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发性流产的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高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复发性流产,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9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β-HCG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β-HC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孕酮水平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孕酮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12月有乳腺实性结节的患者100例(结节共110个)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学检查.入组患者均进行术前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并进行BI-RADS分类,综合评估结节的良恶性.与术后病理结果 比较,计算其诊断符合率.结果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估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为89.09%.结论 采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于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

    作者:凌金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不同手术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疗效及对Harris评分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手术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患者的疗效及Harris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42例患者分成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的患者接受微创前外侧入路法,对照组的患者则接受传统的后外侧入路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治疗疗效更加,Harris评分也更高,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唐健民;陆晟;李祥;赵志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分析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护理方法,标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结果 标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8.00%.结论 标准组的护理方法有效提高本院的护理水平,应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谢露颖;肖甫尔·娜仁才才克;秦泽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死亡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对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死亡患者的死亡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54例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死亡原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超过65岁,白蛋白水平低于30 g/L,降钙素原水平超过0.5 ng/ml,器官衰竭超过2个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患者的年龄、白蛋白水平(首诊)、降钙素原水平(首诊)、器官衰竭个数(个)、是否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患者的死亡为正相关性.结论 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尽早接受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小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宫炎平胶囊与奥硝唑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宫炎平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96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给予服用奥硝唑治疗,联合组给予宫炎平胶囊与奥硝唑联合服用,比较两组总疗效及病情复发.结果 联合组的总疗效为95.83%,高于常规组的70.8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的复发率为8.33%,低于常规组的22.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炎平胶囊与奥硝唑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充分提高药效且有效控制病情复发,具有临床推广作用.

    作者:李宜萍;吕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心血管专科医生培养中的循证医学教育

    循证医学的理念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深刻影响着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的发展要求临床医生,尤其是专科医生,应该具备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因此循证医学教育在专科医生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循证医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寻找佳证据解决临床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循证医学教育应有目的 的分阶段进行,从循证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到循证医学过程的实践.本文以心血管专科为例,结合我科的教学实践,介绍并探讨专科医生培养中循证医学的教育理念、实施步骤、方法和问题以及循证医学教育的意义.

    作者:项飞;陈鑫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震动排痰机在腹部开放性手术后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检验Hema G2000震动排痰机的应用对腹部开放性手术后的患者早期有效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增加患者舒适度的效果.方法 将50例开腹肝叶或肝段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Hema G2000震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人工叩击排痰,观察两组的排痰效果、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肺部感染情况,并询问患者治疗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3天后,实验组有效排痰率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治疗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震动排痰机的应用对腹部开放性手术后的患者早期排痰和预防肺部感染有积极有效的作用,增加了患者的适应性,降低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强度.

    作者:朱芸榭;贺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

    目的 评析临床药师在不合理用药中实施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 自我院药剂科数据库抽取2015—2016年度的2570例患者的临床用药处方进行回顾分析,2015度未开展药师药学干预的1226例,2016年度开展药师药学干预的1344例,对比分析两年不合理用药及其引起的医患纠纷情况.结果 2015年度临床不合理用药67例(5.46%),2016年度临床不合理用药13例(0.9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因用药不合理引起的医患纠纷率为0.15%,低于2015年度的1.22%(P<0.05).结论 在临床用药中组织临床药师开展药学干预,有助于提升合理用药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刘传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PBL联合CBL教学法应用于急诊医学见习教学的效果.方法 将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6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作为对照组,2013级临床专业60名学生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学生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及学生满意度等调查.结果 PBL联合CBL组的理论成绩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模式能够激发见习同学的学习兴趣,对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等均有提高,对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值得在急诊医学见习教学中推广.

    作者:杨春爱;曾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30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共收治的300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2.67%;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67%,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大大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黄秀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院前急救管理的加强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与探究院前急救管理的加强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院前急救的加强管理之后本院急救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未实施院前急救的加强管理之前本院急救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并分析两组院前急救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院前急救呼叫出车的反应时间、院前急救呼叫出车的途中时间分别为(162.39±12.60)s、(131.54±10.90)s,与对照组患者的(353.59±24.64)s、(184.65±16.85)s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成功率为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院前急救管理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

    作者:朱星潼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警模型的建立研究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预警模型对ICU病房患者感染等预警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的ICU病房患者18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感染预防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3例.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9.63%,对照组为12.73%,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在医院中属于感染高发病房,通过建立感染预警模型,能够有效减少重症病房的感染发生率.

