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于金华

关键词:血液检验, 贫血诊断, 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择取我院行血液检验的的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设为研究组;择取同期行血液检验的3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行血液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RDW和MCV上高于对照组,但在MCH和MCHC上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利用RDW、MCV、MCH、MCHC四项指标清晰鉴别出患者的贫血类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中小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在中小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中小量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中小量基底节脑出血,临床效果佳,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恢复明显。

    作者:于淼;孙连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缝隙连接蛋白43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 43)的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及ACS危险分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拟诊ACS患者88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CAG结果确诊ACS 70例作为研究组,18例冠脉无狭窄者为对照组。研究组又分为不同的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X 43浓度。结果 ACS组血清CX 43高于对照组(P<0.001);STEMI组CX 43水平高于NSTEMI组及UA组(P<0.05);三支病变组CX 43单支及双支病变组(P<0.05);高危组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CX 43与病变程度及GRACE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ACS患者血浆CX 43增高,且与血管损伤程度及疾病的危险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卢丽利;孙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应用RBX复合物于犬前牙拔牙位点保存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 PRF)与重组合异种骨(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 RBX)用于犬前牙拔牙位点即刻保存实验研究的可行性。方法3只杂种犬,拔除每只犬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双侧上颌第二、三前磨牙。一侧下颌第四前磨牙及上颌第二、三前磨牙牙位为实验A组,另一侧为实验B组,双侧下颌第二、三前磨牙牙位为实验C组空白对照组。A组植入PRF复合植骨材料RBX,B组植入PRF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 OMA),分别于术后4、8、12周处死1只犬,制备组织标本,大体观察、CBCT检查评价拔牙位点愈合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4周、8周、12周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A组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PRF复合植骨材料RBX是一种良好的新型复合骨移植材料,具有引导骨再生作用,可减缓拔牙后牙槽嵴吸收,达到保存拔牙位点的目的。

    作者:康立勋;王馨;高艳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研究组使用奥氮平片进行治疗,剂量以6 mg/d开始,后期增加剂量,高用药剂量不超过35 mg/d。对照组使用氟哌丁苯进行治疗,药物剂量由8 mg/d开始,后期需视情况增加剂量,高用药剂量不超过70 mg/d。实验疗程为11周。结果使用奥氮平片治疗11周后,研究组有效率为84.9%, PANSS总分减分率为44.6%;采用氟哌丁苯治疗的对照组有效率为64.7%,PANSS总分减分率为31.4%。结论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好,安全性强。

    作者:陈葆英;史凤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室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TEE检查治疗的88例空间隔缺损(VSD)患者资料,对超声监护情况、终手术结果和实际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中,86例封堵成功,成功率达到97.7%,封堵成功术后,患者产生胸腔积液现象和心包腔积液现象,没有进行特殊处理,几天后得到缓解,同时左室前后径也减短,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微创封堵术时,采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术后疗效评价以及封堵器的选择有利。

    作者:汤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中的护理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方式,探讨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42例胸腔积水患者全部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引流管置管时间2~9 d、平均时间(3.2±0.6)d,感染发生率为0%,3例由于剧烈运动导致引流管脱出,发生率为7.14%。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相应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置管引流顺利,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杜献丽;李永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3 D打印技术在肾肿瘤治疗的应用

    目的:分析3 D打印技术在肾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8例肾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通过MRI和CT重建图像分析,研究组通过3 D打印技术重建图像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结果经分析,研究组估计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血肌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肿瘤治疗,3 D打印技术在术前模拟和切除术指导,可减少手术风险,降低肾功能损伤率。

    作者:王锋;赵淼;马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1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持续静脉滴注方法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作者:张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在小儿癫痫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在小儿癫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生活质量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丁曦;蒋雯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丹参和内固定对胫骨远端骨折愈合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结合不同内固定方案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明确丹参对于骨折愈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承钢医院骨科22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急诊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根据丹参使用分为丹参组114例(丹参与加压板亚组、丹参与锁定加压钢板亚组以及丹参与髓内钉亚组)和内固定组112例(加压钢板固定亚组、锁定加压钢板固定亚组以及髓内固定亚组),在治疗后1周、2周、4周以及8周时对比各组间骨痂形成情况,同时对比分析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2周以后在相同时间点,丹参组的骨痂计分优于内固定组,并且骨折愈合用时、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内固定组,其中丹参与锁定加压钢板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其他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联合内固定能够改善骨折愈合,丹参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可以作为胫骨首选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显著、愈合快。

