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

张威;燕冰

关键词:胫骨中下段骨折, 闭合复位,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7月使用MIPPO技术治疗的胫骨骨折38例,术后定期随访并使用Johner-Wruh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38例均获得12~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4.5±7.6)月,骨折愈合时间15~36周,平均愈合时间(17.5±3.2)周,其中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Johner-Wruhs评分:优29例,良6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92.1%。结论 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加重期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98例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加重期阻塞性肺病患者,以治疗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时间性指标值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80%(44/49),高于对照组的71.43%(35/49),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在咳嗽、喘息、痰鸣以及湿啰音等相关临症消失的时间方面,研究组患者的统计时间较之于对照组患者均有所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具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重期阻塞性肺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蓝光疗法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蓝光疗法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2月于我院确诊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67例。观察组34例采用蓝光疗法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对照组33例仅采用蓝光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第3 d、治疗第7 d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0802、11.2115,P<0.01)。结论蓝光疗法联合腺苷蛋氨酸可加速缓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情。

    作者:魏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艾灸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艾灸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鲨肝醇和利血生,观察组采用艾灸,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4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通过艾灸可有效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效果显著。

    作者:陈露;姚丽鸽;孔天东;王留晏;段方方;张克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应用于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肿瘤放疗患者使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肿瘤放疗患者共82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行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放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身心都保持健康状态。

    作者:魏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的不同方案分为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4例)与予以优质护理的研究组(42例),比较两组肺功能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PEF、FEV1、FEF 25%~75%、FVC肺功能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予以优质护理取得满意效果,不仅可改善其肺功能,且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爱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胸腹水与血液中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腹水鉴别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胸腹水与血液中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腹水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我院诊治的70例胸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诊断结果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良性胸、腹水组(35例)、恶性胸、腹水组(35例),借助生化分析仪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恶性胸、腹组的LDH、TP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水属于浆膜腔积水,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医学中可以借助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胸、腹水的性质,继而实施相对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林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ICC置管后防止并发症的管道维护与护理改进

    目的:对患者行PICC置管后的管道维护及护理的方法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1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3例,研究组患者对管道的维护和护理方法在常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对照组进行置管后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置管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做好PICC置管后的管道维护工作,可以有效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余为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析中医辩证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为(73.13±3.63),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为(78.12±5.63),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乌鲁玛;徐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老年白内障疗效的比较

    目的:探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照组行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眼压、视力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效果理想。

    作者:吴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RANKL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中的RANKL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确诊SLE且合并OP的绝经前女性患者26例为OP组,选取无OP的绝经前SLE患者26例为N-OP组,另26例非绝经期女性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并以ELISA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中RANKL水平。结果 SLE组RANK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合并OP组与未合并OP组RANK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合并OP组RANKL水平高于未合并OP组(P<0.05)。结论绝经前SLE合并OP患者常伴有血清RANKL水平升高,高RANKL水平可能为绝经前SLE患者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韦芳;黄小林;荣曦;刘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9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47例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和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微创手术组比传统手术组患者的VAS评分下降,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良率为76.4%,而微创手术法优良率为93.5%,两种方法临床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几乎无并发症,对于患者身体损伤小。

    作者:高晓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Ⅱ型戈谢病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戈谢病的临床及血液学特点。方法对1例戈谢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此患儿为Ⅱ型戈谢病,具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血液学特征。结论此病少见,系罕见病,临床易误诊,应注意鉴别。

    作者:李尉萌;耿香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胫骨远端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胫骨远端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4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对照平分的方式分成A组和B组,各37例,A组采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B组采取外固定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和B组相比,A组患者平均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架疗效相当,但前者在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上存在优势。

    作者:李风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将产前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对其焦虑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10例,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再给予产前护理干预,对比2组焦虑状态、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焦虑平均分值、生活质量平均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产前护理干预的效果可观。

    作者:邹红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奥沙拉秦联合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联合奥沙拉秦与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分析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给予奥沙拉秦,B组给予奥沙拉秦联合微生态制剂(丽珠肠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B组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为77.5%和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结肠镜下分级和结肠炎症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奥沙拉秦、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唐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儿免拆线免包扎包皮环切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小儿包皮环切术免拆线、免包扎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治疗组采用包皮环切术,免拆线免包扎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结果治疗组术后无需拆线及去除包扎敷料而痛苦少,术后出血、水肿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小儿包皮环切术免拆线、免包扎疗法痛苦少、费用低、易被患儿接受,疗效确切。

    作者:仲华维;张志江;努尔;郑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析“1+3+3”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1+3+3”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的优势。方法选取我校2013级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67名(观察组),在其主要课程中采用“1+3+3”教学模式,与2012级医学检验专业64名学生(对照组)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学生在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3”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者:郭改玲;张月玲;贾新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来氟米特结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

    目的:探析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治疗中使用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治疗的RA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每组各43例。给予a组患者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给予b组患者单纯甲氨蝶呤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高于b组患者(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A临床治疗中同时运用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可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冯群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巴曲酶结合银杏达莫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运用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运用银杏达莫和巴曲酶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和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

    作者:陈宏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70位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对照组用一般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发作次数以及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并且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护理干预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庞凤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