    作者:林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高危型HPV检测在CIN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采取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进行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980例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记录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段高危型HPV检测结果 ,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根据分析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进行高危HPV检测情况看出,患者术前检测率为87.76%,均高于术后各时间段检测率,且患者术后2年检测率为14.29%,均低于其他各时间段检测率;术前CINⅠ、CINⅡ以及CINⅢ患者HPV负荷量均比术后6个月、1年以及2年HPV负荷量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IN患者诊断中采取高危型HPV进行检测,诊断率较高,且为治疗后进行监测提供基础依据,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在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对舒适护理在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展开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所收治的80例行痔疮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舒适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舒适、生理舒适及环境舒适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舒适组患者的3项舒适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痔疮手术患者开展围术期舒适护理能提升患者的临床舒适度,减少不适感及疼痛感,使患者手术疗效更具保障.

    作者:王燕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探讨慢性消化病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与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关系

    目的 研究分析肠道微生态平衡和慢性消化道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一组.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二组.15例胃肠部位肿瘤患者作为研究三组.15例是单纯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尿PEG-600测定方法检测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程度,分析粪便菌落组织.将研究一组、二组、三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一组、二组、三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尿液检测结果 进行比对,前三组患者尿液中的PEG600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患有慢性病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强于正常人群.结论 肠黏膜功能障碍患者需要对其肠黏膜通透性进行改善,保持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姜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中心静脉压在治疗急性右室心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右室心梗治疗过程中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右室心梗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每组各30例;另外选取40例急性右室心梗患者作为对照组;各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扩容治疗,期间对照组不监测中心静脉压,观察组监测中心静脉压水平,其中A组患者保持中心静脉压水平为6~12 cmH2O,B组患者为13~19 cmH2O,C组患者为20~26 cmH2O;比较患者的死亡情况、肺水肿发生情况及中心静脉压水平.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C组患者的肺水肿发生率为36.7%,高于A组患者的6.7%和B组患者的1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单纯心梗与非单纯心梗患者治疗36 h、48 h后的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过程中,监测中心静脉压水平,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其中保持中心静脉压为13~19 cmH2O范围内可取得佳疗效.

    作者:包智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医学影像设备学在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探讨

    目前,医学影像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比较综合、全面的阶段,现代影像学成为与医、工相结合,专司医学影像获取方法与质量控制研究的独立专业.影像设备的发展推动了影像技术的革新,这个专业各门学科其实是融会贯通,相互渗透的,掌握了某种设备的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后,对它做出来的图像才知道来龙去脉,理解才更透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更应该重视设备和技术.但是,在目前的专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发现学生对设备和成像原理反而不太重视.就本专业而言,这种现象是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灌输客观、全面、前瞻性的认识,帮助他们走出误区;同时教学内容的更新也要与时倶进.

    作者:张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与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效果.方法 对41例IC开展早期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 中老年人为IC好发群体,多合并基础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型多见,使用抗生素以及输液治疗,缓解率为100.00%.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和浅溃疡形成.病理结果 :大部分病例显示为水肿,浆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对于合并基础性疾病或者高危中老年病患,如果出现突发性左下腹疼痛合并便血,应当警惕为IC,使用抗生素及输液治疗后,尽早实施结肠镜以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后,可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作者:孙敏;屈霄;陆萍;邹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PBL教学在胃肠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PBL教学在胃肠外科临床实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1—12月实习的120名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取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理论、临床技能、病例分析及医患沟通成绩.结果 PBL教学实验组理论、临床技能、病例分析及医患沟通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方法能提高临床实习生理论成绩、临床技能能力、病例分析能力及医患沟通技巧,值得临床实习教学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正权;陈旭;周昕;王麦建;程家平;文坤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对手术患者手术认知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手术患者手术认知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认知情况、遵医行为,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认知各指标得分均更高,术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手术患者手术认知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影响显著.

    作者:伏迎春;张慧锦;黄敏捷;康学然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