    作者:董晓强;王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吸氧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老年患者肺气肿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吸氧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老年患者肺气肿临床诊治效果。方法使用我院诊治的老年患者肺气肿患者60例,对照组使用头孢呋辛钠和痰热清进行诊治,实验组使用吸氧联合呼吸功能训练进行诊治。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吸氧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老年患者肺气肿在临床当中有很好效果。

    作者:朴一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窦炎手术患者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鼻窦炎手术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的92例鼻窦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46例,实验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完成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痊愈率是47.8%,治疗有效率是50%,无效率2.2%,对照组的痊愈率是26.1%,有效率是60.8%,无效率是13.1%,对两组的临床满意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照组平均(59.2±7.4)分,实验组平均(75.1±8.3)分,两组患者的痊愈率、无效率、满意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优秀(P<0.05)。结论鼻窦炎手术治疗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升治愈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比较高,所以在鼻窦炎手术治疗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手外伤新鲜开放手术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和评价手外伤新鲜开放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探讨抗菌药物应用疗程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为加强清洁污染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出院手外科创伤污染手术患者病例,共计459例,对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评价。结果手部创伤手术感染几率与抗菌药物用药时间长短没有关系,P>0.05;而单用药物的感染率为1.66%,联合用药的感染率为4.32%,P<0.05。结论对于手外伤新鲜开放手术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感染效果,尽量单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作者:樊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医综合治疗在胫排骨远端37例严重粉碎性骨折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中医综合治疗胫排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37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7例胫排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实行中医综合治疗,手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JaKim评分标准评价以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中医综合治疗后,37例患者中20例痊愈,10例良好,7例尚可,总的优良率达到81%。全部患者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胫排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实行中医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

    作者:卢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RANKL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中的RANKL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确诊SLE且合并OP的绝经前女性患者26例为OP组,选取无OP的绝经前SLE患者26例为N-OP组,另26例非绝经期女性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并以ELISA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中RANKL水平。结果 SLE组RANK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合并OP组与未合并OP组RANK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合并OP组RANKL水平高于未合并OP组(P<0.05)。结论绝经前SLE合并OP患者常伴有血清RANKL水平升高,高RANKL水平可能为绝经前SLE患者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韦芳;黄小林;荣曦;刘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7月使用MIPPO技术治疗的胫骨骨折38例,术后定期随访并使用Johner-Wruh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38例均获得12~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4.5±7.6)月,骨折愈合时间15~36周,平均愈合时间(17.5±3.2)周,其中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Johner-Wruhs评分:优29例,良6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92.1%。结论 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威;燕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在由肺癌骨转移所引起疼痛的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共计100例由肺癌骨转移所引起的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帕米膦酸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和一般状况评分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和一般状况评分的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由肺癌骨转移而引起的疼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唑来膦酸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强。

    作者:秦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清肺止咳方治疗中医咳嗽风邪化热壅肺证临床评价

    目的:分析比较清肺止咳方在治疗中医咳嗽风邪化热用肺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符合咳嗽风邪化热壅肺诊断标准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先声咳喘宁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清肺止咳方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止咳方在治疗中医咳嗽风邪化热壅肺证中疗效显著,具有起效快、治愈率高等临床优势。

    作者:王培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安全性的研究

    目的:分析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接受诊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略有升高,血细胞积压水平,死亡风险率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神经保护方面的作用,同时未见明显死亡率的增加和红细胞压积水平的升高。

    作者:薛炬君;陈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施治规律的探讨

    目的:对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施治规律进行探讨。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38例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探究,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针灸治疗,用BELL氏慢性疲劳综合征积分表作为评判标准,分析针灸施治规律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在进行针灸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中,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诊治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秦丽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