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吉华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救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该类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患者根据时间段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急救绿色通道及优质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中接受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比常规的护理要好,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抢救的成功率比较高.
作者:王丽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探讨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1:1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讨论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接受针灸治疗,研究组40例接受颈椎手法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如疗效、不良反应、动脉血流指标等,并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P<0.05.对比两组患者眩晕评分,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LVA、RVA、BA指标,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分析后建议临床治疗颈性眩晕可考虑采用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法,其疗效突出,在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上作用明显,且安全.
作者:申颖峰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并进行治疗的11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进行心理认知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恐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与人际关系敏感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张金荣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在跟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并总结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医的38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总结基本资料和骨折情况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有37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有效率是97.37%,优秀和良好分别是44.74%(17/38)、31.58%(12/38).骨折sanders分型、是否植骨、骨折复位、Bohler角因素的独立影响明显,P<0.05.结论 通过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良好,骨折sanders分型、是否植骨、骨折复位、Bohler角因素影响治疗效果,尽量选择解剖方法、Bohler角度大于25°、植骨手术方式的组合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作者:杨志霞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老年人群甲状腺疾病使用超声诊断的价值,并总结其病因.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进行超声诊断的46例老年甲状腺疾病患者,回顾分析其检查资料.总结患者的患病情况,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并统计超声检查的检出率.对比病理检查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病理检查方式终的检出率是93.48%,甲状腺结节和囊肿、腺瘤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26.09%、23.91%、17.39%.超声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是89.13%,与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高,该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结论 甲状腺疾病女性的发病率较高,且高龄人群发病风险更大,使用超声检查和病理鉴别的检出率相近,临床价值相似,可以根据情况合理选择;且超声检查的方式简单快捷,可以作为首选进行推广,必要时再综合多种诊断方式.
作者:李恩敏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闭合复位Gamma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6年10月本院接收且治疗的76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治疗方法不同为依据分组:行闭合复位Gamma钉治疗的38例作实验组,行近端钢板治疗的38例作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效果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优良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91.5±15.8)min、卧床时间(2.1±0.4)周、术中出血量(75.6±19.3)ml、骨折愈合时间(3.2±0.4)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予以闭合复位Gamma钉疗法,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玉树;蒋永新;王锦付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在小儿外科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45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构建小儿外科教学微信群,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教学的执行情况调查表》和《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评价表》的调查结果表明,88% 的学生能够在课前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微视频进行学习,学生对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比较满意,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结论 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临床思维的形成,是一种适合中国临床医学现状,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临床医学教学方法.
作者:王大佳;张志波;杨屹;黄英;苏朋俊;张文果;白玉作;王维林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我院门诊药房不合理处方.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门诊药房所开2000张处方,根据记录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在2000张处方中出现76张不合理处方.处方不合理具体包括:医师处方开具错误或书写不规范;未严格按照处方核对程序完成调剂;门诊药师缺乏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用量不合理;门诊药师责任心不强;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有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结论 门诊药房出现处方不合理情况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处方是否合理也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叶义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甲钴胺联合叶酸对伴H型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 筛选128例诊断为伴H型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规范化降压、改善微循环及脑保护等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叶酸口服,定期复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的Hcy的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联合干预组治疗后的血清Hcy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清Hcy水平无变化(P>0.05).干预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H型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予以补充甲钴胺、叶酸干预后可以降低Hcy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乐永平;冯晴;周梁国;徐长玉;陈延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骨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骨科病房两个病区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随机各选取12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骨科病房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定完善骨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骨科病房部分护理风险评估单、提高骨科病房护理人员素质、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完善骨科病房防护措施、实施持续质量管理.结果观察组骨科病房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护理投诉为0.83%,住院时间为(15.37±3.27)天,低于对照组的13.33%、5.83%、(19.36±4.18)天;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01±1.34)分,高于对照组的(92.46±4.17)分(P<0.05).结论通过对骨科病房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与常规护理相比,降低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缩短住院时间,满意度提升,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丽莉;刘晓新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H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舒张压为(77.4±3.6)mmHg,收缩压为(124.3±2.1)mmHg,Hcy为(9.7±3.9)μmol/L.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压、Hcy值对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较好.
