好,植皮及转移皮瓣均获成活,无骨髓炎、败血症,DIC等并发症发生,一期愈合率为92%,患者均康复出院,为后期装配和运用假肢提供了保障.结论 对于出现了下肢深度冻伤的患者进行截肢方法和残端处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深度冻伤患者残端的愈合,截肢后便于安装和使用假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威;周伟平;唐新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A组与B组;对患者进行脉搏传导速度(PWV)和内皮功能评估指数的测定,以及相关指标的检查.结果 A组PWV高于B组,RHI低于B组,两组年龄、透析时间、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一般检查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透析时间、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蛋白等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有直接关系.
作者:董胜柱;白友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疗法治疗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基础组(n=30,基础护理)和干预组(n=30,手术室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SAS、SDS、VAS评分与基础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疗法治疗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优良.
作者:王亚芬 刊期: 2017年第13期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们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医与西医研究方向存在较大差异,但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实践上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更高,中医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对西医的思维模式和诊治手段等也要有深入的了解,西医内科临床本科教学在培养目标、教学形式、实习指导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学上需要全面深入积累教学经验和临床实践经验,促进优秀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作者:陈小永;王自闯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与探究院前急救管理的加强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院前急救的加强管理之后本院急救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未实施院前急救的加强管理之前本院急救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并分析两组院前急救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院前急救呼叫出车的反应时间、院前急救呼叫出车的途中时间分别为(162.39±12.60)s、(131.54±10.90)s,与对照组患者的(353.59±24.64)s、(184.65±16.85)s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成功率为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院前急救管理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
作者:朱星潼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给氧方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0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气结果 、患儿脑室内出血、正压呼吸治疗时间、住院费用和死亡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气、脑室内出血、正压呼吸治疗时间、住院费用和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法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李德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对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处置水平.方法 对上海交通大学六院临床医学院五年级48名本科实习阶段学生的高级生命支持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将案例教学法和录播系统相结合,并应用问卷针对教学方法可行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等18个维度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48名学生认为该授课方式在16个维度上实际的效果优于前期期望值(P<0.05).结论 该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对于高级生命支持课程的掌握,适应我国教学改革的需要.
作者:张锋;陆耀红;刘嘉祯;王道珍;李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手术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患者的疗效及Harris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2例患者分成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的患者接受微创前外侧入路法,对照组的患者则接受传统的后外侧入路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治疗疗效更加,Harris评分也更高,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唐健民;陆晟;李祥;赵志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对舒适护理在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展开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所收治的80例行痔疮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舒适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舒适、生理舒适及环境舒适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舒适组患者的3项舒适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痔疮手术患者开展围术期舒适护理能提升患者的临床舒适度,减少不适感及疼痛感,使患者手术疗效更具保障.
作者:王燕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在胃肠外科临床实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1—12月实习的120名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取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理论、临床技能、病例分析及医患沟通成绩.结果 PBL教学实验组理论、临床技能、病例分析及医患沟通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方法能提高临床实习生理论成绩、临床技能能力、病例分析能力及医患沟通技巧,值得临床实习教学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正权;陈旭;周昕;王麦建;程家平;文坤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管理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 将我院护理人员241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个时期,即分层管理实施前(2014年5月—2015年5月)与分层管理实施后(2015年6月—2016年6月),对分层管理实施前、后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分层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相比较:分层管理实施后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值均优于分层管理实施前(P<0.05).结论 将分层管理措施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其能够合理分配护理资源,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值得应用.
作者:张旭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