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刘娜;黄英竹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自发性气胸, 手术, 满意度
摘要:目的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68例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4%、17.6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健康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现代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疗效

    目的 分析现代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纳入的患者为2016年3—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则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塑化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现代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有效率、对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对治疗效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现代感很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蒋文雯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是否施以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好,能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疼痛感.

    作者:王国祥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针灸配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1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n=55)单纯应用针灸治疗,研究组(n=55)则采取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就2组疼痛指标以及整体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是96.36%,高于对照组的85.45%(P<0.05);治疗前,2组VAS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可借鉴.

    作者:孙国超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心肌三项检测在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心肌三项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将其作为研究组,之后选取同期入院的正常体检人群35例作为参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心肌三项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cTnT水平、Mb水平和CK-MB水平较比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实施心肌三项检测,可以为临床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降低死亡率.

    作者:杨旭;曾珠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铝碳酸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分析

    目的 研究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取铝碳酸镁+莫沙必利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00例,将其依据动态随机化原则分2组,50例为一组.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硫糖铝片,观察组使用铝碳酸镁+莫沙必利,对比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铝碳酸镁+莫沙必利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殷莹;王珍玲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2种方法拔除下颌近中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下颌近中阻生智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326例行下颌近中阻生智齿拔除术病患的资料,分为对照组A(传统拔牙术)和对照组B(高速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刀),每组163人,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B手术时间与并发症优于对照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速涡轮机联合微创拔牙刀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

    作者:梁恩泉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神经内科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健康教育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规范化健康教育.观察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状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用于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桂燕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不同层级外科护士继续教育培训内容需求分析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不同层级外科护士继续教育培训内容需求.方法 选取我院不同层级外科护士11名进行深入访谈,并将访谈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临床外科护士继续教育培训内容较为单一,缺乏选择性以及针对性,导致大部分护理人员在参加培训时感受到较大压力,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需求较大,同时期待电子化网络化的教学模式.结论 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并且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希望可以获得针对性较强以及较为实用的继续再教育,而且以数字化的形式为护理人员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

    作者:吴晓慧;廖象英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肾脏是高尿酸血症的常见受累器官之一,并且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UA时尿酸盐沉积在肾脏可直接引起慢性尿酸盐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和尿酸性肾石症.文章从高尿酸血症概述、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病的关系、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痛风性肾病的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楚修林;楚旭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研究生科研中遇到难题时导师的指导作用

    医学研究生在研期间进行基础研究或临床研究是其培训任务之一,但在科研的实施中,有些研究进展会比较顺利,有些则会遇到难题.这些难题有的涉及基础知识,有的涉及临床知识,有的则可能涉及专业外知识.此时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可能无法顺利解决,并导致研究工作无法按照研究计划进行.笔者在研究生科研培养中体会到,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导师应当及时予以关心和指导,这对学生的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十分关键.文章结合笔者在研究生科研培养中遇到难题并顺利解决的两个典型事例进行了讨论.

    作者:汪小海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支气管哮喘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体检中心于2015年3月—2016年1月接收的196例儿童,其中10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另95例健康儿童,回顾性分析儿童一般资料,分析导致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家族遗传史、被动吸烟史、呼吸道感染史、过敏性疾病史、母乳喂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结果证实上述5项均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朱亚英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对产妇泌乳素水平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对产妇泌乳素水平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给予地佐辛5 mg镇痛,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产妇术后泌乳素水平及新生儿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素水平及新生儿神经反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辅用地佐辛镇痛,其镇痛效果好,对产妇泌乳素水平及新生儿的影响不大.

    作者:沈勇桃;吴艳;范建萍;范冬燕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探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护理对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衰竭患者54例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27例,观察组使用中医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症状基本消失,各项实验室指标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低(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衰竭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护理的效果比较突出.

    作者:张淑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基于云平台下医师培训管理系统的研究

    医师培训是医疗机构为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和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能够独立进行诊疗工作的合格医师的机构.医师培训管理系统是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于医师的管理培训系统的建立还不完善,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仍然需要加强进一步的管理和提高.医疗云平台目前已经在我国部分医疗机构中开展,但是基于云平台下的医师管理系统目前展开较少.文章为提高对医师的管理培训水平,开展了对基于云平台下医师培训管理系统的有关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我国医疗机构对医师的培训管理能够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规范我国医师的综合素质.

    作者:吉浩;李蓉;谢颖夫;李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改善重症脑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及预后的价值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改善重症脑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确诊为重症脑炎的患儿10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一对一的分别纳入,即为对照组54例,实验组54例.实验组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惊厥恢复、肢体障碍恢复以及意识障碍恢复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儿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脑炎患儿治疗过程中营养早期护理干预,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及预后得到有效改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晁玲;李婉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并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280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并应用Logistics多因素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有4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6.78%,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及上呼吸道感染几率高,分别为25.53%(12/47)、21.28%(10/47),住院天数多于14天、年龄大于70岁、有ICU住院史、住院期间外出检查、探视过多过频、意识障碍、慢性基础疾病以及手术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经过Logistics多因素分析得出,住院天数、年龄、手术、探视过多过频、慢性基础疾病是感染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具有较高医院感染风险,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影响因素的全面认识,并针对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实现医院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

    作者:白文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68例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4%、17.6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健康知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

    作者:刘娜;黄英竹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胰腺癌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在胰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诊断明确的胰腺癌标本共54例.对照组为良性胰腺手术者(如胰腺外伤、胰腺囊肿内引流术).通过qRT-PCR方法检测HOTAIR mRNA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胰腺癌组织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胰腺癌患者HOTAIR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胰腺癌TNM分期I、Ⅱ与Ⅲ、Ⅳ期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刘宇;张永平;魏志刚;刘建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120例患者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5例)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65例)予以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AS(20.00±3.94)分、SDS(21.00±1.50)分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率(80.30±1.94)次/min、呼吸(18.00±0.50)次/min等生命体征状况均更优(P<0.05).结论 对甲状腺患者术前行系统护理干预,可取得显著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黄海艳;李文梅 刊期: 2017年第33期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丁苯酞注射液+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对比2组不同时间段的NIHSS评分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7天和治疗14天的NIHSS分值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理想.

    作者:王苗;邵丽;鲍俊杰 刊期: 2017年第3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