作者:葛长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同时上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对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 在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诊治的人工流产术患者中抽取98例作为研究样本,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n=49)在人工流产同时上环,并接受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n=49)则在人工流产术后单纯使用妈富隆治疗.结果 研究组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是6.12%,与对照组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22.45%)相比较低(P<0.05);研究组月经恢复时间是(28.68±2.34)d,短于对照组的(32.38±3.37)d(P<0.05).结论 人工流产同时上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可有效预防术后宫腔粘连,并早期恢复月经,可借鉴.
作者:任艳杰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用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4月—2017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TIA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7)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n=27)则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疗效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77.78%;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发作持续时间(5.64±1.9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26±2.18)min;用药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7.41%,对照组为3.7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TIA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发作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陆丽芸;毛慧慧;吴亚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医院就医的98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18日—2017年10月28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尤瑞克林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54±0.54)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14.69±0.66)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万琦;吴佳羽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20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均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于围手术期对两组患者焦虑情绪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手术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1 d,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 d,两组SAS评分均较术前和术后1 d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加明显(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老年白内障患者负性心理情绪,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率,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琴;刘锋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跳跃型骨折临床治疗方法,评价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40例胸腰椎跳跃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际骨折损伤及骨密度予以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评价患者疗效与腰椎功能,统计并发症.结果 患者治疗后病变椎体均得到复位,愈合良好,治疗成功率为100%,半年后随访患者腰椎功能较前显著改善.结论 根据实际骨折损伤及骨密度予以胸腰椎跳跃型骨折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
作者:许菁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7年4月我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32例进行随访观察,将进展为脑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未进展为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首次发作就诊时间、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基础疾病、吸烟史、二级预防依从性的差异.结果进展为脑梗死40例(30.30%).观察组男性比例(70.00%)、首次发作就诊时间(26.78±5.08)h、持续时间(30.16±6.38)min、发作次数(3.53±0.87)次、基础疾病(95.00%)、吸烟史(55.00%)、二级预防依从性差(42.50%)高于对照组的45.65%、(11.39±3.48)h、(14.30±4.28)min、(1.86±0.72)次、65.22%、26.09%、21.74%(t/χ2=7.43、8.28、5.70、8.33、9.76、9.53、5.87,P<0.05),两组年龄[(67.87±6.87)岁vs.(66.00±6.59)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应制定合理、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作者:何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在股骨头置换术中使用个性化舒适护理对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7年7月来我院行股骨头置换术患者4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是传统的手术配合方案和病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增加使用个性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效果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分别是(12.8±3.1)d、(18.5±2.8)d和(49.8±3.6)d.不良症状发生率为33.33%;患者满意率为57.14%,有23.81% 非常满意.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分别是(10.4±3.8)d、(12.9±3.7)d和(40.8±2.8)d;不良症状发生率为9.52%;患者满意率为95.23%,有61.90% 非常满意.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使用个性化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恢复效果,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不良症状出现的概率,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胡静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展开中药足浴+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以下简称神经节苷脂)+甲钴胺联治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50例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DPN患者,随机分组,25例给予神经节苷脂+甲钴胺治疗者为甲组,25例在甲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足浴为乙组,比较改善症状与运动、感觉传导速度.结果乙组有效率为96.00%,甲组为64.00%,P<0.05;乙组运动、感觉传导速度改善质量优于甲组,P<0.05.结论 以中药足浴 + 神经节苷脂 +甲钴胺联合治疗 DPN 效果显著.
作者:姚丽琴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36例,其中对常规组采取跨伤椎固定治疗,对实验组采取经伤椎固定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JOA、VA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的骨折恢复情况相比常规组明显较优,P<0.05.结论 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取经伤椎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跨伤椎固定治疗.
作者:丁骁鹏 刊期: 201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