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岷
目的:分析不同年资医师应用TI-RADS结合UE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价值。方法由两位不同年资医师分别对160例甲状腺结节进行TI-RADS分类及UE评分,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计算诊断准确率及一致性。结果不同年资医师应用TI-RADS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26。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低、高年资医师分别为65.79%、74.07%。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结合UE,低、高年资医师诊断准确率分别提高至87.5%、90.63%。结论不同年资医师应用TI-RADS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一致性,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结合UE,不同年资医师诊断准确率均提高。
作者:王晨雨;申志扬;甄艳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米力农对急性心梗泵衰竭患者血炎症因子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急性心梗泵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59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米力农治疗。观察两组NT-ProBNP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并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hs-CRP、IL-6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且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梗泵衰竭患者米力农治疗,可降低患者NT-ProBNP及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张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观察中医综合治疗胫排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37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7例胫排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实行中医综合治疗,手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JaKim评分标准评价以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中医综合治疗后,37例患者中20例痊愈,10例良好,7例尚可,总的优良率达到81%。全部患者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胫排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实行中医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
作者:卢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丹参结合不同内固定方案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明确丹参对于骨折愈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承钢医院骨科22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急诊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根据丹参使用分为丹参组114例(丹参与加压板亚组、丹参与锁定加压钢板亚组以及丹参与髓内钉亚组)和内固定组112例(加压钢板固定亚组、锁定加压钢板固定亚组以及髓内固定亚组),在治疗后1周、2周、4周以及8周时对比各组间骨痂形成情况,同时对比分析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2周以后在相同时间点,丹参组的骨痂计分优于内固定组,并且骨折愈合用时、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内固定组,其中丹参与锁定加压钢板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其他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联合内固定能够改善骨折愈合,丹参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可以作为胫骨首选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显著、愈合快。
作者:董晓强;王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院护士中医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方法选取60名新招聘、没有经过系统中医护理技能培训和护理知识培养的西医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的新护士,对其进行1年的综合培训,对护士培训前后的中医临床护理综合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护士的中医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有所提高(P<0.05)。结论加强中医院护士的综合培训,能让护士的中医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提升。
作者:葛然;孔灿;李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瘀胆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药物性瘀胆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保肝治疗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以及总胆红素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能有效地降低药物性瘀胆型肝炎患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等指标。
作者:李俊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急诊急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的效果。方法借助抽签法将我科近期接收的急救患者9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都于急救中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加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郁及焦虑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82.22%,P<0.05。结论急诊急救护理应用人性化服务,效果好,可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作者:王文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运用银杏达莫联合巴曲酶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运用银杏达莫和巴曲酶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和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
作者:陈宏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1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均为单侧发病,右肾9例,左肾7例,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均匀密度,6例病灶中心可见星芒状低密度影,2例病灶可见钙化。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肾嗜酸细胞腺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公共微信平台对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90例设置为对照组,另收集90例设置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公共微信平台的手段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公共微信平台对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京丽;彭玉兰;刘璇;栾凤霞;王洪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用于高领肺癌患者治疗工作中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2例高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与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61.74±12.46) ml,术后镇痛时间为(1.69±1.05)天,并发症发生率为4.8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于高龄肺癌患者有重要治疗价值,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典;张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老年晚期胃癌联合使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72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联合组联合使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使用替吉奥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55.56%,高于对照组的30.56%,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晚期胃癌联合使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穆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1+3+3”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中的优势。方法选取我校2013级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67名(观察组),在其主要课程中采用“1+3+3”教学模式,与2012级医学检验专业64名学生(对照组)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学生在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3”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者:郭改玲;张月玲;贾新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和结果。方法选取免疫检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血液样本在实施质量控制前接收,观察组血液样本在实施质量控制后接收,分析两组血液样本质量控制方面的差异及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应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3 D打印技术在肾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8例肾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通过MRI和CT重建图像分析,研究组通过3 D打印技术重建图像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指标。结果经分析,研究组估计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血肌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肿瘤治疗,3 D打印技术在术前模拟和切除术指导,可减少手术风险,降低肾功能损伤率。
作者:王锋;赵淼;马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前房注射对于代谢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治疗的48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行前房注射地塞米松,对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中央角膜厚度进行评估。结果术后前3天,相对于A组而言,B组患者术后前房炎症反应较轻(P<0.05),术后3个月,两组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中央角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性白内障内障患者前房注射地塞米松能够明显减轻眼底炎症反应,对中央角膜厚度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王雅丽;袁军;杨潇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针刺廉泉穴不同深度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廉泉穴浅刺组和廉泉穴深刺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廉泉穴深刺组与廉泉穴浅刺组患者分别采用深刺廉泉及浅刺廉泉法治疗,比较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廉泉深刺组有效率为(95.00%),高于廉泉浅刺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深度针刺廉泉穴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承惠;赵欲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深入探讨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将1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结果经资料整合,两组患者护理后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加入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邢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讨论临床检测妊高征产妇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5例妊高征孕产妇与45例健康孕产妇进行研究,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妊高征孕产妇与健康孕产妇体内血清DBIL、TBIL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浆ALB与Ca 2+浓度低于健康孕产妇,其他ALT、AST、ALP、BUN、Cr以及UA、TG、CHO各项生化指标高于健康孕产妇,P<0.05。结论相较于健康孕产妇,妊高征孕产妇体内各项生化指标发生变化,临床应该加强对妊高征孕产妇各项生化指标的监控与治疗。
作者:李昕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73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在康复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能力和健康水平。结果干预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和SF-36评分(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总体健康水平,对改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周春岩;曲彦 刊期: 2016年第10期